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 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服务,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老年科接受诊治的98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在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服务。结果:研究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服务后,疾病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7.87%,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高达100%;对照组疾病治疗的有效率是82.98%,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80.8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和护理干预中,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和护理干预服务,具有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能够有效的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增加患者对治疗、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很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从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关键词】老年肺部感染;临床特点;治疗效果;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236-02
肺部感染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之一,其特点是: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热者仅占45%,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者占68%。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肺部感染症状很容易被掩盖,仅在胸片、肺CT检查时才可发现。部分患者无呼吸道症状,仅听诊时有呼吸音减弱或干、湿啰音[1]。因此,预后较差,临床表现与青壮年多有不同,尤其是老年患者咳痰乏力和反应迟钝,使痰液不易咳出,阻塞气道,严重影响通气功能,导致肺部感染难以治愈。近年来,国内外同行积极研究探索,获得了不少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本院在此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努力,本文就本院老年科在此方面的实践情况作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资料98例均为本院老年科2014年1月—20154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4.6±3.1)岁;研究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5.2±3.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症等方面有差异但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治疗。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主要内容包括病情监控护理,病房环境护理、出院指导护理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护理、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常身患多种慢性疾病,患者本身饱受病痛之苦,外加病程一般较长,其家属容易产生倦怠、不耐烦的心理,进而影响到患者本人,导致其情绪低落,有灰心沮丧、抑郁、恐惧等。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患者心理问题,在工作中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乐观地看待病情,积极配合治疗。病情观察护理:多数情况下,肺部感染的症状不明显,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各项体征进行实时监控,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达到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的目的。呼吸道护理:老年患者胸廓的形态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引发患者排痰障碍,痰液的大量积累,又会堵塞气道,加重病人病情。故此,护理人员要及时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叮嘱患者深呼吸5~6次后,在呼气2/3时咳嗽,重复数次。对无力咳出痰液的患者用双手压迫患者的肋弓部和上腹部,嘱其用力咳嗽,可以增加膈肌反弹的力量,排痰的效果较好。同时指导患者尽量多饮水,如遇水分摄入量不足的患者,可静脉滴注补水。
1.4 观察指标
指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显效+有效为总有效率。
2.结果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式,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98%,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5.71%。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服务后,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100%。详见表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疗效及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对比
3.讨论
3.1 肺是一个开放性器官,是机体与外界交换最多的内脏器官,与外界交换的频率和数量远大于消化系和泌尿系,因此极易受到外界致病因子的侵袭。呼吸道在解剖位置上与鼻腔、口腔、咽部、食管相交通,这四个部位都有寄生的定植菌,而下呼吸道却是无菌、湿润、有利细菌生长的环境,在会厌反射减退或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细菌极易侵入下呼吸道。肺的结构和功能在30 岁以后开始老化,出现退行性变,60岁以后,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老化日趋明显。
3.2 肺炎的临床病症是发病率较高,属于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人机体功能急剧下降,免疫能力较低,一旦遭受病菌,及寒冷气候等外界环境的强烈刺激,就会引发老年肺炎疾病。因此当前该病在老年人群体中,有着较高的感染率[2]。该病的病理形成机制较为复杂,常见的主要有病毒、细菌、各类支原体等。该病病情发作较为迅速,病人一旦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表明病情已恶化到一定程度,治愈难度较大,严重威胁了患者的健康安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为此,对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研究意义重大。
3.3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在抗生素药物的应用方面必须注意的是,感染初期应根据经验用药,之后应尽早做痰培养分离致病菌,根据药敏实验指导抗生素调整,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及时正确合理地应用抗生素。与此同时,患者的营养支持十分重要。肺部感染时机体消耗较大,营养状况恶化,可造成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导致感染迁延不愈或反复感染。原则上应给以高热量、较高蛋白及较低碳水化合物的营养支持,注意根据个人口味给予适当搭配以促进食欲、保证营养[4]。
3.4 本研究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服务疗效显著,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均有很大提升,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袁开芬,赵国厚,范敏娟,杨建华.老年人肺部感染的特点及治疗[J]实用心脑肺血管并杂志,2011,19(11):1885—1887.
[2]许文英,鞠远凤.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5,(23):122-124.
[3]阮静,肖金兰,刘海莲.探讨社区老年肺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1):153-154.
[4]陈佩霞.浅谈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人人健康》,2015(23):160-161.
论文作者:李梅,曾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6
标签:患者论文; 肺部论文; 老年论文; 病情论文; 常规论文; 满意度论文; 呼吸道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