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工程和施工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分析论文_苗彦青

混凝土结构工程和施工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分析论文_苗彦青

混凝土结构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的施工质量对整体建筑施工工期、成本以及质量等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又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钢筋工程、模板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通过这三部分的紧密配合,才能够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就我国的混凝土结构工程现状来看,目前已经掌握了较先进的技术及较丰富的经验,不过施工中的一些问题仍旧存在。以下笔者就结合实际施工经验,来谈谈混凝土结构工程和施工技术的发展和现状,仅供参考。

1 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优缺点

混凝土结构简单来说指的就是以混凝土为主导材料的建筑结构,其又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管和钢骨混凝土结构等。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势在于:整体性、可模性、可塑性、耐久性、耐火性以及成本低等。正是由于这些优点,使得混凝土结构成为了我国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不过,混凝土结构同时也有一些弊端,例如其的极限拉应变与极限压应变之间差距过大,导致其抗拉强度和抗裂性不足;再如其对强度和刚度要求较高,但自重大,因此抗震性能较弱。再就是混凝土结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模板消耗较大、工期较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这些都是其亟待完善的地方。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方式有两类,一类是现浇筑钢筋混凝土工程,一类是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工程,另外还有的建筑工程同时应用了这两者。现浇筑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整体性较好、抗震能力较强、钢材用量较少,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无须使用大型起重机械,但缺点是工期较长、成本较高、受施工环境影响较大。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工程则是先在工厂中预先制作好相关配件,再将之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拼接,所以其可以实现批量生产,相应的工期也较短、成本也较低,但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大型起重设备,对这方面要求较高。目前对于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而言,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选择混凝土结构工程方式。

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措施

3.1 裂缝问题及措施

3.1.1 干缩裂缝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或养护完毕的一段时间后,经常会出现干缩裂缝,这种裂缝多比较浅细,宽约0.05-0.20mm,呈表面性平行线状或网状。干缩裂缝尤其常出现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平面部位,再就是常沿短向分布在较薄的梁板中。若想预防干缩裂缝,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用水量绝不能过多,严谨在施工中偷加水;其次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冬季要适当延长保温覆盖时间,并设置合适的收缩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 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是混凝土在凝结前因表面失水较快而形成收缩所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多呈中间宽、两头细、两端长短不同、互不连贯状,裂缝长度在20cm-3m不等,宽度在1-5mm不等,通常在干热或大风天气时常会出现这种裂缝。若想预防塑性收缩裂缝,需要在浇筑混凝土前先浇水均匀湿透基层和模板,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加强养护,使混凝土在终凝前保持表面湿润,以及还要注意在干热或大风天气时设置有效的挡风和遮阳设施。

3.1.3 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或回填土不实等原因所造成的,另外模板刚度不足也可能会引起沉陷裂缝。沉陷裂缝多呈深进或贯穿性,较大的沉陷裂缝具有一定错位。若想预防沉陷裂缝,需要在施工前期夯实松软土和填土,保证模板强度与刚度足够,并将之支撑牢固,严禁地基被水浸泡。

3.1.4 温度裂缝

在温差变化较大的地区或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多出现温度裂缝,这种裂缝一般走向无规律、宽度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若想预防温度裂缝,需要在大体积混凝土内设置冷却管道,在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搭设遮阳板来防止混凝土温升,加强混凝土温度监控,及时采取冷却措施;另外还要注意预留温度收缩缝,加强混凝土养护。

4 泵送问题及措施

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有的新拌混凝土可泵性较差,所以有时会出现泵压陡升现象或者阻泵现象。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利用混凝土的压力泌水值来对其可泵性进行预测,因为无论是压力泌水值过大还是过小,都会造成泵送困难,而通常最佳的压力泌水值宜在70-110mm之间。

5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在我国油田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大,所以对其的施工技术要求也非常高。我国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当前所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裂缝问题和泵送问题,对此,必须要找到有效的措施来尽量避免问题的出现,以确保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成丽珺.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97.

[2]王根喜.房屋建筑混凝土和土方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6):79-80.

[3]舒威.混凝土养护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6):102-103.

[4]潘庆伟.现浇混凝土面板在白龟山灌区渠道衬砌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8):199+202.

论文作者:苗彦青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混凝土结构工程和施工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分析论文_苗彦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