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苍东艳

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苍东艳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40例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方法,比对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恢复进食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19/2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16/20),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取精细化、综合化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方式,能够更有效提高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临床效果,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阑尾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fter appendicitis.Methods:40 cases of appendicitis in our hospital 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bowel obstruct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had 20 cases, respectively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and routine nursing methods,and compared their nursing effect.Results: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 (19/20 (P<0.05).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recovery time,recovery time of intestinal function and mean time of anal exhaus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0% (16/20),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It is more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with appendicitis, and it can promo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appendicitis;early inflammatory bowel obstruction; clinical nursing

阑尾炎手术是临床上最常见、最简单的外科手术之一,但是阑尾炎手术术后处理不当,极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肠梗阻便是其中之一。肠梗阻是腹部手术、炎症、创伤后所形成的广泛性肠粘连,粘连带引起的急性肠管梗阻,是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在诊断早期炎性肠梗阻之前必须排除机械性梗阻和继发于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原因造成的麻痹性梗阻。如处理不当会引起肠瘘、重症感染和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本文以临床护理的角度探究能让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恢复得更好更快的护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20例,年龄范围:32~70岁,平均年龄为53岁,9例男性,11例女性,对照组患者20例,年龄范围: 34~72岁,平均年龄为54岁,其中男女性各10例。全部患者诊断均符合炎性肠梗阻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 具体护理方法有:

1.2.1病情观察。了解炎性肠梗阻特征: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3周,有明显的时间特征;个别患者术后排少许干便或能够轻松排气排便,往往被患者及家属认为肠功能已恢复,但进食后短时间内即出现肠梗阻症状;与麻痹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相比,炎性肠梗阻患者腹痛多不剧烈,腹胀程度不明显。呕吐:炎性肠梗阻患者一般只出现稀少的溢出性呕吐,腹胀情况会随呕吐后得以改善,不会出现反射性剧烈呕吐。腹胀:炎性肠梗阻患者出现腹胀时,腹部膨隆呈对称性,但看不到蠕动波或肠型,腹胀程度比不上机械性肠梗阻,听不到气过水声或者金属音。

1.2.2 禁食以及胃肠减压等常规病情护理。在治疗中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腹部症状并不明显,若病情加重,尤其为绞窄性的肠梗阻,会导致频繁呕吐、腹胀加剧、高热和腹膜炎的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给予相关处理,并要求患者采取禁食治疗。禁食过程中使用生理盐水漱口2次/d,以使其口腔保持清洁,减少其口咽部不适。对患者自术后第1天开始按医嘱根据年龄、体重不同予温盐水100~250 mL保留灌肠3~4 d,1次/d。

1.2.3 全静脉营养。炎性肠梗阻主要是因为胃肠功能没有得到真正恢复,而且较长时间的禁食,肠壁出现炎性水肿,以及长时间胃肠减压容易导致其患者的营养状况较差,所以该类患者一般选择全胃肠外营养的支持,使营养不良的症状得到纠正。营养状况较差,所以术后应尽早采取全静脉营养,以维持患儿内环境稳态,纠正其营养不良,有利于其胃肠功能恢复。患者采取中心静脉的置管并在24h内给予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营养液的均匀摄入,在药物使用期间,要对深静脉的穿刺导管给予护理,避免挤压扭曲,若有异常即刻处理。

1.2.4 用药护理。生长抑素可使胃肠分泌量降低,有利于肠管血液循环恢复和炎症吸收,减轻腹痛、腹胀等症状。遵医嘱静脉输液泵输入施他宁,6~8滴 /m i n ,滴注量及速度准确、均匀。

1.2.5 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由于肠梗阻大多发生于术后早期 ,而且通常是在患者肠功能恢复之后再次发生消化道梗阻现象,患者家属常认为这是因为病情恶化所致,甚至会怀疑阑尾炎手术效果,出现紧张、焦虑以及不信任感,因此应当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士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多与患者接触,亲切友善地交流,耐心细致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多给患者以鼓励或抚慰,以娴熟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赖,消除其焦虑感和恐惧感,使之乐于接受并能主动配合治疗。

1.2.6出院指导。炎性肠梗阻患者消化道通畅后不等于消化道炎症已完全消退,出院后仍需注意饮食调理。嘱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软食 1 个月,少食多餐,饮食清谈、高营养;适当增加活动量,保持大便通畅。有腹痛等不适及时复诊。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0例均经保守治疗解除了梗阻,治愈出院,避免了再次手术。住院时间8~23d,平均 9d。随访7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再次出现肠梗阻症状,饮食生活正常。其中观察组患者20例,护理满意19例,所占比例为95%,护理一般1例,所占比例为5%,对照组患者20例,护理满意16例,所占比80%,护理一般3例,所占比例为15%,护理不满意一例,占比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细心观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做好胃肠减压的护理。胃肠减压时应注意选择胃管的大小应适中,插入深度应准确,维持有效的负压,保持胃管通畅是确保持续胃肠减压顺利实施的关键。为使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使肠胃得到较好保护,以避免细菌移位,并使并发症得到减少,需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在治疗中给予综合护理,包括病情护理,观察患者身体症状和生命指标,并采取适当的引流措施,一旦引流液出现异常症状则及时告知医生给予相关处理。对阑尾炎手术后的精细化和综合化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梁焱.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5):1958.

[2]张雪燕,应琴飞,林君,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456-3457.

论文作者:苍东艳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苍东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