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对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通过活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为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的止痛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5年2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活血止痛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患者的消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评分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消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的治疗工作中,使用活血止疼汤,可以有效加快药效的起效速度,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关键词】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活血止痛汤;临床疗效
随着近几年骨折患者的人数逐渐的增加,接受骨折手术患者的人数也有着明显的提升,多数患者在接受骨折手术后,会由于骨折手术中的一些操作,对患者的软组织造成一定的伤害,且骨折损伤也对软组织造成一定的累及,因此导致患者在骨折术后出现肢体肿胀、以及肢体疼痛的现象,这不会为患者带来极强的不是以及疼痛感,且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以及治疗也有着较差的影响[1]。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主要是对对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通过活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为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的止痛治疗提供参考。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2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48例,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在21~60岁之间,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3例,体重40.56~78.71kg,平均(41.29±1.54)kg。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2~61岁之间,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0例,体重40.47~78.33kg,平均(43.21±1.24)kg。两组患者在年龄、学历背景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研究同意书,属于自愿参与研究。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对患者使用止痛药物以及消炎药物,并定期帮助进行患肢提起治疗[2]。
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活血止痛汤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活血止痛汤,主要的药物组成中包括:15g苏木、15g当归、15g紫金藤、12g川穹、12g赤芍、9g红花、9g没药、9g陈皮以及9g乳香,3g甘草以及地鳖虫[3]。水煎后,每天使用1剂,分两次服下,在服用的同时,单独冲服3g田七。
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持续1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消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并使用疼痛情况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满分10分,分数与患者的疼痛情况成正比,分数越高,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消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为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消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消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
治疗后疼痛评分情况调查表( ±s)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结论
在近几年,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的人数有着明显的一个上升,多数患者是由于骨折损伤时,对局部的软组织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或是骨折手术过程中,固定等操作对患者的软组织造成了损伤,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肢体肿胀以及肢体疼痛,不仅会导致患者的肢体出现明显的疼痛感,且会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导致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延长或是恢复效果降低[4]。
在中医的治疗理论中认为,对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的主要治疗原则,应是对患者进行活血化瘀、以及理气等,在对患者进行治血的同时,也需要对患者进行治气,使用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以及行气的药物对患者的局部血运循环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善[5]。对患者的血运循环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善,可以加强患者代谢物清除的效果,且同时促进渗出水肿的吸收速度,进而对患者神经末梢中所产生的刺激感、以及疼痛感进行改善和降低。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活血止痛汤,其主要的治疗效果是对患者的活血化瘀、止痛、以及行气通络等,并可对患者骨折区域的微循环状况进行调整,加速促进形成骨痂,使骨折的愈合时间也有明显的加快[6]。且中医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出口服药物外,还可对患者进行推拿手法、针灸以及熏洗等中医治疗干预。
综上所述,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的治疗工作中,使用活血止疼汤,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消肿时间、以及疼痛缓解时间,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今后对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郎晏权. 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01(12):40-42.
[2]张佳榕,林晓阳,陈建喜. 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通过活血止痛汤治疗的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16,21(11):170-171+174.
[3]王坚,潘浩,诸力,朱杭,刘晋闽. 中医按摩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16,09(14):70-71.
[4]刘永鑫,刁鉴伟,韦欢,王小鹏. 刘氏跌打酒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J]. 实用医学杂志,2008,14(75):2518-2519.
[5]汤福来,宋德煌,周雄清. 活血止痛汤对行脉冲冲洗术ⅢA型下肢长骨骨干开放性骨折术后肢体疼痛的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04(20):21-22.
[6]刘武,米琨,伏春华,俸志斌,王斌,刘鹏飞,蒙延雄,周英妮,王瑞华,杨文玉. 活血利水消肿方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320例的临床回顾性研究[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03(06):18-19.
论文作者:李家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术后论文; 肢体论文; 时间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