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克:共同构筑E时代的长城_维客论文

魏克:共同构筑E时代的长城_维客论文

维客:共筑E时代的“万里长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万里长城论文,时代论文,维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方兴东引领着他的“博客中国”卷起一股网络博客的时尚风潮时,维客(wiki,又译成维基),一个原本陌生的词开始在互联网上初露端倪。它没有宏大的类似《博客宣言》的宣言书,也没有类似克林顿性丑闻和“911”等对博客的崛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维客,它不靠任何煽动性事件来炒作,而是在纷繁复杂的E时代,构筑起可供人人参与编写的任何文本。“维客”们正是本着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来开始修筑这道E时代的“万里长城”。

(一)WIKI的发展历史

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意是“快点快点”。经过沃德·坎宁安在1995年的一翻有趣的奇思妙想,这个词被用来形容社区群体的便捷化协作式的超文本书写则非常形象生动。同时,他所开发的一套名为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的工具正逐渐成熟,并运用到Wiki中来。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这个系统主要还是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那么Wiki的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为该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目前,Wikipedia(维基百科)是世界上最大的Wiki系统,它是一个基于Wiki和GNU FDL的百科全书网站系统。维基百科的建立乃是这门技术在互联网领域中其核心精神的最大的体现。其中文版的维基百科(zh.wikipedia,org)始于2002年10月底,与此同时,在中国wiki也被习惯性地译成了维客(见www.cnic.org)。

维客,对国内的众多网民们来说,还真是一个新鲜词。相比于这几年来“博客风”迅速刮起,维客却显得“风平浪静”。虽说小荷才露尖尖角,却有许多人愿意为之作“贡献”,而这些愿意在页面上添砖加瓦的人自然被称之为“维客”了。“贡献”一词最能体现Wiki的人性化管理。当初沃德就是本着“人性本善、乐施求真”的哲学思想,为追求真理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所以,在维客的世界中,每次的页面的改动称为“贡献”(contribution),它体现着一种人文的关怀,同时这也是在维客技术支持下网站生存的根基。

(二)从维客与博客的区别来看维客的特征

许多人把博客和维客当作同样的事物,其实,这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也正是因为其自身的优越性使维客渐渐具备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趋势。

它们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即:公共话题的群体协作式书写与个人话题的个体交流式写作。维客技术支持的是一套群体协同写作工具,它提供的是一个公共空间,涉及的是一些公众性的话题。人们可以自由地创建、创作和修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或者与其他伙伴共同创作。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它的任何一个页面都可以随意修改、增删,在众多维客们的共同努力下,大家集思广益,建立一个供社群享有的公用的知识库。而博客则是管理个人内容的工具,它强调的是一种个性化的东西,比如涉及到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点滴的体验或者是个人对社会各方面现象的评论。总之,这是一个各抒己见的地方。虽然博客也强调一种交流,但这种交流只是对他人的一种外部的补充,却不象维客一样可以在他人的记录中直接修改甚至删除。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呈现的两种不同的态势,即社群知识的共享与个体知识的共享。维客技术因为建立在人人参与、协作书写的基础上,它体现的是社群知识的共享。从个性化思维过渡到共性化文本的生成,不是简单的加与减,而是思想的乘积,每个人都可以给其他人提供思想的火花,而且这种无尽的书写,也是通过不断交流,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使这个无限拓展的文本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并且,其中主观性的个人话语也逐渐变得客观中立,形成一种群体的共识。而博客,也是个人日志的交流与共享,但究其根源,体现的是个人知识的共享,从最初的程序员之间的日志到现在日记博客、新闻博客、教育博客等众多博客门类的拓展,它都是一种个人的声音,张扬的是一种个性,只不过博客起到了对个人知识的超级链接。

再次,鉴于维客协作式书写的特征,可见它所涵盖的范围是知识场与信息场,大家本着追求真理的志愿,自觉为“维基”作“贡献”。而博客的日志性书写的属性是促成它在中国的迅速流行的原因之一,其中一部分博客的内容完全体现为个人日记体的写作或是个人鉴赏,其涵盖的范围大致是个人的情感以及平凡琐事,甚至成了一部分小资们自我宣泄的地方,因此它的内容不具有公共性,即使涉及到的是一个公众话题,也可能因为个人情绪的渗透而变得个性十足,甚至演变成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情感模式,而绝对不是一次知识场域的拓延。

另外,在读者层面上的著作者与反馈者之间的区别。博客网站上的读者可能只是内容的浏览者,某一主题的参与者或是评价者,来自个人的声音充斥在一起,他们可以是不交融的,读者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反馈;而作为维客网站上的读者,只要你愿意,你的参与性评论不仅仅只是单一的外在的反馈,而且可以与其他人的看法在相辅相成中融合与扩充,而他所“贡献”出来的一点成了这“万里长城”中的一小块砖,虽然不起眼,却坚实可靠。所以说维客们的身份可以看作是著作者,而并不象博客,读者只能作为其自身的反馈者。

还有一点,纵向链接与横向链接的区别。维客与博客在某一层次上虽同属超链接式的操作方式,但其在坐标轴上的最后的趋向是不同的。维客属于纵向链接,虽然维客建立的是一个公共空间,但它并不抹杀创造性,只是最后在集思广益之下走向“共和”。正因为wiki的平等性原则,使它集中了平凡与不平凡人的思想,在不断增删与提炼中,纵向式到达金字塔的顶端,获取思想的精粹。维客们正是这一“造金术”的使用者与受益者。而博客则属于横向链接,在横坐标上,每一点都是每个博客的个人网站,它不需要与其他同一类型的博客达到共识性,而只要共享与交流个性化的东西,没有哪个博客可以在其他博客的网页上任意增删他人的话语。所以说,在博客的领域,博客(blogger)与博客(blogger)之间互不影响,平等共存,呈现在同一水平线,趋向于正无穷。因此,维客与博客可以看成是网域坐标轴上的纵横两条线,以自身的独特性吸引不同的维客迷或博客迷。

可以说,开放、合作、平等、共创、共享是WIKI的精髓。而如果只是抽象地介绍这些特性未免太单薄了,而如上将维客与博客作了一个较系统的对比,可以更加形象生动。

(三)维客蕴藏的潜力

伴随着沃德·坎宁安成功开发的这套名为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的工具的成熟,它其中蕴涵的潜力将慢慢付渚于实践。

维客的创始人沃德·坎安宁,他最初的目的是为和自己一起开发编辑语言的人建立一个互相链接、可供交流的信息化环境。但是,当他觉察出人人都有渴望表达自己的欲望时,就将这一可供大家一起编写文章的维客技术向大众推而广之,来激发所有人“讲故事”的本性,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著作者,不墨守陈规原有文章的格式、结构,而是自由、方便、快捷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它可以是一个想法、可以是一篇文章、可以是一次修正,或可以按自己的习惯,将文字与图片进行超链接式的任意组合。因此,维客站点的页面内容随时可能变化,随时可能出现新的话题,随时可能出现新的语言版本,随时可能出现新的面貌,世界上每个角落的观点意见、世界上每种语言都可能随时浮现,这些是谁也无法预期的。每一个来访者的每一次曾经的修改,每一个曾经生成的页面都会被保留下来,以备查阅和再次修改。

它的巨大潜力还表现在,作为一种开放式源代码的运动,其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互动性得到了无限的增强。即使在博客流行于网络的今天,个人观点的表达随处可见,但是要想直接在页面上修改别人的帖子也是办不到的。博客的阅读者仍旧是被动的接收信息,如果对博客主人的某个观点不满,只能在其后面作出一定的评论;而在维客中,每个人既是阅读者,同时又是书写者。在这套可以任意编辑的网络白纸上,任何人都能在前人写过的内容上编辑加工,也能够按照一定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组合模仿。这正是维客技术作为一项潜力股的重要特征:“人人都是作者,人人都是编辑”。

另外,维客绝对不是以盈利性为目的,在它的网站上不出现任何广告,甚至是软广告。除了维基百科是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运作,维基媒体基金会同时还拥有其他几个多语言的、内容开放的Wiki计划:如维基词典、维基教科书、维基物种等等,可以看作是为全人类服务的公共资源,同时任何人都可以为其作“贡献”,积极成为它的一份子。同时,国内最大的维客网站“网络天书”(www.cnic.org)的创始人和最高管理员在接受《上海星期三》的专访时也持此观点。他认为从最初开始,采用ORG域名就决定了Wiki站点的非赢利性质。

(四)维客遇到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尽管如此,wiki的发展仍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协作方式的陌生化、兴趣点培养、如何才能符合网民们的口味、怎样才能在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脱颖而出、维客身份的质疑与认同以及公众环境意识的建立等等。

在这个突显个性的时代,如何在公共空间内让原本陌生的维客们对同一点达到共识,协作式的共同书写方式是否会让原命题变得面目全非,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到的问题。因为,完全客观性的记录是不存在的,每个人的参与也必然会带着个人的印记。而且,维客倡导的也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态势,所以它也只能是在个人主观化的思想下,尽可能达到一种客观与中立,而不是完全的客观。因此出现了一个问题便是,方式的协作化与内容的非统一性。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修改与增删,将个人的意见或建议衍变为集体的结晶,那么在大家协作下完成的一个文本将是向着客观化的趋势靠拢,渐渐形成一种共识。

其次,wiki作为一种比较新兴的技术性产物,如何让越来越多的网上冲浪者来认识它,喜欢它,成为它的一个共同参与者,一起推进维基事业的前进,是当下维基在中国发展一个重要突破口。在中国,除了维基百科zh.wikipedia,org的迅速运转,还有其他推崇维客技术的网站,如“网络天书”(www.cnic.org),是维客技术的积极响应者。但是,就中国网络环境来看,维客技术的发展相对于其他网点来说还只是零星的一小块。因此,如何保持wiki的宗旨不变的前提下,找到一个导火索来抛砖引玉,吸引中国网民的眼球,那是势在必行的。方信东有他的“博客宣言”,那么维客是不是也该找寻找一个能够在中国网民中拓延发展的新的立意。我们不需要夸夸其谈的空洞的文字,但我们需要内容与形式同样新颖的wiki网站,以便大力推广它在中国的发展。

与博客这一类似于个人创建网站不同的是,维客最终希望达到的是群体的共识,因此,我们不得不提出另一个问题,个人的身份可能会被质疑。因为你的记录与表达很可能会被修改甚至删除,虽然你作出了“贡献”,但在表面来看,似乎被否认。其实不然,这里就涉及到个人传播与社会共享的关系。你作为一个个体,其个人化传播在这一社会化的互动中得到了洗练,即使被更改或变得面目全非,但是你的每次记录将被保存,而且,如果你能给别人提供一种启发,这一隐性作用,可谓是一种质的飞跃,远非表面上就能显而易见的。因此,每次善意的“贡献”都是一次积累,而每个贡献者最终都能得到身份的认同。而这种认同只有显性与隐性的区别,维基对每个“贡献者”都一视同仁,没有偏颇。

当然,不排除有人对维客网站的恶意破坏。尽管wiki倡导“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可参与,但破坏者、恶作剧者总是存在的,他们在页面上任意地涂涂改改,来炫耀自己的本事。还好如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wiki有记录和封存IP的功能,将破坏者的IP记录下来他就不能再胡作非为了。因此公共环境意识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维客们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乃是维基网站能健康有序地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和有利保障。

总之,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wiki一定是不够完善的,在这个不断革新的新媒体时代,它所遇到的问题也是纷繁复杂。即使是小荷才露尖尖角,wiki也能凭着自身独特的优越性前进,它的发展前景也是极其可观的。作为一种协作式的软件,wiki不仅适合做百科全书、知识库、整理某一个领域的知识等知识型站点,还可以由几个分在不同地区的人利用维客技术协同工作、共同写一本书。其实,它的其他新功能也将在不断运用中得到拓展。尽管现在看来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维客们的那种探索精神一定会让它发展得更好。

综观维客技术的发展态势、自身的特点、潜在的闪光点以及遇到的诸多问题,我们既可以看到它作为新媒体中的一项新的技术在信息化环境中可预期的发展机遇,也可以体会到维客们在共筑E时代的“万里长城”中碰到的许多挑战和预设的困难。从传统媒体走向新媒体的大环境下,wiki就象一个新的生命军顽强地在网络世界中扎根下来,同时,它在传播学与社会学上的重大意义也将随着它的发展在今后渐渐得到彰显。

标签:;  ;  

魏克:共同构筑E时代的长城_维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