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运分析论文_沈佳

关于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运分析论文_沈佳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0

摘要: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水防渗技术是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来看建筑质量问题中受到漏水渗水的投诉反馈最多,不仅仅对使用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其正常生活,同时影响了建筑的使用性,损害了正常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应关注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水防渗工作,严格把控质量,延长建筑使用寿命,能够为社会和施工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1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中会运用到诸多技术,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种。在整个建筑工程投标阶段,假使选择了劣质的建筑材料,在具体施工的阶段之中,就会出现诸多问题,同时也会拖延施工工期,在严重的情况之下还会出现返工的现象,这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而言十分的不利。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之中会运用到各项材料,也会在不同程度之上影响着工程结构的质量,结构之中假使有裂缝的存在,相应的也会出现渗水的现象,从而导致工程的应用性能大打折扣。建筑工程施工之中,对于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运用,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预测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相应的就可以确保设计施工之中技术运用的科学合理性,可以显著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凸显出来。在建筑工程施工之中,假使没有科学化的运用防水防渗技术,就会在后期运用的阶段之中渗水的情况,相应的就必须要进行返工,这势必会损耗诸多人力与物力,也会加大工程建设成本,因此,科学、合理化的运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可以显著的提升建筑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2建筑易发生渗水漏水的部位和原因

2.1卫生间

从近来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建筑的卫生间渗漏严重,直接对下层住户造成影响。卫生间的渗漏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卫生间中的管道较多且多数是运用交叉管道的形式进行连接,因此造成水管漏水。第二,管道的堵塞等因素造成水回流的问题,或者是直接的管道破裂,从而产生渗漏问题。因此卫生的水渗漏主要是由管道问题造成的,且在因卫生间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造成水渗漏的认为因素较大,卫生间的防水防渗是施工中较难处理环节。

2.2地下室

现代建筑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为了给住户提供便利的服务,常常会建设地下室。地下室的水渗漏问题是最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地下室的施工中一般使用混凝土,一旦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反应到工程的质量上。例如,建设过程中振捣不密实导致混凝土出现孔洞、或者是混合物中的泥的质量不合格等。这些都是影响地下室防水防渗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另外地下室外面的防水卷材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要求来进行验收。

2.3屋面

屋面出现水渗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工程施工工艺和材料质量引起的。因为在屋面的施工中会存在很多的节点,如通风口、雨落口等,这些是发生渗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屋面施工中钢筋质量不合格、或混凝土浇筑失误导致屋面裂缝,也是造成屋面水渗漏问题出现的原因。

2.4外墙面

外墙面出现渗漏问题的主要部位是门、窗口处,主要原因是门窗部位的应力集中挤压下形成一条裂缝,在下雨天雨水会顺着门窗裂缝流进屋内,发生渗漏问题。同时由于门窗是所有装饰材料相对集中的地方,如此增加了渗漏的几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

3.1卫生间及厨房

卫生间及厨房的防水防渗除了需要保证建筑质量过关外,还需要保证楼上下层管道处衔接恰到,通水顺利流畅。对于卫生间,最好将其全地面及1.8m以下墙面涂膜防水材料,并进行试验测试,保证不会发生渗水现象。同时更要根据人们使用需求布置恰当地卫生间内置管道,保证管道与墙中混凝土的接触面。其次,整个楼层中的管道须符合国家标准,楼间层之间的管道衔接处须浇筑混凝土将预留口进行布置,若口预留得较大需要用材料将多余处进行填充。对于卫生间内地面最好低于室内地面2公分左右,保证室内地面不会受到卫生间水的影响。

3.2外墙及门窗结构的防水防渗技术

为了防止墙体因承重原因导致的变形和开裂问题,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墙体的刚度和强度控制工作,保证外墙的施工质量。另外使用混凝土还需要一定的外加剂,防止混凝土出现伸缩沉降现象,减少渗漏的发生。另外尽量选择适合的天气和环境进行施工操作。地基基础设置问题做好评估工作,分析建筑的对称情况,将伸缩缝、沉降缝及变形缝考虑进去。在进行门窗安装前必须细致的进行检查,避免因尺寸原因导致渗漏问题。门窗固定好之后,做好施工验收工作。塞缝主要是用水泥砂浆进行粘接,保证饱满,避免出现透光现象。窗套做好滴水线,门窗安装好及时进行维护,不能破坏。

3.3屋面防水防漏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需要对建筑类型以及项目建设基本要求进行综合的分析,在屋面防渗漏技术中,需要注意基层的处理、屋面内板、防水层等工作。在进行基层处理时,需要对屋面进行清扫,并且要定期对屋面进行浇水,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对水泥砂浆铺设好的屋面进行压实、压光操作,等待屋面硬化之后,再进行一次浇水养护,并对分隔缝进行合理的设置。在基层处理过后,施工人员需要对屋面的内板进行质量控制。为了保证屋面内板的质量,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养护工作,养护周期需要在一周以上。之后,施工人员就需要进行防水层的施工,防水层是屋面防渗漏施工的关键环节,所以需要对防水材料进行合理的选取,并且在施工中需要对防水材料进行两次涂抹,从而将屋面的防水效果进一步提高,在涂抹之后,需要对屋面开展注水实验,观察有无发生渗漏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进行屋面的防渗漏施工时,屋面防水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具体与环境条件有关,所以在选择防渗漏材料时,应该对施工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进行综合的考虑。为了避免在温度的影响下使屋面出现冷缝,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进行持续的振捣工作,从而与找平层所需要的强度、刚度等相符。在防水层施工过后,需要对防水层进行养护,禁止在屋顶上增加设施,并且要保证在油性防水层上不能对腐蚀性的防水材料进行抛洒。

3.4防止地下室渗漏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施工环节经常会出现地下室渗漏问题,这是因为在混凝土捣实方面做得不够好,没有均匀且密实地平铺混凝土,导致许多地方出现缝隙,然而缝隙出现时并没有及时进行填补,使得裂缝就随之产生了。在地下室渗漏施工技术中需要根据地下室所处的环境对混凝土的材料进行选取;施工时也需要细心,让内部结构能够达到标准;在填涂防水层材料的时候,要首先确定地层的防水性能是否完备;最后要保证与墙体之间的衔接,确认在衔接之后有十四天的保养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正在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建筑工程渗漏问题尤为突出。在工程建设中,需及时有效的开展防水防渗施工防治措施,最大限度的保障施工质量,将此类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庭.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1).

[2]涂敏.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14(16).

[3]闫兵.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4(1).

[4]贺仁华.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究[J].四川水泥,2016(9).

论文作者:沈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运分析论文_沈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