气相色谱仪热导率测量电路的探讨

气相色谱仪热导率测量电路的探讨

一、气相色谱仪热导测量线路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章康[1](2019)在《粉煤提质及部分热解气化反应特性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也造成了各种环境问题。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低碳可持续发展,是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但直接燃烧的利用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会造成各种污染问题。因此,推进煤炭的清洁开发和利用,鼓励洁净煤的研发和推广,以煤为原料制取醇醚燃料、煤制取天然气、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等替代石油产品,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首先研究褐煤的水分赋存形态,干燥和重吸收机理特性,微波提质及回收水成分测试和低温热解提质特性。研究表明,根据结合能大小,褐煤中水分可分为自由水、化学束缚水、过渡束缚水和物理束缚水。当温度增加,粒径减小,总干燥时间缩短。微波加热可以有效去除褐煤中水分,提高煤的品位。回收水中检测到的阳离子浓度都在1 ppm以下,阴离子浓度都在10 ppm以下,重金属阳离子浓度均低于0.03 ppm。经过活性炭、超滤膜和加碱中和处理,回收水达到水分回收利用标准。褐煤低温热解提质改变了煤中官能团结构,增大芳碳率和环缩合度,有效提高煤阶。热解温度升高,半焦产率逐渐降低,煤气和焦油产率则不断增加至20.5%和7.6%。接着,采用固定床管式炉和自制式沉降炉分别对褐煤和烟煤中高温热解特性进行多层次的探索,并通过气相色谱、傅立叶红外、氮气吸附和色谱质谱联用仪等方法分析三相产物。固定床热解中,热解气产量随温度增加,神华煤热解气产量在618749 ml/g,白音华煤热解气产量在418510 ml/g;热解气成分中,H2含量增加,CO含量轻微增加而CH4和CO2相对含量减少,C2-C4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随着热解温度增加,热解气的单位热值减少,但总热值增加。沉降炉热解时,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H2和CO含量增加,CH4含量减少。热解可以有效除去煤中水分,提高固定碳含量,从而提升煤阶。随着热解温度升高,粉煤的热解半焦产率和焦油产率逐渐减少,热解气产率逐渐增加。然后,本文利用上述沉降炉热解得到的粉焦,研究半焦气化、燃烧及污染物释放特性,并建立相应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气化过程中,半焦反应活性受化学反应速率和气化剂扩散的共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气化温度、半焦本身化学结构等有关,气化剂扩散则与孔隙结构有关。气化温度的提高大大加快气化反应,缩短气化时间,增强气化活性。气化气氛对于气化反应影响明显,随着CO2分压增加,气化反应速率加快。混合模型很好地弥补了均相反应模型和收缩核模型,烟煤和粉焦的煤阶高,结构稳定,气化活化能高。热解有效脱除水分,提高煤阶,造成整体的燃烧曲线往高温区移动。燃烧过程的NOx和SO2排放量均低于30 mg/MJ-半焦。最后,本文研究了煤粉和生物质的共热解气化特性,借助碱性物质和高效Ni/ZrO2催化剂对煤粉进行定向气化调控,并进行全生命周期分析。煤和生物质共热解时,热解气的品质和产量会比煤单独热解时有了很大提高。煤的碱性气化比褐藻的碱性气化产生更多的H2产量以及更少的CH4产量。煤的定向气化调控过程中,氢氧化物与Ni催化剂的结合促进了煤分子脱氢和气体转化,从而生成99.01%纯度的51.12mmol H2/g煤。通过全生命周期分析,燃烧和碱性催化气化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分别为781 kJ/mol-纤维素和1060 kJ/mol-纤维素,生物质燃烧产生的CO2比碱性气化多60倍。碱性气化反应在抑制CO2生成的同时产生更高能量,在清洁生物能源耦合碳捕集存储方面有很大应用前景。

张艳丽[2](2010)在《基于Cortex-M3的电导盐密仪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电力工业已进入大电网、高电压、长距离、高量阶段,网架结构日益复杂,安全平稳运行的电力系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电力系统中,输变电设备外绝缘的污秽闪络事故一直是影响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成为国内外困扰系统的问题之一。如何预防污闪事故的发生,是电力系统设计、施工、制造、科研、运行部门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在分析了一系列测量绝缘子污秽的方法的基础上,对比各种电导测量方式提出并设计了基于ARM Cortex-M3的电导盐密仪,测量绝缘子表面的等值盐量以确定在污秽层中可溶性导电物质数量,从而判定所测区段电气元件受污染程度,来制订防污闪措施和指导适时清扫。该盐密仪以ARM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测量自动化,除具有测量绝缘子盐密的功能外,还具有测量一般溶液的电导率、温度等功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硬件方面:选用了功能强大的ARM单片机作为核心器件;电导和温度的放大能在大范围内进行自动量程切换;传感器的选择上,选用SDL-1 K=1实验室用电导电极,它可以完全取代DJS-1或进口电导电极;选用时钟芯片DS12887一方面可以用来显示时间,另一方面通过编程分频作为信号源的产生器件。仪器用液晶显示,可以显示多种信息,并配以微型打印机可打印测试信息及测试时间以便存档备查。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方面,首先介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内核结构和系统功能;其次,在系统的微处理器LM3S1138上成功移植了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提出了数据采集和人机接口各模块的软件框架。在硬件抗干扰措施中,重点用到了信号屏蔽技术、系统接地原则;软件措施中,用复合平均滤波法的数字平滑滤波克服脉冲干扰。本文设计的电导盐密仪采用ARM单片机技术,实现一机多能,同时对几项技术指标测试,也同时出结果,即对温度的测试、电导率的测试、盐密的测试。采用数字显示,克服了读数误差,采用ARM单片机系统,克服了累计误差,而且充分利用了软件资源,降低了硬件成本,具有体积小、易携带、功耗低、性能可靠等特点,适用于工业控制的工作环境,满足实际需求。

杨广磊[3](2008)在《气相色谱仪智能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色谱分析是现代分离分析的重要手段,气相色谱仪作为一种精密分析仪器是进行色谱分析的重要工具。它在医药、环保、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质量技术监督等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气相色谱仪的研制开发涉及到分析化学、机械电子、自动化、计算机等多个学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如何在色谱仪系统开发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智能仪器技术、电子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从而提高色谱仪的智能化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检测数控研究室与济南精瑞达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合作开发GC-2090型气相色谱仪项目为背景,围绕气相色谱仪智能化设计展开研究。本文主要包括气相色谱仪信号采集处理、图谱显示及自动调零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系统的设计、自动进样器方案设计和系统调试等几部分内容。文章首先对课题的背景进行了介绍,随后探讨了智能仪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发展趋势,研究了如何在气相色谱仪开发中采用智能仪器技术。在深入了解色谱检测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微电流测量电路,分析了气相色谱仪图谱显示及自动调零功能,确定了设计要求,给出了色谱仪图谱显示及自动调零整体方案。完成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并针对仪器的实际应用状况确定了电气参数、芯片选型、电路图设计,讨论了各电路的功能原理及指标。同时根据智能仪器测控系统的特点设计了相关系统的软件,详细阐述了各功能子模块程序的设计及实现方法。数据处理方面在波峰查找过程中,根据色谱曲线的特点,采用了一种基于逐点比较直线插补算法的数据拟合与曲线显示,快速解析波形信息;在使用数字滤波的基础上,实现谱图处理、定性定量分析和分析结果的存储调用。根据气相色谱仪进样精度及效率的要求,对气相色谱仪自动进样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对整机性能进行了考核分析,进一步验证所设计系统的正确性。最后对整个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所作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展望了色谱仪的发展前景以及研究方向。

李鑫,李伟,吴娟[4](2007)在《气相色谱法测定电子清洗液中混合醇的含量》文中研究说明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电子清洗液中混合醇含量的方法。此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回收率在89%110%之间,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的测定方法。

张胜利[5](2006)在《含绿色节能燃油添加剂的多元组分混合液相平衡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发现甲基叔丁基醚污染地下水源并可能含有致癌物,故其应用前景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二异丙基醚辛烷值高、含氧量高、雷德蒸气压低,很可能成为甲基叔丁基醚的一种理想替代物。甲缩醛含氧量大、氢碳比高、闪点低,加入柴油中能够提高其十六烷值。目前有关这两种物质相平衡的研究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相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其热力学计算模型的建立,是分离过程得以实现和添加剂研究开发的理论基础。为了考查在含水体系中,二异丙基醚、甲缩醛分别和汽油、柴油中主要组分以及其他添加剂组分的互溶性,本研究分别测定了在常压下、298.15K时,三元混合液(水+异丙醇+异辛烷)、(水+甲苯+异辛烷)、(水+甲缩醛+二异丙基醚)、(水+甲缩醛+异辛烷)和四元混合液(水+乙醇+二异丙基醚+异辛烷)、(水+异丙醇+二异丙基醚+异辛烷)、(水+甲基叔丁基醚+二异丙基醚+异辛烷)、(水+甲苯+二异丙基醚+异辛烷)的液液相平衡数据。由此得出,二异丙基醚、甲缩醛分别与汽油、柴油中各组分及其他添加剂组分互溶性良好,且二异丙基醚与水的互溶性明显小于甲基叔丁基醚。 针对本研究所测定的多元组分混合液相平衡的特点,作者分别采用了Modified UNIQUAC和Extended UNIQUAC热力学模型对所测数据进行了推测和关联计算,并对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吻合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odified UNIQUAC和Extended UNIQUAC模型都能准确地关联实验测得的相平衡数据。

薛源[6](2006)在《氧气、一氧化碳和二甲醚合成碳酸二甲酯》文中提出作为一种低毒性和有多种反应活性的化学试剂,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简称DMC)的合成与应用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它可以代替剧毒的光气和硫酸二甲酯作为环境友好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和起始物质,应用与羰基化和甲基化反应中。此外,DMC还可以用作汽油添加剂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本文首次使用氧气、一氧化碳和二甲醚气相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探索合成新路线。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CeO2,用浸渍法制备了PdCl2/CeO2、(PdCl2-CuCl)/CeO2催化剂,并使用复合载体CeO2+ZrO2和CeO2+MoO3制备了双核催化剂(PdCl2-CuCl)/Ce1-xMoxO2+x、(PdCl2-CuCl)/Ce1-xZrxO2等,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在不锈钢反应器中进行。通过大量试验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找到了此合成反应最适宜的实验室反应条件是:O2:CO:DME=1:2:2;反应温度:373K;催化剂用量:8.0g;取样时间:3h.。并探讨了此催化合成反应可能的反应机理。

施京毅[7](2001)在《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多气体检测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及环境测量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成本低廉、性能良好的气体传感器已经成为测量领域的新方向。由于气体传感器自身的交叉敏感等物理缺陷,单一气体传感器无法对多种气体进行准确的定性识别和定量检测。因此,开发可以进行多种气体分析的仪器设备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以电子嗅觉系统的原理为基础,设计构造气体传感器阵列与模式识别方法结合的电子嗅觉气体分析系统,并利用该系统进行多种气体识别和检测。论文依次讲述了气体传感器及电子嗅觉系统的历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一种新型的气体传感器阵列,设计测量电路,最后着重讨论了气体传感器阵列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电子嗅觉系统的多气体定性和定量分析。涉及到的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气体传感器研究,气体传感器的原理、发展状况、分类及其物理局 限—交叉敏感性,着重讨论了实验采用的GGS系列气体传感器及其 组成的气体传感器阵列原理、特点及测量电路。(2)电子嗅觉系统结构和多气体检测原理。通过论证模仿人的嗅觉系统 的电子嗅觉系统的理论模型和原理,提出气体传感器阵列与人工神 经网络模式识别算法结合的电子嗅觉系统。为了验证系统合理性和 应用于多气体测量的实验可实现性,论述了将系统应用于多气体定 性定量的方法步骤。(3)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和计算机ISA总线的A/D采样电路。根据计算 机系统扩展原理设计12位高精度8路分时A/D采样电路,采用查询 方式进行信号采集,并实现对6维气体传感器阵列信号采样过程的 可视化监控。(4)将气体传感器阵列和模式识别技术结合的气体分析实验,运用B-P 前馈神经网络进行3种气体的定性定量分析。其中涉及低浓度气体 的实验室配置方法;人工神经网络设计,进行多气体定性和定量分 析的BP前馈网络的输入输出和隐层单元确定方法;信号预处理算 法,气体传感器阵列响应向量的归一化问题等。通过实验验证,作 者所设计系统实现了对三种气体 100%的定性识别和较低误差的定量 识别。(5)分析系统误差产生原因,提出了改进系统识别精度的方法和建议。

鲁维民[8](2000)在《脱除再生催化剂携带烟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催化热裂解是用重质油制取乙烯和丙烯的新工艺。由于该工艺的剂油比大,再生催化剂带入反应系统的烟气量多,加大了气体产物压缩、分离和净化的负荷,并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因此必需对再生催化剂进行脱烟气处理。 吸附实验和分子模拟计算表明:催化剂颗粒微孔内吸附的烟气量很少,90%以上的烟气是由催化剂颗粒之间的空隙夹带的。采用脱气和水蒸气汽提是较好的解决办法。但水蒸气会引起催化剂的水热减活,高温以及水蒸气与催化剂接触时间过长都会加剧水热减活。由此,提出了多级错流短接触汽提方法,通过脱气管和多孔挡板的组合实现快速脱气和高效汽提,在提高烟气脱除率的同时,控制水蒸气与催化剂在脱气塔内的接触时间,缓解催化剂水热减活。 冷模实验表明:多级错流短接触汽提方法能将汽提介质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控制在两级挡板之内。对工业装置估算,活性保留73%时,三级水蒸气汽提引起活性下降所需的时间不短于催化剂在装置中的停留时间,因而不影响装置的活性水平。冷模实验采用三级错流短接触结构,在催化剂空塔质量流率10~50kg·m2·s-1,汽提介质空塔流速0.1~0.2m·s-1条件下,能达到90%的脱气效率,该效率比无构件时的效率提高了40%,比普通挡板结构提高了10%。基于多级错流短接触床中气固流动的特点,提出了床层空隙率、进入脱气管气体量和待脱气体浓度分布的计算方法。 根据脱气塔中颗粒浓度高的特点,将颗粒动力学理论加入到流体力学模拟计算软件CFX的双流体模型中,计算颗粒碰撞产生的颗粒粘度和颗粒压 脱除再生催化剂携带烟气的研究力,对二维错流短接触脱气塔中的气固流动行为进行了模拟计算。 根据实验和模拟计算结果,建立了多级错流短接触汽提方法的工业应用原则,并根据两个工业应用对象的特点分别提出了工艺设计方案。

赵铁英[9](1987)在《气相色谱仪热导测量线路的讨论》文中研究表明现行气相色谱仪热导测量线路多为在测量电桥上并加调节装置,(一般是电位器)这样失去了54年田Dlmik首先提出的惠斯登电桥电路为测量原理的本来面目,本文讨论了如何恢复“电桥”电路,恢复后调整方法及其电路计算过程。

杨存金,陈烈贤[10](1984)在《氘中氢和氘化氢的气相色谱分析法》文中研究说明 一、前言氢同位素在原子能工业中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如热核反应,加速器及气态靶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实际意义。所以国内外有较多的关于氢同位素的气相色谱分析方面的文章。本文主要为加速器及气态靶研究提出的氘(或氢)纯度要求而建立的气相

二、气相色谱仪热导测量线路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相色谱仪热导测量线路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粉煤提质及部分热解气化反应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世界能源格局
        1.1.2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现状
        1.1.3 煤炭高效清洁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1.2 低品质煤提质技术
        1.2.1 蒸发脱水提质技术
        1.2.2 非蒸发脱水提质
        1.2.3 低温热解提质技术
    1.3 煤基多联产技术
        1.3.1 以热解为基础的煤多联产系统
        1.3.2 以部分气化为基础的煤多联产系统
        1.3.3 以完全气化为基础的煤多联产系统
    1.4 煤的定向热解气化技术
        1.4.1 温度的影响
        1.4.2 气氛的影响
        1.4.3 催化剂的影响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2 实验方法和仪器
    2.1 实验设备
        2.1.1 微波脱水提质实验平台
        2.1.2 固定床热解实验平台
        2.1.3 三段式反应炉实验平台
        2.1.4 自制式沉降炉实验平台
    2.2 测试分析方法
        2.2.1 回收水分析
        2.2.2 煤气分析
        2.2.3 半焦分析
        2.2.4 焦油分析
3 褐煤提质及回收水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褐煤中水分赋存形态研究
        3.2.1 干燥特性
        3.2.2 自由水与束缚水
        3.2.3 等温干燥机理方程
        3.2.4 褐煤水分存在形态
    3.3 褐煤水分干燥机理和重吸收特性研究
        3.3.1 褐煤干燥前后微观形貌
        3.3.2 褐煤干燥前后煤样孔隙结构
        3.3.3 褐煤干燥和重吸收影响因素
    3.4 褐煤微波提质及回收水特性研究
        3.4.1 煤质组成分析
        3.4.2 回收水中水分指标特性
        3.4.3 回收水中无机阴离子特性
        3.4.4 回收水中阳离子特性
        3.4.5 回收水中有机物特性
        3.4.6 回收水净化及再利用
    3.5 低温热解提质特性研究
        3.5.1 热解产物产率变化特性
        3.5.2 热解气体产物变化特性
        3.5.3 热解焦油变化特性
        3.5.4 提质半焦变化特性
    3.6 汇流河电厂现场测试
        3.6.1 现场烟气成分测试
        3.6.2 乏气中有机气体成分分析
        3.6.3 水成分测试
        3.6.4 采样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细颗粒粉煤中高温热解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中高温粉煤热解气体特性研究
        4.2.1 固定床热解气体释放特性
        4.2.2 沉降炉热解气体释放特性
        4.2.3 不同热解平台比较
    4.3 中高温粉煤热解半焦特性研究
        4.3.1 煤质组成变化规律
        4.3.2 半焦孔隙结构变化规律
        4.3.3 半焦官能团结构变化规律
    4.4 中高温粉煤热解液态焦油特性研究
    4.5 中高温热解三相产物产率变化规律
    4.6 本章小结
5 粉焦的气化燃烧及污染物释放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高温热解粉焦的制备
    5.3 粉焦部分气化特性
        5.3.1 热解温度对粉焦气化特性的影响
        5.3.2 气化温度对粉焦气化特性的影响
        5.3.3 气化气氛对粉焦气化特性的影响
        5.3.4 粉焦气化模型和反应动力学分析
    5.4 粉焦燃烧动力学特性
        5.4.1 热解前后燃烧特征曲线
        5.4.2 热解前后燃烧特征参数
        5.4.3 热解前后燃烧反应动力学
    5.5 粉焦燃烧过程中氮硫污染物释放特性
    5.6 本章小结
6 煤粉与生物质共热解气化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煤粉与生物质共热解反应特性研究
        6.2.1 掺混比例对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
        6.2.2 掺混比例对热解气的影响
        6.2.3 掺混比例对热解半焦的影响
    6.3 煤粉与生物质共气化反应特性研究
        6.3.1 掺混比例对气化产物产率的影响
        6.3.2 掺混比例对气化产物释放机理的影响
        6.3.3 煤与生物质中的碳元素的迁移规律
    6.4 煤粉气化定向调控机理研究
        6.4.1 不同调控手段对气化产物产率的影响
        6.4.2 不同调控手段对气化产物释放机理的影响
        6.4.3 不同调控手段下煤中碳元素的迁移规律
    6.5 能量平衡
        6.5.1 系统边界
        6.5.2 直接燃烧反应计算
        6.5.3 碱性气化反应计算
        6.5.4 能量比较
    6.6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基于Cortex-M3的电导盐密仪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绝缘子污秽测量的研究现状
        1.2.1 绝缘子污秽测量方法分析
        1.2.2 国内外绝缘子污秽测量仪的分析
    1.3 电导测量的研究概况
        1.3.1 电导率测量方法分析
        1.3.2 常用电极电导测试方法分析
    1.4 本文研究工作
第2章 电导盐密仪总体介绍
    2.1 电导盐密仪测量的原理
    2.2 系统的开发设计
    2.3 电导盐密仪的总体结构
        2.3.1 ARM处理器在盐密测量系统中的应用
        2.3.2 设计要求
        2.3.3 解决方案
        2.3.4 总体方案设计
    2.4 ARM芯片的选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导盐密仪的硬件系统设计
    3.1 概述
    3.2 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的设计
        3.2.1 电极电导传感器的选择
        3.2.2 温度和电导放大电路的设计
        3.2.3 信号源产生电路
        3.2.4 A/D转换电路
        3.2.5 复位电路
    3.3 人机接口模块电路
        3.3.1 LCD接口电路
        3.3.2 键盘接口电路
    3.4 异步串行通信接口模块电路
    3.5 硬件抗干扰措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导盐密仪的软件系统设计
    4.1 μC/OS-Ⅱ移植到ARM Cortex-M3内核
    4.2 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的软件设计
        4.2.1 测量主程序
        4.2.2 LCD显示模块
        4.2.3 键盘模块
    4.3 通信模块
    4.4 软件抗干扰措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气相色谱仪智能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智能仪器研究与发展现状
        1.2.1 智能化仪器的发展概况
        1.2.2 智能仪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2.3 智能仪器的功能特点
        1.2.4 智能仪器的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
    1.3 气相色谱技术发展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气相色谱仪工作原理及功能特点
    2.1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
        2.1.1 气相色谱工作原理
        2.1.2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2.2 气相色谱仪
        2.2.1 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2.2.2 色谱仪新增功能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相色谱仪智能化相关硬件设计
    3.1 硬件系统的设计准则
    3.2 相关系统总体设计
        3.2.1 相关系统总体设计及工作原理
        3.2.2 仪器系统核心部件选型
    3.3 CPU中央处理器
    3.4 AT89C52复位电路设计
    3.5 单片机外扩电路设计
    3.6 模拟输入通道设计
        3.6.1 检测器
        3.6.2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3.6.3 AD采样设计
    3.7 自动调零设计
        3.7.1 自动调零方案设计
        3.7.2 调零电路硬件设计
        3.7.3 DA输出电路设计
    3.8 气相色谱仪自动进样系统
        3.8.1 气相色谱仪进样方式与进样装置
        3.8.2 自动进样器方案设计
    3.9 人机接口设计
        3.9.1 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3.9.2 液晶显示器接口电路设计
    3.10 抗干扰设计
        3.10.1 干扰的后果
        3.10.2 气相色谱仪的硬件抗干扰设计
        3.10.3 气相色谱仪的软件抗干扰设计
    3.11 本章小结
第4章 气相色谱仪智能化相关软件设计
    4.1 概述
    4.2 软件系统的设计准则
    4.3 液晶显示设计
        4.3.1 液晶显示画面设计
        4.3.2 液晶模块初始化
    4.4 图谱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4.4.1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4.4.2 画面识别模块设计
        4.4.3 量程设置模块设计
        4.4.4 仪器标定及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4.5 自动调零模块软件设计
        4.5.1 DA线性算法
        4.5.2 自动调零软件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性能指标考核及实验结果分析
    5.1 调试工具
    5.2 软硬件综合调试及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含绿色节能燃油添加剂的多元组分混合液相平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1.燃油添加剂的发展历史
        (1) 汽油添加剂的发展历史
        (2) 柴油添加剂的发展历史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汽油添加剂研究现状
        (2) 柴油添加剂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
        1.汽油添加剂的研究目的
        2.柴油添加剂的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汽油添加剂的研究意义
        2.柴油添加剂的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1.汽油添加剂的研究思路
        2.柴油添加剂的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1.汽油添加剂的研究方法
        2.柴油添加剂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汽油添加剂
    1.1 汽油的主要成分
        1.1.1 汽油的主要成分
        1.1.2 我国汽油的特点
        1.1.3 国外对汽油的相关法规
        1.1.4 提高汽油质量的生产技术措施
    1.2 汽油成分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
        1.2.1 汽油组成对汽车排放的影响
        1.2.2 对CO、HC和NOx排放的影响
        1.2.3 对臭氧形成的影响
        1.2.4 对CO_2的影响
    1.3 辛烷值对汽油性能的影响
        1.3.1 爆震
        1.3.2 辛烷值
        1.3.3 辛烷值对汽油性能的影响
    1.4 汽油添加剂的作用
        1.4.1 预混合燃烧原理
        1.4.2 汽油添加剂的作用
    1.5 汽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1.5.1 爆震产生的原因
        1.5.2 汽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1.6 汽油添加剂的类型
        1.6.1 醚类汽油添加剂
        1.6.1.1 甲基叔丁基醚(MTBE)
        1.6.1.2 二异丙基醚(DIPE)
        1.6.1.3 乙基叔丁基醚(ETBE)和叔戊基甲基醚(TAME)
        1.6.2 醇类汽油添加剂
        1.6.2.1 异丙醇/甲醇混合物
        1.6.2.2 叔丁醇/甲醇混合物
        1.6.2.3 乙醇
        1.6.3 酸酯类汽油添加剂
        1.6.3.1 碳酸二甲酯(DMC)
        1.6.3.2 TKC取代酯
        1.6.3.3 丙二酸二甲酯
        1.6.4 有机金属化合物
    1.7 新型汽油添加剂
        1.7.1 M19环保燃料添加剂
        1.7.2 HS系列环保添加剂
        1.7.3 纳米燃料油添加剂
        1.7.4 “油公”燃油添加剂
        1.7.5 MTN汽油抗爆剂
        1.7.6 NY—02直馏汽油抗爆剂
        1.7.7 FE—1汽油辛烷值添加剂
        1.7.8 FA—90Ⅱ抗爆剂
        1.7.9 邻甲酚型Mannich碱基化合物
        1.7.10 丙二酸酯
    1.8 汽油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柴油添加剂
    2.1 柴油的主要成分
        2.1.1 柴油的主要成分
        2.1.2 我国柴油的特点
    2.2 柴油主要成分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2.2.1 废气有害成分及其产生
        2.2.2 硫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2.2.3 芳烃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2.2.4 烯烃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2.2.5 十六烷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2.3 十六烷值对柴油性能的影响
        2.3.1 十六烷值与滞燃期
        2.3.2 十六烷值的高低及其影响
        2.3.3 提高十六烷值的方法
    2.4 柴油添加剂的作用
    2.5 柴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2.5.1 柴油机内燃料燃烧过程
        2.5.2 “放热”机理和“自由基”机理
        2.5.3 “反相胶束微爆”机理
    2.6 汽油添加剂的类型
        2.6.1 柴油添加剂的基本类型
        2.6.2 几类典型的柴油添加剂
        2.6.2.1 烷基硝酸酯
        2.6.2.2 过氧化物
        2.6.2.3 有机硫化物
        2.6.2.4 醚类
        2.6.2.5 二硝基化合物
    2.7 新型柴油添加剂
        2.7.1 GEN—49D
        2.7.2 依重木
        2.7.3 NDDA
        2.7.4 二正戊基醚(DNPE)
        2.7.5 草酸二丁酯/草酸二异戊酯
        2.7.6 1,2,4—三氧杂环己烷化合物
        2.7.7 硝酸异辛酯/硝酸环己酯
        2.7.8 碳酸二甲酯(DMC)
        2.7.9 二甲氧基甲烷(DMM)
    2.8 柴油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实验仪器及装置
    3.1 实验仪器
        3.1.1 GC—14C气相色谱仪
        3.1.1.1 仪器及主要部件
        3.1.1.2 仪器规格
        3.1.1.3 仪器参数设定范围
        3.1.2 色谱分析
        3.1.2.1 色谱分离原理
        3.1.2.2 气相色谱分离原理
        3.1.2.3 气相色谱基本流程和操作步骤
        3.1.2.4 检测器
        3.1.2.4.1 检测器的类型
        3.1.2.4.2 对检测器的基本要求
        3.1.2.4.3 两种常用的气相色谱检测器
        3.1.2.5 载气
        3.1.2.5.1 载气选择
        3.1.2.5.2 载气流速
        3.1.2.6 固定相
        3.1.2.6.1 固体固定相
        3.1.2.6.2 载体
        3.1.2.6.3 固定液
        3.1.2.7 色谱柱
        3.1.2.8 影响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
        3.1.2.8.1 柱温
        3.1.2.8.2 气化室温度
        3.1.2.8.3 检测室温度
        3.1.2.8.4 进样量
        3.1.3 N2000色谱工作站
        3.1.3.1 主要性能与技术指标
        3.1.3.2 相关概念
        3.1.3.2.1 色谱图的相关概念
        3.1.3.2.2 色谱处理的相关概念
        3.1.3.2.3 本工作站特有的概念
        3.1.3.3 在线色谱工作站介绍
        3.1.3.3.1 在线实时采集界面
        3.1.3.3.2 主菜单
        3.1.3.3.3 工具栏
        3.1.3.3.4 采样通道窗口
        3.1.3.3.5 实时进样基本操作步骤
        3.1.3.4 离线色谱工作站介绍
        3.1.3.4.1 离线工作站系统界面
        3.1.3.4.2 比较谱图
        3.1.3.4.3 手动积分
    3.2 液液相平衡实验装置
    3.3 定量计算
        3.3.1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3.3.2 基于峰面积归一化的质量校正法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理论计算模型
    4.1 Wilson模型
        4.1.1 活度系数方程与超额自由能的关系
        4.1.2 局部组成
        4.1.3 Wilson方程
    4.2 NRTL模型
    4.3 UNIQUAC模型
    4.4 Extended UNIQUAC模型
    4.5 Modified UNIQUAC模型
    4.6 本研究所用模型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液液相平衡的测定
    5.1 实验所用试剂
    5.2 实验装置与仪器
    5.3 测定方法
    5.4 测定条件
    5.5 测定结果及其分析
        5.5.1 三元体系测定结果及其分析
        5.5.1.1 水+异丙醇+2,2,4—三甲基戊烷
        5.5.1.2 水+2,2,4—三甲基戊烷+甲苯
        5.5.1.3 水+二甲氧基甲烷+2,2,4—三甲基戊烷
        5.5.1.4 水+二甲氧基甲烷+二异丙基醚
        5.5.2 四元体系测定结果及其分析
        5.5.2.1 水+乙醇+二异丙基醚+2,2,4—三甲基戊烷
        5.5.2.2 水+异丙醇+二异丙基醚+2,2,4—三甲基戊烷
        5.5.2.3 水+甲基叔丁基醚+二异丙基醚+2,2,4—三甲基戊烷
        5.5.2.4 水+二异丙基醚+2,2,4—三甲基戊烷+甲苯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6.1 二元体系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6.1.1 二元完全互溶组分相互作用参数的计算
        6.1.2 二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回归计算
        6.1.3 二元体系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6.2 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6.2.1 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回归计算
        6.2.2 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6.3 四元体系液液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6.3.1 四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回归计算
        6.3.2 四元体系液液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符号一览表
附录
致谢

(6)氧气、一氧化碳和二甲醚合成碳酸二甲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绿色化学
        1.1.1 原料绿色化
        1.1.2 化学反应的绿色化
        1.1.3 催化剂、溶剂绿色化
        1.1.4 产品绿色化
    1.2 碳酸二甲酯
        1.2.1 碳酸二甲酯的性质
        1.2.2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
        1.2.2.1 光气法与醇钠法
        1.2.2.2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1.2.2.3 甲醇、甲醚共进料合成DMC
        1.2.2.4 酯交换法
        1.2.2.5 二氧化碳与甲醇直接合成法
        1.2.2.6 CO_2与甲醇衍生物反应合成DMC
        1.2.2.7 CO_2 经尿素或尿素的衍生物与甲醇反应合成DMC
        1.2.3 碳酸二甲酯的应用
        1.2.3.1 DMC 代替光气作羰基化剂
        1.2.3.2 DMC代替DMS和氯甲烷作甲基化剂
        1.2.3.3 其它用途
    1.3 二甲醚
        1.3.1 二甲醚的性质
        1.3.2 二甲醚的用途
        1.3.3 二甲醚的合成方法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装置图
    2.2 仪器与药品
        2.2.1 实验仪器
        2.2.2 试剂与药品
    2.3 实验过程
        2.3.1 热电偶热电势的标定
        2.3.2 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2.3.3 实验条件控制
        2.3.4 实验步骤
    2.4 数据处理
        2.4.1 反应过程中的主副反应
        2.4.2 DMC收率计算
    2.5 课题研究思路与设计
        2.5.1 反应热力学计算
        2.5.2 所选择工艺路线的创新之处
第三章 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3.1 催化剂的制备
        3.1.1 纳米CeO_2载体的制备
        3.1.2 本实验载体制备方法
        3.1.3 催化剂的负载
    3.2 CeO_2 载体结构表征
        3.2.1 X 射线粉晶衍射法(XRD)
        3.2.2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2.3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3.2.4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3.3 负载后催化剂的表征
        3.3.1 含Pd 催化剂
        3.3.2 (PdCl_2-CuCl)/Ce_(1-x)Mo_xO_(2+x) 催化剂
        3.3.3 (PdCl_2-CuCl)/Ce_(1-x)Zr_xO_2 催化剂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2 反应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不同催化剂对收率的影响
        4.2.2 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4.2.3 反应物配比对收率的影响
        4.2.4 催化剂用量对收率的影响
        4.2.5 载体组成对收率的影响
        4.2.6 取样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4.2.7 实验室最佳反应条件
第五章 反应机理探讨
    5.1 热力学计算
    5.2 CH_3OCH_3 分子的化学键与分子轨道
    5.3 合成DMC 的表面催化机理探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致谢

(7)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多气体检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1 引言
    1.2 发展中的气体传感器技术
    1.3 电子鼻技术
    1.4 论文内容
第二章 气体传感器
    2.1 气体传感器概况
        2.1.1 气体传感器定义
        2.1.2 气体传感器分类
        2.1.3 气体传感器发展方向
    2.2 GGS*000系列气体传感器阵列
        2.2.1 GGS*000系列气体传感器
        2.2.2 GGS*000系列气体传感器电气特性
        2.2.3 GGS*000系列气体传感器测量电路
    2.3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电子嗅觉系统的气体分析方法概述
    3.1 人的嗅觉系统
    3.2 电子嗅觉系统
        3.2.1 气体传感器阵列
        3.2.2 模式识别--神经网络原理
        3.2.2.1 前馈神经网络
        3.2.2.2 B-P学习算法
    3.3 基于电子嗅觉系统的气体分析方法
        3.3.1 气体定性识别
        3.3.2 气体定量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数据采集及处理电路
    4.1 总线
    4.2 译码电路
    4.3 A/D采样电路
        4.3.1 多路切换器
        4.3.2 AD1674芯片介绍
        4.3.3 采样过程
    4.4 采样软件
    4.5 小结
第五章 气体分析实验
    5.1 气体配制及采样
        5.1.1 静态配气法
        5.1.2 注射器配气法
    5.2 基于B-P网络的单一气体定性分析
        5.2.1 B-P网络的设计
        5.2.2 数据预处理
        5.2.3 实验数据
        5.2.4 实验结果分析
    5.3 基于B-P网络的单一气体定量分析
        5.3.1 测试原理
        5.3.2 数据预处理
        5.3.3 实验数据
        5.3.4 实验结果分析
        5.3.5 误差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论文的创新之处
    6.3 论文的后续工作
    6.4 论文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受奖励

(8)脱除再生催化剂携带烟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乙烯和丙烯的生产
    1.2 催化热裂解工艺
        1.2.1 CPP的特点
        1.2.2 CPP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1.3 课题的研究设计
        1.3.1 脱除吸附的气体
        1.3.2 脱除夹带的气体
        1.3.3 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催化剂的脱气和汽提
        2.1.1 催化剂脱气罐
        2.1.2 待生催化剂汽提段
    2.2 吸附及吸附模拟
        2.2.1 气体在分子筛上的吸附
        2.2.2 吸附的分子模拟
    2.3 气固两相逆流流动
        2.3.1 流型
        2.3.2 流动模型
        2.3.2.1 多相流体力学模型
        2.3.2.2 颗粒动力学理论
    2.4 小结
3. 吸附实验及模拟计算
    3.1 吸附实验
        3.1.1 实验内容和方法
        3.1.1.1 吸附剂和吸附质
        3.1.1.2 热重法
        3.1.1.3 浓度法
        3.1.2 实验结果和讨论
        3.1.2.1 N_2、O_2和CO_2的吸附
        3.1.2.2 NO和NO_2的吸附
    3.2 分子模拟计算
        3.2.1 模型与吸附模拟
        3.2.2 模拟步骤
        3.2.3 模拟结果和讨论
        3.2.3.1 力场
        3.2.3.2 平衡吸附量
    3.3 关于汽提介质
    3.4 小结
4. 脱气塔冷态模拟实验
    4.1 多级错流短接触汽提的设想
    4.2 理论分析
        4.2.1 过程描述
        4.2.2 脱气塔中的平均空隙率
        4.2.3 进入脱气管的气体量
        4.2.4 脱气塔中待脱气体浓度分布
    4.3 实验内容
    4.4 实验装置
        4.4.1 实验物料性质
        4.4.2 实验装置和流程
    4.5 测试方法和实验参数
        4.5.1 颗粒循环量的控制和测量
        4.5.2 压力的测量
        4.5.3 脱气管中气体流量的测量
        4.5.4 床层空隙率径向分布的测量
        4.5.5 待脱气体浓度分布的测量
        4.5.6 气体流向和停留时间的测量
        4.5.7 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测量
        4.5.8 实验操作范围
        4.5.9 实验操作步骤
    4.6 实验结果
        4.6.1 气固流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4.6.1.1 再生器床层状态和出料位置的影响
        4.6.1.2 脱气塔排气方式的影响
        4.6.1.3 脱气塔中的流动现象
        4.6.1.4 汽提介质及其流量的影响
        4.6.1.5 脱气塔内部构件的影响
        4.6.1.6 出口变径段的影响
        4.6.2 脱气塔内的平均密度和密度分布
        4.6.2.1 床层平均密度
        4.6.2.2 床层空隙率分布
        4.6.3 挡板压降
        4.6.4 脱气管压降及流量
        4.6.5 脱气塔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4.6.5.1 内部构件的影响
        4.6.5.2 操作条件对脱气塔效率的影响
        4.6.6 汽提介质流向和停留时间
        4.6.6.1 上下流动比例
        4.6.6.2 向上流动的路径和停留时间
        4.6.7 脱气塔中颗粒停留时间分布
    4.7 小结
5. 脱气塔流体力学模拟
    5.1 模型方程
        5.1.1 控制方程
        5.1.2 颗粒相模型
        5.1.3 气相模型
        5.1.4 气相、颗粒相间曳力系数
    5.2 模型的求解
        5.2.1 模型的特点
        5.2.2 求解方法
        5.2.3 模拟工况和边界条件
    5.3 模拟结果及讨论
    5.4 小结
6. 工业化方案
    6.1 工业应用原则
    6.2 工业应用之一
    6.3 工业应用之二
7. 结论
符号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气相色谱仪热导测量线路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粉煤提质及部分热解气化反应特性实验研究[D]. 章康. 浙江大学, 2019(04)
  • [2]基于Cortex-M3的电导盐密仪的设计与实现[D]. 张艳丽. 武汉理工大学, 2010(12)
  • [3]气相色谱仪智能化技术研究[D]. 杨广磊. 山东大学, 2008(01)
  • [4]气相色谱法测定电子清洗液中混合醇的含量[J]. 李鑫,李伟,吴娟. 福建分析测试, 2007(02)
  • [5]含绿色节能燃油添加剂的多元组分混合液相平衡的研究[D]. 张胜利. 暨南大学, 2006(06)
  • [6]氧气、一氧化碳和二甲醚合成碳酸二甲酯[D]. 薛源. 天津大学, 2006(05)
  • [7]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多气体检测及应用[D]. 施京毅. 西北工业大学, 2001(01)
  • [8]脱除再生催化剂携带烟气的研究[D]. 鲁维民.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2000(01)
  • [9]气相色谱仪热导测量线路的讨论[A]. 赵铁英. 天津市第五次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1987
  • [10]氘中氢和氘化氢的气相色谱分析法[J]. 杨存金,陈烈贤. 原子能科学技术, 1984(04)

标签:;  ;  ;  ;  ;  

气相色谱仪热导率测量电路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