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及创伤治疗——例因创伤事件引起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论文_朱婷婷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及创伤治疗——例因创伤事件引起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论文_朱婷婷

朱婷婷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一中学 255000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之后,对于精神文化的要求、对自身心理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教育工作中,各级政府机关、学校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学校不仅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同样也要实现心理的健康发展,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塑造良好的个性,健全品格的发展。

中小学中不时出现学生自残、自杀等危机事件,我们中小学教师及时发现并以最有效的方式解决并干预学生因危机事件而产生的心理创伤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何为心理创伤

当前创伤这一概念被运用到许多领域中并衍生出各种不同的含义。在创伤心理学中《心理障碍诊断与分类手册》对创伤做出了专门的定义:个人直接经历一个涉及死亡或死亡威胁,或其他危及身体完整性的事件,或目击他人涉及死亡或死亡威胁,或其他危机身体完整性的事件,或经历家庭成员或其他亲密关系者预期之外暴力的死亡,严重的伤害,或死亡威胁或损害,此时人对该事件的反应必须包括强烈的害怕、无助感和恐惧。

1.关于创伤的要件包括两个方面:

(1)个体亲身经历或目睹或面对某一事件或某一些事件包括死亡或死亡威胁或严重的损伤。

(2)个体有强烈的害怕、无助感和恐惧反应。

2.创伤性事件主要包括三类:

(1)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森林火灾等。

(2)意外灾难。如交通事故、火灾或煤气爆炸、建筑物结构的坍塌、环境灾难等。

(3)人为灾难。如家庭暴力、抢劫、爆炸、强奸等。

3.创伤会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创伤后应激障碍”又叫Post Traumatics Stress Disorder(PTSD)。是因创伤事件造成的心理健康受损而出现的各种精神、心理和行为的改变。个体对创伤事件的反应涉及生理层面、认知层面、情绪层面和行为层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生理层面主要表现为:

(1)反复地和不自主地出现对创伤事件的痛苦回忆,包括意向思想或知觉。

(2)反复痛苦的梦及创伤性事件。

(3)有创伤性事件正在重现的行动和感觉。

5.认知层面主要表现为:

(1)努力回避与创伤相关的思想感受或谈话。

(2)努力回避能唤醒创伤性回忆的活动、地点或人物。

(3)不能回忆创伤的重要方面。

6.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

(1)与他人的脱离、疏远感。

(2)情感范围受限。

(3)前途渺茫感。

7.行为层面主要表现为:

(1)入睡或保持睡眠困难。

(2)易激惹或暴怒。

(3)注意力集中困难。

(4)过度警觉。

二、心理创伤的干预策略

创伤后心理治疗要遵循的核心原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由于创伤导致了个体对危险强烈的感受。

因此安全对创伤者来说是核心要素,对于咨询师的要求包括确保创伤者没有身体危险,心理上的粗暴对待,剥削或拒绝。

2.对创伤的治疗最重要的成分是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也就是说保持积极和稳定持续的治疗关系对创伤治疗的成功有重要意义。

3.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要考虑到作为个体的人极其特殊的特性并据此进行治疗,这时的治疗才是最有效的。

心理创伤的干预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致力于降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急性发作的,不稳定的情绪和症状。主要采用稳定化技术。具体步骤:

(1)尝试将创伤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治疗师和心理治疗上,而不是关注创伤者内心发生的激烈动荡。

(2)请创伤者描述当时的心理体验,及时宣泄不良情绪。

(3)引导创伤者关注当前的外部环境。另一种则是关注来访者一般情况下的负性情绪调控能力。主要是对长期情绪失调的干预。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放松技术。包括:呼吸训练和渐进放松两种方式。

三、心理创伤的意义

创伤后症状是一种适应性与康复性并非内在的病理性。创伤不是集结的症状,而是自我康复的努力。人的一生是始于创伤终于创伤的,创伤是生命中的浪花。成长中的每一步都是有创伤伴随的。或者说,没有创伤就没有成长。经历创伤是形成健康心灵的必要条件。但是有些创伤往往会使人做出糟糕的举动,改变我们赋予生命的意义,使人陷入痛苦之中。但是我们要相信,人类有能力自我治愈,有能力面对更大的挑战并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朱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2月总第1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  ;  ;  ;  ;  ;  ;  ;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及创伤治疗——例因创伤事件引起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论文_朱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