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石首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434400)
【摘要】目的:比较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进行吸入麻醉,研究组实施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应答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应答后1hMMSE、3hMMSE和12hMMSE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吸入麻醉,老年患者应用静脉麻醉对其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更小,术后恢复时间较快。
【关键词】老年;认知功能;静脉麻醉;吸入麻醉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264-02
老年人由于年纪比较大,加上伴有其他基础性疾病,在手术过程中其中枢神经系统通常会遭受程度不一的损害,术后认知功能受影响,表现为记忆力缺损、衰退、精神紊乱、烦躁不安等,严重者可出现老年痴呆[1]。本文旨在研讨老年患者实施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45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63-80岁,平均(68.95±6.23)岁,体质量43-78kg,平均(58.76±9.47)kg;研究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64-79岁,平均(68.93±6.22)岁,体质量42-79kg,平均(58.78±9.45)kg;两组基线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入室后均先构建静脉通路,将乳酸钠林格液(国药准字H20044961,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0.2ml/(kg·min)进行静脉滴注,同时严密监测各项体征情况,麻醉诱导:0.1mg/kg维库溴铵(国药准字H20066941,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1-2mg/kg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40079,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0.04mg/kg咪达唑仑(国药准字H20031037,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μg/kg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7054,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实施静脉滴注,麻醉维持:对照组进行吸入麻醉,给予七氟烷(国药准字H20070172,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50%N2O持续吸入;研究组进行静脉麻醉,将3-6mg/(kg·h)丙泊酚+0.05-0.2μg/(kg·min)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7,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持续用推注泵泵入。两组维持肌松均采用维库溴铵,同时按照实际情况对药物速率与补液进行调节,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使用维库溴铵,缝合时关闭吸入麻醉药或停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并持续静脉泵入镇痛药物。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麻醉恢复情况,包括应答时间、拔管时间及睁眼时间;同时记录麻醉前与应答后1h、3h及12h认知功能情况,应用MMSE量表[2]进行评估,正常为≥24分,认知功能障碍为<24分。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以SPSS 20.0统计包分析,计量单位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例数(n)表示计数,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麻醉恢复情况比较
对照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与应答时间分别为(22.94±4.67)min、(33.15±5.04)min、(24.76±5.13)min;研究组则分别为(17.06±4.93)min、(19.74±4.82)min、(18.13±4.73)min,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麻醉前后MMSE评分比较
麻醉前两组MMSE评分相比无差异,研究组应答后1h、3h、12hMMSE评分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前后MMSE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拔管时间、应答时间及睁眼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该组应答后1h、3h、12h的MMSE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静脉麻醉给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小于吸入麻醉,且术后恢复情况更优。分析原因是:有研究报道[3],认知功能障碍的出现和退行性改变的中枢胆碱能作用有关,手术麻醉过程中使用的药物会对中枢胆碱能系统产生抑制效果,尤其是吸入性药物,加上老年人的中枢胆碱能功能有所下降,进行全身麻醉后容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同时麻醉类药物的吸入会对患者的思维能力、认知力等功能造成损伤,神经细胞会发生凋亡。静脉麻醉能够让患者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苏醒,同时拔除导管的时间较短,该麻醉方式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势,大部分临床专家均认同此种麻醉方法[4]。静脉麻醉时选取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实施麻醉,能够对丙泊酚的使用剂量进行良好的管控,减短患者苏醒所需的时间,有助于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保护;而瑞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短效镇痛药,进到体内后能够进行快速水解,蓄积在体内程度较少,作用时间短,术后可快速恢复神经系统功能[5]。
综上所述,与吸入麻醉相比,老年患者接受静脉麻醉对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白晓玲.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J].黑龙江医药,2015,28(6):1344-1346.
[2]孙爱娟.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6):28-28.
[3]杨其林.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5):112-114.
[4]金成林.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效果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1):125-126.
[5]罗耀文,徐明禹,董心童,等.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复苏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7,26(16):32-35.
论文作者:尹峰,张绍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静脉论文; 认知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时间论文; 老年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