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库资源的综合利用--盛中水库应发展建设为休闲农业区_农业论文

浅谈水库资源的综合利用--盛中水库应发展建设为休闲农业区_农业论文

略论水库资源的综合利用——建议将升钟水库开发建设为休闲农业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水库论文,农业区论文,开发建设论文,建议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着重讨论了水库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建议以特大型人工湖——升钟水库为试点,进行生态化示范工程建设。力求把生态农业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在四川盆地北部丘陵山区建立一个休闲农业社区,改变当地产业结构和物质文化生活,进而达到有效利用水库资源和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的多重目的。

关键词 水库资源,开发保护,环境营造,生态农业,发展旅游,休闲社区

水库是农田灌溉、发电及养鱼的水源地。随着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库则成其为重要的观光游憩资源之一。许多发达国家把水库利用为度假休闲社区建设的重要构筑场地,如美国印第安那州布鲁明顿的波茵特度假社区,就依偎在面积广达12万英亩(约485.6 平方千米)的蒙罗(人工)湖旁,开发了占地389英亩(约1.57 平方千米)的度假住宅区,并在湖水面上设置驾船、游泳、钓鱼等休闲娱乐设施。

我国旅游业发展历史较短,80年代观光旅游兴起,水库、天然湖泊则被视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而被大量开发利用,如浙江淳安县千岛湖、云南大理洱海等等。四川省在水库的旅游开发方面工作做得较好。就成都而言,周围就开发了仁寿黑龙滩、简阳三岔湖、安县白水湖、龙泉驿龙泉湖、蒲江朝阳湖、崇庆白塔湖数10个水库作为旅游点。甚至,有的水库还未修建好就被当地作为旅游风景点进行开发规划,如攀枝花二滩电站库区、青川白龙湖(早已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等。现阶段,由于旅游事业这项系统工程的理论模式还未建立健全,因而在旅游开发规划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布局,开发建设上必然有着盲目性。再加之管理不善、导致许多水库库岸存在着建筑设施密度过大,超过了环境容量负荷与极限。另外,库水承受着机动船、网箱养鱼及废物排泄的压力,使水质遭受污染,库区淤积量增大,加重了水库的病害。这样,使库区构筑环境失去了自然和谐的格调,同时,又因人造景观过于城市化,降低了城乡情调的反差,未给观光客、度假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转换空间。此外,有的水库旅游点因设施不配套、活动项目单一,而导致旅游热点逐渐下降。世界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人工湖泊的环境营造,即使开发建立的度假村(区),其建筑设施也严格控制在环境容量允许范围内,留出宽阔的开放空间,进行“绿化工程”建设,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外成功的经验告诉人们,观光游憩区必须选择建立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并要求一切人工建筑物必须有机地布置于界定的区间内而保持良好的空间氛围,才会使旅游开发经营活动性强的观光游憩区,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水库是一个较为脆弱的载体,其资源环境一旦被人类超强度的开发利用,必然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不但难以充分发挥其功效作用;而且以水库为主体的风景区或旅游点,也必将自然消亡。

下面,我们就升钟水库开发建设成休闲农业区的问题进行较详尽的阐述。

1 利用资源环境优势,发展生态农业

据实地考察,升钟水库位于四川省南部县西北角,库区横跨南部、阆中、剑阁3个县、市、在平面图上呈树枝状展布,主体部分长数10 公里,水域面积80000余亩,总库容量13.39亿立方米,是目前四川乃至西南最大的一座人工湖泊。湖面宽处达3000余米,库尾最窄处几十米,最大水深达70米。总体上,库水区水面宽窄相间、支流汇集、岛屿纵横、碧波荡漾,库岸山峦叠翠,林木葱茏;具有绿水青山、波光嶙嶙、峡谷幽深、空气清新的生态环境结构特点。此外,因库区或西河上游未有较大城镇、工矿分布,流域范围内植被较为发育,对库区水土保持起着良好的稳定作用;再加之水库环境空间范围内,未受其它产业开发的干扰;因而,库水终年呈现着清澈透明、镜面倒影美丽景象。所以,升钟水库至今还是一块未受污染、未被开发的处女地,保持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风貌。

为了有效利用升钟水库的资源,保护其生态环境发展平衡,建议采取科学种田、多种经营的策略,把农、林、牧、副、渔业有机地摆布在库区及周围,构成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科学艺术价值和重大环境保护意义的生态化农业区间,或一个特定的“绿色工程”示范区域。发挥升钟水库的资源优势而产生其应有的经济效益;营造“绿色工程”保护水库自然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生态农业模式,向社会推广运用。

2 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开发建立休闲农业社区

以生态农业环境营造,以观光、度假、科考旅游为目的的休闲农业社区建设,是振兴农业经济与发展旅游业的一条路子。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一些贫困山区经济发展建设,如四川省内的九寨沟、黄龙寺、青城后山、银厂沟、峨眉山、长江三峡沿线等,乡村农、牧业不断向旅游业转化,并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国外,在度假休闲社区的开发建设投向上,主要瞄准海滨、湖泊(包括水库)、温泉、山川、田园等风景优美、资源独特的场地,营造了规模、档次不同的度假休闲旅游场所,把城市居民、度假旅游者招引致此,进行精神文化生活环境转换。我国台湾省已建立了不少休闲农业区,近年广西柳州市在休闲农业开发建设上已取得成功的经验。以升钟水库的资源条件,我们认为可以借鉴国内外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开发的经验,将升钟水库库区开发建立为供旅游利用的休闲性农业区域,亦即生态旅游区。其设想如下:

2.1 利用开阔的水面,开发水上休闲娱乐项目; 利用优良的水质发展渔业。两者融合一体,构成一座大型“水上乐园”,招引观光客、度假者到此进行参与性(垂钩、游泳、划船等)的休闲度假旅游活动。

2.2 利用库区宽大的环境容量, 开发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实验田园,把农、林、牧、副渔业集中建设在库区一定范围内,营造出具有科学艺术价值、特殊环境效应的农业生态环境区间。在环境生态的营造上,侧重绿化工程建设,种植经济林木、观赏植物;并按气候季节、地形条件开发建立果园、花园、苗圃及“人工植被林带”。在内容上,赋予其很深的科学文化内涵;在环境效应上,体现其美学性,产生出色彩斑烂的艺术效果,形成绿郁葱葱的环境空间氛围,达到美化与保护升钟水库生态环境的作用与目的。最终发展形成花果飘香、绚丽多姿、物产丰盛、鱼米之乡的休闲农业社区,开发度假休闲旅游活动,促进当地农业与旅游业共同发展。

3 以升钟水库为主体,发展旅游而改变当地产业结构

虽然,升钟水库地理区位不佳,远离大城市(相距成都、重庆均约300千米),相距绵阳、广元、南充三个城市也大于100千米;但是却处在重庆北上至西北地区(212国道公路旁)与成都东行至巴中、 达川乃至华中地区的公路交叉口上。未来成达铁路和阆中飞机场的修建,以及唐巴公路扩建和南面南充飞机场的交叉组合,将使南部县构成川北地区重要的交通网络点,而增强当地交通可及性。然而,升钟水库北距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市35公里;西北背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距离梓潼七曲山风景区约60公里;在东有南部县境碑院大佛(立佛,四川第三大石刻佛像)风景区的陪衬;基本构成了以升钟水库为中心点的旅游片区。故而升钟水库在川北地区具有较好的旅游地理区位。

目前,在旅游开发建设上,川北丘陵地区未建立级别高的、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风景区或旅游点。我们认为可以升钟水库为核心在川北(盆地北部)开发建立一个大型观光游憩区。以生态旅游为导向,以休闲农业为目的,发展南部、阆中、剑阁及梓潼地区的农业经济和旅游事业。

其一,若将升钟水库与阆中历史文化胜地相结合而进行旅游开发,可相互弥补,最佳搭配,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发展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观光游憩系统,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改变当地农业经济结构,改善阆中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其二,若将升钟水库开发建立为度假休闲型旅游区,亦可为剑门蜀道观光旅游线提供一个中转站或缓冲点。即从梓潼七曲山、翠云廓等地引进观光客,到此地进行时空转换或休闲娱乐活动。通过一定时间的开发运营,逐步发展形成以此为核心的旅游片区,带动相邻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建设。

4 结束语

升钟水库涉及的南部县、阆中市、剑阁县,均为自然资源贫乏的农业经济结构地区,我们建议以发展的眼光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有效利用升钟水库这一宝贵的资源环境,开发休闲农业,适应旅游业的需要,不断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若以升钟水库为轴心,连结阆中历史文化名城、梓潼七曲山和翠云廓景区、南部碑院大佛景区,将在嘉陵江流域的川北丘陵山区构成一个大型旅游网络,可在四川省旅游业中独树一帜。之外,若在升钟水库进行生态化农业示范工程试验获得成功,可将经验推广于四川全省乃至全国水库资源环境开发建设上。我们希望当地政府部门树立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观念,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把升钟水库开发为有实用价值的休闲农业社区,创建一个“农业乐园”,吸引城市居民或旅游者到此获得高品味精神文化生活的享受,并用旅游消费方式,使当地获得社会资金而致富于乡村,改变其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

(收稿日期:1995-10-04)

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ERVOIR RESOURCES

—A SUGGESTION OF EXPLORATION OF SHENGZHONG RESERVOIR AS REST FARMLAND

He Yinwu Zhao Chuntu

(Tourism Geoscientific Society of Sichuan Prov.,Chengdu 610081)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exploration and pretection of reservoir resources.It is suggested that take Shengzhong Reservoir,a bigscale artificial lake,as a model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 system.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a rest farmland in hilly areas of northern Sichuan basin should be set up,in order to combine ecologic agriculture with tourism.This will Change the loc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ultural life.Furthermore, the purposes of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the reservoir resouces and pretection of the ecologic environment will be reached.

Key words reservoir resources,exploration and protection,improvment of environmnt,ecologic agriculture,development of tourism,rest land

标签:;  ;  ;  ;  ;  

浅谈水库资源的综合利用--盛中水库应发展建设为休闲农业区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