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大学机械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论文_李茂,陈全

应用技术型大学机械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论文_李茂,陈全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湖北武汉 430223

摘要:结合我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机械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采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及互联网+新形态催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系统理念,改革基础课程实验;依托“技能竞赛和科研项目”提升机械基础课程创新教育。实践证明,通过课程改革,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机械基础课程;改革;应用型;转型;创新

Reform and practice of mechanical basic course in Applied Technical University

LI Miao,CHEN Quan

(wuhan huax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223,hubei)

Abstract:combining with the training target of Applied Talents in our institute,the course of mechanical basis is reformed.The rational choice of teaching content;the next line + line,a new teaching mode in class and extracurricular Internet Plus + new form of birth;based on system concept,curriculum reform and experiment;relying on the skills competition and research projects to enhance mechanical basic course of innovation education.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rough the curriculum reform,it can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stimulate the potential of independent learning,and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wareness and ability to practice innovation.

Key words:mechanical basic course;reform;application type;transconformation;innovation

目前,我院正处于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学院要求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根据转型发展,我院机械类专业确定了“重实践、应用型”、“有扎实基础理论、较宽知识面、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但目前我院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课程体系还不够全面,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实验和实训的条件还不够完善。为此在转型背景下对我院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建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和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各系列课程的考试方法,从全局出发营造创新人才环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1机械基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种需求量的增加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质量上,具体为不仅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机械基础课程包括《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它是机械类、近机类专业的必修课。多年来,这些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形式变化很小,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分析计算,导致学生在认识上追求创新,而在行动上迟迟不能落实,主观能力性较差,实践能力欠缺[1]。因此,在转型背景下,我们对机械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对学生进行深而有效的培养。

2机械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2.1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机械基础课程涉及范围广,教学内容多,根据我院学生的特点及培养目标,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一,为了强化计算机绘图能力,我们将工程制图和CAD教学设置成不同的课程,且将CAD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上,与工程制图同时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将CAD作为工具,为制图课程服务,达到与工程制图的完全融合;其二,机械原理课程增加机构方案设计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组学生设计一种机构,并计入考核;其三,机械设计课程增加机械结构创新设计等内容,并在创新实验上予以体现。

教学方法上面,我们在现代教学手段的基础上,依托校园网建立教学平台,建立校级资源共享课及在线课程,将各章节PPT、练习题、在线测试试题及详细的习题解答上传至网上,使学生在课上掌握课堂的学习内容,课下进行巩固,并随时接收学生学习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解答,同时调整上课的讲述方式与频率。通过这种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及互联网+新形态催生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并且申报优质课堂,在经常面对有人听课的情况下督促学生上课好好听讲,老师做好备课工作。

2.2实验改革

实验教学是本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强化和巩固课堂内容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应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基于系统理念,课程群建设以及大数据理念,我们对机械基础课程群实验教学群系统进行改革。精选实验内容,递进模块化设置;采用多种媒体优化的组合模式进行授课,提升实验教学效果;以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2]。

2.3依托“技能竞赛和科研项目”提升机械基础创新教育

机械基础课程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由于课程设置,缺乏各课程间综合性应用项目的研究,不能形成一个系统,致使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得不到发展[3]。为了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从探究出发,依托各类技能竞赛,给学生提供关键性的指导,提出“以赛促学”的观念,让他们带着实际问题来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投入到学习中,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同时,将各课程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科研中,也可将学生加入,引领他们学习科研的全过程,理论联系实际。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取得的成绩较为显著,“高教杯” 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于2015年获全国二等奖一项,2016年获全国一等奖三项,全国二等奖六项,2017年获全国二等奖六项;“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其中一项获得湖北省赛区一等奖第7名、全国二等奖,另一项获得湖北省赛区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获湖北省优秀奖;工程训练大赛,获湖北省一等奖2项;“挑战杯”创意竞赛,获湖北省三等奖两项;多组成果参加“省教育厅科技处转发教育部科技司关于参加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且获得多家企业关注。

3结束语

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意味着我们应以需求为导向,把课程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根据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求,我院机械基础教学对机械基础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改革实验教学,依托“技能竞赛和科研项目”提升机械基础创新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鹏,于兰,刘助柏等.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3):50-53.

[2]王继焕.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基础课程群实验教学系统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8):9-17.

[3]胡林.“工程制图”工程项目引入法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10,31(2):167-173

[4]张瑞成,陈志坤,王福斌.学科竞赛内容向大学生实践教学转化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30-132

作者简介:

李茂(1985-),女,湖北随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形教育。E-mail:enjoy_lm@foxmail.com

论文作者:李茂,陈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  ;  ;  ;  ;  ;  ;  ;  

应用技术型大学机械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论文_李茂,陈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