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庞大复杂的配电网络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对供电造成不良影响,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了故障率和安全风险,自动化与配电网运行管理的相互融合,使得很多配电设备的功能能够完全发挥出来,并处于一个较为稳定持久的运行状态。
关键词: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供电;可靠性
1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1.1提高了故障诊断与定位的工作效率
在传统的供电工作系统中,如果出现系统故障很難对故障进行诊断和定位,需要操作人员人工进行故障勘察,供电系统很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果出现雷雨等恶劣天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需要将整个配网停止供电来进行故障排除,这种分合式的勘察方法影响了大范围的正常供电与用电,利用配网自动化技术以后就可以智能诊断故障并进行故障排除与修复,不需要操作人员现场人工排查,大大缩短了因为线路故障而出现的停电时间,大大提高了配网供电整体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馈线自动化系统确保供电系统正常运转
馈线自动化系统能够提高对故障进行定位和诊断的工作效率,缩短排查故障的工作时间,还能对系统和设备进行远程控制达到隔离故障位置的功能,从而确保了没有出现故障的范围的正常供电。这种馈线自动化系统相比自动重合闸,在遇到瞬发故障时进行隔离的成功率要高出许多,改善了以往利用自动重合闸的缺陷,当遇到故障时如果在变电站的母线断电,还可以利用备有方案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正常的供电运转,在备用电源中使用馈线自动化系统来推动电源的切换安全、可靠,能够作为备自投装置的另一备用方案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1.3先进的电子设备提高电压质量
固态断路器与静态电容器结合使用能够明显提高电力的质量这种固态断路器应用于14HZ范围内切换主电路与备用电路,实现了对双回路供电线路的遥控,确保配网的供电工作一直平稳运行防止停电。静态电容器是一种电力控制器,经过电容补偿来促进电压的稳定性,可以作为一个交流同期电压源,工作原理是将联络电抗与配电体系结合作用来改善电压源的相位角和大小实现了一种有功和无功的电力交换,通过无功电流的调整来避免出现短路从而引起电流故障情况。
如果要对电压实现双向补偿来保证电压的安全稳定,需要利用动态电压恢复装置,这种装置通过储能装置、换流器与变压器的组合作用来串接线路上的敏感负荷,如果因为负荷出现了电压波动时,该装置利用变压器对线路进行电压输入,改变电源侧电压的频率、相位角和幅值大小,从而抑制住了电压波形产生畸变的情况,大大提高了配网供电中电源电压的质量与安全。
2配网自动化的供电可靠性提升途径
2.1优化配网规划与配网结构
配网供电可靠性和网架结构配置紧密相连。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客观分析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具体因素,从配网规划、配网结构入手,提升供电可靠性。电力企业要根据配网自动化要求以及配网规划要点,全面、客观分析影响因素,从整体入手,结合配网结构,做好地区配网规划工作,科学布局配网线路,优化配网接线方法,科学建设配网沿线电源点,具有较高的负荷承载能力,确保路段配网电源、备用容量在规定范围内,避免配网自动化运行中出现电源不足情况,影响线路供电可靠性,最大化提升供电站实际供电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电力企业要围绕配网规划具体情况,优化地区输配网具体结构,尤其是极易发生故障问题,供电可靠性不高的线路。电力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全方位客观分析地区原有线路各方面情况,将隔离开关、熔断器合理安装到分支线路上,再将联络开关合理安装到线路中,有效提升配网整体性能,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在优化配网结构中,电力企业可以将联络断路器科学安装到相邻线路合理位置,即使线路出现故障问题,其他线路也能处于正常运行中,线路正常供电不会受到影响。
2.2完善电源模式和输电模式,注重输送容量提升
在提升供电可靠性方面,电源模式、输电模式的优化完善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电力企业要客观分析电力系统运行中,配网自动化对供电可靠性的具体影响,结合电源模式、输电模式作用下配网安全供电方面出现的问题,多层次完善应用其中的电源与输电模式,确保电力系统处于安全、稳定运行中。电力企业要借助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优势,优化应用其中的电源以及输电模式,促使供电过程中电源充足,具有良好的供电环境。在此过程中,电力企业要注重配网输送容量的提升,科学改造应用到配网输电过程的问题元件设备,合理增加导线截面面积有效提升电源系统运行性能与线路输电性能。电力企业可以根据各分支线路具体运行情况,科学增设联络线,在分段控制作用下,有效提升供电站负荷转移能力,促使供电更加可靠。此外,电力企业可以借助电源和输电模式,适当增加线路开关与出线回路数,减小供电半径,有效提升线路输送容量,在配网自动化下作用下,随时了解配网设备动态运行情况,解决出现的隐患问题,实时为地区供电,有效满足地区电力用户生产生活客观需求。
2.3注重先进设备的应用,巧用技术措施
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安排检修人员,定期检修维护配网,准确把握配网自动化供电情况,特别是出现的各类问题,明确其中故障问题、老化问题严重的设备,将相关先进设备应用其中,提升配网整体性能,有效防止配网自动化运行中故障问题频繁发生,影响供电质量。在配网改造工程建设中,电力企业要将绝缘导线、高压电缆应用其中,更换其中的针式绝缘子,采用棒式绝缘子,有效弥补针式绝缘子缺陷,具有较高的耐压性能,不易被击穿。电力企业要用真空断路器替代线路中的油断路器,用阀式避雷器代替其中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确保运行的配网的避雷能力、抗过压能力都较高,将全密封型的变压器应用到配网中,降低变压器故障发生率,促使配网自动化运行中供电可靠。此外,由于作用到配网自动化方面的技术较多,电力企业要巧妙利用技术措施,充分发挥数据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样化优势,随时随地了解运行中配网各方面情况,比如,供电设备运行情况、故障发生率,加强对配网自动化供电的管理。电力企业要借助信息技术,实时采集配网自动化供电中各方面信息数据,负荷、运行状态等,制定合理化的自动化管理方法,对配网进行信息化管理,避免供电过程中出现各类故障问题。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配网自动化符合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新时期电力事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供电过程中,电力企业要清楚配网自动化、供电可靠性二者关系,优化配网规划与配网结构,完善电源模式和输电模式,利用先进设备等。以此,提高配网自动化程度以及供电可靠性,促使地区配网具有较好的运营效益,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妍,康婉莹.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影响分析[J].智能城市,2016,210:227.
[2]徐志农.城市配网自动化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8:38-39.
[3]王菁.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方式的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2:169-171.
[4]张水添.配电运行中提高供电可靠性方法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9:133-135.
论文作者:王科占,刘保建,李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可靠性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故障论文; 电源论文; 线路论文; 电压论文; 模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