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在幼儿活动中应用探讨论文_周永恒

民间游戏在幼儿活动中应用探讨论文_周永恒

(大竹县教育局机关幼儿园 大竹 635100)

【内容摘要】:在课程多元化的今天,幼儿园的课程也呈现出多样性模式,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应用,将会大大地丰富幼儿活动内容。如何有效开发和应用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成了我们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民间游戏、收集、整理、玩民间游戏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贫穷落后是当时的国情,每家每户都有几个孩子,父辈们成天忙于参加集体劳动、开大会、写大字报、斗地主右派,孩子们则忙于玩哥哥姐姐玩过的或正在玩的民间游戏,什么“打豆腐”、“踢毽子”、“老鹰捉小鸡”、“拉大锯”……,这些游戏让我回味无穷、乐在其中、长玩不厌,它带给了我儿时的欢乐,伴随着我健康成长。

在课程多元化的今天,幼儿园的课程也呈现出多样性模式,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应用,将会大大地丰富幼儿活动内容。如何有效开发和应用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成了我们探讨的课题。

一、民间游戏的收集和整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它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民间游戏具有它独特的地方特色,反映当地的地方文化和社会生活,与当地人们劳动、生活息息相关,孩子们更愿意模仿周围熟悉的成人的劳动生活,将周围成人的生活现象通过游戏的形式在他们儿童中进行展现。

1、广泛收集民间游戏

有效开展幼儿民间游戏活动,离不开丰富的民间游戏内容,因此我在幼儿园通过家长、教师、网站,广泛地收集了民间游戏资源。首先我们动员全园大中小年级的家长收集民间游戏,回忆小时候都玩过哪些民间游戏,师生、家长一起收集素材,民间采风,网上查询,把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和所需材料一一详细记录下来,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民间游戏汇集到一起,“打豆腐”、“快打手板”、“办家家酒”、“踢毽子”、“丢手绢”、“木头人”、“跳房子”……等等丰富的民间游戏内容呈现在大家面前。

2、有效整理和创新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种类很多,并不是每个游戏适合不同年龄的孩子,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在进步,受社会生活的影响,有的民间游戏并不适合现在的孩子,如不安全的、不能弘扬真善美的、还有的是有赌博性质的等等,都不适合在幼儿园开展,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选择,因此,我们对收集到的民间游戏进行了整理和改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整理出能弘扬真善美、安全健康的民间游戏

我们将收集到的民间游戏罗列出来,根据内容,将一些在玩耍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游戏活动和一些不健康的有赌博性质的民间游戏去掉或进行改编。如“挤油渣”、“撞拜拜”、“打弹弓”、“扛腿”、“打烟牌”、“飞纸牌”等等。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整理民间游戏

根据幼儿年龄选择与之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的民间儿童游戏。小班幼儿对民间游戏是很感兴趣的,尤其是一些带有好听的童谣和简单动作的游戏。因此我们选择一些技能简单、规则单一、形象具体、趣味性强的民间游戏(如“虫虫、虫虫飞”、“两只小蜜蜂”、“藏猫猫”等)。对于中大班幼儿来说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基本技能,我们就选择一些动作难度稍大、规则较严的民间游戏,如“稻草人”、“踢毽子”、“修房子”、“卷心白”、“跳皮筋”、“拉大锯”、“打豆腐”等较复杂的游戏,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锻炼孩子的体格,促进孩子技能发展。

二、玩民间游戏,促幼儿发展

1、玩民间游戏,激发孩子爱家乡情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幼儿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材料,如几颗果核、几粒石子、竹竿、稻草等等。孩子在游戏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如将较软的树枝或柳条圈成圆圈戴在头上就玩“打仗—炸碉堡”的游戏,戴在腰间就玩“木头人”游戏。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就行,如“抬轿子”“两人三足”等等。为了在幼儿园更好地开展民间游戏,我广泛发动家长和幼儿,注重平时收集,如收集“果核”(收集后洗净晒干)、“柳条”、“竹条”(去掉锐利部分,注意安全性)、“苎麻”(编成辫子)、“高粱秆”、“稻草”、“竹竿”、“竹节”、“沙包”等自然界中的物品投放在幼儿园的活动区,满足孩子游戏需要,这些经济环保、无毒的自然材料,让幼儿取放方便,随时使用。孩子们每天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能力水平自由选择活动材料,自由玩耍。

这些游戏材料让孩子认识了我们家乡丰富的物产,在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中,了解到了家乡自然农作物与家乡的变化,如家乡的“大竹的竹制品”、“大竹的苎麻制品”、“大竹的东汉醪糟”等给我们家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萌发了一些简单的创新意识,如将苎麻、竹子编制成工艺品,如装饰用的瓶子、篮子,观赏小动物等等,从而培养了孩子萌发了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愿望。

2、玩民间游戏,促进幼儿体能发展

民间游戏的种类很多,又富有趣味性,深受幼儿喜爱,很多练习走跑跳的民间游戏,能够增强幼儿体能,培养幼儿的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例如:“踢毽子”、“跳绳”、“藏猫猫”、“快打手板”、“跳人蹲”、“跳橡皮筋”、“老狼老狼几点了”等等,能训练幼儿全身运动,有双脚跳、单脚跳、走、跑、跳、蹲跳、平衡等基本动作,游戏中训练了幼儿的基本动作,促进了幼儿体能的发展。

3、玩民间游戏,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形成

很多民间游戏在玩耍中,需要几个配合或大小配合,如“老鹰抓小鸡”、“两人三足”、“抬轿子”、“传化”、“跳皮筋”等,这些游戏需要大家配合才能玩耍,孩子在游戏中满足合群的需要,形成自然的游戏伙伴。同时在组织游戏中,我们教师让幼儿学习自己分配角色,相互商量,团结合作,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必须通过合作好才能玩的游戏,如“拉大锯”、“摇到外婆桥”、“打豆腐”等游戏,这些游戏都需要孩子通过密切合作才能完成,从而很好地促进幼儿形成合作、帮助他人、谦让、遵守、分享快乐等良品格。传统的民间游戏带着它浓厚的趣味性、广泛的地区性和独特的民族性,走向幼儿、走向幼儿园,如何为孩子玩民间游戏创设条件、科学合理组织孩子玩民间游戏、巧妙有效地利用民间游戏进行教育活动,这在今后的幼教工作中还需要我不断地积累、总结、探索。

论文作者:周永恒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5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民间游戏在幼儿活动中应用探讨论文_周永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