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健宇 李翠云(通讯作者) 王丽哲 王萌嘉 张晓星 张春男 王鹏 那超
(黑龙江省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16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8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服药规律性达到88.8%,对照组患者服药规律性为52.5%,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与甘油三酯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过程中,相对比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服药率,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067-02
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活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在此过程中,高血脂血症的发生概率在持续升高,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1]。高血脂血症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具有一定的联系,会引起患者血浆胆固醇、三酰甘油浓度升高。该种疾病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男96例,女64例,患者年龄为30~70岁,平均年龄为(43.6±3.4)岁。高血压病程2~7年,平均收缩压(153±3.9)mmHg,平均舒张压(90±5.8)mmHg。所有患者均存在中度耳鸣、心悸与头晕等症状。按照内科诊断标准,I级高血压64例,II级高血压86例,III级高血压1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为8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等基础性资料并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对比实验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病患降压药物首先硝苯地平缓释片(300mg,每天2次,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降脂类药物则选择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0.1g。每天2次,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基础上辅以中药降压调脂汤剂进行治疗,主要成分为天麻10g。夏枯草12g,钩藤 25~30g,茯苓、姜半夏、益母草各15g,石决明25~30g,先煎。同时,药剂含有黄苓、杜仲、丹参、白术及丹参等多味中草药,按照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不同病情酌情加减煎服,每天1剂,随餐服用90d为1个疗程。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χ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服药规律性达到88.8%,对照组患者服药规律性为52.5%,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与甘油三酯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x-±s)
3.讨论
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是目前内科临床最为常见的老年病之一。我国该病发病率非常高,尤其是随着我国小康水平的提高及老龄化人口的加重$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该病。于该病症若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肌梗死、脑血栓、肝肾功能衰竭等,同时,高血脂往往会导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等。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冠心病病史越长往往越难治疗,是目前临床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
目前,如何良好的控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血压水平及血脂水平为临床上的难题$传统西医治疗大都采用联合用药,多种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除脂药虽然能够较好的控制高血压患者及高血脂患者的水平[2]。但是联合使用该药物不仅易产生抗药性,而且副作用多,药费昂贵,一般家庭患者很难长期服用,为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中医上称高血压为“眩晕症”,多由于痰壅,肝阴上亢,脾气亏虚、肝肾阴虚以及饮食不规律、精神紧张等造成。进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引发血压偏高合并高血脂。而中医常采用调肝健脾、平肝调脂、活血化瘀除热通便等手段调节患者。中医药理研究表明。上述降压调脂汤剂中各味中药分别具有以下作用:天麻、石决明有平肝调脂%除热名目的功效,而益母草、夏枯草、姜半夏、丹参等药剂具有健脾益肾、活血化瘀的功效。同时,天麻,钩藤,黄芩均有扩张血管、降血压的功效,而杜仲、川芎分别具有利尿、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且上述各味中药价格低廉易得,毒副作用[3]。在本次研究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16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8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服药规律性达到88.8%,对照组患者服药规律性为52.5%,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与甘油三酯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中西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过程中,相对比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服药率,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严少勤.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114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04(8):60-61.
[2]施海婷.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03(12):8-10.
[3]杜国亮,刘冬,侯艳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5,13(10):1546-1547.
论文作者:丰健宇,李翠云(通讯作者),王丽哲,王萌嘉,张晓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脂论文; 统计学论文; 高血压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数据论文; 差异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