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煤矿管理;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
1.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基本流程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把安全管理由事后处理转为超前预防、事中控制,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重点管控人的不安全行为,强化超前辨识风险和防控预警,最终实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风险预控管理,即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确定管理对象、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危险源监测、消除控制等。(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煤矿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内容包括:人的不安全因素、机器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通过危险源辨识,确定管理对象;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对煤矿所有的风险管理对象进行风险等级划分,确定管理重点。(2)风险预控管理标准和措施。在对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风险管理对象进行提炼,一般按照人、机、环、管四种风险类型确定,并且针对风险管理对象采取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措施,风险预控管理标准和措施应遵循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全过程的原则。(3)保障机制。为确保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必须建立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安全文化保障。(4)监测与预警。煤矿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监测,并对风险进行预警,使管理层和责任人能及时获取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煤矿应建立风险预控信息管理系统,保证风险信息能及时有效沟通,确保闭环管理。
1.2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主要特征
风险型管理模式是以风险为管理对象,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科学分级,制定风险防范措施,风险实施预报预警,风险消除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因此,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以风险为主要管理对象。风险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风险的管理对象是危险源。煤矿风险预控管理将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风险预控为核心,将风险的类型分为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全面进行危险源辨识,从管理和技术环节上切断事故因果链锁链,实现风险预控。(2)以人员不安全行为为管理重点。据统计研究表明,煤矿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约占80%,物的不安全状态约占20%。因此,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工作重心是管理人的不安全行为。严格员工准入管理,员工岗位规范,员工培训教育,岗位监督等及时对不安全行为发现和控制。(3)以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为基础。煤矿生产主要在井下,风险预控管理针对煤矿采、掘、机、运、通等生产系统存在的潜在风险,与煤矿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充分结合,吸收《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最新要求,容易被广大煤矿从业人员理解和接受。
2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
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矿井主要负责人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人、财、物、组织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煤矿在成立预控体系领导组、办公室、各专项工作组后,编制《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方案》,按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流程,逐步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安全风险预控管理
在前期培训的基础上,以科室队组为单位开展全面、系统的危险源辨识。煤矿各风险管理小组组织本单位所有人员(包括负责人、技术员、工人)按照工作任务分析法和各工序流程,找出本单位所有的工作任务,对各岗位、各工序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按照人、机、环、管四方面进行归类,确定每一个危险源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危险源辨识完成后,用风险评估矩阵法对每一个危险源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从而确定风险等级。各风险预控管理小组针对每一个危险源及其风险等级编制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由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下设的各个专业组对危险源、风险等级、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补充、完善、修改及审核,经过几次修改确定后,下发到各科室队组进行现场整治和宣贯培训。风险预控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随着生产实际的变化,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都需要不断完善改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体系运行保障管理
为保障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的建立和顺利运行,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体系运行保障管理主要包含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安全文化保障。煤矿要建立健全由主要负责人领导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制度,各项保障管理制度全部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
2.3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
包含员工需求分析、员工准入管理、员工岗位规范、员工不安全行为分类、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员工行为监督、员工心理研究、员工培训教育、员工档案管理等。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梳理分类,并制定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制定员工岗位规范;建立员工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员工安全知识、意识和技能;建立员工行为监督制度,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建立健全员工档案,汇总员工信息,实现分类管理;分析员工心理活动,满足员工安全心理需求。煤矿事故统计表明,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中,约80%以上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所以加强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对于降低事故率意义重大。
2.4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主要包括回采管理、掘进管理、机电管理、运输提升管理、“一通三防”管理、地测管理、安全监控管理、防治水管理、压气管理、爆破管理、起重管理、登高管理、地面各系统管理等内容。对应各系统建立管理控制程序,并依各程序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使各系统要素处于可控状态。
2.5综合管理
主要包括煤矿准入管理、应急与事故管理、消防管理、安全救护管理、手工工具管理、环境保护管理、标识标志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和承包商管理等内容。根据安全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程规范等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考核制度。
2.6检查、审核与管理评审
制定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评价标准,制定体系审核程序,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并审核体系实际运行情况与体系的符合性,对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进行管理评审,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2.7信息管理系统
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制定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编写程序文件、制定考核办法等各项前期工作均已完成的情况下,针对性的开发系统软件,从而实现预控体系运行的信息化、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包含多个功能子系统,体现了全面安全系统的理念;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功能可随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不断的增加、扩充,体现了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理念。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风险预控的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煤矿安全管理方法,核心就是事先对危险源进行辨识,煤矿企业应从预防抓起,从细节做起,要求全员参与,强调自主管理,重视日常管理工作,全面准确地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增强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防范的科学性,重视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提升应急应变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对那些违反安全生产的行为、制度提出改进的及建议,保证企业的安全工作持续、健康地运行,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郁金才.整合煤矿安全管理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13,4:76-78.
[2]郭桃艳,杨君.试论如何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J].煤炭工程,2004,12:74-76.
[3]蔡卫,马尚权.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06,6: 35 - 36.
[4]李新春,等.浅析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J].工程管理,2010,4: 119.
论文作者:王康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风险论文; 危险源论文; 煤矿论文; 控管论文; 煤矿安全论文; 员工论文; 不安全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