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费核算管理的相关问题探讨论文_王玉梅,郑广峰,张芳,刘琛伟

电费核算管理的相关问题探讨论文_王玉梅,郑广峰,张芳,刘琛伟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太和县供电公司 安徽太和 236600

摘要:电力是国家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基础性能源,也是供电公司重要的销售商品,在供电公司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树立客户意识,落实好供电企业的电费核算管理,提高供电水平与服务质量。现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供电企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电费核算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在分析我国供电企业电费核算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供电企业电费核算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费核算;问题分析

1 我国电费电费核算管理工作的现状

1.1电费的财务信息失真

当前在我国范围内的供电企业其电费考核存在三项指标:

(1)对资产经营的考核指标。就是对年底资产负债表中应回收的电费余额进行考核。

(2)对电费的回收和上缴工作的考核。当年的电费需结零,回收的电费要全部上缴。

(3)对线损率的指标进行考核。上述这三项指标都直接关系到供电公司员工的利益,所以当指标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少数供电公司就私自对应收账款和销售电量进行调整,并利用经费户来垫付资金等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完成考核指标。这种行为造成了省级公司无法对实际的电费回收情况以及销售收入准确掌握,这就增加了财政风险,给电费的核算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1.2财务与营销相脱节

我国大部分供电公司都缺少统一的电费核算管理模式,公司内部的财务部和营销部处于相互割裂的状态。财务部门没有对电费的应缴与欠费状况进行直接的掌握,营销部同样对财务部的各种管理要求了解甚少;财务部在进行财务核算时脱离了营销部的电费、电量数据,因此财务部对营销部数据的真实性没有完全掌握势必会对公司的财务工作的质量有影响。

2供电企业电费核算管理问题

2.1财务与企业营销相互脱节

供电企业电量电费核算与回收效率关系到企业的长久发展,应收电费需要及时的回收,拖欠的电费要及时追缴,传统的管理方式需要从业人员去收费和催费,工作流程比较繁杂,效率也难以提升。在当前若要转变管理方式,就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特点和用户的普遍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供电企业在管理上应将被动化为内在的主动性,通过对用户的科学管理,为用户建立信用档案,减少拖欠费情况,争取实现全面化的提前缴费、欠费按时补交等良好的运营状况。

2.2财务信息不真实问题

目前来说,我国对供电企业的考核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一方面是企业的资产经营状况,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年底的考核,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应回收电费的余额。另一方面,就是对企业的日常所收的电费缴纳情况进行结零处理,实现回收电费的上缴。除此以外还要对企业的线损率进行考核,这也是对电费考核标准的基本指标之一。但目前还有一些供电企业对其不予重视,对电费账目进行私自的篡改和调整,甚至还有挪用经费现象的发生,以此来完成年度考核指标,蒙混过关。这就使得财务信息混乱,数据不真实,最后也影响国家部门的相关管理,给电费核算工作带来难度的同时,也可能会加重财政上的风险。

2.3管理体系不完善

高效的管理制度是保证供电企业电量电费核算管理科学化进行的关键因素。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企业运营的经济效益自然难以呈现,何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对整体科学管理尤为重要,然而供电企业的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之间普遍存在沟通质量低、交流信息少等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营销部门所收集的用户电量数据信息,在没有严格考证其真实性、可靠性的前提下,便交给财务部门,这一信息对接过程中,财务部门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电费核算管理的效率取决于营销部门的数据信息,没有掌握管理的主动权,并且难以做到有效的监督,对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地发现和解决,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拖慢整体的管理效率。

3 电费管理的电费核算的相关对策

3.1 对电费账本管理进行规范化运作。电费账本的管理工作中,应当遵循供电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既定的管理办法,结合不同供电企业的管理实际情况,深入推进工作,保证企业帐目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具体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有效制定抄表管理制度和办法;二是,建立专门的账本管理部门。专门的管理部门,可以有效区分账本的日常保管工作和核算工作,规避在具体核算工作当中任意改动账本的不合理情况,最终实现电价的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为日后的电费核算工作创造良好基础,能够在正确基础数据的统计之上深入展开电费核算工作,从而有效避免电费核算当中的巨大误差,最终实现该流程工作效率与准确性的提高。

3.2 规范电量调整以及电费补退。首先,应当认真落实企业关于用电数据检查管理的相关规范和规定,尤其是对于那些涉及电费补退金额较大的款项,必须经过公司管理层的确认,然后才能够进行最终处理;其次,电量调整的数据录入工作中,企业可以利用相关软件技术的支持进行有效的工作。传统模式下,工作人员手动输入的管理模式已经落伍,软件的运用可以有效降低传统模式之下由于无法及时记录电费调整原因而造成的管理不便,完全实现对于电量调整和电费支持的详细记录,从而确保电量档案管理的全面覆盖,有助于工作人员计费与缴费的工作有章可循地进行。

3.3加强沟通与理解。供电企业必须树立起遵循市场机制的管理理念,并通过形成团队意识与集体文化,有效地影响企业中的全体成员。一方面促进员工个人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大局意识,协调一致整个部门的奋斗目标与企业的整体战略,另一方面有效实现部门与员工自身利益的一致同步。这就需要企业管理层深入开展企业内部的沟通与交流,针对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最终实现整个团队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4 智能核算的保障措施

4.1核算策略管理。智能核算能够通过各种策略来控制风险,比如业务扩展流程中用户档案信息验证策略、电量审核、电费审核等等。虽然可以通过多种策略来控制风险,但是每一种策略都不是长期有效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时间和要求等改变而随之变化,所以所有的策略都需要根据业务、营销情况等的变化而适当的进行调整。

4.2人力资源保障。原电费核算人员在智能系统中的作用。在引入全新的智能电费核算体系之后,之前进行电费核算的工作人员应该转换自己的角色,比如可以负责电费的试算操作,同时还可以在智能核算的整个流程中负责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业务。

管理集中业扩流程归档信息。在引进智能电费核算管理以后,以前那些聘请的兼职人员来负责的流程信息审核人员完全可以由现任员工直接替代,由于原电费审核人员的业务能力均比较强,因此在审核的质量和效率明显得到提升,使审核队伍更加的专业,提升了团队的整体素质。

5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在电费核算和电费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电费核算和电费管理等内容的有效分析,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从而促进更加科学、可靠的电费管理、电费核算模式的形成与完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的进行促进我国电力企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林虹. 当前形式下电费核算体制之探讨[J]. 研究学术探讨,2009(10).

[2]李红梅. 加强供电企业电费管理与电费核算的途径[J]. 中国西部科技,2010(12).

[3]唐燕. 浅谈电费复核及典型案例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2011(03).

论文作者:王玉梅,郑广峰,张芳,刘琛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电费核算管理的相关问题探讨论文_王玉梅,郑广峰,张芳,刘琛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