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保元养心汤;西药;临床疗效
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胸痹、心痛”等范畴,其病机为心脉痹阻,性质本虚标实[1]。目前常采用西药治疗该病,但其临床疗效并不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多。本文观察分析了保元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05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56.98±8.34)岁。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6.83±8.2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给予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mg,每日2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2次;倍他乐克晨服50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保元养心汤治疗,方药组成如下:黄芪30g,丹参、白术各20g,人参、赤芍、当归、川芎、白芍、桃仁、红花、枳壳、柴胡、瓜萎、麦冬、五味子、薤白各20g,炙甘草6g。随症加减:痰湿者加半夏、石菖蒲各10g;失眠者加酸枣、远志、茯神各10g;肝郁者加郁金、元胡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为临床症状及体征消
失,无心绞痛发作,生活自理;有效为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无效为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比较 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比较(x±s)
3 讨论
现代医学主要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为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所致冠状动脉内皮受损、功能紊乱、内膜变厚从而导致管腔狭窄。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 “胸痹、心痛”等范畴。将胸痹心痛病机总结为 “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虚实夹杂。历代医家认为,本病与寒邪侵袭、情志内伤、饮食失宜、劳倦体虚等有关。病机为心脉阻痹,性质属于本虚标实,脏腑气血营养亏虚为其本虚,寒凝、气滞、痰浊、瘀血等是标实,可相兼为患,心为其主要病位,但与肝、肾、脾、肺等关系密切。因此治疗应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益气养心治疗为主。本研究所用保元养心汤为中医治疗经验之方[2]。具有活血化瘀、补益气血、养心安神之功效。其中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升阳固表、护阴生血的功效。丹参、赤芍、柴胡、当归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人参、麦冬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安神益智的功效;川芎、红花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瓜萎具有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散结消痈的功效;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3];薤白具有温中健胃,通阳散结,理气宽胸,消食导滞的功效;炙甘草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镇咳平喘,镇痛的功效。诸药合用具有补气、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综上所述,保元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具有推广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叶千琼,詹泉鑫,何丽.保元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5例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9,37(8):75-77.
[2]张琳琳,闫西鹏,赵颖颖,等.保元养心汤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30例[J].河南中医,2018,38(6):859-862.
[3]田止学,钱百成,王宝亮.益气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7):1251-1253.
论文作者:张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心绞痛论文; 养心论文; 冠心病论文; 功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2020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