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60年回顾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理论论文,思想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09)19-0004-09
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在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大学与资本主义大学的本质区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深刻性、广泛性、不间断性和有效性,是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全面考察和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继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曲折前进的发展历程
任何事物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事物是过程的集合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曲折前进,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具体表现为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经历了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是一个既与时俱进而又一脉相承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于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的各种时代条件的不断变化,表现为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
首先,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与时俱进,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这种阶段性特征,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内容和目的要求总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发展变化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我们党和国家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所面对的形势不同,需要解决的任务不同,进行的实践也不同,新的实践要求用新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群众,把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必然凸现出阶段性,具体表现为六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1949.10-1956)。在这一阶段,为了适应和推进伟大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以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及其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进行了内容丰富的建设和改革工作,初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为基本内容的课程体系,并在教材、教法、教师队伍建设、组织领导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做了奠基性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第二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在这一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有严重的失误和教训。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十年探索中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的趋向,这就是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和加强反对和平演变的教育,加强社会实践教育,推进以启发式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另一个是错误的发展趋向,即“左”的发展趋向。这主要是指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中表现出的片面性,以及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以后贯彻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这两种倾向相互作用,互有消长,最后“左”倾错误的积累和发展,压到了正确的方面,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文化大革命”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在“文化大革命”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同样遭受严重破坏。在“教育要革命”和“批判资产阶级”的口号下,“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被横加批判,“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成为指导思想,教训深刻,后果严重。
第四阶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1976-1992)。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经过拨乱反正、恢复与重建,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不断克服“左”的和右的、特别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袭扰的过程中,通过改革不断创新和发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认真反思学潮和动乱的历史教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出现了新的生机。
第五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新阶段(1992-2002.11)。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经过党的十五大到十六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阶段的新特点是:明确提出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心内容,大力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现代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蓬勃发展。
第六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2002.11-)。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大力推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把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继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抓紧组织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切实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努力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朝着“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目标扎扎实实推进,成绩卓著,形势喜人。
其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一脉相承,具有显著的连续性特征。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标、根本任务和根本内容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目标和任务一以贯之。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来说,虽然各个阶段都有新的变化,像1957年以后一段时间开设了“社会主义教育课程”,“文革”期间向工农兵学员主要开设了“毛主席著作课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进行的三次大的课程体系改革,先后推出“85方案”、“98方案”、“05方案”,虽然课程的门数和名称有诸多的不同,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始终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之所以具有连续性的根本原因。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正如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一样,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的阶段性构成了连续性;正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任何时候都是新阶段产生和形成的基础一样,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阶段都体现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大学生,也就是说,阶段性体现和包含了连续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无论是就全局来看,或是就某一个局部来看,都体现了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我们只有准确地把握这种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辩证关系,才能不断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推向前进。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经历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又是一个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的前进性,从根本上说是它的发展方向保持了前进、上升的大趋势。这里,仅从课程和教材方面的建设和改革来看。
首先,从课程建设和改革来看,60年来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1952年,教育部经过近3年的大量工作,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出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具体而又系统地规定了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包括课程门数、学时及其讲授的次序等。这一指示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基本建立。后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都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以这个课程体系为基础进行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进行的三次大的改革,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了结构更加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其次,从教材建设和改革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具备统一编写教材的条件。所以,一方面是教育部组织自编或委托研究机构、学校、个人编写教学大纲,另一方面是翻译苏联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以供教学急需。1961年,根据中宣部和教育部召开的高校文科教材会议精神,针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没有教材的状况,教育部着手组织编写统一的教材。但是,最后只是编写出了供文科学生使用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两本教材。改革开放以来,教材建设取得到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贯彻“05方案”以来,中央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举全国之力,作为重点教材进行编写,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水平跃上了新台阶。
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如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折复杂的。这种曲折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前进中的“回复”或“复归”。新中国成立以来,上述各个发展阶段,如果从教育教学的中心内容上看,所依次展开的就是:什么是新民主主义和怎样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教育(上述诸阶段的内容和主题,本质上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亦即进行的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每一个阶段所提出的新的教育内容对于前者来说都是新的飞跃,但又都是以前一个阶段为基础的。它虽然本质上都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教育,就这点上说仿佛是向前一个阶段的“回复”和“复归”,然而,新的阶段所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毕竟包含着与前一个阶段不同的新内容,因而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过程表现为波浪式即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曲折性来。应当说,这种曲折性本身就体现了前进性。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合-分-合”,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第二,前进中的暂时“倒退”、“逆转”。“文化大革命”就是典型。这里并不是说“文化大革命”时期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任何积极的因素,1970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以后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也并非一无是处,如强调学习毛主席著作,“走出去、请进来”,下工厂、去农村,访贫问苦,进行“开门办学”,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等等,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积极意义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过去的优良传统,在工农兵学员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问题在于那时“左”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四人帮”的破坏捣乱,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种情况,与我们前面所说的作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正常秩序的“回复”和“复归”,显然是不同的。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从总的方向上看是前进的,从具体的道路上看又是迂回曲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所实现的前进,是在曲折中的前进;所经历的曲折,又是前进过程中的曲折。这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经历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的真意所在。
二、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胡锦涛指出:“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1]新中国成立60年来,随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以崭新的姿态兴起在新中国的大地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内容,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
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内容,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的最基本的经验。1979年3月,邓小平在讲到思想理论工作的任务时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所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虽然我已经说过都不是什么新问题,但是这些原则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却都有新的意义,都需要根据新的丰富的事实作出新的有说服力的论证。这样才能够教育全国人民,全国青年,全国工人,解放军全体指战员,也才能够说服那些向今天的中国寻求真理的人们。这是一项十分重大的任务,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又是重大的理论任务。”[2]邓小平的这一论断表明:坚持以四项基本原则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群众,教育青年和大学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必须根据“新形势”、“根据新的丰富的事实”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全党、全国人民、青年和大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了“新民主主义论”(后来改为“中国革命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含“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础”(主要内容是《共产党宣言》、《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等课程,体现了以“什么是新民主主义和怎样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为中心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30年,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进行改革,相继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邓小平理论概论”(以后逐步拓展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体现了以“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中心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体现了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2.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和方法
1998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指出:“每当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关头,我们党总是结合不断发展的实际,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这是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3]这是全党的历史经验,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
建国初期,教育部就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提出政治思想教育必须采取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的教学方法,使理论学习成为改造思想的武器,改造思想成为理论学习的目的。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这一方针的基本精神就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方针。1964年,高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指示精神,组织文科师生参加了为期三个月左右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实践。这一实践,尽管受到“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但是学生受到的教育则是深刻的和长期起作用的。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创造了许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好形式、好方法,诸如: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整体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逐步实现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科学化;理论教学强化重点和专题讲授,突出启发式、研究式、开放式、体验式、分层次教学;把“听、看、读、议、写”(听即听老师讲课,看即参观、调查研究、观看电视录像,读即读教材、原著及其他参考材料,议即讨论,写即写心得体会)五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立足于双向互动沟通,充分发挥整体教育合力。对实践教学进行全面设计,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建立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走出去”,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请进来”,定期组织学生听取各种重要报告;结合形势,围绕中心,举行全校性的大型教学实践活动;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好学生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组织暑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建立思想政治理论实验教学中心,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建设平台,努力实现教学的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等等。所有这些,都很好地提高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必须以培育“四有”新人为根本目标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建国初期,教育部明确提出,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首先是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里所强调的,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调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指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所提出的思想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毛泽东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鉴于苏联赫鲁晓夫的历史教训,发表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谈话,提出了革命接班人的五个条件,是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1964年10月,中宣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这个文件虽然是在“左”的影响下出台的,但是提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尚属首次。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针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反复强调要教育党员、干部和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强调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信念,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这一思想,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1994年6月14日,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要针对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课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科学理论的基础,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把培育“四有”新人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2005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这些重要思想,是对培育“四有”新人认识的新的升华。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在培育“四有”新人方面不断有新的建树和发展。
4.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把学生作为自己的知心人;只有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对待学生,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真正收到好的效果。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好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质上就是做人的工作,既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又要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做到入情入理、情理交融、亲切可信,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他主持撰写并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名义发表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曾经严肃批评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成教条并以简单生硬的方式灌输给群众的错误做法。文章指出:因为马克思主义在革命胜利以后被公认为全国的指导思想,这就使得我们有不少宣传工作者常常只是依靠行政权力和党的威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成教条灌输给群众,而不是辛勤努力,掌握大量材料,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析方法,用人民的语言,很有说服力地去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情况的统一。1964年,毛泽东在著名的春节谈话即关于教育革命的谈话中,又严肃批评了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课程太多,负担过重,讲课是注入式、满堂灌,考试是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等弊端,并说这是摧残人才、摧残青年。这体现了毛泽东对教育对象、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历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都把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放在重要位置。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是对全国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也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殷切期望。实施“05方案”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正是由于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必须注重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实现机制,又是重要的任务。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口严重。1952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指出: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水平,是学校思想建设工作的中心环节。为了扭转过去由于普遍缺少足够称职的政治理论课师资,而导致教学水平不高的局面,必须加紧培养学校政治理论课师资。根据这一要求,教育部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和办法,把培养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大事来抓。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七年,我国高校的思想理论教育教师队伍,从少到多,不断壮大。截至1957年,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达到7494人。[6]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1964年10月,中宣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突出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的革命化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的目标要求是:要明确培养方向,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为培养革命接班人服务;要学会做学生思想工作;要随同学生一起下乡下厂,参加社会实践;要认真读书,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教师队伍应该充实和作适当调整,要有合理的比例;等等。这个时期,对教师的具体要求虽然受到了“左”的思想的影响,但其基本原则还是正确的。
粉碎“四人帮”以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彻底推翻了“四人帮”炮制的所谓“两个估计”(即“文化大革命”前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广大教师一样,扬眉吐气,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建设一支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作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塑造学生思想灵魂的工程师,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战士。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规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逐步形成制度,职称评定有了政策保障,教师政治待遇、物质待遇和工作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不断提高,教师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逐步实现了从生存意识到职业意识再到奉献意识的转化,精神境界不断攀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无论是数量或是质量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今天已是一支具有教授1674人、副教授4489人,数量达到12400多人的生力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正是因为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6.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领导思想、方法与作风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党中央和教育部强调必须首先加强党的政治思想领导,要提高认识,首长负责,亲自动手。另一方面,采取具体切实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在高校中建立政治工作制度,设立政治工作机构,实行校长或副校长专人负责制,加强组织领导,保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的健康发展。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规定:为了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学校党委应当配备党员去领导学生的年级和班的工作、配备党员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党委书记和委员力求担任政治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教授课程必须贯彻执行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原则,应当在党委领导之下,尽可能采取聘请有实际经验的人同专业教师共同授课的方法。
1964年10月,中宣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各地党委宣传(文教)部和高校的党组织,要加强对政治理论课的领导,要着重抓方向、抓教学、抓队伍。学校党委(支部)必须把抓好政治理论课工作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高校的党委书记、党员校长,都应当尽可能地兼课。省市自治区党校或有条件的地市委党校,尽可能地举办政治理论课教师进修班,进修班要设置讲授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课程。
改革开放以来,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中的领导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亲自抓、直接抓、重点抓,力度大,成效显著。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要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对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高校党委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学校宣传、教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等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表明,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什么时候党的领导坚持得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就搞得好,反之就会出问题,甚至犯错误。60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党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共同做好工作;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相结合,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职责明确、齐抓共管、覆盖全党全社会的工作机制;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最重要的保证。
以上所阐述的六个方面,是我们长期以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也是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所形成的规律性认识。
三、任重道远的广阔前景
纵观新中国成立60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波澜壮阔的历史,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成就巨大,主流健康。最根本的标志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生根开花结果,高校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培养出了大批政治上合格的各类专门人才,保证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千秋伟业后继有人和不断发展。特别是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大力推进全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批准并付诸实施课程改革新方案,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
当然,如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一样,我国高校60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工作也有缺陷、不足甚至失误。其主要表现是: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我们在高等教育方面缺乏经验,向苏联学习是必要的,但是存在着教条主义倾向,在某些方面照搬照抄现象严重,给以后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第二,1957年以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段时间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长期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第三,改革开放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对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过不一贯的情况,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致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高校多次泛滥,因而成为“十年最大的失误”,教训是深刻的。第四,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需要还有相当的距离,新课程方案内容与方法的矛盾、教授学时与内容的矛盾、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矛盾、教师业务专长与实际工作需要的矛盾、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矛盾、机构设置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矛盾等问题,都还在探索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总之,我们首先应当看到主流,如果看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的主流,就会丧失信心,是错误的;但是,如果看不到存在的问题,就会放松要求,丧失警惕,犯历史性的错误,因而是有害的。只有坚持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工作放到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来考察,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考察,才能高屋建瓴,增强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自信心和使命感。
总结过去,是为了开辟未来。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我们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前景广阔,任重道远,责任重大。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继续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提高到新水平。
第一,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做好教育当代大学生的工作,不断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坚持用改革的精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工作。第三,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进一步在深入人心上下功夫,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力求实效上下功夫。第四,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价及其研究工作,构建思想理论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力求最大限度地在领导与群众、学生与教师、社会与学校之间形成共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营造更加宽松、和谐、健康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第五,强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管理。科学的管理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既要有高水平的教育生产力,又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生产关系,要力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为最佳生产方式,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工作。第六,继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上来,加倍努力工作,务求实效,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注释:
*资料来源: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南开大学召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第一次全体大会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2009年6月14日)。
标签: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论文; 政治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