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宏群(湖北省宜城市种畜区卫生院)
【摘要】目的:观察辩证施治法在神经内科患者失眠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 年11 月至2015 年11 月收治的30例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辩证施治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6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临床采用辨证施治法对神经内科失眠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并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辨证施治法;神经内科;失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92-01
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一般具有睡眠质量比较差、浅眠易梦、感觉障碍、入睡困难等临床特点。该种情况对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记忆力等均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患者,其血液当中胆固醇的增加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脑溢血等病症的发生,更会导致死亡。为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现主要对辩证施治法在神经内科患者失眠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了某院30例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4 年11 月至2015 年11 月收治的30 例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5 例,男9 例,女6 例,年龄25岁~ 69 岁,平均年龄(44.15±7.34) 岁,病程1 个月-18 年,平均病程(8.26±3.15)年。对照组15 例,男8 例,女7 例,年龄26 岁~ 70 岁,平均年龄(45.21±7.02) 岁,病程2 个月-19 年,平均病程(8.53±3.54)年。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躯体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符合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排除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以及患有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本组患者的失眠原因,包括精神、神经方面的原因进行明确诊断;对患者睡前的膳食进行积极合理的条理,所有患者忌食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需要戒烟、戒酒、戒浓茶,以及诸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的食物,多补充大枣和香蕉等有助睡眠的食物;对患者病房内的睡眠环境进行良好的设计,色调、布局、温度、湿度均要适宜;保证患者具有合理的作息时间。
1.2.2 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辩证施治法进行治疗。首先,合理使用辩证施膳,保证患者的病例特征与疗法相适应;运用八纲辨证对患者的证候进行检查,结合四诊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心脾两虚型患者,需要多食用益气生血、养心安神的食物,例如大枣、香蕉;肝郁气滞型患者,需要多食用能够疏肝行气、解郁安神的清淡食物,例如菠菜、芹菜、红萝卜等;阴虚火旺型患者,需要对食用滋阴降火、润肺强肾的食物,例如苹果和梨。此外,采用中医药足浴对失眠患者的神经进行缓解,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药方为:黄连6g,香附10g,合欢皮、首乌藤、茯神各15g,肉桂16g,酸枣仁20g,丹参30g。煎熬后于睡前泡脚,1 次/d,共20d。
1.3 疗效判定本次研究临床效果共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 种。痊愈:患者临床表征完全恢复正常,睡眠时间达到6h 以上;显效:患者临床失眠症状明显改善,睡眠时间达到5h 以上;有效:患者临床失眠症状有所改善,但睡眠时间仍不足5h;无效:患者临床失眠症状未发生好转,甚至出现失眠更加严重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n=15,n(%)]
通过上表相关数据显示,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神经内科失眠患者,在机体与精神方面均会受到一定的危害,临床一直希望通过比较有效的方法对神经内科失眠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中医辨证施治法能够对该类患者的临床症候与病理机制等进行明确的诊断,更加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1]。
中医学认为,导致失眠的因素比较多样化,具体的失眠应该分为虚实两种类型,任何一种类型均与患者的心肝脾肾胆不足、阴血不足密切相关[2]。为此,采用辩证施膳,按照中医学的辨证施治原理进行治疗,能够对患者的全身脏腑功能进行有效的调节。采用中药足浴,则能够促使神经内科失眠患者清肝、养心,增加新陈代谢,并刺激机体对营养物质进行吸收。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法的疗效比较明显,且具有较高安全性[3]。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了辨证施治法,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辨证施治法对神经内科失眠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并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1] 苑广芬,王国新. 探讨中医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0(28):5871.[2] 温华彬. 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失眠[J]. 大家健康( 学术版),2014,09(22):38-39.[3] 楼玲玲. 肝气虚失眠症机理探讨及大补肝汤临床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 学术版),2013,05(19):138.
论文作者:彭宏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病程论文; 率为论文; 效果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3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