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现浇建筑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具备更加经济节能等优点的装配式建筑开始被应用,中央到地方也都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重点探讨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关键施工技术及工艺流程,指出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的重要突破领域,通过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平提升和规模化发展,可以促进建筑市场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建筑市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我国的GDP平均增长速度在7%左右,建筑市场的经济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建筑行业的迅速崛起也伴随着资源紧张、劳动力短缺,建筑技术水平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等问题。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对于建筑技术水平的提升以缓解资源、劳动力等问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大背景下,建筑施工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和建筑施工管理体制的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相关优惠政策的出台,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持力度增大,建筑行业中也不断涌现出新的装配式技术和高品质的应用案列,可以说装配式建筑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可能是未来建筑行业市场的一个重要领域。
1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1.1对环境更加友好
发展装配式建筑能有效降低建造过程中由扬尘引起的大气污染、建筑垃圾引起的水污染与噪声污染等,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采用装配式施工设施能节省大量建造空间,从而减少因搬迁等因素造成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2更加经济节能
1.2.1减少能源的消耗
预制装配式施工方式可以实现节材、节能与节水,例如通过节省大量现场的脚手架和模板作业减少了木材使用量,装配式装修的一体化饰面板出材率能得到提高。
1.2.2节省人力资源
装配式工程可减少项目参与人数,使装配式建筑安装的人工费大大减少。
1.2.3使用寿命长
以住宅外墙外保温为例,现浇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只有25年而预制装配式住宅可达到50年。
1.3提高建筑效率
装配式建筑可极大缩短项目工期,以剪力墙标准层施工速度为例,传统现浇住宅一般平均为5d/层,而装配式住宅施工速度可以达到平均2.5d/层。
1.4提高建筑质量
构件工厂化生产与专业施工工艺的使用使得装配式建筑质量得到提升,例如2005年同济大学进行了全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梁柱组合节点与现浇高强混凝土节点的足尺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耗能性能总体低于现浇高强混凝土节点的耗能性能。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2.1施工重难点及措施
1)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板的浇筑过程中,连接钢筋的数量和位置要确保一致,在不同预制板拼接时,要确保对接的精准。采用一定的措施来完成预制板梁的钢筋连接后,要将相关的设计及施工的方案交底。
2)固定具体构件的位置时,需要和机电的管线排布相结合进行考虑,避免固定过程中对机电管线造成二次损伤,一般而言,在固定构件时需要对远管线的排设图纸进行对照。
3)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采用工厂集约化生产,其构件尺寸精准要求高,在施工过程中,需对照构件的尺寸进行精细化施工,以避免施工过程中构件的不完全封闭组合。需要操作员工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规范施工,标准化生产的构件在设计阶段也需要考虑现场建筑组合时可能发生的现实问题。
4)在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过程中,要对相关构件进行包装防护,以避免吊装、运输过程中,对装配式建筑构件产生破坏,与此同时,操作人员也应当考虑到个人的安全防护,在吊装过程中要与相关构件保持一定的距离,按照施工的安全要求,所有上岗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关键施工技术及工艺流程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在20世纪末已开始投入应用,但由于生产工业的粗糙,安装施工的不可靠,安全稳定性较差问题制约着装配式建筑的大面积推广。目前投入生产的装配式建筑都有相应的标准规范要求,而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和工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装配式建筑中结构外挂板和内墙板一般采用工厂预制的方式生产,在建筑组合和搭接过程中,可以通过水平和竖向的多种连接方式进行固定。内墙板的楼板和暗梁等关键部位可以考虑折叠形式,暗梁可在现场进行浇筑,但暗梁钢筋的绑扎固定等工序可采用工厂提前处理。楼板底部的钢筋采用预制,现场浇筑施工,可以缓解建筑整体拼接导致的整体性差、抗震等级低的问题。与此同时,相关施工工艺的提前考虑,可以减少混凝土、钢板等材料的消耗量。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建筑区域定位、结合设计图纸进行墙柱的定期、布设防护网架、外挂板吊装、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安装、梁柱钢筋的绑扎、内板墙的古装、相关机电管线的埋设、剪力墙模板支设、楼梯吊装、相关部位混凝土的现浇等。
3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
3.1改进现有建造方式
通过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深化设计、生产与现场施工的有机衔接以加强行业各环节沟通与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等项目管理模式解决我国目前构件加工产生误差等问题。同时应深化研究装配式建筑设计,打破“低价中标”的行业怪圈,提高设计师系统化与全过程设计思维。
3.2风险指标
根据项目概览项目梳理出可能发生的施工安全风险并进行排序、准备应急预案与建立动态化的检查机制,建立提示标志杜绝发生惯性违规现象。
3.3培养专业施工队伍
3.3.1培养行业人才
企业应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安全意识,科研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相应课程向市场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劳动者本身也应积极掌握BIM等技能以提升自身价值。
3.3.2调整建筑企业人员结构
建筑企业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优化岗位设置以满足装配式建筑管理要求,对于技术水平要求高的岗位应积极引进人才,建立末尾淘汰等机制对员工进行筛选以优化组织架构。
3.3.3提高质量观念
落实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与事后反思等原则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控制,例如在设计阶段要确保构件通过碰撞等测试与钢筋位置规范等。
3.4推进技术研究
如今装配式建筑存在若干技术难点,例如面临减震隔震新型结构研发与应用的缺失。故我们应加大装配式及其周边领域的技术研发以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
3.5推动BIM的运用
BIM即建筑信息化模型的运用经过BIM目标制定、设计与精细化建模、碰撞测试、生产安装可视化与后期运维信息化等过程,有利于在设计阶段合理规划避免重复返工、在施工阶段提高生产效率与方便建筑后期运营且为建筑单位经验总结提供便利。
3.6注重新材料的应用
材料的轻质化将大幅度降低吊装、运输等成本与工人安全风险且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将可能会面临材料供给短缺等问题而将被绿色材料取代,故加强新型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在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中至关重要。
4结语
装配式建筑所具备建设的高效率、低资源消耗与低环境影响等优点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与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国情相符,虽然现在我国装配式建筑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可以预见随着未来的不断努力,装配式建筑在中国建筑市场中高速发展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焦安亮,张鹏,李永辉,等.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综述[J]施工技术,2013,42(10):69-72.
[2]程蓓,石彩华,徐建伟.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连接技术研究[J].工业建筑,2017,47(7):1-5.
[3]赵斌,吕西林,刘丽珍.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梁柱组合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1):81-87.
[4]杨闯,刘香.我国装配式住宅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建筑技术,2016,47(4):301-304.
[5]赵唯坚.超高强材料与装配式结构[J].工程力学,2012,29(S2):31-42.
论文作者:马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梁柱论文; 混凝土论文; 组合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