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电气工程中自动化人工智能的应用论文_周盛恒

刍议电气工程中自动化人工智能的应用论文_周盛恒

身份证号码:44068119890506xxxx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在电气工程的电气设备、故障诊断、运行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从而提高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电气工程中自动化人工智能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人工智能,应用

前言:电气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如今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日益完善,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着深远影响。基于此,应充分认识到电气工程应用自动化技术的意义,全面推广和应用自动化技术,促进电气工程的智能化发展。

1人工智能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其对电气设备的优化设计方面。对电气设备进行优化,能够提高电气设备的工作效率和自动化水平。但是,电气设备的优化设计是非常复杂的,对设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具备电路、电磁场等专业知识,还要能够对各类电机和电器设备有足够的了解,在对电气设备进行优化设计时,要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在传统的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基本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手动制作的,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要求。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电气设备进行优化设计,会将CAD等软件利用起来,通过遗传算法和专家系统等,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和效率。以变压器的优化设计为例,采用VB6.0软件编写程序,并与Excel进行捆绑作为计算单输出,保存数据时选用的是Access数据库,利用CAD自动生成铁心图,并完成铁心片的大量计算,以免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在运行程序时,能够将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显示出来,设计者能够根据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确定出调控方向。比如,铁心的尺寸循环范围、电抗高度系数的设置范围等。当运算无解的时候,程序会自动指出无解的地方,如运行到某个约束函数无法通过、选不到线规等,设计者再根据无解的部位对输入参数进行调整。在完成优化设计后,还具备人工调整功能。变压器在经过优化设计后,铁心片宽度为142,铁心的优化迭厚为46,在40-50之间,电抗高度系数在0.8左右,高压和低压电流密度都为3。

2人工智能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在电气工程中,一旦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正常运行,还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如果依靠人工对故障进行诊断和排查,不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还不一定能有效的排除故障。人工智能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则能够克服这一弊端。电机、发电机等是非线性的,具有不确定性,比较复杂,人工智能利用专家系统和模糊理论,能够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度。比如,在对发电机进行故障诊断时,利用专家系统先检测发电机的状态的特征信号,再从检测到的信号中提取征兆,然后根据征兆和其他的诊断信息对设备的状态作出识别,这样就可完成故障的诊断。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程序系统,在系统内积聚了相关领域内大量的专家知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人类专家求解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模拟,从而使系统能够达到领域专家的水平。专家系统拥有咨询、教育等功能,在利用专家系统对发电机进行故障诊断时,检修人员可从系统中查询诊断的有关情况,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排除故障,提高故障诊断效率。

3人工智能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

随着电气行业对自动化水平要求的提高,人工智能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而电气设备的控制比较复杂,综合性也很强,需要利用大量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算能力很强,将模糊控制、专家系统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结合起来,能够提高数据运算的速度和准确度,从而降低人工工作强度,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工业供水系统和民用供水系统中采用恒压供水,由于系统的负荷变化是动态的,如果采用PID算法,对压力控制的动态特性指标进行计算,达到的效果会很差。在对系统进行初期设计时,选用多种进口的调节器,但系统的特性指标总会表现出不稳定性。于是,控制人员采用模糊控制理论,在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将人工智能调节器作为主控制器,并与逻辑控制功能结合起来,使得水厂的全自动化恒压系统得以实现。

4.继电保护器中的应用

继电保护是电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运行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就是实时检测其他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在继电器实际运行中倘若发现某个电气设备有危险或发生冲突,那么能够迅速预警,为有关工作人员给予提示,进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继电保护器,目的在于能在发现电气设备运行问题时迅速自动化处理。比如:电气系统中某电气设备发生超负荷或短路,系统可自动切断电力,发出警报,提醒有关人员,通过信息化技术对故障点进行准确申报。从实践情况看,影响继电保护器运行的因素主要有着方面:一是误动,就是电气设备保护器在正常运行时发生错误动作,以致于给工作人员错误指示,影响到整个电气工程的运行;二是拒动,即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或者故障时,未能及时作出准确的保护处理。在实现自动化后,能及时检测有关电气设备,掌握参数来判断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如此可有效提升处理效率,技术人员基于远程监控对系统电路进行检测,大幅拓展了检测面,使保护工作更为深入全面,在发生异常情况时迅速进行回馈,确保电气设备更安全运行。

5.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当前,监控系统已全面实现了自动化,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创建起总线监控和远程监控,其中,远程监控需要在系统中增设计算机网络,通过网络监控工程的运行,该技术投入较低,配置上也相对灵活,线路创建相对容易,对于中小型自动化监控系统更为适用。而总线监控则可大幅提升整个系统针对性,考虑到工程需要,可进行间隔性设计,以降低对系统的依赖度,更好地控制成本投入。该种监控方式的突出特征就是对分布性数据进行处理,以实现集中监管,而系统内部客自动化开展错误的预测、报警及处理,具有良好的数据恢复性能,通过双冗杂余通道,可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及空间,且有良好的稳定性。在总线监控系统中应用到的设备主要有控制器、监控器、远程终端等。其中,控制器主要对一切信息流的产生、处理、控制等进行管理;监控器则主要负责信息的接收和存储;而远程终端是所有子系统终端,能接收和分析数据,把信息回馈至总控室,总线监控能够对生产作业进行自动化处理。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工程现代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是对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电气设备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效率。同时,结合电气工程的具体情况,还能利用人工智能提高电气控制的自动化水平,提升其综合性能,从而提高电气生产效率,以促进电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喜平.电气工程自动化中人工智能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7,36(1):151-152.

[2]娄卉芳,尤勇,刘世业,等.促进人工智能运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方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14-15.

[3]蒋松言.浅议电气工程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的结合[J].魅力中国,2016(43):137.

[4]陈虹宇.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探究[J].工业设计,2016,11:186.

[5]纪文革.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分析[J].电子测试,2014,03:137-138.

论文作者:周盛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刍议电气工程中自动化人工智能的应用论文_周盛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