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龙泉机电检修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 164300
摘要:通常情况下,水电设备采用以预防为主的检修模式,但该种检修方式建立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检修方案存在工期长、周期短、费用高、针对性片面的问题,已不适应如今具有高电压、高自动化电力系统。水电设备检修已经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具有工作点多,工作面广的特点,作内容包含了辅助设备的检修、船闸检修、泄洪设备检修等系列工作,工作环境涉及到容器内作业,高空作业以及起重、电焊等各种特种作业,因此,水电设备检修的安全管理工作难度非常大,尤其需要引起单位及企事业的重视。
关键词:水电设备;设备检修;安全管理方法
引言:
我国水电行业的建设数量和规模一直都处于世界前列,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多,使得水电设备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持续增加,对其检修进行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水电设备检修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制定科学的管理标准等方面论述了安全管理的方法。
1水电检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1.1遵循安全优先原则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因此在水电设备检修工作的开展中,自始至终应将保护作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地位,协调好安全生产与施工进度的关系,考虑维修工作经济投入以牺牲安全投入为代价。
1.2预防为主的原则
通过强化水电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杜绝习惯性违章的出现从而控制事故发生概率;树立“以确保自己安全是为我义务,以确保他人安全为我职责”的思想,通过制定完善的现场安全生产措施并落实到位,掐断现场危险源;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与巡查,对现场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是否有电缆线破损、工程起重设备是否完好,现场电焊所用的氧气乙炔气瓶是否存在异常现象等;加强现场劳动防护工作,控制采购劳防用品质量。通过对以上几点工作开展可以达成预防为主的目的。
1.3落实管理的原则
安全检修工作的开展需要企事业单位的领导、部门负责人、以及具体的负责水电管理的工作人员。工作中应当将各个环节的生产目标指标做合理的分配,让每一个环节的干部职工都能切实感受到压力和责任,避免出现工作中除出现“上紧下松,逐级衰减”现象,切实落实好人人参与安全管理,人人关注安全生产原则。
1.4检修工作安全管理强制性原则
维护生产安全是法律规定开展工作必须达成的基本义务。各部门在生产中应当按照法定的要求建立安全防护机构,确保该工作的人员投入以及安全防护设备投入,这些工作具有强制性,并应当依法做好对相关管理者一旦出现责任事故后的追责工作。
1.5检修工作的全方位管理原则
施工现场要落实全方位安全管理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总结出事故的发生具有其规律性,因此可以做出有效的提前预防以控制事故发生概率;与此同时,事故发生虽然具有规律性特征但也往往具有随机性特征,因此生产企业需要做到警钟长鸣,实行严密监控,落实全方位管理,确保达到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持上不遗余力、通过对施工工程的严密细致监督落实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水电设备检修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问题
对水电设备进行安全管理时,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重视程度小。在实际工作中,有一部分水电站,特别是由一些私人老板或者是个人企业投资而建成的水电站。在投身经营过程中,对水电资源的开发了解不够全面,所追求的是产值最大化。在此过程中,他们过于重视水电厂的发电环节,却严重忽视了设备管理内容,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后,使发电厂运行停滞不前,在影响水电站的发展和生产情况下,才会组织人员进行设备维修。②管理混乱。对于水电站站来说,水电设备管理过程中,管理混乱是影响设备检修安全最为主要的因素。首先体现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使得管理检修过程混乱。其次是管理过程没有完善的监测系统。这种情况下,使得设备检修没有经过安全鉴定和验收便投入使用,使得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
2.2技术问题
在对水电设备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其技术问题体现在两方面:①有些水电站并没有对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进行严格的区分,甚至都没有设立检修岗位。在这种情况下,在没有合理的检修技术支持下使得设备的检修出现比较大的问题。②现阶段的设备都在向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各种型号的设备技术理念、运行要求、自动控制、结构性能以及工作原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检修人员如果不能掌握合理的检修方法,那么在对水电设备进行检修时,会因为了解不够严谨、细致、全面,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如何落实水电检修安全管理工作
3.1通过对水电设备实行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是种现代化的设备检修模式,指运用综合性技术手段进行对设备故障发生的预测从而准确掌握设备状态后落实检修决。该模式具有预知检修时机和工期预制且检修项目明确的特点,是一种兼具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的检修模式,在降低设备检修损耗、有效提高设备使用率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今后发展中应用设备检修模式是必然趋势,可以在条件成熟时广泛推广运用于企业的水电设备安全检修。因此,各单位也应当水积极实行状态检修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推广,以适应设备、人员、改革的需要,克服传统检修模式的诸多弊端。3.2做好安全教育培训
水电设备检修安全落实工作当中,安全教育培训是切实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主要手段,单位在开展此项工作之前,应当在实际检修需求的基础上做好全年安全培训计划的制定,并将培训计划切实推进下去且做好培训结果的评估,使得干部职工树立起安全生产的意识和思想,尤其是从事特殊作业及危险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且适时对证件进行复审,如遇具备专业资质人员不足情况,可以通过组织人员外出培训补充队伍。
3.3建立安全事故和安全情况报告制度
各水电检修单位应当向主管部门定期报告项目施工安全的情况,及时做好各类事故的统计分析工作,通过对事故原因的查找,分清责任从而精准找到管理中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整改措施。此外,出现安全事故一定要及时上报,不得有隐瞒情况存在。
3.4做好水电设备检修的防洪度汛工作
水电设备检修安全管理的一项重大内容是防洪度汛,在水电设备的安全检修过程当中,一定要以安全管理角度为抓手,将防汛度汛工作放在重要地位,落实好防汛演习工作,将该工作覆盖到所有人员,做到人人参与、防患于未然,杜绝防汛安全漏洞出现;一旦出现洪汛等不利情况,安全检修工作坚决不能开工。一旦在已开工项目组出现状况时,要切实做好防范措施。此外,做好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做好安全巡查制,责任落实到人。
3.5发挥工程监理工单位的重大作用
施工中工程监理单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工作:开展对施工安全管理的日常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安全管理规定落实进行审查等等。
结论:
综上所述,水电站中的设备检修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确保检修安全,是所有人员最为神圣的职责。经过上文分析可得,通过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检修人员的检修行为,利用安全监测系统,对检修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同时在检修前要坚决执行三不开工原则,确保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这些管理方法,促使管理过程更加规范化、流程化,保证水电设备持久耐用。
参考文献:
[1]吴新华.基于水电设备检修中的安全管理创新与实践[J].企业管理,2016(S2):312-313.
[2]张鑫,杨战营,周俊.水电设备检修计划优化研究[J].陕西电力,2016,44(09):76-79+84.
[3]李滔.水电设备检修安全管理的探讨[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5,38(08):103-106.
[4]方圆,冯治国.精益检修管理体系在水电设备检修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14,45(17):54-56.
[5]钟涛,耿姣.水电设备状态检修分析与探讨[J].水电厂自动化,2014,35(02):23-25.
[6]李磊.水电设备的状态检修与维护[J].科技创业家,2014(08):100.
论文作者:张殿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设备论文; 水电论文; 工作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水电站论文; 作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