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动化如今已经不再是新鲜的词汇,我国的自动化发展逐渐提上了日程,自动化普遍的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控制,极大的缩减了劳动力的支出,在更短的时间里取得了高效益,为契合的有关行业所高度认可,目前电力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还处于操控的摸索阶段,呈现出一系列的自动化“后遗症”,不仅电力运行的过程中,自动化的安全性难以保障,且其运行中的负荷调节仍旧存在风险,在对电力综合自动化了解不够全面的基础上,对电力造成的影响是成片的,以点带面的促使电力系统故障频出,应细致的分析目前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问题
引言:综合自动化系统为电力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电力的运行中潜在种种的隐患,将这些不利的条件剔除后,不得不承认自动化契合电力的发展需要,是保障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应结合当地的电力需求量与实际的用电问题,统筹规划自动化的导入模式,从全面化、细节性的角度进行用电的安全排查,检验自动化的危险,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电力自动化的优势,同时技术人员应掌握最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方式,避免受到人力的干扰,为自动化与电力的契合带来风险,以自动化系统的完善,维护人们日常的用电需求。
一、电力综合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
1.自动化的设备技术难以统一化
在引进电力自动化的设备时,不难发现,非同一个厂家的自动化控制都各有特点,使得一些接口与零件,想要在市场上广泛撒网进行替换是较为困难的,还要找到原厂家来完成自动化系统的构建,目前在自动化的控制技术上,各个供应渠道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化的技术交流,表面看来争得了一时的利益,实际上技术的难以统一与分享,使得电力的自动化发展停滞不前,电力在系统的构建上更加难以根据现有的载体实现创新,厂家各方制约,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尤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错误的实验结果较为封闭,其他的厂家不明所以,又重复进行操作,这样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同时也使得电力发展在市场环境的掣肘下,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
2.设备的性能有待提高
电力对自动化的设备要求较高,但现实情况往往差强人意,很多的厂家在自动化的研究设计中投入了较多的心血与物力,需要通过设备的出厂来回拢利益,在过于关注经济效果的同时,对于设备的性能采取了忽视的态度,一些厂商明明知道某些部件的材质难以持续化的支撑电力运转,仍旧滥竽充数,使得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状态难以维持下去,自动化的设备寿命较短,在后续的维护与替换上又造化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一些厂家在与电力部门进行对接时,简答的概述了自动化的技术操控方式,对于其中的注意事项与隐含的风险知识一带而过,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使得自动化的隐患难以提前被察觉,而电力企业的技术人员对于各个自动化的设备了解还较为浅薄,出现问题后通常难以及时的进行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磁干扰检验单一
电力自动化的系统中,其中的一些配件或者主体的设计材料在电力的干扰抵抗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在电力的运行期间,自动化系统受到电磁的干扰,不但影响电力的常规运行状态,同时也会使得自动化的设备出现磨损,而在电磁干扰的检测检验上,通常只检查一些主体部位的运行情况,这些较为笼统的监测手段,对于电磁问题的验证效力不强,甚至在没有经过检验与实验后,就直接的进入电力的工作中,使得电力受损,影响供电的稳定性。
二、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存在问题
1.维护的力度不够
电力的自动化系统较为复杂,其中层层叠叠的包含了诸多的运行条件,需要各方协调才能够施展出电力自动化的优势,那么出现故障也是连带性的,问题的产生往往不只是需要排查单一的性能,那么在检修中也就为设备的修复带来了困难,没有根除问题的情况下,对于设备的问题成因了解不够清楚,很容易遗漏部分的零件处理与更替,在自动化的维护上没有责任到人,使得维护中不够重视,在未进行修复的状态下投入运行造成隐患。
2.培训专业人才
自动化的运行虽然是智能设备为主,人力的操控为辅,但也需要技术人员全面的了解自动化设备,避免操作不当带来的自动化风险,现有的技术人员与厂家的器械衔接时,关注点不够全面,自身的技术水平不够,甚至一些电力企业直接从厂家调配人手,在管理上难以落实管理制度,且在人力资源的成本上投入较大,需要网罗人才,结合现有的自动化控制常见问题,供应对应的策略,以应对不时之需,以人才进行主持培训,带动电力企业的人员都了解自动化,消除对自动化的陌生感,为电力的变革发展开拓空间。
3.简化控制模式
结合现有市场的杂乱无章模式,电力契合在引进自动化后,进行系统的构建与应用,都应进行自动化的标准规范,提出有关自动化的设备要求,进行小范围的电力运行实验,检验自动化系统的各项指标,明确的列举出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隐患,早知道早预防,在电力自动化的接头等方面,了解其必要的型号参数,以便为后续的维护与替换提供数据,要求厂家提供开放性的设备技术,简化自动化系统的构建线路,采取多功能的电器取代传统的复杂的电器设备,在接线上应保障简洁与联通通畅。自动化系统的事故反馈与处理的界面目前还处于独立化,未来应积极的进行自动一体化的系统应用设计,采取自我监测与问题处理的模式,缩减人力的操控步骤,使得自动化控制更为便捷。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自动化的热潮掀起,推动了电力的发展与大规模的供电运行,在人力物力条件的辅助下,自动化的发展是较为迅速的,但同时也遗留了诸多的不稳定因素,应结合现有的问题,进行宏观视角的处理,规范市场上的自动化标准,引进新型的技术与人才,以未来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眼光,纠正自动化中存在的不足,体现出自动化控制下的电力便捷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刘毅川.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广东科技,2009(18):135-136.
[2]张黎元.关于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天津电力技术,2008(4):39-41.
[3]姚忠昌.探究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1).
[4]高志平,鲁俊伟,郭联瑜.浅析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电子商务,2010(12):133-133.
论文作者:李文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电力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厂家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风险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