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好产犊母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母牛论文,养好产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奶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大型奶牛场及奶牛专业户的养殖数量在不断提高,但大家对养奶牛的生产技术掌握的很少,造成养奶牛业水平低下,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母牛产犊前后表现更为突出,如难产、产后瘫痪、发情推迟、产乳量低下等,严重地影响了奶牛场的经济效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求奶牛饲养者提高自己的养殖技术,要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
一、干乳期的饲养
乳牛在产犊前40-70天内应停止挤乳,停乳后的母牛称妊娠干乳牛,停乳主要是恢复产乳期所损伤的乳房组织,对胎儿的发育(胎儿生长发育大半在怀孕后期完成),对乳牛机体营养补偿以及对乳牛下一个泌乳期产乳性能、繁殖机能与健康均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1、停乳方法:低产牛可立即停喂精料,并停止挤乳,经2-3天后最后挤乳一次;高产母牛先停喂精料,改喂劣质粗饲料,减少饮水及挤乳次数,使其产乳量下降,当产乳量下降到16公斤/日以下时,便可以立即停止挤乳,2天后最后一次挤乳,同时一定要做好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2、做好乳房炎的防治:母牛在干乳期最容易感染乳房炎,尤其是干乳期的第一周内,以后发病率逐渐下降,但于临产前一周时发病率则又趋增加。预防乳房炎的办法一般采取青、链霉素乳池内注射,并用抗菌素油膏封闭乳头或用2%碘溶液浸泡乳头后立即干乳,如发现乳房炎的症状,应立即挤净牛乳进行治疗,治愈后继续封闭乳头。
3、科学饲养:在干乳期乳汁已被吸收,乳房已萎缩,此时应减少精料和多汁饲料喂量,日粮要以优质青干草为主,营养标准要求达到粗蛋白11%-12%,消化能2550-2600大卡/公斤饲料,粗纤维大于20%,钙0.6%,有效磷0.3%(干物质摄入量应达到母牛体重的2.0%-2.5%)。另外,维生素、矿物质添加是必须的,否则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造成母牛产后疾患的发生,这段时间要防止母牛过度肥胖引起代谢障碍,但对于过瘦的干乳牛应额外补喂饲料,使其在产犊前体质得到充分的调养。
二、围产期的饲养
围产期包括分娩前15天,分娩时和分娩后15天三个阶段。
1、前期:干乳期的第三个阶段,必须将母牛移入消过毒的产房或清洁的地方并进行分娩前卫生管理工作,如修剪乳头和阴部的毛,刷拭身体,每天要让母牛自由运动,分娩前几天产房、牛床必须消毒,让母牛在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中生活,这样可减少分娩前大肠杆菌型乳房炎的发生,同时增进犊牛健康,减少子宫受细菌的感染,临分娩前应特别注意母牛临产征兆(主要症状:母牛尾根两侧皮肤与组织凹陷,形成一个深窝,这时阴部肿胀,并排出粘液,乳头开始舒张,老龄牛有时可能有少许初乳流出)。
2、分娩:乳牛的妊娠期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因母牛品种、胎次、胎儿头数、性别以及环境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为280天左右。母牛临产前必须做好接生的准备工作,产房必须打扫干净,并用2%的火碱水喷洒消毒,然后铺上清洁干燥的垫草,冬季寒冷地区应注意保暖,用温水洗净母牛的外阴部,肛门尾根周围及臂部两侧的污物并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消毒,接产人员在接产前应洗净手臂并准备好碘酒、酒精或高锰酸钾等消毒液,以便消毒脐带,还应准备长2-3米的细麻绳若干根,以备难产牵引胎儿,犊牛初生后必须尽快用毛巾清除口腔、鼻腔内的粘液,然后用消毒过的剪刀距腹壁10厘米处剪断脐带,勒去脐带内的血液,并用5%碘酒溶液浸泡消毒。
3、后期:母牛产犊后应及时喂给微温麸皮粥10-20公斤,这有利于恢复其体力,要尽早驱使母牛站起来,以减少出血,乳房及后躯要及时清洗、消毒、更换垫草,一般情况下犊牛生后3-12小时胎衣自行脱落,如超出24小时胎衣还未排出,应用催产素或人工辅助进行处理,母牛站立起后应尽快补饲日粮,营养标准为消化能3250-3300千卡/公斤饲料,粗蛋白16%-18%,钙0.7%,磷0.45%,粗纤维不少于15%。为避免饲喂精料过量或过快,引起母牛拒食或导致酸毒症和皱胃异位等,饲喂量一定要逐渐增加,要加强母牛及犊牛的护理,给产乳母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产乳高峰持续时间,杜绝产后疾病的发生。
标签:奶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