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采用标准治疗,观察组33例,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分钟步行距离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能力,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标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安全性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损伤引起的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心室功能低下,慢性心力衰竭是指患者持续处于心力衰竭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浑身乏力、运动能力下降和液体潴留等,在有心脏病史的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1]。慢性心力衰竭发展到后期,后对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造成恶劣影响,引发肝脏和肺部的病变,严重者引发心肌梗死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慢性心力衰竭应及时积极治疗,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例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抑ACE制剂、强心苷等;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药物,在治疗高血脂、预防冠心病、中风、心肌梗死等病有明显的疗效,有研究表明,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药物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通过对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评价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56~78岁,平均(61.63±6.83)岁,病程1.6~10.5年,平均(5.32±1.73)年;对照组36例,其中 男21例,女15例,年龄57~77岁,平均(62.07±6.77)岁,病程1.5~11年,平均(5.28±1.79)年,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就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均为Ⅱ~Ⅲ级,病历资料齐全,肝肾功能正常,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无禁忌症,无精神疾病,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参与。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标准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抑ACE制剂、强心苷和醛固酮受体抗结剂等,观察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药物(美百乐镇 普伐他汀钠片,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0271,规格:40mg/片)口服治疗,每次半片(20mg),每日一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通过超声诊断仪进行测定,6分钟步行距离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测量,均测量两次去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利用SPSS 20.0进行计算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用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分钟步行距离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分钟步行距离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功能不全综合征,由于心功能下降导致供血量无法满足代谢需求,引起器官和组织供血不足,同时影响肺部和整体血液循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浑身乏力、运动能力下降和液体潴留等症状,特别是病情发展到后期,对患者的生活和生命安全影响极大,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减少心肌损伤,修复受损心肌是关键,目前临床治疗通过药物从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方面入手,以神经抑制剂为主进行修复性治疗[3]。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药物,在治疗高血脂、预防冠心病、中风、心肌梗死等病有明显的疗效,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效型性,在预防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其独特的机制:改善内皮功能,能改善组织灌注受损、缓解心肌缺血症状,降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抗氧化应激,他汀类药物的抗氧化作用能逆转缺氧造成的肾脏损害;抗炎症作用,能有效减缓心肌损伤的进程,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肥厚,改善左心室功能、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轻心室负担;恢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降低猝死风险[4]。他汀类药物还有毒副作用小的优点,确保药物剂量合适能极大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能力明显高于单纯进行标准治疗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能力,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闫志琳.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 17(3):394-396.
[2]赵辰丹, 黄杏婷.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工程, 2017, 24(8):1077-1078.
[3]王晶晶.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 50(11):89-90.
[4]张栋. 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 系统医学, 2017, 2(12):50-52.
论文作者:王琳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心力衰竭论文; 患者论文; 类药物论文; 功能论文; 两组论文; 心肌论文; 距离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