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得分(5.29±0.26)分、饮食(6.86±0.52)分、精神(8.15±0.13)分、疼痛(7.62±0.54)分、对疾病的认识(6.88±0.66)分、治疗态度(6.14±0.19)分、心理状态(5.32±0.27)分、患者ADL(89.75±1.59)分、监护时间(32.71±0.62)h、住院时间(19.87±1.88)d、满意度93.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监护及住院时间,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心脏瓣膜置换术;生活质量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158-02
前言: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临床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术式。虽疗效确切,但风险较大,且术后恢复较慢,并发症多。如护理不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将严重下降。有研究指出,将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于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样本。阐述了系统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观察了该护理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15例,性别:男/女=10/5,年龄(36--65)岁,平均(43.20±1.59)岁。对照组患者共15例,性别:男/女=9/6,年龄(30--71)岁,平均(43.20±1.59)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疾病均已确诊。(2)患者均需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疾病。(3)无手术禁忌症。(4)术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并发症预防及康复锻炼等。观察组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干预,于“术后早期”、“术后中期”、“出院前”三大阶段,分别实施不同的干预对策。方法如下:(1)术后早期:在此阶段,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体征监测,以及时发现异常。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辅助患者进行上/下肢功能锻炼、练习腹式呼吸。上肢功能锻炼时,应辅助患者使肩关节、肘关节内翻、外翻8--10次,2次/d。下肢功能锻炼时,应辅助患者使踝关节、髋关节内翻、外翻8--10次,2次/d。腹式呼吸的锻炼频率为3--5遍/次,2h/次。(2)术后中期:在此阶段,患者的病情已经有所恢复。护理人员应考虑适当增加锻炼强度,促进病情康复。腹式呼吸的锻炼频率,应更改为5--8遍/次,1.5h/次。上肢功能锻炼的内容中,应增加举手、握拳等动作。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自行握住双手,模拟拿物品的动作,促进上肢功能康复。锻炼频率:10--20遍/次,3次/d。如患者病情允许,护理人员应鼓励其下床活动。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促进下肢功能康复。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3)出院前:当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进一步增加锻炼强度。能够自主进食者,应鼓励其自主进食。能够下床者,应嘱其逐渐增加步行速度,延长步行距离,促进病情康复。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康复情况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监护时间、住院时间3项指标。
1.5 评分方法
生活质量评分工具,以SF-36量表为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工具,以ADL量表为主。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得分(5.29±0.26)分、饮食(6.86±0.52)分、精神(8.15±0.13)分、疼痛(7.62±0.54)分、对疾病的认识(6.88±0.66)分、治疗态度(6.14±0.19)分、心理状态(5.32±0.27)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结果详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3 讨论
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为临床新型的护理模式。要求根据患者术后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分析其护理需求[1]。在此基础上,制定系统性的康复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具有针对性强的优势。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患者一般难以下床。在此期间,由护理人员辅助患者在床上做被动运动,能够有效预防压疮,促进肢体血液循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随着术后康复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可逐渐自行活动[2]。此时,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增加运动量,适当增加锻炼内容。能够促使患者发挥自我效能,增强其康复锻炼的信心。对其术后康复,及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样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待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能够下床活动时,进一步增加康复锻炼的难度与强度,对患者住院时间的缩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研究发现,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本组患者睡眠质量得分(5.29±0.26)分、饮食(6.86±0.52)分、精神(8.15±0.13)分、疼痛(7.62±0.54)分、对疾病的认识(6.88±0.66)分、治疗态度(6.14±0.19)分、心理状态(5.32±0.27)分。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患者的各项得分显著提升,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ADL(89.75±1.59)分、监护时间(32.71±0.62)h、住院时间(19.87±1.88)d、满意度93.33%。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强,住院时间更短,满意度更高,优势显著(p<0.05)。上述研究成果,证实了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在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监护及住院时间,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临床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根据患者的病情,于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康复护理对策。为患者手术安全性的提升,及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丽君,庞华琼,庄倩.基于PDCA循环管理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4):68-70.
[2]王娟.阶段性训练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及自理能力的影响[J].西藏医药,2018,39(03):111-113.
论文作者:徐虹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患者论文; 瓣膜论文; 术后论文; 心脏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方法论文; 系统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