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大论文,政治素质论文,进程论文,政治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2)3-0025-04
一、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意义与作用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系统里主客体运动的辩证统一过程。社会成员的政治素质既体现了国家政治制度所能获得的社会成员的理解与支持,又能体现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运行过程中有效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在政治社会化中,学校无疑是将社会政治文化传导给未来社会成员的最佳场所。“学校可以加强或增添人们对政治体系的好感。它们也能提供共同的信条,用以使人们对共同体和政权做出富有感情的响应。”[1]91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就是通过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生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使大学生获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政治情感、政治能力,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掌握社会主义政治规范,形成社会主义政治态度,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进而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政治要求的社会成员的过程。[2]136-138那么,通过政治社会化加强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何处呢?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个体与社会政治共同体在政治价值取向、政治态度、政治情感等方面进行互动,学习政治知识、锻炼政治能力、培养政治素质的过程。政治共同体也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其政治社会化程度越高,政治文化才越有可能传播得深入而持久,而这种持久与深入将会更大程度上将社会成员与社会政治体系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社会理解、认同与支持。所以,大学生政治意识形态如何、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认同如何,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政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当前的形势来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思潮都在侵袭我们的青年大学生,大学生对于我国政治体系的认同产生了很多迷茫与误解。只有获得对政治体系合法性的认同,作为公民的大学生才会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与此同时,积极的政治参与意味着大学生经历着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今天的大学生,不仅是未来社会的物质文化创造者,也是未来社会政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者,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其政治社会化水平的高低,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文化影响格外重要。大学生通过政治知识学习,并在参与学校社团、社区活动以及政府政策的制定、执行过程中获得对国家、社会合法性存在的体认,同时在参与过程中从源头上了解政治动荡的根源,知晓如何让政治权威获得社会支持,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
二、当前大学生政治素质及其培养的现实困境
大学生主动了解政治知识的热情较高,在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也能较为主动地通过主流新闻媒体了解国家与世界政治、社会事件并参与讨论。在参与学校社团活动、社区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热情与政治责任感,并能通过社会实践与服务,了解党的政策,知晓社区民情,增强政治情感,形成一定的政治参与能力,这是我们看到的积极可喜的一面。
但是从政治素质教育的主体角度来看,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自觉自愿获取政治系统影响的动机不强,延缓了政治系统有效培养“政治人”的进程,也降低了培养合格政治公民的有效性,这种相对的政治游离状态,使得大学生主动获得政治素质的自觉性不够,不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伴随着动机不强,政治偏见与误区一定程度的存在着,特别是随着政治文化多样性的出现以及网络媒体的出现,大学生对主流政治心存怀疑与困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存在诸多误区。
从主体的实践角度来看,当前大学生普遍缺少有效的政治参与机会,有政治理论但缺乏政治实践,有政治热情但缺少必要的政治理性,导致大学生的政治行为能力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在非制度化的网络政治参与中表现积极,但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明显不足,比方说在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参加学生会、团委会的民主决策、民主选举等时表现出其消极性;有些学生的政治参与明显具有功利性,譬如有些大学生把入党作为以后就业、择业及参加各种评优、评先的功能性手段。这些政治参与效能感的不足,大大影响了大学生政治情感的养成及政治素质的提高。
从政治素质培养的内容来看,对政治基本理论的讲解是有必要的,但对过于教条、过时的条条框框进行记诵,很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反感,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辩证的政治思维。忽视新时代教育客体与“政治人”的心理特点,简单地以开会说教、集中学文件、写反思材料、书面考试等传统方式,教条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等同于应对突发政治事件、社会事件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对象性、层次性、育人性在统一灌输、统一管理中难见成效,导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效果不明显。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凸显出来,以事后补救、事后反思等批判形式进行,应有的事前预防机制欠缺。另外,大学生在继承与创新政治文化方面的素质上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将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有机结合的能力不足,这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的政治价值取向不够稳定,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学生政治素质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政治素质出现的主要问题在于政治理想与政治现实相分离、政治价值取向出现一定程度的错位、政治认知相对偏激、政治情感易于波动、政治参与能力较弱。
究其原因,一是“去政治化”的思潮弱化了大学生社会政治责任感。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对政治、文化的误读,以为政治与文化的发展已经显得无足轻重。经济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占据了显性文化的主流,而包括政治文化在内的深层文化、高层文化变成了隐性文化,政治文化正在被丑化成“权术文化”、“腐败文化”,大大降低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信心与热情。二是高校的政治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存在教条,缺乏创新,不完全适应时代要求,缺少社团、社区、家庭及相关方面的配合与协同。三是中小学先期教育内容的缺损也导致了我们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的迟滞。当下,招生就业体制的转变使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和竞争压力交互增长,使得大学生越发无暇或不屑顾及政治素质的提高,社会参照体系失衡也造成了政治认同危机。[3]78-81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敌对势力正在以各种途径试图抢夺青年学生的“头脑”,这也更加凸显了我们加强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所面临的新局面
“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4]105根据CCNIC的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6亿人,从年龄结构上看,中国30周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量的60.2%;从学历结构上看,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网民总量的26.7%。网络世界里的QQ、E-mail、MSN、BBS等以其“扁平化”、“去中心化”的虚拟组织形式,为青年政治社会化提供了新的时空、方式和过程。网络参与的开放性、平等性、无界性、快捷性为大学生搭建了与社会政治互动的平台,通过网络,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主体性地位得以凸显,从单向度的被动接受变为多向度主动、互动参与,既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亦可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促进大学生整体政治素质的提高。同时,毋庸讳言,网络也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其一,网络文化的多元化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政治价值选择,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感提出了挑战。网络的开放性、自主性、匿名性、即时性使得大学生在网上表达政治观点与政治诉求具有了便捷性,但毋庸置疑的是,网络文化很多是西方社会所操纵的政治殖民文化,西方的意识形态、人权等价值标准以“软实力”方式大行其道,加上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些问题层出不穷,这也为非主流政治信仰留下了生存与传播的空间,使得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难度大为增加;传统的诸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单向度媒体所传播的主流政治思想经常在铺天盖地的网络媒体里被边缘化甚至被消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由此产生危机。其二,网络以其虚拟世界挤压了大学生参与制度化政治活动的时间与机会,减少了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必要的人际交往、人际传递和实践经验,使得大学生习得政治技能、拓宽政治眼光、提升政治鉴别能力的机会大为减少。其三,网络的匿名性是把双刃剑,大学生由于网络的匿名导致其政治责任感下降,在网络中不负责任地传播政治流言、政治泄愤、人身攻击等行为不利于培养良好的网络政治环境。面对这些,高校如何应对呢?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着力。
(一)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软件
根据相关调查,大学生在回答“与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相比,您认为网络政治信息的可信度怎样”的问题时,86.2%的受试者选择“非常低”或“低”,这表明多数大学生更信任主流媒体的政治信息。[5]57面对网络文化的多元态势,我们所能做的是将主导政治信息通过主流网络媒体进行传播,努力增强其传播的吸引力、感染力。一方面以红色网站建设为龙头,努力建设网上党校、网上团校,根据青年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理论宣传、时事政策分析,拓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途径,提升政治社会化质量;另一方面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开发为要务,使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具有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运用文字、声像、图片、动漫等多种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进大学生政治知识、政治情感、政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二)依法加强网络监管,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根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以及《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依法进行网络管理,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政治环境。
(三)在鼓励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同时,积极参加真实的政治实践活动
统计分析表明,网络政治讨论无法替代现实政治参与,“网络思维”和“网络依赖”在很多方面不利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参与政治。[5]57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大学生网络政治行为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感,在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指导下自觉规范网络政治行为;另一方面,要引导、鼓励大学生到真实社会实践中去增加政治知识,拓宽政治眼光,运用辩证的政治思维,提升政治能力,丰富政治经验,锻造政治素质。
(四)引导大学生构建合理的网络政治交往关系,提升政治交往素质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鉴别不同的网络政治交往对象和不良网站,避免同政治立场反动者建立网络政治交往关系;鼓励大学生利用网络拓宽政治交往关系,在与不同政治交往对象、政治交往群体互动过程中提升政治交往素质与政治交往效能感。
四、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方法与路径
(一)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结构,营造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环境
只有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内容与党和国家的政策保持一致性,才能保证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正确方向,与此同时,也只有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开展适切性的教育内容,才能取得政治素质教育的实效。这就需要高校首先要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动态有及时的了解与正确的评估,改变一言堂的讲座式政治学习,鼓励并引导大学生参与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课堂讨论,以参观、座谈、辩论、文艺活动等等多种形式,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结构;其次要加强政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联度,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环境,特别是校园文化环境。因为校园文化的时代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都很强,具有教育性、目的性,内容丰富,可以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二)改进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方式,在社团活动中引导大学生发挥个体主动性
大学生个体政治素质的培养,需要进行同辈交流、师友互动、社区协作,在知识交流中深化认识,在知识互动中强化意识,在协作中提升素质。这就要求高校首先需要加强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多维互动机制,丰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促进大学生政治参与素质的提升。当前,我国大学生制度化政治参与主要是参与区(县)级人大代表选举,高校内的学代会代表、党代会党代表、人大代表的选举,党组织、共青团、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事务活动。各种社团在很大程度上都应该被视为一种政治共同体,这些共同体大部分是由志趣相同、价值追求相近的个体组成,这些团体及其所进行的团体活动往往对大学生个体观察、思考、辨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进程,因而,我们的组织及社团活动应该时时处处考虑到其政治功能,发挥其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三)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公共环境
由于现代大众传媒的政治取向与价值判断标准对受众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极其深刻。纵观世界各国,无一不重视大众传媒对政治知识的传播与政治导向的引领,诸如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更是重视现代化传播媒介在各个历史时期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并且取得了实效。现阶段,我们需要整合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所具有的基本社会功能及其强大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2]
标签:政治论文; 政治社会化论文; 政治参与论文; 政治素质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大学生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政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