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宫外孕时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的6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展开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β-HCG(人绒毛促性腺激素)、盆腔包块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4%(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治疗后观察组的血β-HCG水平、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止血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低。以上数据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宫外孕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在临床上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宫外孕;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093-02
宫外孕的患病原因是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引发,多种因素均会诱发。这类妇产科急腹症如未积极展开治疗措施,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宫外孕患者出现大出血、流产等情况,更有甚者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我院在此基础上对宫外孕患者展开对比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的6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所有患者在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中,结果均能确诊为宫外孕。对照组中,年龄20~31岁,平均年龄(28.1±7.9)岁;停经时间32~50d,平均停经时间(42.1±7.2)d;初孕14例,既往妊娠史16例。观察组中,年龄19~30岁,平均年龄(27.8±8.2)岁;停经时间31~49d,平均停经时间(43.0±6.9)d;初孕17例,既往妊娠史13例。以上资料展开对比发现其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以展开对比。
1 2 方法
对照组:使用甲氨蝶呤注射液(广州诺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462)以肌肉注射展开治疗,1次/d,0.4mg·Kg-1/次。连续治疗5d。
观察组:使用甲氨蝶呤注射液(广州诺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462)以肌肉注射展开治疗,1次/d,0.4mg·Kg-1/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配合使用米非司酮片(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02)展开治疗,2次/d,50mg/次,口服治疗前后的2h需禁食,食用时间间隔12h最佳。连续治疗5d。
1 3 疗效标准[2]
根据医学诊断标准,现将两组的临床疗效分为三个级别: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主要包括腹部疼痛不适、阴道出血等,血液中的β-HCG水平也下降至正常范围,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或者已经呈现缩小、小时的症状,患者的输卵管妊娠包块也有非常明显的缩小,或者已经明显消失。
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上的减轻,主要包括腹部疼痛不适、阴道出血等,血液中的β-HCG水平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输卵管妊娠包括有一定的缩小。
无效:积极展开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为减轻,甚至会出现明显的加重情况,血液中的β-HCG水平没有下降甚至有上升趋势,输卵管妊娠包括也没有缩小现象,甚至有严重增大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SPSS 17.0的统计,用 (%)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χ2检测;计量数据以(x-±s)表示,t检测,若取得数值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情况展开对比,发现以下情况:
治愈:观察组占比46.66%(14/30),对照组占比16.00%(5/30);有效:观察组占比50.00%(15/30),对照组占比63.00%(19/30);无效:观察组占比1.66%(1/30),对照组占比20.00%(6/3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4%(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进入统计学软件展开比较,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指标比较
血β-HCG水平:观察组为(1337.5±202.8)IU/ml,对照组为(1912.7±277.4)IU/ml;包块消失时间:观察组为(14.4±3.5)d,对照组为(24.6±7.8)d;腹痛消失时间:观察组为(8.9±2.8)d,对照组为(15.7±4.7)d;阴道止血时间:观察组为(11.8±4.4)d,对照组为(23.5±5.7)d。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β-HCG水平、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止血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低,数据P<0.05,差异显著。
3.讨论
宫外孕作为常见的妇科急腹症,近些年的发病率和发病人数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对妇女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都有非常严重的威胁[3]。治疗这类疾病时,近些年的保守治疗主要以药物杀灭胚胎,这样来使得患者可以规避手术治疗造成的疼痛和不适,还能使得患者的治疗费用有效降低,减轻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
治疗宫外孕常用药物,也是首选药物就是甲氨蝶呤,这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能够和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功能部位有效结合,并能使得这种酶失活,间接作用于碳基团,使得碳基团的生理代谢过程得到较好的抑制,也就能抑制嘌呤和嘧啶的合成过程,最终能够干扰到细胞的DNA、RNA等遗传类物质的合成,胚胎组织因此得以坏死、脱落、吸收。而米非司酮则是一种激素拮抗剂,它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组织,其机制是与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从而影响胚胎脱膜,绒毛组织也发生显著改变,最后使得胚胎死亡。在对两种药物单独使用时作用机理还不算明显,且二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但是结合使用在治疗宫外孕时存在很大的协同作用[4-5]。
由结果部分数据可以看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治疗宫外孕患者时,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达到98.34 %(29/30),患者的血β-HCG水平也降低得更快,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止血时间也更短,对患者有更好的治疗体验,对一个家庭也能减轻更多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综上,对宫外孕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在临床上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红芳.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用治疗子宫宫外孕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J].海峡药学,2013,25(2):220-221.
[2]陈芳英.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疗效观察与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662-663.
[3]林高梅,罗华琼.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5,(4):109-112.
[4]陈从华.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2):202-203.
[5]周丹.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宫外孕的治疗意义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9):200-200.
论文作者:张晓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宫外孕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间论文; 疗效论文; 阴道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