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水利局建筑安装公司 山东禹城市 251200
摘要:众所周知,水利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福利,其中包括发电、航运、防洪、供水等,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水利水利水电工程也不例外。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包括有利影响,也包括不利影响,需要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和解决,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关键词:水利水电;生态环境;影响
1、水利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不利影响
1.1.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是对工程所在地区地质、地貌的全新塑造与改造,特别是一些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由于施工改造规模较大,范围较广,很有可能导致地质破坏、地震灾害等等,具体原因为:地壳应力不断上升,水渗入断层,断层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润滑度上升,这样就导致了岩石缝隙中的水压力大增。水存入以后,工程水位会不断上升,岸坡土体的抗剪强度受到影响,这样就会出现坍塌、坡体水土流失或者岩石错乱、失稳等问题,堤岸出现渗漏等问题导致水利工程四周或岸边的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必然会形成巨大的生态环境危害。
1.1.2对水生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同样也会对水生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使原本浅水域变成深水域,原本的活水变成静态的死水,这样的水系、水体变化都必然会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使他们丧失栖息地,失去原本适合的生存环境。其中大坝的施工建设会引发多方面的生态问题:①堤坝截滞河流。不仅会淹没河流上游的农业耕地,同时也会破坏下游河流的径流规律,会使生物种类减少;②水体流向堤坝后,水流速度会放慢,导致堤坝内部水体温度不均衡,水体的氧气也不断减少,这样自然会耽搁水体中各种生物的生存与成长;③所修建的堤坝河流内部泥沙自然运输、转移的规律,会造成堤坝内部泥沙的堵塞、沉积,这样就阻碍了河流下游与河口等位置泥沙与各种有机物的正常输送,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极为不良影响,因为一些水体生物,例如:鱼、虾等无法正常迁移繁殖,从而会使水生物种数量减少。
1.2有利的影响
1.2.1水利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的能源利用
众所周知,水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此外还是现阶段最为清洁的能源,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不足等情况。能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运行提供应有的动力支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他碳性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环境保护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水利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保护方面
水利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保护主要集中在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和电能资源,同时能够为国家提供非常充足的防洪泄洪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暴风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此外,通过增加水产养殖、森林湿地以及相关海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随着水利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相关研究也表明,水利水利水电工程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发电工程其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是最低的。
2、改善水利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措施
2.1科学优选开发项目
为了有效控制移民、耕地占用等问题,减少这些问题所引发的赔偿成本,就要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科学优选开发项目,在正确的位置来开发建设工程项目,选择那些不会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造成太大影响的河流实行100%的开发,相反,则要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也要对堤坝工程的建设规模进行科学控制,从而来保证地下水的有力供应,以及平原地区水资源的有效供应,从而维护生态平衡,要本着统筹兼顾、全局出发的思想来优化、调整整个所开发水域的建设施工,要禁止在中下游水域修建堤坝,从而达到水体资源的有效安排与优化配置,做好施工阶段的监督治理工作。
2.2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相关人员一定要重视生态问题,充分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在水利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过程中,设计、施工、调度、运行等方面的事项至关重要,需要认真考虑生态与环境的基本要求,水电企业不但要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要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因此,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需要加强生态保护法规,做好知识宣传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度。2.3建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坚持“谁开发、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重要原则。通常情况下,水电企业可以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基础上,设置一些过鱼设施,或者设置基本的增殖放流和生境补偿措施,这样有利于协调水利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水生生物保护之间的关系。比如’由于开发河流会对水生生物造成负面影响,这时就要积极采取过鱼设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渔政等相关措施,同时还需要人工增殖放流等补偿措施,主要用来防止生物资源的衰退。
2.4做好水源保护工作
水利水电本身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和便利,从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如果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受到污染,将会给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十分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水库水源的保护,从源头上保证用水安全,不仅对人类,而且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也是一种保障。主要措施有:严格制定关于保护水源的相关条例,做到奖惩分明;设立专业水源保护机构;实行责任制;成立相关水质监测部门,对水源的水质定期进行监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5逐步完善现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估体制
所谓的环境评估体制是指:在某一具体的环境中进行相关工程作业的过程中以及工程结束之后,其给该区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国内水利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水利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的要求,这就要求国内相关单位和个人根据现阶段的水利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工程规模,对其进行全面的考察,制定出适合我国水利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使之更好地为我国水利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服务。
结语: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明确这些不利影响的重要方面,保护生态环境需要贯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始终,这也是当前水电企业所面临的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龚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环境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09(11):291.
[2]韩宝宝.水利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及防护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2):182-183.
[3]张爱梅.简析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影响与协调发展[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11):55-56.
[4]张艳伟.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05):36
论文作者:禚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水利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体论文; 环境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