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升级版”职业教育体系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升级版论文,教育体系论文,启示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9.3/.7.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16)03-0089-07 一段时期以来,受美国社会“条条大路通罗马”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潮影响,美国职业教育迎来战略机遇期,步入以生存空间获得改善、规模与质量获得提升、改革创新趋于“体系化”等要素为主要特征的大升级进程。 一、体系升级的时代背景 (一)“重振国民技术技能”社会共识的形成 在21世纪,受科技进步与产业格局调整;婴儿潮一代劳动者步入“退休期”;涵盖基本功技能(包括读、写、算等项内容)、终身学习技能、应用技术技能、职业生涯技能(包括审思明辨、创新求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项内容)的应用型综合技能逐渐成为企业用人新标准;受职业教育发展乏力等因素影响,美国社会技能危机日益严峻,对国民技术技能水平的审视与剖析渐兴于社会精英群落。各界力量或为提升国民技术技能水平倡导呼吁,或积极探索弥合技能鸿沟的有效途径,“重振国民技术技能”共识群体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例如,从2001年到2015年,全美制造业者协会连发四版《技能鸿沟》报告,剖析制造业技能危机;[1]白宫就业与竞争力顾问委员会的《美国经济复兴路线图》报告视技能鸿沟为制约国家复兴的主要瓶颈,并呼吁重振国民技术技能;[2]“为美国未来奠定技能之技”、“国家技能联盟”、“劳动力开发商界联合会”等颇具影响力的精英组织,纷纷致力于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振兴技能”还成为政坛热门议题,在选举活动、政策讲话等场合频繁出现。针对上述内容,“国家技能联盟”的“技能博客”有详尽梳理,可从中探寻“重振国民技术技能”运动的发展轨迹。[3] (二)“条条大路通罗马”教育思潮的兴起 学科知识重于职业技能是美国教育一贯传统。经历克林顿时期“学校到职场”运动的短暂勃兴后,小布什政府对学科知识教育以及标准化测试(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为代表)的推崇强调“人人皆可上大学(College for All,特指4年制高等教育)”,而中学职业教育再遭抑制,甚至出现萎缩。社区学院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职能渐趋弱化,远逊于转学教育,未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近年来,受技能危机渐趋严峻、教育弊端彰显(包括中小学生厌学辍学、中高等教育毕业生毕业率低、学生学业水平差等问题)、青年就业率低等因素影响,在经历“蛰伏期”后,美国社会中振兴职业教育的呼声再次高涨,最具代表性者当属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条条大路通罗马—着眼21世纪的青少年培养》研究报告。[4]该报告提出,职业教育的积弱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各界应致力于摒弃“人人皆可上大学”,推广并改良职业教育,构建“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在该思潮引领下,各界力量纷纷投入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建设,“条条大路通罗马”运动成为改革者群体对这一社会工程的共同称呼。[5]在此背景下,美国职业教育迎来战略机遇期,步入以生存空间获得改善、规模与质量获得提升、改革创新趋于“体系化”等要素为主要特征的大升级进程。 二、职业教育体系的升级路径 (一)中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升级路径 美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是涵盖职业主题高中(Career Themed High School)、职业学园(Career Academy)、职业教育课程及学习项目、职业启蒙与陶冶活动等诸多内容的庞大系统。近10年以来,该体系的升级进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推广职业教育、改良职业教育、改良普通教育的共行并进 推广职业教育、改良职业教育、改良普通教育的共行并进是中等职业教育大升级的核心特征。 第一,在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始终未得到充分发展,其规模远逊于普通教育。近10年来,州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区管理机构、企业、市民社会组织等主体纷纷致力于推广职业教育,而且其增量部分集中在职业主题高中、职业学园以及较为系统的学习项目,而非单门课程。到2015年,虽然职业教育规模仍未能与普通教育“分庭抗礼”,但是也颇为可观。举例来看,职业主题高中数量有所扩大,新兴科技数工(科学、技术、数学、工程,简称STEM)高中不断涌现(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3年,纽约市的职业高中一直是18所,到2015年则增至51所)。职业学园的扩张进程方兴未艾,很多高中乃至学区步入“职业学园化”(以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市职业学园体系最为成功)。[6]联邦政府在2012年还提出职业学园数量翻一番计划。 第二,“条条大路通罗马”思潮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既以务实为宗旨、又兼怀育人之期望。推广职业教育是务实之举,而改良职业教育则是摘除其“为差生定轨,为资本家制器”的标签,扭转其弱势地位,使之充分发挥造才育人功能。联邦政府在《致力未来——重塑职业生涯与应用技术教育的改革蓝图》文件中,提出“与时俱进、实用为纲,联群通力、多边共治,有机衔接、一贯而成,课业严谨、技能融通,勇于改革、力求创新”的改革目标。[7]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力量也积极参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就理论上讲,从就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向职业生涯与应用技术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的转型升级,一直是美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趋势。而正是在近10年里,由应然向实然的转化才真正形成规模。 第三,教育与职业相沟通是当下美国中等教育改革主题。基础课程通用标准(Common Core)推广、大学先修课程(AP)与学术能力测试(SAT)改革、21世纪技能运动、中学创客运动等一系列教育运动,均聚焦学科知识减负、综合技能彰显。在此背景下,振兴职业教育也成为改良普通教育,开发学生综合技能之利器:其一,一些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弱势高中成功转型为职业主题高中。其中慧灵、罗弗·克利夫兰等高中已成为名校。其二,在普职互补式改良进程中,集二者优长的“第三条道路”脱颖而出。如MC2高中以多元协作、项目教学、理解与应用考核标准等特色著称。莱多科技学园高中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时代曾被评为蓝绶带高中,而近年来职业主题特色的充分发展则使其人才培养质量更上一层楼。其三,“升级版”工坊课(Shop Class)、项目引领学习路、国际预科证书课程职业主题学习项目、堪萨斯州高级职业学习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Professional Studies)等高质量职业教育课程正有效地融入中学教育,助推应用型综合技能开发。 2.优质品牌的连锁扩展 近些年来,各界力量纷纷致力于中学职业教育改革,一系列优质品牌脱颖而出,新品牌出现或老品牌获得极大发展(见下页“优质品牌”表),成为大升级进程的一大亮点。其共同特征包括: 第一,由多元主体联手打造。围绕筹谋规划、实施运作、宣传推广等项环节,企业、市民社会组织、教育科研机构等主体均投身其中,形成多边协作的品牌建设局面。如首所P-TECH学校由IBM及其协作伙伴共同建立。其推广也是社会各界的联合行动。[8]在加利福尼亚州“融通式学习(Linked Learning)”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加州“升学与就业准备”研究中心、詹姆斯·艾文基金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升学·就业学园支持网络等机构均发挥了重要影响。 第二,探索普职融通的新型人才培养路径。“具备深造之能力、适于职业之准备(College and Career Readiness)”正取代“人人皆可上大学”,成为美国中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优质品牌中的绝大多数均致力于推进普职相融,实现课业严谨、技能融通。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2014年《“条条大路通罗马”行动蓝图》报告、[9]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2015年《实现“升学就业双重准备”的新型路径:范例、实证和愿景》报告[10]均对其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第三,呈现连锁扩展和品牌优化趋势。近年来,优质品牌的发展呈现“连锁扩展”趋势。如P-TECH式学校从2011年纽约市1所扩展至2015年数州近百所。纳什维尔职业学园、福特新一代学习网络等品牌的扩展出现学区化态势(整个学区加入)。与此同时,优质品牌的经营主体一直致力于对其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要素进行优化改革。如IBM公司精心编写一贯制科技数工学校办学指南、项目引领学习路与国际预科职业主题学习项目联手实施课程改革等。 优质品牌的影响力发挥有两方面:其一,促推改革创新。首先,“品牌加盟”的准入条件就是完成改革或依照品牌模式创建新校(如P-TECH)。融通式学习、福特新一代学习网络等品牌内部的示范点活动也能促进改革创新。其次,在“经营主体”的努力下,改革创新往往成为品牌旗下学校群落的集体行动。品牌间的交流互动也有益于全国层面改革创新举措的连频共振。其二,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优质品牌极富创新性,代表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如纳什维尔职业学园体系和P-TECH都拥有极高知名度),正成为引领变革的行业标杆。奖优、倡优是奥巴马政府建设升级版中等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而优质品牌则被用以充当示范:如该政府曾推出促推职业教育改革的诸多竞争性拨款项目,其中青少年职业准备基金就对品牌发展颇有资助;该政府对P-TECH模式屡授殊荣;奥巴马曾访问纳什维尔职业学园体系旗下的马克加沃克高中、新科技网络旗下的马诺尔新科技高中。 3.新政策、新措施促推人才培养体系变革 近年来,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各级政府推行的新政策和社会力量推动的创新举措层出不穷。新政策方面,奥巴马政府曾陆续推出中小学教育法案改革计划(贯彻具备深造之能力,适于职业之准备人才培养目标)、珀金斯法案改革计划(以竞争性拨款取代程式化拨款,制定优质职业教育项目标准体系)、高中教育新蓝图(倡导普职融通)等。美国州际教育协作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各州出台职业教育新政策78项。在“2014年职业教育新政”报告中,全美职业教育主管联合会列举了各州职业教育新政策158项(涉及财政拨款、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等12大领域)。[11]与此同时,由各方力量推动的创新举措也不断涌现。如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各界主体参与制定的职业生涯与应用技术教育标准系统、“适于职业之准备”标准系统、“升学与就业准备”通用标准体系陆续出现。从2012年起,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与“未来职业(Jobs for the Future)”组织组建“条条大路通罗马”协作网络,与各州合力构建9~14年一贯制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到2015年,已有12个州参与,其中加利福尼亚州的成效尤为显著(州财政已为此投入5亿美元)。南方教育事务委员会开发的“高层次技能职业教育课程”已在9个州推行,因其“课业严谨、技能融通”被称为现代职业教育之表率。全美职业学园基金会开发的“学生应用型综合技能评价体系”正在职业学园系统内普及,有望成为企业界人才招聘的重要指标。在西弗吉尼亚州,颇具创新意味的“仿真工作场景(Simulated Workplaces)”教学模式正全面推广(课堂数量从2013~2014学年的84个扩展到2014~2015学年的230个)。 新政策、新措施的影响力发挥有两方面: 第一,将改革创新风潮推向深入。在当下美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正成为流行趋势,从联邦到各州的一系列新政则从舆论、制度、政策、资金等方面为其深入发展提供保障。如奥巴马政府的珀金斯法案改革计划在全国层面发挥着强大的压力效应与激励作用。在联邦及各州,大笔竞争性拨款正发挥奖优促改功能。 第二,促推人才培养体系的全局性变革。人才培养体系涵盖办学模式、课程系统等诸要素,其改革绝非一蹴而就。创新举措的层出不穷一方面能够在全国层面实现人才培养体系诸要素的全局性变革,另一方面则重塑着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格局。如颇多创新举措均有企业界的大力参与,这有助于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协作格局的形成。 (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升级路径 在美国,社区学院系统是高等职业教育实施主体。近几年来,以重振职业教育职能、重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的社区学院系统“应用技术强化”改革方兴未艾,其实施路径呈现以下特征。 1.自上而下塑构与自下而上探索的相辅相成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其多领域政策密切相关,奥巴马政府对社区学院系统的塑构力发挥远胜中等职业教育,其相关举措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为改革呼吁造势。联邦政府通过访问考察(奥巴马曾访问马科姆、洛雷郡等多所社区学院,还曾为湖区技术学院毕业典礼致辞。副总统拜登和教育、劳工等部高官访问过的社区学院数以百计)、举办峰会(该政府曾史无前例地在白宫举办社区学院峰会、学徒制峰会)、高调宣传(利用国情咨文等重要场合)等方式为改革呼吁造势。 第二,通过施政倡议与专项行动引领改革。该政府在履任之初便推出“为美国未来奠定技能之基”倡议,并组建联盟组织促推产教融合、校企协作;[12]由副总统拜登领衔的全国劳动力开发教育与培训调研活动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制定出发展蓝图;[13]该政府倾力打造的制造业共同体、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均鼓励社区学院参与(白宫将其比作讲习工厂);白宫着力推动的社区学院免费倡议则堪称改革的“催化剂”。 第三,利用竞争性拨款奖优促改。贸易调整援助社区学院与职业培训基金是该政府推进改革的最重要拨款。[14]除此之外,联邦各部还推出一系列竞争性拨款项目,如劳工部的2014年振兴学徒制项目(1亿美元)、2015年行业领域协作网络建设项目(1亿5千万美元)等。 借助“应用技术强化”彰显价值,谋求发展正成为社区学院系统改革思潮(全美社区学院联合会“21世纪行动计划”系列研究报告对此有所评述[15])。因此很多社区学院都积极探索“应用技术强化”,如芝加哥城市学院群的“从学院到职场”项目就已取得显著成效。[16]与此同时,助推“应用技术强化”也成为社会各界破解技能危机的共同选择。近几年来,州、市政府的劳动力开发新政均聚焦社区学院;产业界力量正全面融入“应用技术强化”进程,如全美制造业者联合会会同多方力量开发制造业职业技能认证体系。[17]实耐宝公司总裁尼古拉斯·平洽克、IBM副总裁斯坦利·里图等人成为促推职业教育校企协作代表。在对“从学院到职场”项目的调研中,世界银行也对美国企业界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给予高度评价。围绕资金扶持、智力支持、项目开发、宣传推广等项内容,包括智库机构(阿斯彭研究中心、美利坚维新研究中心等)、公益组织(艾伯森基金会中、沃尔玛基金会等)等主体在内的各界力量均有所作为。德国驻美大使馆也在全美各地推广德国双元制。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总而言之,自上而下塑构与自下而上探索正形成合力,将改革推向深入。 2.校企协作项目集群的蓬勃兴起 校企协作、产教融合是社会各界促推“应用技术强化”改革的努力方向,而协作项目则是实现该目标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来,围绕综合改革、联合办学、课程开发、实训实习、职业资格证书推广等项内容,全美各地的校企协作项目层出不穷,形成数量庞大的项目集群。[18]在综合改革方面,芝加哥城市学院群的“从学院到职场”项目于2011年启动。围绕信息技术、高级制造等七大行业,7所学院的“应用技术转型”成就斐然。在职业资格证书推广方面,实耐宝公司和艾维社区学院联手打造的全国职业资格认证协作网点项目进展顺利,在2015年又有6所社区学院加入。由全美制造业者联合会主导、ACT集团和制造业技能标准委员会等主体积极参与的“制造业职业技能认证体系”项目颇获成功。到2015年2月,在全美近40个州均有社区学院参与,所授证书达41万之多。在人才培养方面,最具产教融合特性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正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流行趋势”,如在“贸易调整援助社区学院与职业培训基金”的四轮竞标(由教育部、劳工部共同管理,投入20亿美元)过程中,数百所社区学院的校企协作项目获得资助。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项目集群的勃兴使“应用技术强化”进程得以稳步推进。其一,改革渐成主流趋势。时至今日,在社区学院系统,以“专升本”为荣,耻于职业教育的心态依然存在,因此改革很难一蹴而就。而众多校企协作项目的成功则发挥了示范作用,促使更多社区学院扭转观念,投身“应用技术强化”。其二,社区学院系统对应用型综合技能的把握得以与时俱进。项目集群之兴可以说是社区学院系统与全美产业界之间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一次全面融合,其对产业界所需应用型综合技能必然会有更为深入的把握,其人才培养活动将更加与时俱进。其三,社区学院系统的人才培养框架体系获得改善。项目集群发展过程中,涵盖办学模式、治理机制、课程设置等要素的社区学院系统人才培养框架体系将经受“实用性”检验,并在校企共同作用下获得改善。其四,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体系建设取得进展。“应用技术强化”最终目标在于,针对全美产业集群各行业领域的职业岗位,构建起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体系。而项目集群的发展正是从各个方面为此工程“添砖加瓦”。 3.嵌入、共生、联动的产教融合发展趋势 社区学院系统正步入以嵌入、共生、联动为特征的产教融合发展道路。 第一,社区学院系统正逐渐“嵌入”产业集群发展与国民技术技能培养体系重塑进程,其影响力发挥也渐趋凸显。其一,在项目集群的驱动下,社区学院系统的职业教育职能逐渐强化,其人才培养和全美产业集群发展需求间的关联度与日俱增。很多社区学院正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之与产业界应用型综合技能标准更为契合。其二,在“重振国民技术技能”运动中,将社区学院系统纳入新型国民技术技能培养体系,并使其发挥重要影响已成为各界共识。奥巴马政府的制造业共同体工程、振兴国民技能联盟的行业领域协作网络建设均聚焦于此。 第二,共生群落(ecosystem)是联邦政府对制造业共同体中产、学、研主体联群通力状态的比喻。近年来,在广泛而深入的项目协作过程中,社区学院系统和包括企业、行业组织、行业培训机构等主体在内的产业界之间正朝“共生群落”方向迈进。其一,近年来产业界力量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参与程度有大幅提升,如课程开发正成为校企合作重要内容。无论是芝加哥市的“从学院到职场”项目,还是被奥巴马给予殊荣的湖区技术学院校企协作活动均涉及课程开发。其二,在项目集群开展过程中,社区学院系统和产业界之间的协作意识逐渐增强,协作文化日益浓厚,协作机制渐趋完善,其协作格局正由分立合作转向融合共治。社区学院系统/产业界联合体有望成为国民技术技能培养体系的轴心力量。 第三,伴随嵌入、共生态势的形成,联动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这既指社区学院系统的人才培养活动与产业集群发展间的“连频共振”,也指该系统和产业界主体间的通力协作。例如,劳工部在2010年推出新版高级制造业技能模式(包含制造业领域应用型综合技能指标体系)。在社区学院系统和企业界的共同努力下,该指标系统正切实融入各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联邦政府的“国民技术技能升级(Upgrading Skills)”、制造业共同体、就业准备(Ready to Work)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中,各州均有社区学院与企业联合,积极参与。学徒制的勃兴也正源于社区学院系统和企业界间的紧密协作。 三、美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应将振兴职业教育作为重大战略举措 在新工业革命和全球产业格局再调整时代背景下,振兴国民技术技能已成为很多国家政府的施政要务。我国决策者应以此为鉴,着眼民族复兴与全球崛起,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将其作为重大战略举措。第一,对振兴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应有更深层次认识。如从国家安全视野审视职业教育(现代职教体系确保劳动力整体升级与国家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事关经济安全),强化“民之技能,国之利器”理念,将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视为参与全球人力资源竞争的首要途径。第二,国务院可成立国民技能与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实体机构而非联席会议制度)作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最高权力机构,承担统筹政策、整合资源、协调行动等职责。第三,各级政府应切实承担统筹规划与有效推进之职责,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十三五”规划,作为“一把手工程”实施。第四,使职业教育切实融入各项施政要务。中央政府应在中国制造2025、新型城镇化、大众创业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实施进程中凸显职业教育的功能发挥。 (二)职业教育之兴亟需社会总动员 在我国,振兴职业教育亟需社会总动员。第一,应在现代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包括重修版职业教育法、校企合作条例等)中凸显多元协作原则,并对“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等内容作出细致解读,为总动员奠定基础。第二,应通过媒体宣传、深入调研等途径激发职业教育发展社会大讨论。第三,中央政府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制定优惠政策、将校企合作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教育型企业等举措,调动企业界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第四,组建职业教育发展促进会(由政府机构、职业教育社团、行业组织、企业、职业院校等主体组成),使其成为社会各界共建职业教育的重要平台。第五,国家与政府机构应与各界力量联手推行一系列由多元主体参与的专项行动,在实践中凝聚人心。 (三)应着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第一,产教融合、校企协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立身之本。国家应着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改革营造良好环境。第二,各级政府应通过倡导改革、宣传典型、完善示范校建设、推进试点工程等举措促兴改革风潮。第三,美国政府的竞争性拨款值得借鉴。我国政府也应更多使用竞争性拨款,发挥其奖优促改功效,并可专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金。第四,国民技能与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应主持实施“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项目”工程。第五,构建从大专到研究生层次的学徒制项目集群,选择“高薪酬待遇、高技术含量”岗位开展学徒制试点。 (四)中学教育改革应聚焦“职业意味” 第一,应推进招生制度、课程与考试等一系列改革。若不力行多元录取、综合素质评价、高校自主招生等改革举措,“职业意味”绝无发展机遇。第二,促进普职相融,将职业教育的优质元素(职业指导、工学结合、项目教学等)注入普通教育,改良其应用型综合技能之失。第三,在普职互补式改良进程中,探索集二者优长的“第三条道路”(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或学科知识传授为唯一目标,在职业主题牵引下将升学与职业准备融为一体)。第四,普及推广职教元素,如将职业主题引入中学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改革;大力发展综合实践、通用技术、职业考察、创客活动等一系列职业教育课程。标签:职业教育论文; 校企合作论文; 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职业路径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系统学习论文; 企业协作论文; 社区学院论文; 美国高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