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横看成岭侧成峰——王士祯、郑板桥渔家诗赏析与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郭薇[1](2018)在《《赤壁赋》的视觉艺术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赤壁赋》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也是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经典作品之一。自《赤壁赋》面世以来,便成为古代书画家创作的主题,成为文学传播的主阵地。书画家们在接受的同时也进行着传播,在不断的传播过程中又生发出新的文学形式和文学体裁,推动了文学的传播、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与书画一直密不可分,它们都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人类对前代文化的继承和启示后世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虽然文学是以语言记录和传达人类的思想感情,视觉艺术以具体的视觉形象记录和传达人类思想情感,但二者其实是殊途同归,都是人类文明史和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共建者。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学传播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本论文将采用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利用图像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将文学传播放置于文化视野中,采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本课题。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依据、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分别从对作品文本、视觉艺术主题、视觉艺术与文学传播三个方面,整体上梳理了与本论题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第一章,为关于苏轼和《赤壁赋》的概说。主要对苏轼其人、《赤壁赋》的创作背景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展开《赤壁赋》在古代书画中的传播研究提供知识性的参照。第二章,主要论述视觉艺术在文学传播的初期阶段多采取一图一文、图文并置的方式,这种以图解文的传播方式最大化地再现了文学作品内容的完整性、具体性。同时,通过视觉艺术语言的塑造,使文学作品具有了可观性和直观性,其传播效果无论是在接受层面还是审美层面都取得最好的效果。第三章,在还原南宋马和之绘制、宋高宗赵构并书的《赤壁赋图》的历史语境基础上,分析了政治家借助视觉艺术品对苏轼在政治地位上的肯定,对文学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文学作品的传播都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第四章,以图像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了整幅画卷的构成元素及其卷后题跋书法及其跋书内容,旨在探讨《赤壁赋》在少数民族的传播及其传播效果。通过分析可见,虽然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和民族习惯不同,但在文化的认同上却是一致、相同的,丰富了古代文学史的内容,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新发展。第五章,采取抽丝剥茧的方式对《赤壁赋》及苏轼的形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和研究,探究了面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文学传播在树立汉文化信心、传承汉文化、发展汉文学的巨大作用。第六章,主要研究《赤壁赋》在明代的传播。通过对“赤壁”主题数据搜集和分析,梳理了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对个体和地域文化的传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总结出文学内容在以视觉形象进行传播时,最终发展成为文化符号具有了文化的象征性。第七章,清代的视觉艺术对文学传播有了新的发展,一方面对文学的传播已不拘泥于具体的文学内容;另一方面拓展了文学传播的途径,文学传播在书画衍生品中得以实现,完成了“由雅入俗”的传播。综上所述,通过对历代以《赤壁赋》为主题的视觉艺术作品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在文学传播的过程中,后世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政治策略的需要、个体审美的偏爱、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原因对文学作品的选择各有不同;在进行接受选择时人们会更多的受文学作品思想内涵和作者的人性魅力的影响;我们也应注意到通过视觉艺术进行的文学传播会产生新的文学形式和文学生态;最后我们还可见文学和视觉艺术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共同架构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和精神文明。
李制[2](2018)在《苏轼艺术思想中的文图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轼在梳理宋前艺术史的基础上,思考北宋文学、美术、音乐等门类艺术及其关系的具体问题,逐渐建构起“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的艺术思想体系;苏轼文图关系理论是在其艺术思想体系之下,围绕文学与美术两种门类而论。苏轼之所以要思考艺术问题,有其现实的考量。在他看来,诗、文、书发展到北宋,总体已呈“衰颓”之势,绘画则是“微有俗气”。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挖掘和借鉴宋前典范:北宋的诗、文、书、画,各应以杜甫、韩愈、颜真卿、吴道子为典范,向着“触类而长”的方向发展;在融通诗画方面,他奉王维“诗画互有”的作品为典范。“诗画本一律”和“士人画”的提出,从理论上打通诗、文、画等门类,并在当时和后世的艺术实践之中不断得以充实,成为影响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论点。探讨苏轼文图关系理论,应在宋代艺术发展进程之中去体会他思考和阐述艺术问题的方式,亦即体会其论艺逻辑。细读苏轼论艺诗文,发现他在思考北宋艺术现象时注重梳理宋前艺术史,从而形成了“集大成”而“出新意”的艺术发展观,文图关系的重要论点往往内蕴着这样的艺术发展观。苏轼提出文图关系论点的文本,多为题跋诗文;他创作题跋诗文的缘由,有时是交游酬唱的需要,有时是对其所游访名胜的记述,因此,“游于艺”成为他思考和阐述艺术问题的起点。应指出,苏轼的交游、游访虽然源于孔子,但又融汇了庄学之游,是对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苏轼论艺诗文在描述作品的基础上,往往有所议论,文图关系诸论点即由议论生发而来。他在品评、议论所见作品时所用的语汇——如提出“诗画本一律”时所用的“赋诗”,又如提出士人画时所用的“天下马”——往往是文学传统、哲学传统之中的典故:“赋诗”是对先秦“赋诗断章”的继创,内蕴了诗、画创作固然应该有所依据,但更应超越所据的思想;“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是用《庄子·徐无鬼》和《庄子·马蹄》中的语典,从而将绘画对“似”“真”“神”的追求归结到呈现物象的“自然天真”。这些典故对理解相关论点的意涵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具体论点的探讨,最终可以聚焦于苏轼“用事当以故为新”的用典方式。考察苏轼“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的实践,发现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依据真实物象,而又有所超越的艺术创作。“诗中有画”的画面感,多是在审美空间之中对物象做多层次描述。审美空间的营造,有时是源于苏轼眼前实景,如《赤壁赋》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时是源于他想象中的虚景,如《书临皋亭》的“白云左缭,清江右洄”;有时则是源于文学典故,如《后赤壁赋》的“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画中有诗”的诗意,则体现于笔墨造型对文学意象的视觉传达上。传为苏轼所作的《枯木怪石图》,以“枯木”造型引涉若干诗赋和题跋,而将视觉图像的意义与《诗经》《庄子》的诗学传统和哲学传统建构起内在联系;由苏文而生的历代赤壁图,因文取象,其中,各家对“鹤”的呈现和再释,也勾连《诗经》传统和易学思想,体现了主客、时空、意境的融合。苏轼依托宋前典范,以“用事当以故为新”的方式将自己的论述和实践沉浸于艺术传统之中。因此,其文图关系论点既因具备了艺术史的内在逻辑关联而成为中国画的“基因”;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星散、含混的表征。这对后人的接受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一方面,后世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往往绕不开苏轼的作品和论点,甚至出现直接套用、化用其论艺言语的情形;另一方面,后人对其“诗画本一律”“士人画”等经典论述的探讨,也曾出现因不熟悉苏轼所用之典故而造成误读的情形。综合地看,苏轼艺论对中国艺术发展产生较深远的影响,它上承宋前艺术传统,下启宋后诗、书、画三绝的经典形态,在历时性和融通门类两个层面把握了艺术共性,因而可以说其文图关系理论已超脱出具体的艺术现象而进入艺术规律的层面。
李常生[3](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研究指明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刘晓晖[4](2010)在《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城市规划与设计面临人居环境危机、人文困境及中国文化精神传承缺失的问题,为求化解之路,受中国“诗之国度”的文化唤醒、西方现代“诗意栖居”哲学的启发、“山水城市”思想的昭示、“建筑意”理念的点悟和人文美学的培育,提出“诗境规划设计”。风雅情趣、诗骚传统,滋育中华民族审美心灵数千年,诗境是其中动人的精神智慧。诗境是指用简炼优美而又饱含意趣的诗一般手法所表达的意境,而意境直观理解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某种精神意象境界。意境论的缘起和形成史表明产生于诗学并衍生到各艺术领域的意境是中国传统意象思维面向环境审美方面的特殊投射。诗境则表达了以意境为内涵的“言、象、意”互渗的整体系统,从传统哲学“言意之辩”和西方现代哲学“语言学转向”审之,它代表着超越文学修辞表达而迈向一种对生存意义的本真表述和对规划设计本质意义的寻求。诗境是“天人合一”自然哲学观的生动反映,表达了情感升华的审美超越意识和“反身而诚”的审美悟道心理,显示情理相依中的个性创意,故诗境具自然美、情感美和创意美之美学意义。中国传统建筑有丰富诗境表现:建筑的诗学表达是独特传统,从中看到营造原则、艺术与情感境界等丰富内容;建筑群体感应诗词格律,平原和山地建筑群体分别显现律诗和词曲的韵致;建筑形象被注入诗化意念又通过匠心巧思的技术理性来实现。中国园林以“天人合一”为底蕴成为诗境化身:中国园林是诗情画意的艺术天地;处处有着诗意浸染的园景领悟;诗境自魏晋起一直伴随园林发展,并成为造园艺术的自觉行为法则;园林有不同诗趣,文人园林文雅清旷,皇家园林大气至尊,寺庙园林则追求云天高远、清幽空灵的仙界神境。中国传统聚落和城镇蕴含优雅的诗境生存智慧:诗文化培育了可居可游可赏之园居佳境;风水构建了“天人合一”为内核、诗情画意为外显的栖居艺术;聚落城镇与山水交融而充满诗韵;文化积淀和诗学诠释使城市承载诗的气质;传统城镇“八景”文化使人居环境诗化。西方古典城市规划思想历古希腊至启蒙运动各时期,大多处于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以下简称理性和人本)的复杂交织中,唯中世纪时被神权压制才显自然主义倾向。近、现代也是既有偏人本的一派(田园城市等),也有偏理性的一派(现代主义规划思想等)。曾以为理性占主导甚至强盛地压制人本,故期望抬升人本来消解理性弊端,但其实西方文化内部的理性和人本分别为“以理性支配自然”和“以人征服自然”而内在一致,故理性一开始(古希腊希波丹姆斯模式)就表现为征服自然,近代科学更直接表白其目的是改造和征服自然,直至现代社会广被批评的工具理性;同样,人本从古希腊哲学名言“人是万物尺度”起,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也显现对自然的傲慢,为後世滑向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埋下隐患。诗境是东、西方规划思想差异的分水岭,即使中世纪的自然主义也与中国自觉的诗境不可同日而语。西方当代规划思想的後现代主义转变、生态环境观转变及相应思想理论与实践的新开拓,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靠向诗境。西方园林除伊甸园传说外,从古西亚古埃及直至成熟期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均是让自然服从理性的规整式思路和强化表现人工艺术的方式,受中国影响的英国自然审美意识觉醒而开创了自然风景园并转向现代园林。西方现代园林追求自然成为重要准则。回顾建筑空间理论,“功能空间→全面空间→灰空间→场所空间→流动空间”大体显示出一种空间“诗味”递增。它是建筑等实体空间注入诗境思维後所形成的与自然环境相融、文化品位较高并具个性特色的空间。它具四大特质:有灵性、有层次、有意味、有教化。诗境空间营造是在诗境启引下超越实体空间达到审美悟解境地、并为追求理想而进行的发自心源的文化创造,营造原理有三:师法和顺应自然、营造和谐意象;灌注人文艺术、升华审美品位;显现个性特色、表达真情创意。诗境空间理念具有深化认识建筑空间理论本质、扩展建筑文化意义和提升设计师修养的价值。其设计程序可按“取象→立意→感言→赋形→审情”并交往反复进行。中国当代城市规划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存在一些如破坏环境、不顾城市结构协调、审美品位扭曲、无视地域特徵、割裂历史文脉等问题。当代规划应以“天人合一”为前提准则、高扬人文精神和具备中国文化特色。“生态城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山水城市”除此外还具中国文化精神,沿之所开启的视野与方向深化而提出“诗境城市”——与自然(山水)生态高度和谐、具备深厚人文底蕴和高尚审美境界的园林式城市;作为一种规划思想其含义在于:遵循生态科学原理、受诗学意境的浸润与引领、寻求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运用于当代具体实践、以建设理想人居环境为目标的城市规划思想。诗境城市六特性:以人和天的本真性、精神安顿的归属性、情理相依的和谐性、承故托今的记忆性,与时俱进的持续性、意境升华的品格性。诗境城市规划五策略:首先是山水美学策略,即从大环境入手使城市与周围山水艺术地相融,可采“保山护水、顺山应水、显山露水、依山傍水、迎山接水、治山理水”的规划艺术手法;另外还有生态科学策略、文脉主义策略、风水借鉴策略和诗学修养策略。改革开放後居住建设不断提升,也有许多失误如不尊重自然地貌、环境设计僵化、欧陆化泛滥等。住区环境艺术应以回归自然、闲适温馨为主调,以加强人情味和归属感为目标,新技术遵循生态原则服务于人。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诗意栖居:营造中式环境——以传统“妙造自然”艺术理念,在虽由人作的环境中构建“泉、石、松、月”的自然表现情形,于中感受“雨打芭蕉、卧听秋雨”的诗意而修身养性、乐心畅神直至审美悟道,其设计要义在于有机地利用基地自然特徵、秉持自然之法匠心独运而巧夺天工、并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建设“新中式”住宅——经历欧陆风泛滥之後开始的“新中式”尽管争议很大,却代表本土建筑文化的觉醒,体现了继承与创新,是当代中国追求诗意栖居理想的一个探索。中国风景名胜区蓬勃发展并积淀丰富而珍贵的风景审美诗境遗产,存在的问题则表现为规划建设指导思想的偏差如过度商业化城市化、景观人工化游乐场化和重开发轻保护等,缘于将风景等于商品、旅游商业挂帅、风景区与娱乐园混淆、以城市房地产开发模式促风景区发展等认识误区,要批判急功近利、哄占乱抢、弄巧成拙、竭泽而渔等一系列有害开发行为。中国风景审美诗境有悠久历史,万千佳韵的诗境让人尘虑顿消而成为风景名胜区的灵魂,应树立诗境观为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应秉持“顺其自然的维护”、“意境升华的弘扬”两大理念,遵守“布局分置”、“容量控制”、“人工设施隐化、精品化、自然化“等技术原则。纵观规划设计的实践,发现诗境思维对激发创作活力、谋求情境和谐、浓缩心灵感悟和滋养民族文化精神有突出的作用。诗境理想是牵引规划设计未来走向的召唤,在传统人本有缺陷、自然科学不能涵盖、宗教上帝无法再统领一切的当代和未来社会,必将面临人居环境危机和人文困境,此时诗境文化显示巨大优势。诗境的方式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更进一步,得天地之精华而人性抒发,是中国诗境的至高境界,它把人的欲求、个性表达与尊重自然统一起来,将一颗诗意心境强烈投入,致使空间的营造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自然审美情趣和个性感情色彩,带来的是文化品格提升和审美情感升华。这就是诗境规划设计,追求基于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之上,借助诗词意境中的绝妙幻化,建立一种可以持续孕育美的精神与人文气质的人居环境。
施红梅[5](2003)在《横看成岭侧成峰——王士祯、郑板桥渔家诗赏析与比较》文中研究说明同为清代诗人,王士祯、郑板桥笔下的渔家诗却风韵各异,笔者在赏析的基础上,从时代背景、取材视角、艺术追求三个方面将两首诗加以比较。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王士祯、郑板桥渔家诗赏析与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横看成岭侧成峰——王士祯、郑板桥渔家诗赏析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赤壁赋》的视觉艺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前后《赤壁赋》的研究 |
(二)关于文学传播的研究 |
(三)关于视觉艺术中文学传播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苏轼与《赤壁赋》 |
第一节 关于苏轼 |
一、苏轼生平 |
二、多面的苏轼 |
三、苏轼的传播意识 |
第二节 关于《赤壁赋》 |
一、《赤壁赋》的创作背景 |
二、《赤壁赋》的精神内核 |
三、《赤壁赋》的版本流传 |
第二章 《赤壁赋》在北宋视觉艺术传播中的转译 |
第一节 苏轼自书《赤壁赋》 |
第二节 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对《赤壁赋》的传播 |
一、关于乔仲常 |
二、《后赤壁赋图》的创作背景 |
三、《后赤壁赋图》对文本的转译 |
四、《后赤壁赋图》对苏轼审美思想的传播 |
第三章 《赤壁赋》在南宋视觉艺术传播中的借用 |
第一节 政治背景下马和之的《赤壁赋图》 |
第二节 帝王书法与《赤壁赋》 |
一、宋高宗草书《后赤壁赋》 |
二、宋孝宗草书《后赤壁赋》 |
三、《赤壁赋》传播与政治借用 |
第四章 《赤壁赋》在金源视觉艺术传播中的认同 |
第一节 金源画家笔下的《赤壁图》 |
一、武元直与《赤壁图》 |
二、《赤壁赋》的北传 |
第二节 《赤壁图》中的题画文学研究 |
一、赵秉文的题画词 |
二、元好问的题画诗 |
第三节 《赤壁图》与文化认同 |
第五章 《赤壁赋》在元代视觉艺术传播中的使命 |
第一节 赵孟頫笔下的《赤壁赋》 |
一、赵孟頫与苏轼画像 |
二、赵孟頫与《赤壁赋》 |
第二节 践行与传承苏轼文艺观 |
一、苏轼与文人画 |
二、赵孟頫对苏轼文艺观的践行 |
三、赵孟頫对苏轼竹意象审美的传承 |
第三节 《赤壁赋》传播的文化寓意 |
一、传统文化复兴 |
二、树立文化典范 |
第六章 《赤壁赋》在明代视觉艺术传播中的勃兴 |
第一节 文徵明与《赤壁赋》传播 |
一、文徵明其人 |
二、文徵明遭遇《赤壁赋》 |
三、文徵明绘画中的《赤壁赋》传播 |
四、文徵明对《赤壁赋》人文精神的传播 |
五、文徵明书法与《赤壁赋》的传播 |
第二节 “文氏”后学与《赤壁赋》传播 |
一、“文氏”弟子对《赤壁赋》的传播 |
二、“文氏”亲友对《赤壁赋》的传播 |
第三节 董其昌与《赤壁赋》传播 |
一、董其昌其人 |
二、董其昌书法与《赤壁赋》传播 |
第四节 戏曲与插图对《赤壁赋》的传播 |
一、戏曲对《赤壁赋》的传播 |
二、插图对《赤壁赋》的传播 |
第七章 《赤壁赋》在清代视觉艺术传播中的新貌 |
第一节 清代书画与《赤壁赋》传播 |
一、黄慎笔下的《赤壁赋》 |
二、任颐笔下的《赤壁赋》 |
第二节 书画衍生品与《赤壁赋》传播 |
一、文玩品中的《赤壁赋》 |
二、装饰品中的《赤壁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2)苏轼艺术思想中的文图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方法 |
二、概念界定 |
三、重点、难点、创新点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游艺与融通:苏轼艺论的生发机制及思想渊源 |
第一节 时代背景述要 |
一、“右文偃革”:士人游艺的时代 |
二、“宋型文化”:孕育新变的时代 |
三、“诗画互有”:文图切近的时代 |
第二节 游艺:苏轼艺论的起与发 |
一、游艺:苏轼艺论的起点 |
二、批评:苏轼艺论的生发机制 |
三、苏轼论艺方式及其阐述艺术思想的文体 |
第三节 融通:苏轼艺论的思想渊源 |
一、一种由点及面的论述:儒释道融通与苏轼艺论中的言意关系 |
二、儒家思想的融入:“辞达”与言意关系 |
三、庄学传统的完善:“物化”与言意关系 |
四、释家观念的交织:“美在咸酸之外” |
小结 |
第二章 艺术史视野:苏轼论艺的纵横坐标 |
第一节 艺术发展进程中的苏轼艺术思想 |
一、苏轼对宋前艺术发展历程的把握:“备矣”“毕矣” |
二、“天下之能事毕矣”发微:基于苏氏易学思想 |
三、苏氏易学与苏轼对宋代书法艺术发展进程的判断:“变态”与“衰绝” |
第二节 苏轼的艺术发展观 |
一、苏轼对宋代门类艺术发展进程的判断:诗文画之衰 |
二、苏轼的艺术发展观:集大成而出新意 |
第三节 苏轼的应对之策:融通门类 |
一、美的问题与苏轼的创变:门类的“衰弊”与融通 |
二、历史准备与苏轼录述:媒材的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关于文图关系主要论点 |
第一节 诗画互有 |
一、一般文学作品中的图像建构 |
二、苏轼的绘画题跋及其所蕴画面感 |
三、画面建构中的用典:以赤壁文章的图像性为例 |
第二节 诗画一律 |
一、诗画一律概述 |
二、诗画一律发微:“赋诗” |
三、诗画一律发微:“诗人” |
四、超越限定的诗画一律 |
第三节 士人画 |
一、“天下马”发微:从《潇湘晚景图》到士人画 |
二、宋迪画作与士人画趣味 |
三、“意气所到”与逸格 |
小结 |
第四章 苏轼文图关系理论下的艺术实践 |
第一节 《枯木怪石图》:蕴于图像中的文学传统 |
一、苏轼创作“木石图”的状态 |
二、《枯木怪石图》的图像分析 |
三、《枯木怪石图》中的文图关系 |
第二节 赤壁二赋:蕴于文学中的画面感 |
一、赤壁二赋的图像性 |
二、历代赤壁图举要 |
三、鹤鸣:图像对文学意象所蕴顷刻的呈现 |
第三节 苏轼诗书画乐并举的实践 |
一、文学与音乐“必有真同”:苏轼乐论中的士人意趣与融通精神 |
二、诗书画融通中的音乐介入 |
三、苏轼乐论中的艺术史观 |
小结 |
第五章 苏轼文图关系理论的影响 |
第一节 作为艺术传统的苏轼艺术思想 |
一、苏轼文图关系理论影响后世的根本原因 |
二、苏轼文图关系理论影响后世的主要论点 |
三、苏轼文图关系理论影响后世的主要方式 |
第二节 对宋代的影响 |
一、苏轼艺术思想对宋徽宗及其画学的影响 |
二、对苏门的影响 |
三、宋人的异议 |
第三节 对宋后艺苑的影响 |
一、元人的充实:钱选、赵孟頫、倪瓒 |
二、明人的进一步探讨:董其昌 |
三、清人的继创:石涛、黄钺 |
小结 |
结论 |
一、起于游艺的文图关系理论 |
二、成于艺术史犀照中的文图关系理论 |
三、文图关系理论三论点及其关系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二 《画水记》所蕴的苏轼论艺逻辑:游艺、批评、融通、艺术史视野 |
附录三 苏轼“诗画互有”特例:“可以观”的《晚眺》诗 |
附表一 欧阳修、三苏诗文中的“士人” |
附表二 “前后赤壁赋”中的语象 |
附表三 苏轼画目辑录表 |
附表四《全宋笔记》所涉“一律”辑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册 |
第一篇 绪论 |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
第一章 苏轼源乡 |
第二章 眉山 |
第三章 苏轼族系 |
第三篇 眉山苏轼 |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
第五篇 母丧回乡 |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
第三章 总结 |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
第六章 结论 |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
第五章 本篇小结 |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
第一章 宋代杭州 |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
第五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下册 |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
第七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
第七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
第五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
第二十七篇 结论 |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
附件 |
主要参考文献 |
後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规划设计理论的困境 |
1.1.1 环境危机的挑战 |
1.1.2 “人文困境”的迷茫 |
1.1.3 中华文化精神传承的缺失 |
1.2 规划设计理论的诗意追求 |
1.2.1 “诗之国度”的文化唤醒 |
1.2.2 “诗意栖居”哲学思想的启发 |
1.2.3 “山水城市”思想的昭示 |
1.2.4 “建筑意”的点悟 |
1.2.5 人文美学修养的培育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2 诗之国度与诗境 |
2.1 诗之国度 |
2.1.1 中国文化发展始终与诗相伴 |
2.1.2 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 |
2.1.3 中国人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的诗化 |
2.2 “诗之国度”的精神智慧——诗境 |
2.2.1 诗境的概念 |
2.2.2 意境的缘起与认知 |
2.2.3 诗境的语言学表意特徵 |
2.2.4 “诗境”的文化内涵 |
2.3 诗境的美学意义 |
2.3.1 诗境的自然美 |
2.3.2 诗境的情感美 |
2.3.3 诗境的创意美 |
3 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诗境营建 |
3.1 诗境表现的中国传统建筑 |
3.1.1 传统建筑的诗学表达 |
3.1.2 建筑群体对诗词格律的感应 |
3.1.3 建筑营造的浪漫诗意与匠心巧思的技术理性 |
3.2 诗境化身的中国园林 |
3.2.1 诗情画意的艺术天地 |
3.2.2 诗韵浸染的园景领悟 |
3.2.3 诗境伴随的园林发展 |
3.2.4 各具旨趣的园林意境 |
3.3 诗境意蕴的中国传统聚落与城镇 |
3.3.1 诗文化培育的栖居佳境 |
3.3.2 天人合一的风水规划 |
3.3.3 与山水交融的诗意 |
3.3.4 诗学诠释的城市气质 |
3.3.5 诗化的“八景”文化 |
4 西方规划设计思想诗境意义评析 |
4.1 西方古典城市规划思想 |
4.1.1 古希腊时期 |
4.1.2 古罗马时期 |
4.1.3 中世纪时期 |
4.1.4 文艺复兴时期 |
4.1.5 启蒙运动时期 |
4.1.6 从“诗境”观看西方古典城市规划思想 |
4.2 近现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 |
4.2.1 偏向人本主义的规划思想 |
4.2.2 偏向理性主义的规划思想 |
4.3 当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 |
4.3.1 “後现代主义”的转变 |
4.3.2 生态环境观的转变 |
4.3.3 规划思想理论与实践的新开拓 |
4.4 西方园林与诗境 |
4.4.1 源起伊甸园 |
4.4.2 西方古典园林源流 |
4.4.3 西方园林的转变 |
4.4.4 西方现代园林的走向 |
5 “诗境空间”的营造 |
5.1 从“功能空间”走向“诗境空间” |
5.1.1 建筑空间理论的发展 |
5.1.2 “诗境空间”论的提出 |
5.2 “诗境空间”特质 |
5.2.1 有灵性的空间 |
5.2.2 有层次的空间 |
5.2.3 有意味的空间 |
5.2.4 有教化的空间 |
5.3 “诗境空间”原理 |
5.3.1 师法和顺应自然,营造和谐意象 |
5.3.2 灌注人文艺术、升华审美品位 |
5.3.3 显现个性特色,表达真情创意 |
5.4 “诗境空间”设计观 |
5.4.1 “诗境空间”理念的价值 |
5.4.2 “诗境空间”设计程序 |
6 “诗境城市”的追求 |
6.1 当代中国城市规划建设成就与问题 |
6.1.1 城市规划建设的改革发展成就 |
6.1.2 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
6.2 规划建设指导思想的寻求 |
6.2.1 规划建设问题的根源审思 |
6.2.2 规划思想的时代要求 |
6.3 “诗境城市”思想及其特性 |
6.3.1 “诗境城市”概念 |
6.3.2 “诗境城市”特性 |
6.4 “诗境城市”规划策略 |
6.4.1 山水美学策略 |
6.4.2 生态科学策略 |
6.4.3 文脉主义策略 |
6.4.4 风水借鉴策略 |
6.4.5 诗学修养策略 |
6.5 西安城市规划建设之“诗境”蕴含解读 |
6.5.1 山、水、城关系统筹 |
6.5.2 承续名城唐风 |
7 住区规划建设的“诗意栖居” |
7.1 住区规划建设的进步与误区 |
7.1.1 人居环境的改善与进步 |
7.1.2 住区规划建设的误区 |
7.2 住区环境艺术特徵 |
7.2.1 回归自然、闲适温馨 |
7.2.2 人情味浓、归属感强 |
7.2.3 生态技术人本为上 |
7.3 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诗意栖居” |
7.3.1 住区环境设计“妙造自然” |
7.3.2 住宅建筑“新中式”创意 |
8 风景名胜区的诗境提升 |
8.1 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成就与诗境遗产 |
8.1.1 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成就 |
8.1.2 风景名胜区范例的诗境遗产 |
8.2 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问题诟病与教训 |
8.2.1 指导思想的偏差 |
8.2.2 认识的误区 |
8.2.3 戕害风景的开发 |
8.2.4 我国风景名胜区资源被破坏的深刻教训 |
8.3 树立规划指导思想的诗境观 |
8.3.1 风景审美诗境的滥觞与发展 |
8.3.2 诗境是风景名胜区的灵魂 |
8.3.3 提升诗境观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主导地位 |
8.4 风景名胜区诗境观规划的理念与原则 |
8.4.1 “顺其自然”的维护——理念之一 |
8.4.2 意境升华的弘扬——理念之二 |
8.4.3 确保诗境的技术原则 |
8.4.4 风景旅游城市规划的诗境协调 |
9 结语:永恒的诗境追求 |
9.1 诗境思维的培育 |
9.1.1 诗境思维激发创作活力 |
9.1.2 诗境思维谋求情境和谐设计 |
9.1.3 诗境思维浓缩心灵感悟 |
9.1.4 诗境思维滋养民族文化精神 |
9.2 诗境理想的召唤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个人规划设计实践的诗境追求 |
四、横看成岭侧成峰——王士祯、郑板桥渔家诗赏析与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赤壁赋》的视觉艺术传播研究[D]. 郭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2]苏轼艺术思想中的文图关系研究[D]. 李制. 东南大学, 2018(05)
- [3]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4]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D]. 刘晓晖. 重庆大学, 2010(07)
- [5]横看成岭侧成峰——王士祯、郑板桥渔家诗赏析与比较[J]. 施红梅.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