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工程项目的蓬勃发展,相应的施工技术、工艺、材料、机械设备也将得到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具体的生产操作在不断提高机械化程度、先进性的同时,也逐步加大了施工现场的危险系数。本文以广东清远市英德(顺德)经济合作园区大道工程为例,就公路工程常见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同时简要阐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内容以及方法。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1公路工程项目常见的施工技术
1.1填料、压实技术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既规定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也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规定了7d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并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对于路基填料的工程粒径、公称粒径,还明确了量化标准,
对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填料提出限制条件:路面基层深度范围0~30cm的,填料CBR值应大于8;底基层的填土,不得小于相应的规定值。当路基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CBR)时,应因地制宜、合理选材、节约资源,可采取掺合粗集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稳定材料处理。路基压实普遍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这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基底以下80~150cm部分的路堤水平分层压实度必须≥95%。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规定。
1.2公路施工的防护技术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对于公路路基边坡坡面的防护,通常采用砌石加固防护,其主要是利用由混凝土材料加工、制备而成的砌块体或片石砌筑护面墙,以抵御、隔断水流冲刷,加固边坡结构。如广东清远市英德(顺德)经济合作园区大道工程桩号K1+560~K1+600路段,该段为新建道路土质或风化岩石且易发生塌落,将影响道路安全通行,采用砌石加固防护,能够较好地发挥出砌石加固防护作用。此外,也可以采用砌石框格防护,框格内宜采用植物防护或其他辅助防护措施,以稳定边坡,减轻坡面受水流冲刷,达到加固路基的作用。对于临近河道的路段,通常采用挡土墙技术、砌石技术、铁丝石笼技术等方法防护路基。如英德(顺德)经济合作园区大道工程桩号K0+600~K0+860路段,该段为临近河(塘)道路段,其路基边坡的墙身、基础均用M7.5浆砌片石予以加固,防护效果较好。
公路的支挡防护,具体在公路施工中,则要根据材料、工艺、性质,以及施工要求和不同的环境,选用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或垛式挡土墙,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板柱式、扶壁式挡土墙等挡土墙技术。
1.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在桩号K1+560~K1+600路段的公路工程施工过程,遇到部分软土地基需要及时处理,我们采用了粉煤灰和煤渣这类轻质的细集料直接进行路堤填筑,从而直接降低或减小对施工地基得承载力要求及沉降影响。针对路堤边坡,则利用粘质土体包覆其表面结构1~2m左右,由此能够直接形成防护结构、稳定边坡。对于路床顶面结构,则采用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等粗粒料进行封闭处理,施工厚度控制在0.3~0.5m左右。除此之外,对于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采用技术、工艺较为成熟的灰土挤密桩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分别以吸收水分、挤密地基土体、铺设隔离层的方式,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以减少滑动变形。
1.4公路施工中的排水技术
在英德(顺德)经济合作园区大道工程各个路段的公路施工中,我们根据排水方式、区域的不同,将路基排水细分为地面排水、路面排水、地下排水。地面排水,可通过在施工现场布置截水沟,或设置急流槽、边沟、排水明管等排水设施来实现。路面排水则需要综合考虑项目当地的气候特点、降雨量、地质结构及路面排水要求,通过合理规划、设计路拱的横坡角度(一般在2%以上)予以处理。地下排水,可通过设置渗沟、暗沟、渗井等设施来实现。
2导致公路工程安全事故的常见原因
通过对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进行调查与分析,导致公路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公路工程施工特点
工期长、流动性大、工程量大、工序衔接多是公路工程施工的特点,这就导致公路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容易出现漏洞。
2.2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安全管理制度的约束
业主过于注重公路工程的施工速度和成本,施工企业没有把安全作为施工工作的重点来抓。两者都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管理,没有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企业既缺乏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或没有安全管理制度的约束。
2.3成本因素导致减少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企业为了拿到项目,不惜以低于成本价的报价投标,中标之后势必要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压低成本,以获取盈利。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保护措施能省就省,安全保护费用一降再降,一些必需的防护设备,一些必需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在成本核算中剔除。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直接导致安全系数降低。同时,为了降低成本,不惜缩短工期、加大施工人员的劳动量,致使施工人员超负荷工作、疲劳作业而出现的安全隐患。
3公路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
3.1组织机构的优化与管理
为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施工,施工企业应全面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由其领导并组织开展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具体工作。另外,还要通过制定和落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与劳动保护计划,加强对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检查及监督,开展安全事故调查工作并进行有效处理。为加强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应设专职人员进行监管,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全面执行。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工作指导方针,加强管理层和作业层两个层面的安全管理意识教育,实行安全责任制,把施工安全作为施工前提,加强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考核。
3.2构建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法》(2014修正)第四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公路施工企业应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从实际出发分析企业自身特点,制定指导性安全管理文件,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责任。针对外协、临时工及承包工程队应全面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公路安全施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及培训,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后续公路工程的施工、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3.3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规划
公路施工过程中,对部分施工路段进行封闭或半封闭,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车辆及行人的正常通行,因此施工单位要在施工路段显要地方设置相关标志,预防事故发生,确保道路顺畅。首先,为避免司机走冤枉路,应设置相关标志或标牌进行警示,以保证来往车辆顺利通过。其次,要对施工路段进行限高、限重、限速并设置警告标志,以此提醒来往车辆安全行驶。第三,在施工路段设置彩旗、彩带、防护网、隔离网等,提醒来往车辆注意安全,防止车辆和行人发生事故。安全控制是安全管理的前提,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以此为指导,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公路施工的安全事故发生机率,将安全生产与企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树立安全意识,确保公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3.4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定期实行安全检查
公路工程施工前,项目部要进行细致安排,加强机械设备组织、管理工作,合理调配机械设备,保证其合理使用。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管理,聘用专业操作人员,并确保其服从工作安排,遵守操作规程且认真操作。加强设备管理,并定期进行维修养护,及时排除设备故障。施工过程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定期的安全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制度。要制定详细的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措施,针对项目重点部位、重点岗位以及危险岗位进行全面排查。排查过程中要详细检查安全生产投入的实施情况,对安全设施及安全技术装备进行全面评价,确保其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保证公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4结束语
近些年,随着国内各大中城市的交通流量不断加大,进一步推动了公路工程项目的发展,与之相应的施工技术、工艺也得到了改进与完善。对此,在具体的公路工程施工中,不仅需要合理、完善、专业、可行的设计方案与图纸,工程项目的质量、效益更多的是依靠成熟、适用的施工技术、方法以及现场安全管理,倘若某一环节、程序出现失误,轻则影响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重则引发安全与质量事故。
参考文献
[1]李裕添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3).
[2]杨小敏浅谈如何提高高速公路施工质量[J]《科学之友》2010(10).
[3]赵献才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3).
作者简介
蔡曾文;(1971-),男,汉族,湖南攸县人,路桥施工助理工程师,毕业于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现供职于清远市立远建设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公路工程施工与技术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蔡曾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公路论文; 路基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防护论文; 路段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