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刘婷婷1,谷恒芳2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刘婷婷1,谷恒芳2

1.莒南县水利局;2.莒南县相邸水库管理所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将会对工程成本、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灌浆技术具有操作方便、防渗堵漏、加固稳定等特点,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受地质条件、施工要求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对灌浆施工技术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安全。因此,探究灌浆施工各个阶段的技术要点和质量管理措施成为关系到建筑企业利益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引言:近年来,国内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加强工程质量控制也成为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灌浆施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常用技术,除了要根据现场情况和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灌浆方式外,还要重视做好灌浆施工技术管理。文章首先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灌浆技术,随后就灌浆施工的操作步骤和质量控制策略展开了简单分析。

一、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灌浆形式

1、纯压式灌浆

通过前期地质勘查,如果水利水电工程所在区域的地下岩层裂隙较大,则需要采用纯压式灌浆施工,一方面可以利用浆液直接填满裂隙,提高地基承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地下水从岩层裂隙向内渗漏,保证了水利水电工程地基的稳定性。纯压式灌浆技术的基本操作原理是先进行钻孔,待钻孔与裂隙联通后,利用高压设备将配制好的浆液直接压入到岩层裂隙中。该作业环节属于单相施工,完成灌注后拔出导管并进行封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浆液中固体颗粒的粒径,避免造成裂隙堵塞,影响灌注效果。

2、循环式灌浆

根据循环路径的不同,又可细分为孔内循环和孔口循环两种。孔内循环一般是联通内外管道,通过外加压力使得内外管道中的浆液始终处于流动状态,避免浆液停滞、凝固,直到浆液灌满所有的裂隙。循环式灌浆技术的优点在于强化了灌浆质量,大幅度减少了灌注过程中出现沉降问题的概率。因此,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中多采用循环式灌浆施工技术。除此之外,在这种灌浆模式下,又分为自上而下灌浆和一次性灌浆两种操作方法,对于岩层破碎较为严重的地段,首先考虑使用自上而下灌浆法,对于岩层透水性差、裂缝少的岩层,则选择一次性灌浆法。

二、灌浆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1、科学配制灌浆材料

灌浆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的效果。如果灌浆材料配制不规范,或是质量不达标,则容易出现堵孔、过早凝固、灌注困难等问题。因此,在进行灌浆材料制备时,必须严格依照行业内的相关技术规范。总体来说,浆液的主要组成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水以及其他的添加剂等。除了要控制好各个物料的掺配比例外,还要注意均匀搅拌,保证浆液的粘度、易性、流动性等都符合施工标准,随后才可以进行灌注施工。

2、钻孔施工技术要点

钻孔是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钻孔的位置、孔径的大小等,都会影响后期灌注的质量。钻孔施工中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三方面:(1)根据前期地质勘查的相关结果确定钻孔顺序和钻孔位置,成孔后还要进行吸水量检测、压水实验等,以保证钻孔各方面的参数都能符合要求;(2)孔斜率要求。根据行业施工规范,钻孔必须均匀垂直,不允许出现斜孔,且孔的内壁要光滑、稳定,避免出现坍孔等问题,否则将会影响后期的灌注质量;(3)钻孔冲洗和裂隙处理。钻孔过程中会产生碎石,需要将碎石、岩粉从钻孔内清理出去。如果钻孔内部出现裂缝,可以使用岩石胶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的质量控制

1、加强施工方案的质量检查

考虑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境复杂,加强灌浆施工中需要控制的技术要点较多,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开展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工程方案,一来可以为后期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参考,二来也能够强化施工质量控制,便于在各个施工阶段开展相应的灌浆质量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在编制完施工方案后,还要将该方案提交到专门的审核部门,对该施工方案的质量和可行性进行审查,尤其是后期施工中的一些细节性问题,需要对具体的处理方案进行明确说明。经过质量检查,由专家组提出修改意见,经过完善后方可作为后期施工的参考依据。

2、严重漏水时的质量管理

在水利水电灌浆施工的过程之中,最容易发生的问题就是漏水,主要原因是就是在选择施工位置的是时候没有根据实际所需来进行选择,一旦发生漏水的情况,将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竣工之后的整体质量。所以,我们要根据漏水部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处理,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采取模袋灌浆技术,其主要特点就是具备高耐磨性,也就是说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可以使得各类灌浆材料不会外漏,在模袋进行反复挤压的时候,灌浆材料会慢慢的流出,那么材料的稳固性能就会越好,最终使得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3、贯彻落实质量检查责任机制

水利水电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各个部门交叉作业,给质量监督和检查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干扰。为了强化质量控制,一方面需要各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施工人员,强化自身的质量检查责任意识,对于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尽快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又要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各项质量检查制度,形成外部约束。例如,建筑企业可以成立现场质量监督小组,专门负责现场灌浆施工的巡查,并提供一些技术上的指导,这样就极大的减少了灌浆施工的质量隐患。除此之外,还要执行配套的激励措施,对于出色完成现场检查任务的给予奖励,对于灌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反思,在今后的灌浆施工中避免此类问题的重复出现。

4、利用检查验收把好质量关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仅仅通过压水试验所得的吸水率就将其作为达到灌浆施工的标准,这样做相对比较片面性,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及时的对灌浆施工的质量做出相应的评价,在施工完成之后,对于后期的养护施工还得要充分的重视起来,在灌浆施工之后的28天之内,要全方位的检查灌浆工程施工的质量,仔细核对灌浆区域的钻孔,进行必要的压水试验,检验灌浆施工的质量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根据检查结果,只有结果达到工程验收标准后方可完成整个的灌浆施工。

结语

灌浆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水利水电施工中,并且为节约工程成本、提高整体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为了充分发挥灌浆施工技术的优势,需要建筑企业提前制定施工规划,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对施工中的技术要点进行控制,从源头上杜绝施工问题的发生。同时,也要树立全过程控制理念,强化质量检查和现场监督工作,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整改措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和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闫会杰.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C]//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15.

[2]李静,魏玉建,邱晓琳.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5):159-159.

[3]王金梅.水利水电施工中灌浆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C]//软科学论坛——能源环境与技术应用研讨会.2014.

论文作者:刘婷婷1,谷恒芳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刘婷婷1,谷恒芳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