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既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在电网资产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整个寿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在电网企业全面推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需要在理论研究和模型方法创新方面做大量的工作,从而推进电网企业的成本节约和效益提升。
关键词:资产全寿命;重要性;基础管理
一、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克服了传统的项目管理中以工程为核心的理念,过去的管理存在视角低、系统性不足等问题,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对资产各个环节的优化,以资产全过程管理为核心,通过优化流程和信息化管理,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高效率和低成本。
1.1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优化电网资产成本效益的重要手段
随着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理念的深入,电网企业有必要提升其资产的成本效益比,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在项目的形成开始就将建设和运行的各个阶段进行通盘考虑,在这种考虑中寻求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费用最优化,这样可以避免过去割裂前后阶段的通病,实现项目各个阶段的衔接,保证资产在后期的运行维护费用优化,非常显著地降低企业的总成本。
1.2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这种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体现在电网企业内部,还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资产进行了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将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也减少了浪费现象,这样就有利于企业内部节约资金,实现更多的项目开发,也有利于资金的回收和效益的提升,这样有利于企业内部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在管理中也充分考虑电网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中与环境的协调,确保了电网项目和环境的协调。
1.3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也将有利于提升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在电网行业中,单独的一个元件或者设备的投资都会影响到系统,采用全寿命周期管理有利于研究全网系统的可靠性和故障影响的模型,确定一些关键设备和薄弱环节。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电网企业的运行效率,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资产的要求在前期项目规划中得到了充分的考虑,大大降低了后期资产不稳定的可能性,通过这种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方法,加强了系统性管理,提升运行的管理水平。
二、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管理的思路与建议
2.1提高对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认识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企业管理上的一次变革,要在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导入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改变只重视前期投入,忽视后期成本的管理方式、改变过去“分段”管理的情况,采用流程管理模式统一各部门工作目标,优化各阶段业务管理、改变过去低价中标原则,避免因设备质量问题造成后期基建、运维、改造成本的增加等。
2.2提高全员资产管理意识、推动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快速发展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度深的全方位工作,其理念的确立、工作流程的推进和效果的实现需要企业内各部门、各位员工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以企业整体资产管理效益为目标考虑未来资产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打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流程的关键环节、实现资产效益和安全可靠的最优平衡。
2.3夯实基础工作,推进精益化管理
(1)加快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强化数据和信息的管理工作,实现实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精确传递及归集;(2)加速标准化建设,实现标准化体系的动态化管理;(3)加强运行维护环节的成本核算工作,加快基于全资产、全寿命的成本预算和核算机制建设,提高资产管理的精益化水平。
2.4重点突出的分阶段推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有步骤的推广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目前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工作的开展情况,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整体上分为近期和中远期两个阶段开展:(1)近期主要工作以基础建设为主,完善企业基础管理,初步建成管理流程化、工作精益化、决策科学化、控制程序化的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2)中远期工作以全面实施为主,在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提高基础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在企业系统全面实施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达到国际领先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水平。
三、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基本原则
3.1属地化的基础资料管理原则
基础资料是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中进行技术及经济分析、统计评价工作的基本依据。目前由于很多单位不重视基础资料管理,数据不规范、不完整,造成对资产状况的发展趋势无法预测,存在问题无法具体描述,后期评价缺乏依据,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等。因此要推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必须首先加强基础资料管理。
基础资料管理应采用属地化管理模式,即由资产坐落地点的运行维护或使用保管单位进行该资产全寿命期间内相关资料信息管理,以设备台帐或设备履历卡为基础,对设备相关信息进行建档、收集、整理,并负责保存完整。资产使用保管单位发生变更时,及时完整移交。
资产全寿命周期内的相关信息基本上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其中静态信息主要包含设备的基本参数、技术条件、性能描述,结构、形式或构成等动态信息主要包含设备运行维护情况、运行现场及故障情况、性能监测、技术监督、状态评价、经济技术分析等。
3.2标准化的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主要是正确进行资产的使用保管,进一步发挥资产应有的功效,延长资产使用寿命,分析评价资产是否需要进行维护、修理、更换直至报废鉴定等。技术管理应从资产设备订货开始。
提高设计选型标准,提高资产订货技术标准,狠抓资产人网管理,从源头严格控制资产质量,对资产运行状况和制造商开展动态评价,实行评定选用制度。应加强资产的维护保养及运行监测管理,加强大修改造项目的立项和资金使用管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用状态,并有效进行成本费用控制,降低维修费用。能状态检修的不小修,能小修的不大修,能大修的不改造,确保应修必修、修必修好,杜绝年久失修,杜绝以换代修。应加强资产的报废鉴定管理,加强待报废资产设备的检验、试验工作,以具体的试验数据以及趋势分析来论证是否需要报废,提倡定量分析,兼顾定性分析,防止随意报废。切实提升固定资产健康水平,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提高资产利用率。
3.3精益化的经济分析
开展资产经济分析,通过对资产全寿命期间的资产原值、折旧、成本增加、修理�以上因素不影响资产原值、改造、升级的资产增值,以及设备最终报废后残值回收等环节的资金支出、回收情况的经济分析,反映资产本身运行的稳定性、产品质量、不同设备的性价比等指标,对资产选型、配置、运行维护提出指导意见。
加强资产投资计划管理,加强新增资产决算及人账管理,加强资产的运行成本管理,加强资产大修改造立项及资金使用管理,加强资产保险管理,加强资产报废及变价收人管理是资产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3.4信息化的实施手段
以ERP为平台,建立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内的信息平台,依据管理权限提供查询、分类统计、对比分析、信息归档等功能,是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必要手段。目前电力系统的资产量不断增加,要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必须建立一个信息平台,依据现代化的手段实现精益管理、信息快速交换。
结束语
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推进电力企业“四化”建设、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内容,更是电力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实现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战略举措,对实现企业“一强三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懿洋,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实施策略,黑龙江电力,2011
[2]黄晓进,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研究,现代商业,2010
论文作者:王慧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资产论文; 寿命论文; 周期论文; 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基础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