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附属第三医院普外科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胆囊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于2016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胆囊炎术后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术后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得分和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和自我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炎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胆囊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197-02
胆囊炎是胆管系统常见疾病,是因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导致[1],为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与胆结石并存。手术是治疗胆囊炎患者的最佳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微创手术,虽然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术后的围术期护理仍必不可少,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本科室胆囊炎手术患者的病因,结合随访患者的情况,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患者的胆囊炎是由饮食引起的,术后生活质量也与饮食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针对胆囊炎术后患者特别制定了患者术后的健康教育,并在2016年1-12月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于2016年1-12月在我院行胆囊炎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龄(43.23±4.32)岁;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龄(46.45±3.89)岁。两组患者均无其他合并疾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胆囊炎术后常规宣教,包括出院后饮食清淡,定期复查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2.1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胆囊炎发生的原因及机制:多数患者是因为三餐不规律,暴饮暴食,常吃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引起胆囊受损,导致病变。如果患者术后仍高胆固醇、高脂饮食,则很有可能会再发生胆管炎。不过,告知患者若术后坚持饮食清淡,规律运动,就能够控制疾病的发生。通过讲述这些,让患者意识到术后饮食、运动的重要性,有效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1.2.2告知患者胆囊炎术后需要特别注意饮食。(1)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多饮水,以稀释体内的胆固醇和油脂;(2)少食脂肪、胆固醇、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卵、坚果等,多食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等;(3)调整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榨,减少食用油量,使用植物油[2]。(4)多食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胆囊炎术后胆汁分泌减少,不能进入肠道消化脂肪,容易引起便秘。(5)戒烟戒酒,少食辛辣食物。
1.2.3告知患者术后要坚持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运动适量,以不感觉到劳累为限。肥胖者要注意减肥,以减少胆固醇、脂肪的量。
1.2.4其他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中医认为胆囊炎和胆结石是由于体内情志不畅引起的,因此胆囊炎术后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很重要。此外,还需要坚持遵医嘱用药,如有腹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定期复查等。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情况。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时,填写《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3],内容包括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70条目,按0~100分计分,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患者对目前生活质量的满意度,特别是饮食和运动方面,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随访情况的比较
3.讨论
胆囊炎是腹部常见疾病,仅次于阑尾炎,多由细菌感染和长期饮食不规律引起的胆囊损伤引起。胆囊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胆囊炎患者多突发疼痛,可急诊手术或者先缓解疼痛症状再择期手术;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多已失去功能,也应行胆囊炎手术。为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本科室实行了胆囊炎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和自我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胆囊炎患者术后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这与熊建萍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4]。
本研究首先通过告知患者术后饮食、运动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其依从性;紧接着告知患者具体的饮食、运动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术后正确的生活方式,让其有据可依,在已加强的依从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的生活规律了,饮食、运动都健康了,身体和心情也随之放松,对生活的信心就更大了,因此患者对生活方式的自我评价也更高了。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主动参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从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配合,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恢复[5]。
当然,由于时间、精力的局限性,本研究也有一定的不足,如仅研究了术后6个月时的随访效果,以后我们会继续深入研究健康教育在胆囊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以为临床护理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任瑞芳,林燕,赵晓文.对高龄胆囊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0):957-958.
[2]周云兰,万蔚霞,刘英等.腹腔镜胆囊炎、胆结石患者胆囊切除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J].黑龙江医学,2007,31(12):946-946.
[3]王曙红.临床护理评价量表及应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86-91.
[4]熊建萍.胆囊炎患者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373-374.
[5]吴玲,谭卫红,郑付荣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0例健康教育[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5):381,384.
论文作者:王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胆囊炎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手术论文; 饮食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