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铁路飞速的发展,全面发展战略的不断展开,铁路的改革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迎接着新的考验。考虑到铁路建设的新需求,如适应运输需要,注重系统优化,实现设备"免维修、少维修",减少现场管理人员、供水和给排水设计,我们应进一步更新建设和运营管理,理清思路。本文主要论述了给排水设计中的一些设计思路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铁路工程;给排水设计;给排水设计发展思路
在铁路全面提速的新形势下,保证旅客列车在规定的停靠时间内快速装车、补充水源,是保障旅客列车运输安全、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同时也是与铁路运输主要生产息息相关。因此,供水和排水设计、施工和应用管理应进一步更新概念,明确思路,以更好地适应铁路跨越式、可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需要。
一、铁路工程建设中给排水设计的理念
1、确保客车供水,适应新的给排水发展趋势
在铁路全面提速的新形势下,保证旅客列车在规定的停站时间内快速满载,是保证旅客运输安全、准时、优质服务的基础。为更好地满足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给排水工作应注意以下方面:
(1)对于客车方面的用水的基础设施与其相关的配套系统加强研究,致力于建设标准化的客车设施。同时我们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及优化方案,比如程控快速上水的工艺方案便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此方案肯有快速接头自动脱落、上水管回收、水阀防冻自返、螺栓井美观等技术要求的特点。
(2)在城市自来水设计中,可以对于铁路的直供水系统进行设计研究。在一般情况下,铁路直供水系统需要满足可以自动补充流量和进行压力调节、管网恒压、免消毒、自动维护智能控制等功能,满足经济技术指标和远程传输的要求。
(3)小站在采用地下水方案时,应考虑运行成本,合理确定净水、消毒、储水、配水结构的选择条件,加强自动化控制,合理的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4)随着客运专线建设的不断深入,给水管道设计与站场、线路等主要工程之间的交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客运专线建设和运营安全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在供水管道的建设和运行中,要充分考虑抗震要求。供水管道在跨越站场、站线时,应加强与站前的专业沟通。应设置保护涵洞,并与站前工程同步实施。有地陷区域时,供水管道的布局应设计得远离线路。
(5)在给排水的设计上,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供水安全,逐步实行大车站旅客和铁路职工直接饮水系统。
2、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理念来进行排水工程设计
(1)车站内的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应该首先核实清楚受纳水体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地行相应的设计。在一些地形条件好、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的车站,应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同时,还应注意利用荒地处理系统或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生活污水。这两个污水处理系统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来处理和再利用污水。需要具备净化效果好、工艺设备操作简单、日常操作与维护比较方便、不需要特殊人员来处理等优点,还应注意防止对周边饮用水源的污染。
(2)要重视水的生态循环,提高水的利用率。在北方缺水的大站进行了再生水利用工程。确立了“水循环”的概念,研究了适合火车站污水处理再利用的技术条件。在具体设计中,应注意利用再生水,特别是在景观、绿化等水处理方面,以满足卫生卫生指标的高要求,改进消毒技术,制定加强管理的措施。
(3)专业化施工,专业化管理,对于施工工程有百利而无一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铁路工程方面对于给排水施工专业化要求的程度非常高,本应交给专业的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来做,但是现在业内行情基本上都是划入了各工程的招投标中去,并没有将工程给到专业的施工队来处理,鉴于此,可能会带来施工质量较差,管道处理不当,埋深不足,构筑物交接处有漏水等诸多问题。
3、加强水消防控制技术研究,重视消防技术体系的建立
(1)对客运专用铁路和动车储水场的水消防控制进行设计。由于储存区内有数百列列车,它们的价值并不是用金钱就能简单衡量的。一旦发生火灾失去控制,这个结果谁都无法来承担,后果也是无法想象的。因此,客运专线及动车组对于消防的要求非常之高,防火级别要非常高。为了研究高速铁路车辆段货场的灭火方案和灭火模式,应建立动车的消防监测系统。
(2)为执行铁路客运站消防供水标准补充规定的要求(铁路建设函[2006]517),应在水消防设计中对建筑物和客运及货运列车进行分类消防设计,设计长隧道消防冷却池,系统研究城市地下隧道和过江(河)。在必要的条件下,对隧道进行水消防技术的应用。
(3)加强专业建设和专业管理。
供水和排水工程的建设是高度专业化的,应当由专业队伍来施工。但是,目前的做法是将供水和排水项目划分为各种工程招标部分,由非专业施工小组的成功招标单位施工,造成施工质量差,管道地基处理不当,管道深度不足,断头和结构渗漏。建议供水及污水系统工程应在日后进行专业的招标。
二、铁路工程建设中给排水设计的发展思路的探讨
铁路建设供水排水工程总投资约400亿欧元,投资额不小。合理的设计和良好的运行不仅可以减轻相应员工的负担,而且可以合理地重用资源,有效节约资源。为了节约铁路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高效而实用的运营模式,对旅客、职工来说有好处,同时为政府带来了利益。我国铁路建设已进入发展阶段。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作为铁路建设的一部分,铁路工程的给排水设计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式和环境的发展。
1、铁路工程供水、排水的水源出口的设计和选择应慎重考虑。方案设计应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和施工应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做好设计和施工前的检查工作。两次加压后,水必须消毒。还应配备专门人员进行检查。要结铁路工程的排水系统的特点,并尽可能多地加压。这样操作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既保证铁路供水的正常运行,又减少值班人员的分配,有利于管理。降低了企业的日常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2、铁路工程的供水、排水设计应与日常管理保持一致。一般来说,火车的到达时间比较短。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满足供水的要求,对水压和水流量的要求将非常高。
3、结合铁路的特点,采用了一些新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材料越来越多样化和实用。
4、提高对铁路设计和排水工程的认识,促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国家不断的推行环境保护条例,污染物处置意识也越来越高。积极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我们及时掌握铁路供水排水技术的义务。
三、总结
随着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应树立供水排水设计的服务意识,加强与相关专业的综合沟通和联系。要树立系统设计的理念,重视动车地面排污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在环保建设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在选择与车站建筑设计有关的供水及排水的设计及施工时,对于基础设施以及消防设施,除了要考虑其外观与整体建筑色彩及景观的协调,更重要的是满足消防对于给排水的要求,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建立设计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使给排水设计、施工、管理与铁路可持续、快速、协调发展适应。
参考文献:
[1]杨冬.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6(23):35.
[2]栗健.青藏铁路给排水管道保温材料的室内实验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6(06):86-87.
论文作者:康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给排水论文; 铁路论文; 管道论文; 铁路工程论文; 系统论文; 专业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