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NOx脱硝测点与脱硫测点“倒挂现象”分析论文_周立强

摘要:由于国家环保局在线监测的数据是以脱硫出口烟气NOx浓度为标准,而大多数电厂以脱硝出口NOx浓度来调节喷氨量。由于测量采用的CEMS系统不同造成的偏差,安装位置不同造成的偏差,烟道内烟气流场不均匀,SCR反应不均匀等,这样就会导致脱硝出口NOx浓度与脱硫出口NOx浓度呈“倒挂现象”。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运行人员。本文着重分析产生“倒挂现象”的原因,为电厂消除此种现象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脱硝,CEMS,流场,倒挂现象

0 引言

所谓NOx倒挂问题是指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中显示的脱硫系统出口NOx浓度略大于脱硝系统出口NOx浓度。脱硝系统投运以来,一直存在脱硫系统出口NOx浓度比脱硝系统出口浓度偏高的现象。对脱硫系统烟气分析仪通入标气后,显示准确,同样对脱硫系统烟气分析仪通入标气后显示也是准确的。

1 脱硝脱硫方法简介

1.1脱硝方法简介

烟气脱硝技术是烟气通过还原剂把NOx还原为N2的一种技术。目前我国的脱硝技术还尚不成熟,主要以国外引进的技术为主。国外应用较多的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以及联合法(SNCR-SCR)。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NH3或尿素将烟气中的NOx还原为N2和H2O。SCR法是世界上应用最多且最为成熟最有效的烟气脱硝技术,其脱硝效率可达到90%。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是在没有催化剂的条件,高温喷入还原剂使其迅速分解为NH3,NH3与烟气中的NOx进行反映生成N2。SNCR工艺简单,操作简单,投资成本低,适用于老机组的改造,但脱硝效率较低,一般为25%~40%。

联合脱硝技术是一种SCR技术和SNCR技术的结合,将还原剂直接喷进炉膛内,高温下脱去部分NOx,然后未反应的还原剂进入SCR反应器与剩余的NOx进行催化反应。脱硫率可达80%,其优缺点介于SCR和SNCR之间。

1.2脱硫方法简介

烟气脱硫技术是减少烟气中SO2含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的烟气脱硫方法有干法脱硫、湿法脱硫和半干法脱硫。

干法脱硫的原理是用催化剂或吸收剂来脱除烟气中SO2,这些催化剂或吸收剂是固态的粉末或颗粒。典型的干法脱硫技术有氧化物法和活性炭法等,此技术在含硫量较低的情况下脱硫率较高,但脱硫产物不能循环使用。

湿法脱硫则与干法脱硫完全不同,所用给的吸收剂是液体,液体吸收剂来吸收烟气中的SO2。常用的湿法脱硫工艺有石灰石/石灰-石膏、海水脱硫工艺。湿法脱硫技术是我国大部分电厂所采用的烟气脱硫技术,此技术的成本较低、循环性大、脱硫效率高、脱硫后的产品易于回收利用,但系统比较复杂、设备成本比较高。

半干法是介于干法和湿法之间的脱硫方法。主要有喷雾半干法、炉内喷钙炉后活化法、灰外循环增势半干法和烟道流化床脱硫法等。

2 “倒挂现象”分析

 下图为某电厂脱硝A/B侧烟道NOx浓度与脱硫烟囱NOx浓度对比数据,从图上可以看出,脱硝出口与脱硫出口NOx浓度测量存在“倒挂现象”,浓度存在偏差。

 经分析发现主要是CEMS系统不同造成的偏差,安装位置不同造成的偏差,烟道内烟气流场不均匀,SCR反应不均匀等,使得脱硫脱硝出口NOx存在偏差。

某电厂脱硝脱硫NOx测量数据对比

2.1 CEMS系统不同造成的偏差

环保规范认可以下的三种测量方式,三种测量方式各有所长,其中完全抽取法在目前国内脱硫、脱硝项目中采用最多。

2.1.1 完全抽取法

分为红外吸收法和紫外吸收法,其原理基于气体分子对特定谱段的光的吸收,测量其衰减度,计算得到对应气体的浓度。由于烟气中含尘、含水,必须对烟气抽取管路加热,必须在烟气进入分析仪表前作除水、除尘处理。

2.1.2 稀释抽取法

洁净的稀释空气,以临界状态通过音速小孔时产生恒定的流量,获得稳定的大比例(如1:100)稀释空气。烟气稀释后被抽取送入分析仪表,测量得到污染物的浓度。通常烟气稀释后传输时可不再做加热,微量采样减少了对样气的处理工作量,但是对分析仪表的精度要求更高,需要严格控制稀释比。

2.1.3 直接测量法

红外或紫外分析仪表直接安装在烟道上,不用将烟气抽取出来。

大多数电厂脱硝系统与脱硫系统采用同种CEMS系统进行测量,也有部分电厂采用两种不同CEMS测量方法,相同测量方法对同种被测气体测量基本不存在偏差,当使用不同测量方法时,由于取样方式、烟气预处理方式、测量分析方式、现象标定校准方式不同,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的差异,此种现象也是造成烟气NOx呈现“倒挂现象”的一个原因。

2.2 安装位置不同造成的偏差

脱硝出口NOx测点安装位置一般位于SCR烟道出口至空预器入口之间烟道,此部分烟气温度在300℃-350℃之间;脱硫出口NOx测点一般位于烟囱部位,此部分烟气温度在130℃-150℃之间,测量环境的不同,也是造成烟气NOx呈现“倒挂现象”的一个原因。

一般电厂脱硝采用双烟道布置,在空预器后,烟道合并为一个烟道,进行除尘、脱硫工艺,烟气会进一步混合,使得脱硝出口NOx测量与脱硫出口NOx测量存在差异,产生“倒挂现象”。

2.3烟道内烟气流场不均匀

国内大多数电厂采用双烟道布置,烟气由锅炉到输送至烟道,由于压力、温度、流速等各种因素影响,烟气流场不尽相同,为了调整烟气流场,在烟道内部设置导流结构,调平各区域流场,在开始阶段,流场均能保持相对均匀状态,经过长时间运行,导流装置的磨损,使得烟气流场呈现不均匀变化状态,且呈现多样性,无规律的变化。

NOx测量一般在烟道布置一个测点,测点位置相对固定,当流场发生变化后,测量也同时发生变化,导致各点测量不能准确反应整个烟道NOx浓度,再经过除尘烟道、脱硫烟道、烟囱的进一步混合,NOx测量也会存在差异。某些电厂脱硝出口烟道比较短,烟气未能充分混合,产生“倒挂现象”。

2.4 SCR反应不均匀

每个烟道只有一个自动氨量调节阀,在入口烟气NOx浓度分布不均匀、以及催化剂性能偏差较大的时候,使得出口NOx分布偏差很大,此种情况也是脱硝出口与脱硫出口产生“倒挂现象”的原因之一。

3 结论及建议

 经分析发现,脱硝出口与脱硫出口产生“倒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EMS系统不同造成的偏差,安装位置不同造成的偏差,烟道内烟气流场不均匀,SCR反应不均匀等;

建议利用CFD数值模拟软件对电厂脱硝SCR反应器流场进行模拟,通过流场优化、烟道优化、导流装置优化、混流器等措施优化反应器内流速场与浓度场。另外通过先进的喷氨控制策略,合理优化控制逻辑,实行自动化控制,同时对喷氨系统进行合理分区,进一步合理分配喷氨量,调节烟道浓度场,使其达到一个相对均匀状态,减小脱硝出口与脱硫出口的“倒挂现象”。

论文作者:周立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燃煤电厂NOx脱硝测点与脱硫测点“倒挂现象”分析论文_周立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