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类理论与实验教学思考论文_迟博伟

中职电类理论与实验教学思考论文_迟博伟

安徽能源技术学校 安徽 合肥 230001

摘要:“电学”是各类中等职业教育系列中相关专业的一门学科,“电学”课程包括《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工厂电气设备》、《PLC》、《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识别电学现象背后的原理,并能够进行基本的操作与分析计算,进而形成相应的电学知识与实验素养,以为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建构奠定基础,并在其中形成科学合理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电现象背后的原因,对“电学”现象进行基本操作和分析计算,从而形成相应的电气知识和实验能力,在相关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电学”能力。

关键词:电类理论 实验教学 思考

引言:在教学实际情况分析,虽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一再提出教学改革的重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职业素养,但由于各种外在因素的制约,课程在某种程度上仍停留在与工厂实际缺乏衔接,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电类教学和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的目标两者存在差异。而要尽量与工厂实际接近,提高教学育人的水平,作者认为需要认真分析当前中职电类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际,求导出能够确实发挥课堂教学的方法为企业输送大批适用性人才。针对工作学校电学课程教学的问题和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电学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脱节的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

实验实训独立成课后,和相应的理论课包括《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工厂电气设备》、《PLC》、《电力电子技术》、《安全用电》等课程他们之间的联系脱节。脱节的实验实训课程和高深的电类基础理论课程、技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之间发生矛盾。实验课程开过之后,往往启动某个实验项目,尚未学习过相应的理论知识的情形。

(二)实验内容简单模式固定与实际联系少

当前,电类基础实验课的实验项目大多是以欧姆定律、回路电压定律(KVL)、节点电流定律(KCL)、电路的换路定律、戴维南定理、功率因数提高等等都是以电学理论验证为实验目的。根据本科院校教材或者高职高专教材截取而来,学生按照经典理论进行电工接线。同样的电路、同样的实验内容使优秀的学生不觉得内容的深度不够,没有学到精髓;对于不爱计算不喜欢思考的中职学生来说,在实验之后并不知道做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电学实验没有吸引力,实验之后的分析总结和数据处理当然也无从下手。测量数据的准备性、科学性使同学们对动手失去了兴趣和热情,对科学严谨态度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基于现在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上反映了电类实验教学严重偏离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大方向,对中职学生发展方向和定位不准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强电设备危险性大,学生不熟练,实验中存在不安全因素

《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工厂电气设备》、《PLC》、《电力电子技术》、《安全用电》等电学课程由于前期涉及的物理和数学基础要求比较深,大学里面学习电学的同学都是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数学和物理的尖子生,而现在中等职业学校入学的时候对数学和物理这些基础学科就没有很高的要求,导致入学之后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课前预习工作无法开展,在上课的40分钟内,优秀学生勉强能完成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大部分同学无法按时完成实验内容。一旦某个实验步骤做错了,是没有时间安排回来做的,其结果就是学生实验报告通常只有两个到三个版本,批改实验报告的老师经常是哭笑不得。

模拟电子中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如示波器等、设备如信号源等都比较多,而且这些元件比较精贵,对实验要求精确度高。实验时,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准确度下降甚至下个班级无法正常使用。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不能熟练使用测试仪器,对于频率信号发生器、晶体管图示仪更加无从谈起。由于电机与拖动实验使用的三相电源是380V的,单相电是220V的市电,人体电阻1000欧姆。如果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生单相触电事故,根据欧姆定律可以方便计算出来通过人体的电流为220mA,如果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生两相触电事故,根据欧姆定律可以方便计算出来通过人体的电流为380mA,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极限电流为交流30mA,

若操作不当就会发生事故。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普遍忽视纪律,并且到实验室上课的学生跟理论课堂教学相比流动性大、人数多、学生难以固定工位,老师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疏理,而且要指导学生操作。在实验室上课极易出现安全隐患的情行。所以,不能排除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发生危险情况的可能。

二、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提倡多样化教学方式, 改变电专业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 课下要多花功夫, 对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精心组织, 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 如比喻法、类比法、启发质疑法、讲练法、实验演示法, 使学生能克服厌学心理,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循循善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求知欲, 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要充分考虑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的实际情况,老师要下更多的精力在打基础上,组织好上课的基础内容和扩展知识点。定期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对电类专业建设、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研讨。采用激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的多种教学方法,如举现实生活中例子的方法和采用教师台演示学生分组操作的方法,使学生对电学课程从“敬畏”到“喜欢”,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自信心,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我校每学期期中和期末组织学生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能充分反映同学们的诉求和呼声,对促进学生信息反馈,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起到润滑作用,能够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二)加强实验实训管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在实验实训教学中强调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是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的良机。通过电类实践课,必须要学生牢记纪律是安全的保证,规范是成功的基础。

每学期开课之前充分修订实验实训课程体系,做到实验室专人负责制,授课教师与实验室管理员配合制。制定完整的实验实训规章制度,明确纪律是学生实验的红线,任何人不许触犯。遵守实验准则、熟悉实验流程、牢记实验步骤、注重实验安全。采用组长负责制将仪器、仪表、设备分组落实到人,采用学生分组制度,每组排在首位的是组长,实验指导教师重点在于设备、仪器、仪表的分配管理和各组小组长的管理,小组成员必须服从组长管理。一旦发现不规范操作,对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有损害、不妥善使用设备或者危害人身安全的行为,要立即制止并进行教育;下课后,仪器仪表如果出现问题,实验员依据分组名单追究组长和班级学生干部的责任,让学生协助老师完成实践教学。

结论:教学强调基础性、应用性、先进性、社会需要等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应用问题、创新思维为己任。要求电学老师能够联系电气学、控制学、信息学、计算机学等前沿学科, 结合社会需要和人才需求,科学地编写涉电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课程体系,将新知识、新技术应用于理实教学。及时删掉过时知识点,淘汰不实用知识。

参考文献:

[1]陈秋林中职电学课堂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32):21.

[2]尹承源.中职物理电学实验探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16):96.

论文作者:迟博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中职电类理论与实验教学思考论文_迟博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