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东山中心卫生院 2643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手法+牵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5月~2016年0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作为主要对象;凭借抽签分组;对照组:牵引治疗;观察组:手法+牵引治疗;对比疼痛积分差异。结果:在疼痛积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疾病表现加以明确后,合理展开手法+牵引治疗,最终可以成功改善患者的疼痛积分。
关键词: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choice of manipulation + traction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METHODS:Fifty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target group.The control group:traction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manipulation + traction treatment;Results:In the pain scor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as very 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after the disease manifestation is clear,reasonable approach + traction therapy,the patient can finally improve the pain score.
【Key words】 manipulation with;traction therapy;lumbar disc herniation;clinical efficacy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出现,使得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均因此而受到影响【1】。为了确保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于临床可以获得确切治疗,本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主要对象,临床展开牵引治疗与手法+牵引治疗不同方法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05月~2016年0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作为主要对象;凭借抽签分组;对照组(25例):男19例,女6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39岁~62岁,平均年龄为(47.23±6.26)岁;疾病病程为0.6年~5.5年,平均病程为(2.95±1.39)年;观察组(25例):男21例,女4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41岁~65岁,平均年龄为(47.33±6.32)岁;疾病病程为0.7年~5.6年,平均病程为(2.97±1.42)年;观察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以及平均病程,存在均衡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对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牵引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表现出腰椎前凸患者,体位选择仰卧位;对于表现出腰椎后凸患者,体位选择俯卧位。对患者实施牵引时间为20分钟/次~60分钟/次,主要选择间断牵引法完成【2】。
1.2.2 观察组方法
在对照组牵引治疗基础上,对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手法治疗。主要选择腰椎旋转复位法以及选择按压复位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疼痛积分展开t检验(以表示),当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疼痛积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非常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实施手法治疗期间,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推拿按摩治疗以及实施脊柱修复治疗。确保患者的局部肌肉等系列软组织保持为放松状态,将软组织表现出的纤维化以及紧张等现象加以有效解除。
在实施牵引治疗过程中,主要利用将患者椎间盘内压力以及外压力进行改变,确保突出物可以实现全部回纳或者实现部分回纳,或者将突出物同患者被压迫组织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改变,进而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疾病症状加以了解后,合理展开手法+牵引治疗,最终可以有效将患者的疼痛积分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李红卫,马勇,俞鹏飞等.镇痛下大剂量牵引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4):326-328.
[2]叶壮益.手法加针灸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J].医学综述,2014,20(5):942-943.
[3]史金辉,杨炎,周凤等,微创腰椎间盘分流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J]中华骨科杂志,2014,34(8):807-815
[4]金今,邱贵兴,翁习生等.经皮穿刺木瓜凝乳蛋白酶化学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8,8(4):216-218
论文作者:于海杰,韩孟锋,肖红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患者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手法论文; 病程论文; 对照组论文; 方法论文; 疼痛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