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经济:美国经验与中国发展_清洁能源论文

清洁能源经济:美国经验与中国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中国论文,清洁能源论文,经验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能源问题与未来全球气候、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息息相关。[1]21世纪以来,清洁能源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大、在世界经济新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引起了国际社会政要和学者们的高度关注。[2]如,2010年联合国大会将2012年确定为“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国际年”;2011年11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再次呼吁:“我们必须保证所有人能够享有现代化的能源服务,同时应加快发展清洁能源经济,避免全球变暖带来的威胁。”

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原油进口国和CO2排放来源国之一。在金融海啸的催化下,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政府更加重视清洁能源经济的发展。2011年4月,奥巴马指出,“谁能领导21世纪的清洁能源经济,谁就能领导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与此同时,中国CO2排放总量早在2006年就已经超过美国,石油消费总量和原油进口依存度则在2011年上半年也超过美国,发展清洁能源经济对中国的意义甚至比美国更大。

本文简要分析清洁能源经济在21世纪世界经济新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之后,重点考察美国清洁能源经济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发展清洁能源经济的一些举措。

一、清洁能源经济: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由于属于新兴经济学科,目前,国际上对清洁能源经济没有通行的严格定义,相对比较公认的是美国智库皮尤基金(Pew Trusts)提出的定义,即“清洁能源经济是指产生就业岗位、商务和投资活动,同时扩大清洁能源生产、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废物和污染,以及节约水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一种经济。”[3]

21世纪以来,清洁能源这一新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清洁能源经济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世界经济新格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能源署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清洁能源新增投资2430亿美元,比2009年的1865亿美元增长了30%,比2006年的投资翻了一番,是2004年投资总额的5倍。其中,中国新增投资544亿美元、同比增长39%,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德国新增投资4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0%,跃居全球第二;2008年以前一直居于全球首位的美国则新增投资额为340亿美元、同比增长51%,其世界排名再次下滑,降至全球第三。在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中,位居前二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投资分别为950亿美元和790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9%和53%。

世界自然基金会预测,到2020年,全球清洁能源的产业规模将增至1.6万亿欧元(按当时美元汇率换算,约2.4万亿美元)、成为继汽车和电子产业之后的第三大产业。皮尤基金运用彭博新能源财经的全球能源与排放模型(GE2M)分三种政策情形预测了未来十年G20国家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1)现行政策情形下,2010-2020年期间,G20国家清洁能源累计投资1.7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美国和德国分别为4710亿美元、2450亿美元和1830亿美元;到2020年,G20国家清洁能源新增投资1890亿美元,其中,中国、美国和德国分别为500亿美元、270亿美元和120亿美元。(2)哥本哈根政策情形下,2010-2020年期间,G20国家清洁能源累计投资1.86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美国和德国分别为4970亿美元、2590亿美元和1900亿美元;到2020年,G20国家清洁能源新增投资2120亿美元,其中,中国、美国和德国分别为550亿美元、300亿美元和130亿美元。(3)加强清洁能源政策情形下,2010-2020年期间,G20国家清洁能源累计投资2.3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美国和德国分别为6200亿美元、3420亿美元和2080亿美元;到2020年,G20国家清洁能源新增投资3370亿美元,其中,中国、美国和德国分别为930亿美元、530亿美元和180亿美元。[4]

二、美国发展清洁能源经济的主要措施

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和原油进口国之一。2010年以前,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原油进口国,美国经济的长期繁荣依赖于安全、可靠和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与此同时,美国也是全球最主要的排放来源国之一。2006年以前,美国一直是全球排放第一大国,美国经济的现行发展模式面临着环境与气候的挑战。因此,发展清洁能源经济对美国意义重大。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推进清洁能源经济的发展。[5]

(一)增加清洁能源投资,扩大清洁能源生产

为应对金融危机,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2009年2月推出的《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中,900多亿美元投资于清洁能源。其中,300亿美元用于提高能源效率,230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180亿美元用于交通运输和高速铁路,100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技术改进。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的《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则规定,将在2025年之前投资1900亿美元于清洁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技术领域,包括对提高机动车效率、太阳能、生物燃料、风力发电技术的投资等。另外,仿照已经取得成功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在能源部设立高级能源研究计划署(ARPAE),其主要目的是吸引美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开展具有开拓性的清洁能源工作和进行具有创新性的清洁能源研究,其中,重点致力于对私营企业可能风险过高的转型项目研究,加速美国清洁能源发展。

另一方面,扩大清洁能源生产,提高清洁能源发电的比重,优化能源结构。早在执政初期,奥巴马就宣布了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翻倍目标,即从2008年的28.7GW提高到2012年的60.8GW。在2011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奥巴马再次提出一个清洁发电量比重翻番新目标:清洁能源发电量占美国总发电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40%左右提高到2035年的85%,同时为清洁能源生产提供所需要的设备,从而激励清洁能源的生产。

(二)降低能源消费,提高能源效率

发展清洁能源经济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降低能源消费,减少与能源有关的污染以及对矿物燃料的依赖。美国居民有很多机会对其房屋、交通工具和商业建筑进行能源效率改进投资,如为房屋装新型绝缘材料、用能源效率更高的新家具取代旧家具等。然而,美国居民却对这些简单的节能措施投资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一是推出“能源之星”和“气候适应救济”两项计划,前者在用具、电子器件和建材产品标注一些让消费者做出成本效益选择的信息,后者帮助低收入家庭节约能源和减少能源开支。二是提出“房屋之星”和“改进房屋建筑”两项新计划,前者主要是通过政府补贴鼓励居民对自有住宅进行提高能源效率的投资,后者主要是通过政府税收补贴鼓励企业对商业建筑进行提高能源效率的翻新与改造。

另一方面,由于运输能源消费占了美国能源消费的四分之一强,因此,提高交通工具的能源效率是未来向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主要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引导美国居民选择能源效率更高的交通工具,如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高铁等。奥巴马提出,到2015年,美国要成为全球第一个拥有100万辆投入使用的电动车国家。其次,加强城际间轨道交通的建设,美国政府准备在未来6年投资530亿美元发展包括高铁在内的铁路运输网络。再次,加强以卫星为基础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建设,提高飞机安全性,减少飞机延误,节约能源消耗。最后,在公共交通方面,在2012年的预算中,未来6年将为公共交通分配1190亿美元,该预算几乎是之前预算的两倍。与此同时,对那些继续选择汽油发动机交通工具的居民,则通过提高车辆燃料节约标准向清洁能源转型。2010年5月,美国环境保护署和国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制定提高小型轿车和轻型卡车燃料节约的新标准:从2012年的每加仑30.1英里提高到2016年的每加仑35.5英里。同时,正在准备为2017年及以后新型轿车和轻型卡车以及对中型、重型卡车和公交车等设立标准。

(三)加大清洁能源信息管理,加强清洁能源技术合作

除了以上具体措施之外,美国政府还从加大清洁能源信息披露、收集和分析等管理工作,以及加强清洁能源技术国际合作等方面发展清洁能源经济。

清洁能源信息管理方面,一是估算“社会碳成本”(Social Cost of Carbon,SCC)。SCC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碳排放造成的以经济价值来估算的边际影响或是损害,也可以理解为每减少一个单位的碳排放的边际效益,是一种符合成本效益政策的分析工具。估算SCC可以让联邦政府机构在分析其监管行动的成本与效益时持续量化减少排放的效益。[6]二是要求主要碳污染排放源向公众报告其年度排放值,以便为政府的气候与能源政策提供信息与指导。2009年10月发布的《温室气体标准强制报告》涵盖了美国一万多种碳排放设施中的85%~90%;从2010年1月开始,要求发电装置、大型工业设备以及化石燃料供应商这些温室气体最大的排放源要报告其排放值;从2011年起,要求轿车、轻型卡车和机车的制造商报告其碳排放情况。

加强清洁能源技术合作方面,一是注重与私人部门合作,二是加强国际技术合作。美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激励私人部门进行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进行技术合作。与其他国家进行技术合作可以分散创新活动的成本和风险,在基础研究领域与其他国家的科学研究团队进行合作不仅不会存在知识产权问题,而且还能加速创新的步伐。

三、美国发展清洁能源经济的初步成效及未来前景

美国清洁能源经济在降低原油进口依存度和提高清洁能源生产、提高清洁能源效率和减少排放等方面均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发展前景看好。

在降低原油进口依存度和提高清洁能源生产方面,美国清洁能源经济已经成效初显。美国原油进口依存度从2005年的67.3%持续下降到2010年的62.7%,2011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到53.5%;美国能源净进口占能源总消费的比重相应地由2005年的35%下降到2010年的24%。根据2011年美国能源年度报告数据,预计从2011年到2035年,美国实际GDP年均增长2.7%,石油价格在2035年将增长到125美元/每桶。在此背景之下,美国净石油进口在总能源需求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但所占比重将持续下降。预计到2035年美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将进一步下降到42%;美国能源净进口占能源总消费的比重相应地下降到17%。从2011年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增长72%,在总发电量所占的比例将从2010年的40%提高到2035年的60%。[7]

在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排放方面。根据2010年美国《社会碳成本监管效应分析》白皮书,小汽车和轻型卡车燃料节约标准实施之后,小轿车和轻型卡车石油消耗量每年将减少18亿桶、节约燃料成本660亿美元,排放量将从2012年的每英里295克减少到2016年的每英里250克、到2030年将减少碳排放21%。此外,美国国立橡树岭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美国《复苏法案》帮助提高冬天节能御寒的投资项目使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在取暖和制冷方面节约437美元,同时减少排放2.65吨,预计“向绿色进军”项目在未来10年可以节约能源20%。[8]

四、对中国发展清洁能源经济的启示

尽管中、美两国经济体制和发展阶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面临的问题可能大相径庭,但在清洁能源经济发展方面,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与共同点。一方面,中、美两国是全球石油消费和原油进口前两大国。中国石油消耗全球份额和原油进口依存度尽管在2010年以前次于美国,但中国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美国,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原油出口依存度为55.2%,已经超过美国的53.5%。另一方面,中、美两国也均为全球排放前两大国,中国排放量早在2006年就已经超过美国,为全球排放第一大国。因此,清洁能源经济对中国经济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意义更为重大。美国的清洁能源经济发展已初见成效并前景看好,其中一些举措不失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借鉴意义。中国不妨借鉴美国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从提高清洁能源资金使用效率、培养全民节能意识,以及加强清洁能源技术国际合作等方面推动清洁能源经济的发展。

(一)提高清洁能源资金使用效率,加大清洁能源技术投资

清洁能源经济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如前所述,在清洁能源新增投资方面,中国已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按皮尤基金预测数据,无论哪种政策情形,中国在未来十年仍高居全球榜首。因此,在清洁能源投资方面,对中国来说,关键是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一方面,中国政府不妨借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和能源部高级能源研究计划署的经验,成立一个类似研究机构,吸引中国乃至全球最优秀的科学家进行具有创新性的清洁能源研究,以加强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力量。与此同时,鉴于能源技术创新的投资大、风险高、回收期长等特点,不妨借鉴《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做法,加强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和能源效率技术领域的投资,其中,重点支持私人部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高风险、高回报的高技术项目上,重点致力于对私营企业可能风险过高的转型项目研究,加速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此外,要监督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将接受政府补贴的能源技术项目所产生的效益对外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及时调整项目资助的对象和范围,确保补贴实施的高效率。

(二)培养全民节能意识,提高能源效率

向清洁能源转型过程中,除了加强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对创新项目进行支持外,在需求方面降低能源消费,培养全民节能意识也非常重要。中国汽车保有量2011年已经突破一亿辆大关,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保有量大国。据中国工信部预测,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由此带来的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中国政府不妨借鉴美国经验,对轿车和汽车设立标准,鼓励电动车和电池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发展公共交通和高铁,加强城际间轨道交通建设,交通设施的公共投资往往会带来长期收益,鼓励市民短途选择步行或骑车方式,使用能源节约型的运输方式。此外,也可借鉴奥巴马政府推出的“能源之星”和“气候适应救济”,以及“房屋之星”和“改进房屋建筑”等举措,在住宅和写字楼的新建、装修和改造过程中,鼓励家庭和企业使用节能材料、器具和设施,如新型绝缘材料、节能灯泡、太阳能热水器等以提高能源效率。

(三)加强国际技术合作,提供清洁能源技术支持

21世纪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制约的大背景下,清洁能源经济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国际技术合作的共识也逐步加深。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对清洁能源技术需求迫切。联合国报告显示,中国需要60多项核心技术来实现其降低电力、交通、建筑、钢铁、化学等主要工业领域碳浓度的目标,然而,这60多项核心技术有70%不为中国人所掌握。与此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也需要通过与发展中国家开展技术合作,一方面分散风险、加速创新步伐,另一方面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国内就业等。中国应积极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一是购买其清洁能源先进或核心技术,二是与其合作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三是资助相关研究人员赴其高校或研究机构进修、访学和学术交流等,四是高薪聘请其清洁能源专家来华担任高级顾问或首席工程师等,为清洁能源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标签:;  ;  ;  ;  

清洁能源经济:美国经验与中国发展_清洁能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