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44-02【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8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Barthel指数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在术后给予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加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
【关键词】人工;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已明显增加。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最为有效的手术,术后配合有计划的康复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关节功能,矫正畸形和缓解疼痛。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外伤均易导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0%。对于Garden分型均为Ⅲ、Ⅳ型患者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率高,且不易恢复。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能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院2004年3月~2012年6月对9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施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98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58例,女性40例;年龄在60.70岁,平均年龄65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状态以及手术方式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行患肢牵引,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充分评价心肺功能。做好患者心理护理[2],对糖尿病患者制定糖尿病饮食计划,密切监测血糖,术前控制空腹血糖在(7.0±1.3)mmol/L。对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在病情控制后再行手术。将患者的状况调到手术最佳状态。行麻醉风险评估。
于术前1d及1h分别使用抗生素,维持正常的抗菌药物浓度。1.2.2手术方式 麻醉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手术入路20例采用患髋外侧切口入路,1例采用患髋后侧入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切开关节囊后,于股骨距2~4cm处锯断股骨头,清理髋臼盂唇边缘和圆韧带,锉磨髋臼,注意前倾角和外展角的保持。采用辅助螺钉固定的髋臼假体与最后使用的髋臼锉大小相同,未采用辅助螺钉固定的髋臼假体与最后使用的髋臼锉大2mm。当股骨髓腔锉能完全填充髓腔时,确定股骨假体大小,选择大小匹配的人工股骨柄。1.2.3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术后给予持续吸氧及心电监护,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切口引流管是否通畅,注意引流液的量、性质,经常挤压引流管,保证引流的通畅。若每天引流量>400ml,色鲜红,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术后24~72小时引流量≤50ml可考虑拔管。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
体位护理: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患肢置于外展15°~30°中立位,患足穿“丁”字鞋,双腿间放置梯形垫,防止髋关节脱位。无论是搬动患者还是护理操作、协助排尿排便,要将髋关节及患肢整个托起,患肢稍外展,水平放置。严禁屈曲、内收、内旋。以防术后假体脱位。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运及足趾活动情况,如肢体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等,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检查处理。
疼痛护理:术后的伤口疼痛可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饮食、睡眠和休息质量,从而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同时也可影响患肢功能康复锻炼。首先要评估患者疼痛的性质、时间和程度,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活动、睡眠,听取患者主诉,分散其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吲哚美锌栓,每晚1粒肛塞或术后使用镇痛泵。2结果98例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拆线出院。均获随访12~82个月,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优52例,良19例,可17例,优良率达91.07%。术后无感染、脱位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3讨论老年人身体虚弱,骨质疏松严重,外伤等因素易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但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导致的股骨头坏死率和骨折不愈合率较高,可达20% ~30%,尚未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已近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治疗多种严重骨关节疾病的最有效的手术方法,为患者重建髋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畸形、疼痛以及功能障碍症状,能够使患者的髋关节运动功能得到改善和不同程度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对于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干预要更加密切和谨慎,护理人员采取专业的康复护理措施的方法及有效的康复训练计划,对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针对性地进行康复护理和指导,同时加强与医生、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1]陈玉霞.全髋关节置换术前综合性干预对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4(8A):7.9.[2]何躲.老年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护理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3):105.[3]黄坚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30例临床应用体会[J].广西医学,2007,29(1):121.[4]李佛保.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困难和对策[J].中华创伤杂志,2000,l6(3): 136.137.
论文作者:陈玲芬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0
标签:患者论文; 关节论文; 股骨颈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老年论文; 措施论文; 《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