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骨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 近年来随着电子管理系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新型、先进的监测设备被运用到护理工作中,移动生命体征监测仪便是产物之一,它方便、快捷、准确、操作性和实用性强,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本文就移动生命体征检测仪的主要功能、在护理工作的应用及意义、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生命体征监测仪;信息系统;数据录入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249-02
临床护理工作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1,2]。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依靠人工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不仅存在人为误差,而且难以长时间的持续观测。电子设备的应用与推广,给临床护理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工作模式[3]。目前,临床上开始普遍采用电子生命体征监测仪代替医护人员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笔者对生命监体征测仪的功能、应用及不足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功能
本研究所采用的生命体征检测仪为美国国惠普公司生产的HPM3型号,该生命体征监测仪属于移动式便携式,集体温、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于一体的移动护理设备,通过扫描病人手腕带的二维码,测量并储存病人的生命体征,通过数据线直接导入电子体温单。
1.2 临床资料
选取3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70±8.8)岁;行手术治疗10例,普通住院输液治疗20例。应用生命体征监测仪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脉搏并与患者入院时人工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使用方法
1.3.1采集数据 病人入院会佩戴专用二维码技术腕带,使用生命体征监测仪扫描仪器对患者进行身份确认,可完成无创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及脉搏测量,可人工输入体重、身高、呼吸频率和创伤指数,计算体表面积指数,可采集50个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
1.3.2绘制电子体温单 采集数据完成后,使用USB线将生命体征监测仪的数据通过信息系统导入在电子护理工作站的界面,数据会自动录入电子体温单,护理人员进行一些简单的核查工作便可完成体温单的绘制。
1.3.3急救工作 病人突发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只可将生命体征监测仪推至床旁,便可完成各项生命体征的测量,不会因取用测量工具繁琐耽误抢救时间。
2.监测结果
通过与人工测量指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采用生命体征监测仪测量的患者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及体质量指数与人工测量的结果比较吻合,说明生命体征监测仪可以代替人工测量。详见表。
3.讨论
本文通过与人工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应用生命体征监测仪对患者进行常规生命体征指标监测的结果与人工测量结果比较吻合,因此可以应用生命监测仪代替人工测量。应用生命监测仪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具有以下几点显著优势[4,5]:
3.1 提高了护理质量
采用二维码技术确认身份大大提高了病人信息准确性,监测仪的高科技含量配置也较其他传统测量手法精准,在录入体温单时也大大避免了手工作业时的转抄错误。
3.2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
生命体征监测仪可一次性存储50个数据,完全满足我科现有床位的需求,自动储存功能无需手动记录,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既节约了人力,又减少了差错。护士使用生命体征监测仪在床旁进行记录体征数据后可实时传输到电子病历系统,经过简单的校对,就完成了体温单的绘制,目前我科使用的美国伟伦生命体征体征监测仪采用测量BP的技术可以在15s内准确读取无创血压,根据我科临床估算,使用生命体征监测仪后可以将原来需要两个小时完成的护理工作缩短至1小时内,护理效率的提高,护士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应用到临床病人的护理。
3.3 加强医护配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目前护理工作中患者的查对有许多不确定性,如同姓名、换床、患者意识障碍等,加上护士查对工作量大,人为出错的几率较大,生命体征监测仪扫描核对,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患者更有安全感,缩短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满意度上升。
3.4 加强了信息化管理
生命体征监测仪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经验式管理,克服了大量的手工绘制体温单的工作,推动了护理管理的发展与创新,使护理工作完全实现量化,加强了管理的深度与广度,推进了医院数字化发展的进程。
当然,作为一种电子设备,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以下不足:
(1)生命体征监测仪和很多电子病历系统不匹配,有时会照成数据丢失,需要医院信息科跟踪调试。
(2)根据我科护理要求,每日生命体征监测仪需要充电两次才能满足需求,充电时间较长。
(3)生命体征监测仪成本不菲,耳温仪所使用的一次性耳帽等都属于耗材,而中国的医疗信息化投入较低,物价局无法全面覆盖所有新型器材收费项目,造成科室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虽然医院信息化仍存在一些不足,但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要医院临床是必然的趋势,可以很大程度改善护理现状,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去服务病人,更好的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及实现责任制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1]谢泰,刘晓荣,沙琨等.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体征监测仪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6):4-6.
[2]王铃洁,张荀芳,李凌霄等.生命体征监测仪与汞柱式血压计在临床应用中的对照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1):1344-1345.
[3]刘福彬.网络化多参数体征监测仪的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13,11(10):30-33,26.
[4]刘聚伟,何昆仑.新型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仪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海军医学杂志,2011,32(1):60-62.
[5]陈华真,吴美女,李素治等.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J].中国校医,2013,27(12):953-954.
论文作者:曾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体征论文; 生命论文; 监测仪论文; 患者论文; 测量论文; 体温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