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生产规模也逐渐扩大到全国各地。水利水电工程涉及的众多基础工程项目均会用到混凝土,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认为关联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行业。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更为适宜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关系到民生问题,所以本文就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应用
一、概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会使用到的物料为混凝土,如果该材料存在应用问题易给整个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影响工程使用寿命,所以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质量。但是结合我国近年来此类工程施工经验可以了解到该项技术应用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工程施工质量提高不明显,常出现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种:
1.侵蚀、碳化问题
该问题发生原因为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材料长时间与二氧化碳以及水接触后,会发生严重的侵蚀反应,导致钢筋外侧的氧化膜受到严重破坏,无法正常发挥防御外界腐蚀物侵蚀作用,易出现生锈、碳化问题,材料的抗拉效果变差,在发生受力作用后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承重效果明显降低,使用安全性不高,寿命缩短。
2.裂缝以及冻胀问题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应用阶段较常发生的问题,原因为施工期间作业人员不熟悉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未进行标准化施工或者施工阶段的温度差异较大。其中容易受到外界气候影响而发生的问题为冻胀,如果施工地区位于北方,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业后在较大的昼夜温差影响下混凝土结构内部在混凝土膨胀后,常会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从而影响结构的抗拉力,如果温度应力超过抗拉极限值后,该土体结构便会发生冻胀问题。
所以上述问题的存在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需要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了解和研究,从而科学、合理地应用该技术进行施工建设。
二、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建设注意要点
1.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特点
水利水电建设中要运用到许多精细的技术,混凝土施工过程也属于需要严格把控的过程,它不仅要求混凝土的强度够好,还要考虑整个工程结构中不同部分的防漏、防冻以及耐久性等。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它贯穿的时间较长,和其他的工作交叉进行,所以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加上湄洲湾工程施工规模较大,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混凝土施工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在建设中主要考虑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温、地质灾害等,人为因素则主要是工人的施工技术。
2.混凝土施工步骤
在湄洲湾工程混凝土施工部分中,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目前我国的各项技术都比较先进,在湄洲湾供水工程中搅拌工作是由专门的搅拌机完成的,不会出现人工搅拌不均匀的问题。该工程地址不是在市中心,交通不是很方便,所以在运输混凝土时我们提前规划好了路线,缩短了运输时间和距离,降低了成本,在装车时我们控制了装车的量,没有装太多,运输工具也进行了严格检查,尽量使工具安全。浇筑工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就比较多了,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先把浇筑部位清理干净,然后要用一些碎石或沙子垫底才能开始浇筑工作。而对于钢筋,模块进行浇筑之前,一定要做好检查,确保质量达标。如果要在已经凝固的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浇筑,要把表面薄弱的部分先去除掉。在振捣时保证时刻都有人看守,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所有的工作完成之后,就是后期的养护了,后期养护工作做得好,可以大大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闸施工中的应用
水闸施工包括了很多道复杂的工序,比如:上游防冲槽、放坡、中游底板、闸门、下游消力池等。对于水闸施工来说,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用于水闸底板和水闸闸墩的施工。在浇筑水闸的底板之前,首先要在施工区域的软土地基上铺设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厚度在8~10 cm之间为宜,主要作用是保护软土地基和找平地面,避免直接与水流相接触。然后还要在水闸周围布置侧面模板,并且用地龙木将模板固定在支撑木桩上,防止水闸底板在浇筑过程中受压变形。施工人员要注意保持混凝土强度与底板浇筑部分的强度一致,这样才会在两者之间形成较大的摩擦力。最后,混凝土浇筑冷却后,要在混凝土当中穿插钢筋,并且用铅丝绑好,防止钢筋变形。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厚度和钢筋的分布情况都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水闸底板的施工质量。
在建设水闸闸墩的时候,水闸门槽内具有密集的钢筋,闸墩的预埋结构复杂,再加上闸墩本身厚度小、高度大,给混凝土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如果混凝土浇筑与施工缝的倾斜程度不符,就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存在缝隙,影响水闸闸墩的质量,给工程建设带来安全隐患。如果水闸闸墩中存在沉陷缝,也要灌注混凝土,避免水分渗透到其中。浇筑闸槽时,要考虑到闸墩厚度和垂直度造成的浇筑误差,预留出二次浇注的空间。
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坝施工中的应用
在以前,我国在修筑水坝的时候采用的是混凝土整体浇筑的方式。但是由于施工技术的提高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现在这种施工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由混凝土整体浇筑变为水坝分段进行浇筑。水坝分段的方式有3种:
1.通仓分块浇筑
这种浇筑方式不考虑坝体内部的预埋冷却水管和纵向缝隙,但是容易受到大坝长度的影响。这种浇筑方式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浇筑稳定性高,不过需要施工人员在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
2.错缝分块浇筑
这种浇筑方式的分块依据是由于坝体高度和方向不同所产生的裂缝。这种浇筑方式容易操作,虽然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较低,容易进行接缝灌浆等操作;
3.竖缝分块浇筑
这种浇筑方式的分块是以坝体自然产生的裂缝为依据。浇筑环节复杂,而且要在大坝主体修建完成后才能进行。
4.接缝灌浆也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步骤。
接缝灌浆工艺主要有重复式、盒式和骑缝式3种。重复式灌浆不会对管道造成堵塞,可以重复多次进行,因此得名。盒式灌浆的优点是灌浆质量好,多用于纵缝灌浆的场合,并且对管道不会造成太多的堵塞。但是盒式灌浆也具有缺点,就是对原材料的消耗量比较大,远超过另外2种方式。骑缝式灌浆在进行灌浆之后,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扩展开来,同样不会对管道造成太严重的堵塞。
结束语: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发展速度,还能够完善周边的环境,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建设中重要的环节,需要认真的对待。在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材料的检查,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工序操作,并加强混凝土浇筑时的养护,这样才能够有效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
参考文献:
[1]张玉俊.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及质量管理要点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0:126+128.
[2]王振芬,蔺宏岩,孔凡丹.东北寒区热电厂房冬季混凝土施工防裂措施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第4期
[3]许志强;李洪波;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年02期
[4]许新峰;黄转玲;刘博;向家坝电站坝后厂房锥管混凝土施工技术[A];水库大坝建设与管理中的技术进展——中国大坝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刘海龙;浅析水利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A];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5年
[6]薛伟;吕芝林;洞坪工程双曲拱坝混凝土施工技术[A];湖北省中小水电建设与管理专委会成立大会资料汇编[C];2004年
论文作者:邢济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闸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底板论文; 方式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