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三实验学校 251700
摘 要:数学问题是指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数学问题分析就是学生在新的情景状态下,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经验去认识问题中的种种联系和关系,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寻求问题答案的一种思维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培养 解析问题 能力 研究与实践
教师在数学活动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育人功能。
一、准确感知信息,培养学生解析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是由条件信息、目标信息和运算信息构成的。对面临的问题要成功地分析,其首要前提就是准确感知问题所提供的条件信息和目标信息。这些信息多是由数学的文字、符号和图形三种语言组成的,每种语言都有其精确的含义,学生应准确感知,不能含糊不清。首先引导学生感知问题提供的信息,了解问题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和有用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明确问题中有哪些可供利用的有用信息;然后进一步了解问题所提供的目标信息,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快速将条件信息和目标信息从问题情境中分离出来,从而明确问题的初始状态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使学生养成全面准确提取问题的条件信息和目标信息的审题习惯。
二、建立问题表象,培养学生解析问题的能力
准确感知问题中的各种信息后,就要引导学生对这些信息的相互关系作尽可能深入了解,从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头脑里建立起问题的表象,形成一个比较准确、清楚的感性认识。如:五年级下册有这样一个问题:把一张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纸没有剩余,至少可以裁多少个?由于学生对这类问题没有鲜明的知觉感受,就不太理解,教师可引导思考:这道题首先要求这张长方形纸裁得没有剩余,就意味着裁的长度必须是什么数?(长方形长与宽的因数);裁成正方形,就意味着必须是什么数?(公因数);尽可能大,就意味着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什么数?(长与宽的最大公因数)。这样引导学生从分析问题的各种信息与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联系中,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问题情境发生联系和作用,建立正确的问题表象。
三、抓住问题关键,培养学生解析问题能力
1.常规性问题的关键
(1)类比迁移抓关键。如:四年级七册“三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教学中,在复习了两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后,教师把板演竖式中的积擦去,在第二个因数上添上了百位数2,呈现新问题:现在第二个因数增加了一个百位数,应该怎样继续乘下去?通过引导学生类比、联想,抓住“用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的末位要与个位对齐,用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及其理由”这一关键进行迁移,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实际经验抓关键。如:解决问题“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高5分米的盒子,用来装棱长2分米的小正方体,能装多少?”关键是引导学生借助自身生活经验弄明白:高5分米能装2层小正方体还剩1分米,那1分米不够就只能空着。
(3)逆向思维抓关键。对于大部分数学问题,学生已经具有了顺着题目,在边读边想的感知与丰富的联想中,加之旧知识的迁移,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但对于一些典型问题,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从问题目标入手运用逆向思维去分析,即要求什么就要先求什么?逐步展开联想,发散思维,寻求到所需要的条件,从而完成对这个题目的分析。
2.非常规性问题的关键
在数学学习中,对于一般性数学问题,学生通常运用头脑中已形成的大量解决各类问题的常规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定势即可顺利迁移解答,但仅占少数的非常规性数学问题,在逻辑思维上无固定的模式,如果从常规思维去分析会不易解答,就得学会变通,寻找另外的角度去分析转化,方能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如:“下图阴影部分是正方形,则最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此题若按常规思维,分别寻求最大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思维就会受阻而百思不得其解。这种情况就要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分析,侧向于寻求长与宽之和来考虑,并运用一下平移,解题思路也就变得简单明晰了,这样的思维分析,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恰当语言表述,提高学生解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常常经历了复杂的思维活动。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将内在的思维活动用语言外化出来,并提供用语言表述分析问题思维过程的机会,加强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这样,不仅会强化学生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另外,还可引导学生抓主干缩句提炼题意,或说出问题的等量关系式等进行“说”的训练。
参考文献
[1]陈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设计,2006,3。
[2]王军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8年,05期。
论文作者:牛孝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分米论文; 信息论文; 思维论文; 能力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因数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