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实践模式的飞跃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实践方式的跃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特色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86年我国着手实施“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后改名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算起,可持续发展实践至今已走过20年的历程。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究竟走了一条怎样的路?有什么样的特点?现如今又碰到了怎样的问题?需要进行哪些政策方面的调整?亟须我们结合新的发展背景,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1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实践

可持续发展是在对既往发展模式反思后形成的“新”发展观。根据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定义,“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其内涵包括代际公平和区际公平两方面。

作为一种理念,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最初由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提出。其基本的内容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因素。但是,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如果“把概念作辩证的平衡,而不是解释现实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就会脱离实际,难以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践进行历史的具体分析。

可持续发展本身还在探索之中。尽管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却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这要求人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广泛的实践探索。尤其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发展的阶段不同,许多问题还没有遇到,一些问题远没有恶化到发达国家那样严重的程度,同时也没有财力和机会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也是认识的归宿。只有从现实的生活实践中回溯既往发展模式,总结经验教训,又能躬身于实践探索,抓住现实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真正探索出一条具有实践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重要的是避免对可持续发展作概念化的理解,形式化的就一般内容求得辨证平衡,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内涵,尝试切合实际的实践方式。

2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式

2.1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式

(1)实验区是中国实际发展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与自然不和谐;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1986年,在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下,选择以江苏省常州市和锡山市华庄镇为点,开始城镇社会发展综合示范试点工作,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道路,这便是实验区建设的最初雏形。

(2)实验区对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符合国际潮流。实验区建设一年以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总观点》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强调将可持续发展由理念转化为实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从此,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逐渐成为一种国际潮流。

(3)实验区是国际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中国政府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并在1996年,把推进地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次推进到地方层次,地方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1997年,“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更名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并决定在国内16个省、市、地区开展地方试点工作。至此,可持续发展不仅成为一个国家的战略实施规划,更是一个深入到地方的实践活动。

2.2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内涵

实验区建设的推进,具体是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就不同类型地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行政区(包括市、县、区、镇),分别实验、分类指导、摸索经验、示范推广。从1986-2006年,全国已建立国家级实验区58个,分布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覆盖总人口为4012万,占全国总人口的3.09%;国土面积共120617.3km[2],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26%。同时,各省陆续建立了省级实验区90余个,遍及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了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格局。

从地区分布上看,以东中西部来划分,实验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占82.4%(各种类型实验区比例见图1)。

从行政建制和发展类型上看,可以分为大城市城区型、中小城市型、县域型和城镇型四种类型。

经过20年的实践,实验区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已日臻成熟,这一实践方式具体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内涵:一是选定实践的范围,这从地理区域来看可以概况说成是实验的“点”;二是确定实践的内容,主要是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与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三是选择实验的主题,主要是就不同地方、不同阶段的突出问题确定重点实验什么;四是拟定实践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规划先行、项目拉动、公众参与和组织保证来实施;五是创设实践推进的机制,就是通过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实验区的典型影响,发挥示范效应。实践的进程分为实验区和示范区两个层级,实验区六年验收合格升级为示范区。这种方式既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它不仅包含着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一系列可以效仿的模样,更包含着普适的价值和深刻的思想。

2.3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主要实践成效

实验区最早探索了科学发展观。早在1986年,常州市就率先提出了社会发展工作必须围绕“培育人、造就人、保护人、服务人”,“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后来进一步提出城乡一体、统筹规划的“城乡统筹”发展理念。江苏大丰实验区大力发展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形成了以农业基地为依托,农副产品原料加工为主体,资源多层次利用和增值,有机废弃物返还农业的“农—工—农”链网式生态结构。可以看出,这时实验区虽没有明确系统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概念,但已实践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和内容,体现出科学发展观内在强大的实践需求。

(1)实验区是对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实践。经过20年的发展实践,实验区内涌现出了都市发展、城郊结合、旅游文化、产业环保、资源生态等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1993-2005年,实验区人均GDP从0.68万元增长到2.90万元,年均增长达到12.8%。2005年,实验区人均GDP分别是其所在地市、省(市、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1.31倍、1.46倍和2.07倍(见图2)。

图1 实验区的地域分布

Fig.1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China national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图2 2003-2005年人均GDP(万元/人)比较

Fig.2 The comparison of the GDP per capita(10,000 yuan/person from 2003 to 2005)

1993-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9.6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达到了10.55%。实验区的财政收入也大幅度增长,为可持续发展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实验区还积极探索经济合理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2005年,实验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1/3,高于其所在省(市、区)的平均发展水平。

(2)实验区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实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经过20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实验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度明显提高,超出其所在地市、省(市、区)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见图3)。

图3 2003-2005年可持续发展协调度的比较

Fig.3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from 2003 to 2005

实验区政府决策的民主和科学意识明显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模式得到探索,涌现出政府职能转变的辽宁沈阳“沈河模式”、社区和谐建设武汉江岸的“百步亭模式”,等等。实验区的人口、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也取得了明显进步。2005年,实验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86.0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8个百分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45.5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3个百分点。

(3)实验区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验区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摆脱了“先破坏,后修复;先污染,后治理;先浪费,后节约”的传统模式,基本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双赢。2005年,实验区的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工业废气处理达标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均在90%以上,分别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个、2个和35个百分点。实验区积极探索了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方式,通过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2005年,实验区万元产值水耗平均只有80.54t,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消耗量。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实验区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总消耗量的比重,2005年为12.0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06个百分点(见图4)。

图4 2003-2005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总消耗量比例(%)比较

Fig.4 The comparison of proportion about the utilization capactiy of renewable energy accounts for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from 2003 to 2005

(4)实验区探索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验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单独就城镇发展而论城镇化,而是将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发展相互统筹,逐步探索了“集约发展、统筹协调、合理布局、综合提高”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如安徽省毛集实验区探索的行洪区移民建镇之路,山东省日照实验区探索的“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等等。

(5)实验区最早探索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992年,华庄实验区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目标;1993年常州实验区提出“城乡协调发展”。实验区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得到了更快增长。1993-2005年(见图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9.65%,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10.55%。2005年,实验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高出所在地市、省(市、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12.15%、23.79%和71.1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小于其所在地市、省(市、区)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图5 2003-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较

Fig.5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from2003 to 2005

此外,实验区的科技支撑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据不完全统计,实验区规划工程项目2000多项,90%以上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实验区还是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试验田,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参与度不断提高。实验区的设立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创新,实验区的建设为创新提供了一个平台,凡是有益于推进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想法、做法,都可以在这里进行率先的实验和探索;实验区还搭建了国际交流的新平台,20年来,实验区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广泛联系,先后与联合国UNDP、UNEP、APEC等国际组织合作,共同研究和探索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途径和合作方式。实验区已经成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象窗口。

2.4 中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实践特色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是可持续发展实践在一定空间地域上的表现,又是中国社会制度体制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表现,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推进的中国实践特色。

第一,探索性。以实验区的形式在局部地区试点,形成示范,再加以推广是理智的选择;只有通过实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因地制宜,才会事半功倍。

第二,可操作性。实验区以具体县区镇为切入点,恰当的界定了时空地域范围,有利于组织实践。

第三,行政推动。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动员是实验区建设和实施的保证。在实践中,各实验区组成了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并下设管理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协调工作。

第四,上下联动、点面结合的扩展性。“上下联动”是中央和地方自上而下与由下而上的双向互动;“点面结合”是针对实验区经验的应用推广,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的作用。

可以说,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以“点”为主的实践方式,它比较好地适应了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行政区经济发展模式,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很好地解决了实验区行政区范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更大区域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面临的新问题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实验示范基地。实验区在经历了20年的实践探索之后,在凝练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机制与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能力不断增强,对我国不同类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国际可持续发展领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了实验区的面前,这就是区域性可持续发展问题。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更多的不是具体某一个实验区(点)的问题,而是某一区域之间相互影响(面)的问题,区域性可持续发展影响着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其突出的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区域内资源的短缺面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行政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致使区域内部竞争激烈,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内资源短缺。如长三角地区,自然禀赋相似,初级原材料短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突出。像浙江90%和江苏80%以上的能源要靠外省调入。

3.2 区域内环境面源污染影响扩大

仍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长三角地区人多地少,环境污染严重。20世纪90年代太湖水质平均已达Ⅳ类,其中1/3为V类水体,太湖流域内的河流水体也以V类水为主;使本来水资源十分丰富的长三角出现了普遍的“水质型缺水”;还有土壤重金属如镍、锌、汞、镉、铅等严重超标,土壤质量下降;大气污染严重,酸雨威胁加大;耕地污染、沿江湖湿地被占用,等等,已严重损害到地区的生态环境。

3.3 区域内经济发展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不相协调

这突出的表现在区域间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其中,区域交通网络缺乏统筹协调就是一个典型。如长三角区域内凡有港口的城市,都把水陆运输枢纽和临港重化工业作为自身发展的支撑,竞相建设港口,相互争夺国际枢纽港地位,港口群体优势难以发挥,导致资源浪费。在经济发展的协调上尚且如此,把资源、环境、社会等因素纳入之后,可持续发展各因素之间的协调就更加困难。

这是行政分割形成的区域保护壁垒造成的。就长三角地区来说,苏、浙、沪三省市作为三个独立的行政区,各级地方政府作为一级利益主体,政府行为企业化。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采取行政手段,实行地方保护,直接干预经济,形成了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行政区经济。与行政分割相联系,行政区边界往往是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地方利益驱使,以及认识上的差异,措施上的不同步,缺少整体协调机制,这些已成为改善整体环境质量的最大障碍。

如果说,在各个实验区的“点”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初步得到解决的话,那么,在行政区之间区域范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却日积月累愈益严重。这些问题不仅突破了传统行政区划的刚性束缚,扩散和蔓延到由多个地区组成的某一经济区域,而且还超越了计划体制下那种由上至下的政府治理能力域限,衍生为区域性公共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行政区行政的僵化法则已经力不从心,迫切呼唤区域可持续发展治理新机制的诞生。

4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新要求与调整的新方向

4.1 实验区“点”状实践方式的局限性

(1)实验区的组织方式不能适应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区域性可持续发展是相邻地域之间的问题,有些并不属于单一的行政权力体系,因而如果还是沿用实验区行政性主导的方式,只会造成利益分割、相互扯皮。

(2)实验区的运作机制难以适应区域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主要还是停留于政府内部跨部门机构的建设上,也就是所谓的各部门协调联动。缺乏扎根于公众的可持续发展市场机制和企业、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门参与的综合决策机制。尤其是实验区转变为示范区之后的示范效应,还缺乏实质性的带动扩展机制,许多地区还因囿于本位利益而相互观望,不愿自觉效法。

(3)单纯可持续发展意识难以协调利益关系。意识虽然影响人的行为,但这种影响能否转化为人的实际行动,决定于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和利益结构的合理有效安排。如果没有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利益机制,即使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也难以采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4.2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出发对既往可持续发展实践方式的审视

第一,实验区“点”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实验区相邻区域之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就相应得到了解决。恰恰相反,行政区之间的竞争往往导致行政区经济采取以邻为壑的办法来转嫁外部成本。

第二,即便各个实验区的“点”都采取了独善其身的措施,真正把可持续发展变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也难以避免自己不受相邻地区的影响。区域发展反过来成为了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第三,即便是各个“点”诸个击破,也不能说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全国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就顺理成章地得到解决。这不是1+1≥2的问题,相反,可能1+1>2。因为实验区“点”的可持续发展与由“点”与“点”之间形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完全不同的问题。

4.3调整的新方向

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出现,意味着要对可持续发展实践方式进行调整,实现由“点”到“面”的跃变——由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扩展到区域间可持续发展。这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是实践范围的调整。由“布点”转变为“拓面”。这既包括地方省市范围内的区域,也包括不属同一行政体系的相邻地区。

二是实践功能的调整。由实验区的功能类型转变为区域性功能区划。实验区以功能类型为主,通过不同类型实验提供经验示范,但这并不能直接运用于区域性的综合问题,针对区域性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进行全国性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划,对不同区域类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搞清问题的层次,针对问题规划项目,以具体项目落实到具体类型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是实践内容的调整。除了既有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内容之外,还要纳入区域之间的协调,构建一定层级的循环经济体系。此外,还要就动态变化情况,确定不同阶段的实践主题。

四是运作机制的调整。纳入市场机制,形成利益机制。实验区的运作机制是,对内借助于政府主导的行政权威,对外通过示范效应启示学习,但缺乏利益机制的有效作用。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这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实践方式的调整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跃变的契机。

5 可持续发展实践方式跃变的新举措

5.1 转换视角,革新理论

从“地域系统”这一视角来看,在现有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区模式下,每一个局部(国家、地区、行业等)在谋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时,都在有意无意地损害或影响了其他地区和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需要转换视角——由单一的“点”转向“地域系统”视角,创新理论——从分析到综合、从局部到整体。

5.2 改变思路,侧重区域

进行实践方式的调整,意味着要从按类型布点的思路中跳出来,而着重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现在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更多地依照市场规律,行政区域的范围和边界已逐渐淡化,各个区域将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寻求发展的契机,因此,要大力加强区域开放与区际分工合作,尽可能避免区际冲突的出现和区域问题的激化。把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生态服务统筹考虑,重新考虑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5.3 整合资源,恰当定位

以实验区为代表的实践方式是按部门(如科技、卫生、环保、民政、建设等)、分领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等)、定地点(国家级、地方省市级)进行的,往往会造成条块分割、资源浪费,乃至矛盾扯皮。目前许多部委都在进行着相关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工作,如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友好型企业试点”工作,农业部“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和“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实验”工作、国家林业局“生态示范工程”工作,民政部“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国家建设部承担的“城市建设综合开发试点区”,等等。这在一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是有效的,但当凸现区域性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就会严重制约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及其实践的深入。因此要进行资源整合,构建与相关部委的联络合作机制,有效利用已有的合作基础和组织机构。

5.4 转机建制,完善实施

区域性可持续发展实践方式的探索,重在区域协调机制的共建:包括市场主导机制、合作联动机制、共生互助机制、扶持调节机制等几方面。在这里需要实现如下几方面的转变:①由依靠外力推动为主向以自身发展需求为主转变。②由实施可持续发展单项技术项目引导向复合型集成技术推广应用转变。③由注重经济发展为主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转变。④由单一行政区划为主向跨区域间统筹协调转变。

总之,要改变以往实验区以单一行政区为主相互孤立的状况,在具有相同可持续发展实验内容的不同区域之间,积极倡导实验区在省际和地区之间加强合作。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平台,达到实验区向网络化的组织形态转变。通过实验区建设和管理体制的创新,鼓励开放式办实验区、联合办实验区。在有条件的区域,通过若干实验区的组合联动,连“点”成“面”,逐步向更广区域拓展。

标签:;  ;  ;  ;  ;  ;  ;  

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实践模式的飞跃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