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辅导”是一种新的尝试_郑州家教论文

“性辅导”是一种新的尝试_郑州家教论文

“性家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是一种论文,家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方早报》、《羊城晚报》报道:7月21日上午,郑州市桐淮小区西门口贴出一张家教广告,广告的大意是:有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对性产生了神秘感,同时也有困惑,我们愿意辅导性教育方面的问题,帮助孩子了解性知识。贴广告的是5名大学生,发起者是郑州某高校的一名大三女生。他们的辅导内容还包括如何帮孩子树立自信,防止孩子性格孤僻等方面。

“性家教”无疑是个敏感字眼,它的出现,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关注。并且,随着媒体的报道,在公共舆论领域也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它更是成为一些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多数人持反对意见。

西方国家的一些家长,为了使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顺利地度过“多事之春”,专门请人到家里做“性家教”的事,为什么我们却忙着一棒子打死,忙着给它“裹脚”呢?

以前在较长时期内,“性”是一个禁忌话题,它往往以神秘隐晦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世界和语义世界里,它与我们崇尚含蓄典雅的文化氛围有直接的联系;同时,正是这种遮掩赋予了“性”某种神圣性,使它更具吸引力。所以,在传统的视野里,“性”是一个暧昧含糊的概念,它让人欲说还休,欲罢不能。

性教育工程在几年以前就被提上日程,在某些地区已经进入课堂,它的成效究竟怎样呢?“性教育”这朵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了,但是孩子们的感觉大都还是“雾里看花”。

青少年对于性的好奇和冲动会随着性征的日益明显而日益增强,这时候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冲动引导和抑制在社会伦理的范围内,使它健康发展。但是“性教育”不是哲学,也不是艺术,仅仅靠理论讲解、机理分析是很难起效的;它是直接关系人的身体的学科,不能把它完全地理论化和学理化,抽象的性教育会远离现实,显得虚无缥缈、不着边际。正是以上述及的种种不足,致使青少年的“性教育”缺乏甚至缺失。

在很多人眼里,“性”终究是一个非常隐私的话题,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提及。因此就产生了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想让自己的子女了解一定的性知识,另一方面又不愿接受那种集中上课、统一教授的传统模式。这时候,为什么不能尝试着给孩子找一个“性家教”呢?与学校教育不同,“性家教”完全是在家庭这样一个更加隐秘的环境内与孩子进行沟通,因此他们之间可以更加无所顾忌地进行交流;而且,由于这些年轻的家教们与孩子年龄相近、经历相仿,他们更容易博得孩子的信任,有针对性地寻求问题的解决。其实,这样一种心理疏导的过程更加类似于“心理家教”,何必因为其中含有“性”的字眼就对此惶恐不安,甚至急欲除之而后快呢?家教作为一种更亲密的人际传播形式,在性教育的领域同样大有可为。对待“性家教”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我们不妨宽容对待。

从孩子方面而言,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正在逐步膨胀和成型,在这个时期内,他们会不自觉地疏远家长和老师而寻求独立。于是,一些青少年变得越来越沉默而难以沟通,一些孩子的言行却更加随意甚至放纵,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叛逆。而在“自我”意识的生长过程中,会伴随着与日俱增的孤独感,所以,青少年通常会比较喜欢和同龄的朋友亲密交往。“性”开始萌动,青少年对于异性的亲近感增强,部分孩子开始“早恋”。在他们的“花季”或者说“雨季”里,伴随着许多的疑惑,而“性困惑”占有较大比例。对于性知识的渴望往往是每一个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迫切需求,在从家庭与学校那里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他们必然需要寻求了解的途径,这时不良书刊、音像制品、乃至于一些不健康的成人网站往往成为孩子获取性知识的重要来源,但这些途径往往泥沙俱下,青少年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大学生大胆地推出“性家教”业务,既是对性知识无师自通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又是对中国教育一直对性教育暧昧态度的挑战。首先,他们具备比较系统的知识,不至于“瞎子牵瞎子”;再者,他们拥有开放的观念和较大的性格弹性,具备容忍的心胸和明显的亲和力,符合青少年接受性教育、学习性知识的心理要求。所以,“性家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而且具有一定的前景,我们不能因为它的新奇前卫而排斥它。相反,要给它一个发展的空间,不要重蹈覆辙地以有色眼镜去透视它,将它美化成神医妙药,或者丑化成歪风邪气。

当然,对于从业者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是,“性家教”要透明,在观念和行动上都要清晰明确,力避世俗嫌疑,寻求生存空间。青春期性教育是门很专业的课程,给人“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从业者应系统地学习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确保性知识和性道德观念科学、准确。同时,关于制度保障,权责分配等制度和操作层面的问题,还要做较长时间的探索,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期待着我国的性教育事业发展得更快、更完善!

标签:;  ;  ;  

“性辅导”是一种新的尝试_郑州家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