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答演绎法的符号逻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演绎法论文,符号逻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 B812.23
妙答演绎法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一个主要概念,它是指人们在作出妙答的过程中所运用符号逻辑中的各种演绎法。本文就妙答演绎法的产生来源、分类和功能等符号逻辑问题作一些探求,以揭示妙答演绎法的分类和规则、功能等逻辑性质,将有助于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自觉地运用妙答演绎法,创造出更多、更丰富、更精彩的妙答来。
一、妙答演绎法的产生来源于人们妙答思维活动的实践
提问者提出问题,答问者作出回答,这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常见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妙答即巧妙回答,是一种往往突破常规思维定势或作出出人意料的回答。答问者往往面对难以回答的问题,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但刹时间却又能做出惊人的回答,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古来今往的妙答是人类思维的智慧结晶,它成为人类思维宝库中一束瑰丽的花朵。
妙答与符号逻辑,尤其是符号逻辑中的演绎方法表面看来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两者之间关系极为密切。符号逻辑是运用人工语言的符号来揭示思维形式和方法的规律、规则等。逻辑的符号不代表它的自身,却能代表与其自身不同的对象。它虽然不可能是一类的独立体,但也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它的产生是来源于人们长期日常思维活动的实践,从思维活动的妙答实践中概括而抽象出来的。符号逻辑作为一门科学,它是人们对逻辑的符号的规律和规则进行刻划和规范而形成的一门现代逻辑学。符号逻辑的产生也是来源于人们长期思维活动的实践。
1.妙答中蕴含着符号逻辑的命题。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命题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演绎是由命题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推出新的命题。因而,命题是演绎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从表达妙答的自然语言的符号,可以看出妙答的答词是都蕴含着不同类的符号逻辑中的命题。
例 1 阿凡提妙答御河有多少桶水。阿凡提是中国民间传说的一位智者。国王不相信他的聪明才智超群,把阿凡提叫到王宫里。国王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很聪明,你知道王宫前那条御河有多少桶水?”阿凡提答:“如果你给我的这个桶有那条御河那么大(p), 那末这条御河只有一桶水(q);如果你给我的这个桶有那条御河一半大(p),那末这条御河有两桶水(q)……”国王哑口无言。(以“p”、“q ”代表命题;“ ”表示命题的联结项。)
例 2 小孩王无泽妙答何者为獐,何者为鹿。古代政治家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数岁常常语出惊人,被人们称为神童。有一个客人却不信,有一天他送来一只笼子,笼内装有两只动物:一只獐和一只鹿。客人故意问:“何者为獐?何者为鹿?”小元泽便答:“獐的旁边者为鹿(p),鹿旁边者为獐(q)。”这一妙答博得了满堂喝彩。
以上的例1,阿凡提的答词从自然语言的符号看, 这是两个条件复句;“如果”、“那末”是表达充分条件的自然语言的符号。从符号逻辑角度看,它是由两个充分条件的命题构成的,其逻辑结构公式为: p→q。这个逻辑结构公式至少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p是q的充分条件”,有p必然有q。二是“p与q真值都是真时,其逻辑真值为真”;p与q真值都是假时,其逻辑真值为真;p假与q真时,其逻辑真值为真;p真与q假时,其逻辑真值为假。以“T”表示“真”,“F”表示假(下文同),p→q的真值表如下:
pqp→q
───────
TT T
TF F
FT T
FF T
由此可见,阿凡提的答词里的逻辑值为真值表的第四项:虽然p(F)q(F),但p→q都是真的。阿凡提超出人们常规思维的定势。 作出出人意料的回答,真不失为一种巧妙的回答。p→q的逻辑表达式正是符号逻辑的一个重要内容。
以上的例2,小元泽的答词从自然语言的符号看, 是由一个并列复句组成的;从工人语言的符号逻辑看是由一个联言命题组成的,其逻辑结构为p∧q。“∧”表示“合取”的意思。这个逻辑符号表达式的含义至少有这个意义:只有p(T)与q(T)时“p∧q”的逻辑值才是真值。小元泽虽然没有指出哪只动物为獐,哪只动物为鹿,但作为七岁的小孩能动用两个事物之间的对称关系,形成一个复合陈述,真是语出惊人。“p∧q”成为复合陈述的复合命题也正是符号逻辑的一个重要内容。
2.妙答中蕴含着符号逻辑的演绎方法。我们从许多案例妙答的自然语言的符号,可以看出许许多多的妙答蕴含着符号逻辑中的演绎法。
例 3 赫尔岑妙答女主人。有一天,俄国作家赫尔岑应约到朋友家欣赏当时最流行的音乐。听了一会儿,他便厌烦起来,后来竟双手捂住耳朵,打起瞌睡来了。这时,女主人推了推他,不高兴地问:“先生,你不爱音乐?”赫尔岑摇了摇头说:“这种轻佻的音乐有什么好听?”女主人惊讶地说:“天哪!你说什么?这歌曲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呀!”赫尔岑反问道:“最流行的就一定高尚吗?”女主人问:“不高尚怎么流行呢?”这时赫尔岑很风趣地答:“那么,依你看,最流行的感冒也是高尚的了。”
例 4 海涅妙答旅行家。德国大诗人海涅是犹太人,经常因此遭到攻击。有一次在一个晚会上,一个很有素养的旅行家对海涅讲述他在旅行中发现一个小岛,说什么“这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使我感到很惊奇,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我弥补这个缺陷?”海涅白了他一眼说:“如果真是这样(p),那么我同你一块到岛上去一趟, 不是就可以了吗(q)?”那位旅行家目瞪口呆。
以上的例3和例4赫尔岑反驳女主人和海涅反讥旅行家的答词都包含着一个否定后件式的充分条件假言演绎法。其符号逻辑的表达式为:
p→q
───(“┐”表否定,下文同)
以上这些符号逻辑的表述式正是符号逻辑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阿凡提智答国王的难题、小元泽智答客人的难题、赫尔岑反驳主人和海涅反讥旅行家的难题,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活动的实践。从这些智答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符号逻辑并不是神秘的东西,而是人们在日常思维中充满着不自觉或自觉的运用符号逻辑,符号逻辑尤其是演绎法产生的来源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思维活动的实践。
二、妙答演绎法可以进行符号逻辑的分类
揣摩妙答演绎法的逻辑分类,有益于认识妙答演绎法的逻辑性质,这有助于人们运用演绎法创造出更为惊人的妙答来。
根据妙答运用演绎法的大前提是何类命题及其逻辑性质,妙答演绎法可分为妙答直言演绎法、妙答假言演绎法、妙答假言选言演绎法等。
1.妙答直言演绎法
妙答直言演绎法是指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直言命题而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的演绎法。
例 5 晏子妙答楚王。古代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但楚国是强国,齐国是弱国。齐国派身材矮小的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国国王想趁机侮辱晏子问:“为什么派你到这儿来?”(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身材矮小,与外交使者不相称)晏子拱了拱手答:“敝国有个规矩,派到上等国家去的人是上等人(M),我(s)不是上等人,所以我(s )被派到你们这儿来了(p)。”晏子说着,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跟着笑。
以上的例5, 晏子的答词实际上运用了一个直言演绎法:派往上等国家去的人(p)是上等人(M),我(s)不是上等人(M),所以,我(s)不是派往上等国家去的人。(p)。
其逻辑符号表达式为:
这是一个直言演绎法的逻辑结构式。可见他的妙答演绎法是直言演绎法。
2.妙答假言演绎法
这类妙答假言演绎法是指在妙答过程中运用了前提至少有一个是假言命题,并且是根据假言命题前后件之间的关系而推出结论的演绎法。这类妙答假言演绎法大多出现在答问者反驳提问者的错误时,而且大多运用否定后件式的充分条件假言演绎法。
例 6 贝尔克斥参议员的妙答。有一位美国参议员对美国逻辑学家贝尔克说:“所有的共产党都反对我,你也反对我,所以你是共产党。(p)你说对吗?”
贝尔克答道:亲爱的参议员先生,你的推论真是妙极了,如果你的推论正确,那末下面的推论也能成立:所有鹅都吃白菜,你也吃白菜,所以你也是鹅。贝尔克有力的反驳,令那位参议员无法招架。
以上的例6,贝尔克为了回答同时又要反驳参议员的谬论, 在答词中运用了一个否定后件式的充分条件假言演绎法,其自然语言的符号表达式为:
如果“所有的共产党都反对我,你也反对我,所以你是共产党”的推论正确(p),那末“所有的鹅都吃白菜,你也吃白菜,所以你也是鹅”(q)的推论也成立。
事实上,“所有的鹅都吃白菜,……”命题是假的;所以,“所有的共产党……,……所以你是共产党”命题也是假的。
这一演绎法的符号逻辑表达式如下:
p→q,
─────
贝尔克既要作出回答,又要同时予以反驳参议员,他巧妙地运用了否定后件式的充分条件假言演绎法,首先假定对方论题为真,必然推出一个荒谬的结果,即“你也是鹅”的错误命题,从而又由否定这一荒谬的命题必然得出“你是共产党”是一个错误的论题。可见贝尔克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种演绎法的功力之大。
3.妙答选言演绎法
妙答选言演绎法是指在妙答过程中运用前提中有一个是选言命题,并且根据选言命题之间的逻辑性质进行演绎的方法。
例 7 狱吏妙答韩非。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传说:韩非和李斯都是战国时代的有才干的人。
韩非被李斯诬陷入狱后,非常悲愤,有一天,他质问狱吏:“我究竟犯了什么罪?”
狱吏答道:“一只鸡笼里容不下两只公鸡,他们遇见像公子您这样有才干的人,只有两个办法,‘不是重用,就是害死’。”
韩非听了狱吏的话自知活不成了,明知赐给他喝的是毒酒,也只好喝下去了。
以上的例7, 狱吏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以“一只鸡笼里容不下两只公鸡”为喻体,以来比喻有才干的韩非遇到有才干的李斯不能同在一个朝廷里共事。我们从“只有两个办法,‘不是重用,就是害死’”这一句自然语言的符号,可以整理一个自然语言的符号的一个选言演绎法:
朝廷里有两个有才干人要么一个人重用(p),要么一个害死(q);
你(韩非)不是重用的人(┐p);
─────────────────
所以,你是将要害死的人(q)。
我们根据以上自然语言的符号的表达式,可以整理出符号逻辑的表达式:
由此可见,狱吏妙答韩非的提问,巧妙地运用了妙答选言演绎法。
4.妙答假言选言演绎法
妙答假言选言法是指在妙答过程中运用了以两个假言命题和一个两肢选言命题作为前提的演绎法方法。这也叫做“二难”演绎法。所谓“二难”就是指进退两难的意思。在论辩过程中恰当运用“二难”推理可以使论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例 8 纪昀妙答国王乾隆:
古代有一位著名学者、大臣——纪昀,又叫纪晓岚。有一次,国王乾隆与他同游汨罗江。汨罗江是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自尽殉国之地。乾隆借机给纪昀出了一个难题。
“君要臣死,臣应如何?”乾隆问。
“臣当万死不辞”纪昀不假思索地回答。
“你是我的忠臣。为表露你的一片忠肠,我命你立即投水而死。你怎么办?”乾隆道。
“臣领旨!”纪昀道。
纪昀奔向船头,却并不跳下江去,站在船头呆呆地自言自语一番,又回身跪在乾隆面前。
“为何不遵朕的旨意?”乾隆问道。
纪昀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正要投江,三闾大夫屈原从江中跳起来骂我道:‘纪昀小子,你要做千古罪人吗?当年我投江,是因为楚王昏庸,楚国将要灭亡。现在皇上英明,国家昌盛,你却要投汨罗江,你要将当今英主比作何人?’你称我为忠臣,我岂能罔上诬主?所以不敢投江。”乾隆听罢哈哈大笑,亲手将纪昀扶起。
以上例6, 国王乾隆出了一个难题欲使纪昀无论投江与否都免不了一死。纪昀却巧妙地通过妙答的“二难”演绎法对付皇帝乾隆的刁难。
乾隆为了戏弄和刁难纪昀出了一个简单构成式的二难推理:
如果纪昀是忠臣,那末就要遵旨投江而死;如果纪昀不是忠臣,(指不愿投江而死),那末就违旨处死;
纪昀或者是忠臣,或者不是忠臣;
──────────────────
所以,纪昀不管怎样都得死。
这个“二难”演绎法将纪昀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无论投江与不投江,都免不了死。
纪昀面对国王乾隆的这一个“二难”的问题,也设计了一个“二难”答案,其自然语言的符号表达式如下:
如果你国王(乾隆)是楚王一样的昏君(p), 那末我(纪昀)就应该效法屈原投江而死(R);如果你国王(乾隆)是明君(q),那末我(纪昀)就不应该效法屈原投江而死(因为死了就是“罔上诬主”)(s);
我或者不投江而死,或者投江而死
───────────────────
所以,你或者是明君,或者是昏君。
我们通过以上纪昀的一个二难演绎法的自然语言的符号,用逻辑符号整理出这一个二难演绎法的符号逻辑表达式:
p→R;q→s;
┐R∨┐s;
────────
∴┐p∨┐q。
由此可见,纪昀在回答国王乾隆的“二难”提问时巧妙地运用妙答的假言选言演绎法。
三、妙答演绎法的逻辑功能
演绎法是符号逻辑的一个主要内容。演绎法是人们思维的工具,妙答演绎法在妙答过程中发挥了特有的功能。
1.假言趋势归谬,反讥反驳有力量
人们在社会交际活动中,常常会遇到有人提出错误的甚至荒唐的难以回答的问题,或有人提出讥讽甚至人身攻击的难以回答的问题。答问者如果巧妙地运用符号逻辑中否定充分条件后件的演绎法,有助于创造出惊人的反讥反驳的妙答来。答问者故意地假定提问者的错误观点或人身攻击的言辞(p)为真的, 那末就必然会推出一个明显的荒谬的结果(Q)来;这个明显的荒谬的结果必然要否定(┐Q)(这里是假言趋势归谬的过程);这样引起明显荒谬的结果的“充分条件”也必须予以否定(┐P)。这样反驳、反讥就犀利有力,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 赫尔岑反驳女主人、贝尔克反驳参议员的提问、海涅反讥旅行家的提问都是运用了假言趋势归谬的演绎法。这里足见演绎法尤其否定后件式的充分条件演绎法在反驳反讥中的特殊功能。我们再通过对朗宁反驳竞选对手敌论的案例更能加深理解它的逻辑功能:
例 9 加拿大有一次竞选外交官参加竞选的朗宁遭到敌手攻击说他不能参加竞选,因为他是在中国襄樊那个地方生下来后吃中国人奶长大的,是中国人的血统。向朗宁提出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朗宁在竞选的演讲中答是:
如果按照吃什么奶长大的就是什么血统(P), 那么你们生下来吃牛奶长大的,你们就是牛的血统(Q)。
2.选言化繁为简,说理透辟有思路
客观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人们要认识的对象也是十分复杂的。有时要对人们提出认识客观对象的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这时运用选言演绎法,可以把复杂的客观对象摆出诸种情况,然后根据选言命题之间的逻辑性质进行演绎,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说理极为透辟,使回答成为一种化繁为简的妙答选言演绎法。上文中的例7, 狱吏回答韩非关于两个有用人才同事于一个朝廷不得重用就是害死的回答,正是化繁为简的妙答选言演绎法说理透辟有力的例证。
例 10 中国的经济建设在1958年开始进入了曲折的阶段,1959 年至1962年处于困难时期。当时中国广大人民都在思考: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毛泽东1963年在《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作了巧妙的回答:“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以上的例10,毛泽东的回答之所以能谓之为巧妙,就是巧妙地运用了一个运用选言演绎法的结果。以自然语言的符号将其思维过程整理如下:
人的正确思想要么从天上掉下来,要么人们头脑里固有的,要么从社会实践中来,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
────────────────────────────
所以,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我们把以上自然语言的符号表达式,可以整理出以下逻辑符号的表达式:
3.假言选言设“难”,摆脱困难有方略
人们在社会交际中常常会遇到很难回答的问题,答问者有时可以充分发挥“二难”演绎法的功能,运用假言选言演绎法,故意设置“二难”演绎使提问者置于进退两难的困境呈现出答问者摆脱困难却有方略。上文中例8,纪昀面对国王乾隆的“二难”提问, 他以牙还牙故意设置一个“二难”演绎法,摆脱困境刹时间能转危为安了。足见假言选言演绎法的设置“二难”的功力是很大的。
例 11 晏子诱使楚王说出“你说实话”。
古代强大的楚国国王想讥笑力量弱的齐国派来的晏子。晏子身体十分矮小。楚国国王问:“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意思是晏子面貌很丑、人很矮,不能当外交使者)晏子答:“齐国人都多得很。”楚王问:“那为什么打发你来?”晏子说:“你这一问,我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欺君之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不得不说:“你说实话,我不生气。”
其自然语言的符号表达式为:
如果撒个谎,那末怕犯欺君之罪;如果说实话,那末怕大王生气。
或者撒个谎,或者说实话。
───────────────────────
所以,或者怕犯欺君之罪,或者怕大王生气。
晏子为自己故意设置了一个“二难”困境,迫使楚王不得不说出“你说实话,我不生气”来。足见晏子巧妙设置“二难”演绎法,摆脱困境却有方略,也足见假言选言设“二难”的演绎法在妙答中颇具独特的功能。
4.直言断定陈述,言简意赅有余味
人们在社会交际中常常要观点鲜明地回答有些很难回答的问题。这时运用直言演绎法,以坚定的论据作出断定,陈述胸臆,往往可收到言简意赅,余味无穷的效果。上文例4, 晏子以“派到上等国家去的人是上等人,我不是上等人,所以我被派到你们这儿来了”回击楚王的讥笑。这一个直言演绎法使他的直言相答逻辑性极强,且具幽默和余味无穷的功能。直言演绎法在观点鲜明、陈述胸臆中颇具逻辑的功能。
标签:逻辑符号论文; 命题逻辑论文; 假言命题论文; 命题的否定论文; 假言推理论文; 直言命题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纪晓岚论文; 演绎推理论文; 充分条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