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领域的“海岩现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象论文,电视剧论文,领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暑期,上海卫视,江西卫视,天津电视台等多家地方电视台陆续播出了两部电视连续剧:《玉观音》和《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湖南卫视则再次重播了那部曾经引起轰动的电视剧《永不瞑目》,而这几部电视剧都改编自同一位作家的原创小说,这个人就是海岩。
为什么由海岩作品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在近年的电视屏幕上如此走红?甚至可以说除了琼瑶和金庸之外,海岩是中国作家中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频率最高的一位。作为一个个案,“海岩现象”具有探讨和研究的价值,从中可以总结出电视连续剧的艺术特征和播映规律,把握电视连续剧的发展脉络,探究其未来走向。
由海岩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在中国老百姓心中并不陌生,从1987年的12集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开始,海岩的作品被陆续改编成电视剧搬上电视屏幕,在90年代后期更是达到了高潮:1997年的20集电视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2000年的27集电视剧《永不瞑目》,2001年的25集电视剧《你的生命如此多情》,再加上今年暑期播出的27集《玉观音》和25集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这个名字随着由他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的热播渐渐深入人心。
虽然把海岩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的导演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整体风格却很相似;诗意的影像风格和散文化的旁观叙事与海岩浪漫主义情怀的结合。导演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契合海岩小说本身艺术气质和艺术构架的剧情构置和拍摄手法,这也就形成了由海岩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的整体特征。
公安题材和类型化的人物形象
一提到海岩,读者和观众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群英姿勃发的警察形象。曾经做过多年警察的海岩在作品中主要以公安战线的人物事迹为主要背景,以刑事案件“发生——调查——解决”的过程为线索来设置情节和人物关系,《便衣警察》中周志明面对的多年悬案、《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中的小提琴失窃案、《永不瞑目》中的制毒贩毒案、《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中的迷离血案,《玉观音》中的杀人贩毒案、《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的杀人命案,都是以一桩桩案件为起因而铺展剧情,曲折离奇的悬案本身就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再加上电视剧重点表现的是剧中人物在案件侦破过程中产生的关于人性的挣扎和情感的纠葛,观众不由自主地被剧情吸引而眷守着屏幕观看剧中动人曲折的复杂故事,搀和着泪水体验着剧中悲剧人物的人生经历,投入地分享主人公惊心动魄的情感纠葛。
选择公安题材作为小说的切入点,与海岩曾经多年的警察工作经历有关,他自然而然地把这些熟知的内容作为创作的首选,同时,这样的题材也契合了国家弘扬主旋律的政策方针:讴歌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号召全社会公民向楷模学习致敬。主题和题材的选择跨越了“俗”与“雅”的界线而遵循了电视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媒体所产生的无形规范和艺术准则,这样的题材选择既可以在大部分观众心目中得到道义上的支持,又容易造成普遍的影响而不至于因为题材的偏狭失去部分的电视观众。
在海岩的作品里,人物形象有着类型化的特点:海岩笔下的男主人公一律是出身京城殷实家境的翩翩少年。周志明、肖童、吴晓、杨瑞、韩丁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工作环境中,但他们却一律外表俊美、心地纯净善良、性格倔强而富有正义感,充满浪漫的生活情怀,洋溢着激情的生活态度,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散发着青春的张扬气质,满怀凛然正气地与各种恶势力做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而在公安干警这组群像中,《便衣警察》中的马三耀、《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中的伍立昌、《永不瞑目》中的李春强和《玉观音》中的潘队长堪称这几部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警察形象。这四位警官都担任队长之类的领导之职,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骁勇善战、机敏干练,既铁骨丹心又满腔柔肠,既充满了英雄义气与豪放精神又或多或少有不尽完美之处,诸如他们太恪守原则而不尽人情,忘我地投入工作而忽略家庭生活的完满,面对自身幸福的来临主动放弃爱情的追求。正是他们这种执着的不完美使得作品中的人物真实可信,观众即使对他们有一丝不满也会因为故事发展中他们表现出的执着和坚忍而产生敬仰和崇敬的心情。
海岩笔下的女孩都不问出身,她们既有市委领导的女儿施肖萌(《便衣警察》),又有落魄人家的千金吕月月(《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既有失去爱侣而默默投身警察事业的欧庆春(《永不瞑目》),又有在生活中打拼的碌碌记者林星(《你的生命如此多情》);既有边陲地区的缉毒女警花安心(《玉观音》),又有外省小城的业余女模特罗晶晶(《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虽然女主人公们生活环境不同,却有着共同的性格和类似的生活情感遭遇,她们都是美丽善良而内心复杂的女性,她们虽然同时斡旋于几个男人之间,但是观众会因为她们善良的性格和单身女性身处危险境地不得已的苦衷而同情她们的多情,这些人物性格上天生的缺憾使得观众更加认同她们的遭遇和悲情,也正因为她们的这些瑕疵使得人物关系显得更加复杂多变,人物类型化的特征使观众的价值取向习惯性地趋向心理认同。
从严君(《便衣警察》)开始,海岩又同时创造了一类以郑文燕(《永不瞑目》)为代表的类型化女性形象:生活作风严谨且富含传统美德的未婚准贤妻良母型女人。但海岩对这种用世俗标准来衡量几乎完美无缺的女性形象抱有天然的成见,不过,高明的是海岩能够使电视观众往往做出同剧中男主人公相同的判断和选择。他总是让这类温良恭俭的女人义无反顾地爱上一个优秀的男人,然后又刻意安排她们在自己深爱的男人面前一再地碰壁。尽管她们没有做错什么事,但是她们深爱的人却总是不肯接受她们的爱而远离她们,并选择另外的女性作为爱的对象,海岩对这类女性近乎苛刻的态度已经成了一个小小的传统贯穿其作品的始终。
青春偶像 + 多角恋情的悲剧结局
由海岩小说改编成电视剧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清一色的青春偶像,他们不仅外表俊美迷人,而且心地善良、感情丰富、追求唯美,他们身上洋溢着都市年轻人特有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今精神偶像缺乏的时代,媒体不停地在电视屏幕上制造或帅气或靓丽的形象偶像轻易地就抓住了都市年轻人精神空间相对贫乏而盲目追寻所谓偶像的心灵。
青春偶像主打的电视连续剧首先从视觉上给观众以赏心愉悦的视觉冲击,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使每个人的内心从来不会拒绝美丽的女人和帅气的男人作为观看对象。同时,在漫长而闲暇的暑期里,放假在家的孩子们也纷纷选择看电视作为弥补平日功课繁重而无暇他顾的缺憾,发行商和各个电视台选择在暑假的黄金时段播出这类电视剧,充分考虑到了以上因素。
作为青春偶像代言人崭露头角的场所,海岩的每一部电视剧都几乎捧红了一个到几个演员。《便衣警察》让胡亚捷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成就了现在大红大紫的徐静蕾,《永不瞑目》的播出使陆毅、苏瑾迅速走红,更是让陆毅在一夜之间成了超级偶像,《玉观音》又在造星流水线上生产出了孙骊和佟大为两位明星,《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让媒体再一次把聚光灯对准了于娜、刘烨和印小天。富有现代都市生活气息的人物生活环境和人物身上散发的偶像魅力像一个个美丽的肥皂泡,虽然虚幻,但是都市中生活疲乏情感空虚的人们恰恰需要这样的精神泡沫作为暂时的精神寄托,填补心中的失落和无助。
海岩的小说始终在努力展现青春的纯情、浪漫和率真,尤其是当美丽的女人和帅气的男人之间产生情感纠葛而陷入情感的漩涡不能自拔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浪漫爱情故事通过观看别人的情感经历过程得到了自我认同和满足,观众在潜意识里将自己替代为剧中的角色而和心中向往的美丽女子或者帅气的男人谈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情,在整个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人们不由自主地释放了自身内心深处隐藏的窥视欲望和放纵心理。
同时,从最早的《便衣警察》一直到近期播出的《玉观音》和《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电视剧里的男女之间都存在着多角恋爱的关系。《便衣警察》里的周志明与施肖萌和严君之间,《永不瞑目》中肖童与欧庆春、郑文燕、欧阳兰兰之间,欧庆春与肖童、李春强之间,《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中吴晓与林星、颜玉之间,《玉观音》中杨瑞与安心、钟宁、贝贝之间,安心与杨瑞、张铁军、毛杰之间,《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龙小羽与罗晶晶,钟四萍之间,罗晶晶与龙小羽、韩丁之间,都是一个人同几个人之间的恋爱关系和情感纠葛,爱情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使得剧中每个人在爱情的欢欣和煎熬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的岁月,昂扬的激情和生命的困惑。
这些陷入爱情迷雾中的恋人们为爱而承受苦难,牺牲却矢志不移,铁血搏杀中的儿女情怀,世事无常中的柔肠寸断,使这种在现实中往往不存在的理想爱情显得更加动人。现实中很多人在心灵深处有过类似的情感驿动和浪漫情愫,但是现实条件的残酷和种种限制使得这样的情感冲动只能选择在心中无声地自然化为灰烬。惟其不容易得到,当人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这些让人感怀的情感故事时,就会更加容易被这种美好爱情所打动,甚至产生向往的情绪,期望值的不断升温使得人们不停地追逐着剧情的发展而渴望看到最终结果,这样他们就成为忠实的电视剧观众,这对现实中人的心灵温情的抚慰和宣泄的快感,也在不经意间提高了电视剧的收视率,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
海岩的作品全是悲剧,背叛与死亡几乎是海岩作品永恒的关键词。有时候,心灵的死亡比肉体的死亡更加惊心动魄,更能打动人们柔软的心房,博得一片感动的泪水和伤心的叹息。
正像海岩自己所讲:既渴望美又觉得这个美容易成为悲剧,又不相信生活中有真正完美的爱情,有也要毁灭,他总是喜欢把笔下的女性角色往不幸的方向写以打动读者与观众,女性角色在剧中不是得不到自己全身以赴的爱情而出走,就是不得不在痛苦中没有防备地面对自己深爱的人离去或死亡。同时海岩喜欢把剧中主要男性人物的结局都写成死亡,尤其是近期作品,《永不瞑目》中肖童的被枪杀,《玉观音》中张铁军的意外死亡、毛杰的被击毙,《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龙小羽最后被执行枪决,某种宿命意味的悲剧色彩在电视剧的结局中每每散发着浓烈的悲情气息。
弱点:雷同、拖沓和结构日趋复杂
综观海岩作品改编的多部电视剧,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人物尽管出身和生长环境不同,但他们身上释放的人性内涵却极其相似,这种类型化的人物设置一方面能够在一次成功之后得到观众的认同,另一方面却明显不能拓宽人物的性格内涵,也限制了故事题材宽广度的开拓,在人性的挖掘和剖析上无法进一步地深入探究。另外,情节的拖沓缓慢也是很严重的问题,往往一部电视剧看了好几集还没有进入主题,例如近期播出的《玉观音》一剧差不多到了8、9集的时候具有吸引力的情节才出现。最近推出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也都存在着结构和人物关系越来越复杂,拍摄改编难度越来越大的问题。情节的拖沓和结构的复杂化可能是因为故事和人物本身的新鲜度、吸引力有所下降,作家不得不通过新奇的结构框架来吸引观众,用海岩本人的说法,观众要得到感动,只能先付出暂时糊涂的代价。这样以失去观众观看兴趣为代价的冒险最终会得不偿失,面对现如今丰富多彩的电视频道选择,节目安排和栏目设置,观众随时都会更换频道而选择对他们来说更具吸引力的节目,电视剧的收视率就会明显地大打折扣,这些缺憾都是我们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
总体看来,由海岩作品改编电视剧中传达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基本上是旨归于主流的:坚守忠贞不渝、纯朴深挚的爱情,赞美忠诚善良,宽容博爱的人性,推崇为了国家利益或某种崇高的事业流血牺牲的英雄精神。事实证明,正是这样的主题发挥使得由海岩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同和好评。
电视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媒介,如何提高广大观众的欣赏水准?如何弘扬我们主旋律的民族精神?如何在保证高收视率的同时达到艺术水准的精良?“海岩现象”留给人们诸多思考的空间。笔者认为:电视连续剧的创作应该在主旋律的旗帜下讴歌具有时代精神和时代特点的人物事迹,在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悸动:在镜头语言唯美和富有冲击力的同时把握叙事的流畅,人物语言尽量直白、紧凑、得体、适当发挥潜台词的有效作用展现人物性格。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电视剧制作和宣传中应该思考和注意的问题。
标签:海岩论文; 玉观音论文; 电视剧论文;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论文; 你的生命如此多情论文; 永不瞑目论文; 便衣警察论文; 影视论文; 中国电视剧论文; 犯罪电视剧论文; 爱情电视剧论文; 爱情电影论文; 武打片论文; 犯罪电影论文; 中国电影论文; 都市电视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