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种桦树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崔佳佳[1](2021)在《气候和采伐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群落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结构的发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利用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和群落谱系结构,结合气候因子和人为干扰的响应规律,进一步揭示大兴安岭植物群落构建过程及其影响因子,解释大兴安岭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结论如下:1.气候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及群落构建方式的影响:在植物物种多样性方面,物种种数表现为:南部>中部>北部,大兴安岭的北部、中部和南部总体较为稳定,生态系统复杂性较高,在目前情况下群落所处的生境较佳;大兴安岭森林群落构建的聚集程度由北到南逐渐增加,系统发育多样性由北到南逐渐减少,群落构建整体呈竞争分化状态;大兴安岭北部区域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与年均降水和云覆盖率具有相关性,中部区域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与年均温度和潜在蒸发散具有相关性,南部区域的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与年均温度具有相关性。2.采伐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及群落构建方式的影响:在植物多样性方面,原始林植物物种数少于过伐林植物物种数,由于在采伐的干扰,原始林内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优于过伐林,但均匀度和优势度一致,过伐林与原始林的物种分配状况和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一致,总体趋于稳定;在群落构建机制方面,过伐林表现出不断聚集的趋势,而原始林的聚集程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廉敏[2](2020)在《山西南方红豆杉群落谱系结构及其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海拔在850-1200 m之间的南方红豆杉群落开展样方调查,并运用生态学方法对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植物区系、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和群落谱系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共有种子植物42科82属102个物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有6个科、10个属、12个物种,双子叶植物有32个科、68个属、86个物种;裸子植物有2个科、2个属、2个物种。蕨类植物有2个科、2个属、2个物种。山西陵川地区物种较多的科为蔷薇科,有10个属、14个物种,含有5属8种的百合科次之。(2)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42个科被划分为6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世界分布16科(38.10%)、泛热带分布13科(30.95%)、以南半球为主的泛热带分布1科(2.38%)、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1科(2.38%)、北温带分布9科(21.43%)以及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2科(4.76%)。82个属被划分为13个分布类型,世界分布12属(14.63%)、热带分布23属(28.05%)、温带分布38属(46.34%)、东亚分布7属(8.54%)以及中国特有分布1属(1.22%)。(3)本文用TWINSPAN、DCA和CCA对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分析,探究环境因子对不同群落类型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的30个采样点和94个植物种可划分为9个群丛:鹅耳枥-溲疏-苔草群落;南方红豆杉-忍冬-荩草群落;南方红豆杉+鹅耳枥-陕西荚蒾-黄精群落;鹅耳枥-灰栒子-苔草群落;南方红豆杉-叶底珠-苔草群落;南方红豆杉-连翘-鹿药群落;鹅耳枥-连翘-苔草群落;南方红豆杉-荆条-苔草群落和南方红豆杉-连翘-三枝九叶草群落。去趋势对应分析(DCA)表明,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会影响群落类型的分布。典型对应分析(CCA)表明,在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中,经度引起的气温和降水变化是控制植被群落类型形成和转变的主要因素。(4)本文以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用净谱系亲缘关系指数(NRI)和净最近种间亲缘关系指数(NTI)两个指数对不同径级和不同海拔的南方红豆杉群落进行研究,探讨了南方红豆杉群落沿着径级梯度形成群落谱系结构特征,进而分析了南方红豆杉群落构建的历史进程。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乔木层(26种)、灌木层(32种)和草本层(39种)植物构建的谱系树分别包含16科19属、16科25属和19科33属;乔木层(86.67%的样地,下同)和灌木层(73.33%)物种群落谱系结构呈谱系发散格局(NRI<0,NTI<0),但草本层(86.67%)物种群落谱系结构呈谱系聚集格局(NRI>0,NTI>0)。乔木层(r=0.969)、灌木层(r=0.943)和草本层(r=0.875)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与PD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物种丰富度对PD有显着影响。南方红豆杉群落乔木层中,DBH在Ⅰ级至Ⅱ级间,NRI指数随着DBH的增大而减小,NTI指数随着DBH的增大而增大;在Ⅱ级至Ⅴ级之间,随着植物DBH增大NRI指数和NTI指数值均呈下降趋势;而且在不同DBH水平上群落NRI和NTI指数均差异显着(P<0.05),说明随着径级的增大,群落谱系结构由谱系聚集变为谱系发散。灌木层NRI指数(r=0.424,P=0.019)和NTI指数(r=0.407,P=0.025)与海拔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P>0.01),而乔木层NRI指数(r=0.283,P=0.130)、NTI指数(r=0.171,P=0.366)和草本层NRI指数(r=0.201,P=0.285)、NTI指数(r=0.308,P=0.098)均与海拔变化无显着相关关系(P>0.05)。
张旻桓[3](2019)在《湖南牡丹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耐热性研究》文中提出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Moutan)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牡丹在长期自然杂交和人工栽培选育下,有十分广泛的生态适应性。湖南省是我国牡丹的自然分布区之一,同时也是国内药用牡丹主要产区之一。目前在湖南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牡丹在栽培种植、园林应用及推广还存在较多问题,湖南牡丹的起源及品种间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本研究在对湖南牡丹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收集与保存湖南牡丹资源;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湖南牡丹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开展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测定了牡丹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喷施不同浓度外源物质对高温胁迫下牡丹耐热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湖南本土牡丹有30个品种和1个野生种。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原发表的23个品种仅存17个,有6个品种已经遗失或死亡;另外,在调查中发现了新的变异株系13个。湖南本土牡丹主要特点有:(a)适应高温多湿的环境,是一个较为耐湿热的优秀群体,在长期的栽培历史下产生了一些杂交或变异品种。(b)花型不丰富,以单瓣花型居多,占50.00%;重瓣型中的千层类、台阁类和楼子类分别占16.67%。(c)花色较单一。有4个色系,其中粉色系品种最多,占33.33%;其次是白色系品种,占25.00%;紫色系列品种相对较少,占16.67%;玫红色品种和紫红色品种最少,分别占12.50%。(d)整体花期较早,没有晚花型品种。(2)湖南引种牡丹资源主要有136个品种。它们主要来自6个牡丹主要产区,其中中原牡丹品种最多(82个),其次是日本牡丹品种(32个),然后是江南牡丹品种(13个)、欧美牡丹品种(6个)、鄂西牡丹品种(2个)和西南牡丹品种(1个)。湖南引种牡丹的主要特点有:(a)花色比较丰富,共有9个花色;(b)花型比较全面,基本涵盖牡丹所有花型(9个);(c)花期以中花期为主(41.18%);(d)在湖南适应性最好是江南牡丹品种群,西南牡丹和鄂西牡丹品种群也有较好的表现,中原牡丹品种群适应性表现差异较大。(3)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表明,湖南牡丹具有高的遗传多样性。采用14对引物进行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湖南牡丹30个品种和1个野生种样本中均扩增出清晰的谱带(115~379 bp),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多态性;平均等位基因的变化区间为1.286~2.643;Shannon’s指数(I)的分布范围为0.198~0.767;观测杂合度(Ho)变化区间为0.286~0.786,平均值为0.575,期望杂合度(He)变化区间为0.143~0.464,平均值为0.309;固定指数(F)变化区间为-1.000~-0.011,平均值为-0.898;群体内遗传多样性(HS)的变化范围为0.111~0.507,平均值为0.312;总遗传多样性(HT)变化范围为0.354-0.766,平均值为0.580;总群体近交系数(FIT)的变化范围为-0.258~0.724,平均值为0.036;基因流(Nm)范围为0.049-0.556,平均值为0.284;标准遗传分化系数(GsT)变化区间为0.296-0.824,平均值为0.461。(4)初步确定了湖南牡丹的起源和亲缘关系。湖南牡丹属于江南牡丹品种群;湖南野生种杨山牡丹与野生紫斑牡丹、卵叶牡丹、四川牡丹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湖南本土牡丹品种’凤丹’及新发现的变异株系与杨山牡丹、紫斑牡丹、卵叶牡丹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证实这些品种是在长期自然杂交或变异的品种;’粉丹’为早年从中原引种至湖南的品种;湘西的’紫绣球’(湘西古牡丹)为彭州牡丹品种’彭州紫’;湘西的粉色重瓣系列品种与’香丹’单独聚为一类,这一类群与牡丹野生种及所有牡丹品种群具有较远的遗传距离,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慈利红’与野生卵叶牡丹具有相同的遗传基础,有极近的亲缘关系,可做为’慈利红’为湖南野生牡丹证据;’凤丹’与杨山牡丹有共同的遗传背景,为杨山牡丹的栽培品种。(5)运用AHP法构建了湖南牡丹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了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对引种至湖南生长的119个牡丹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将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分为“生长性状、形质性状、数量性状和开花性状”四个准则层,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耐热性为最大权重的14个指标,并将牡丹品种的适应性评价划分为优、良、中和差4个等级,根据综合评分值得出Ⅰ级品种7个,Ⅱ级品种27个,Ⅲ级品种有70个,Ⅳ级的有15个。综合排名在Ⅰ级和Ⅱ级的品种建议在湖南及江南湿热地区优先选择。(6)探讨了牡丹耐高温机理:通过保持总叶绿素含量相对恒定以确保细胞正常的光合作用、升高MDA含量防止细胞膜过氧化和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提高细胞保水性的方式来实现的。高温胁迫下’凤丹’(Paeonia ostii ’Fengdan’)的总叶绿素含量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而’香丹’(Paeonia suffruticosa ’Xiangdan’)则先下降后上升;’凤丹’的总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香丹’。MDA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的增加而增大,’凤丹’的MDA含量持续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持续增加趋势,而’香丹’的MDA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凤丹’的MDA含量始终高于’香丹’。’凤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的趋势,而’香丹’开始是呈持续上升趋势,到胁迫后期表现急剧下降;而且,’凤丹’的可溶性糖含量始终较高。综合评价,’凤丹’的耐热性优于’香丹’。根据相关性分析表明,热害指数(HII)、叶绿素(Chl)含量、电解质渗透率(Rec)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这4个指标可作为外源物质诱导牡丹幼苗耐热性的评价指标。(7)喷施外源物质都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牡丹的耐热性。喷施100 μmol/L的水杨酸(SA)能够降低牡丹的热害指数(HII)、40 mmol/L氯化钙(aaC12)和40 mg/L脱落酸(ABA)能增加总叶绿素(Chl)含量、提高电解质渗透率(Rec)和增加可溶性蛋白(SP)含量。3种外源物质诱导2个品种牡丹幼苗耐热性的效果均为SA最佳,CaCl2次之,ABA较差;’凤丹’和’香丹’之间没有区别。SA主要通过缓解高温胁迫下Chl的降解,降低Rec,减少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和SP含量来提高牡丹幼苗的耐热性;CaCl2主要通过缓解高温胁迫下Chl的降解,降低Rec,提高SOD活性和SP含量来提高牡丹幼苗的耐热性;ABA主要通过缓解高温胁迫下Chl的降解,降低Rec,提高SP含量来提高牡丹幼苗的耐热性。
鲁仪增[4](2019)在《国槐遗传多样性评价及无性系分子鉴别》文中认为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为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其根、枝、皮、叶、花、果中均含有黄酮类(flavonoids)成分,几乎全株入药。其中《中国药典》规定的中药槐米含有质芦丁(rutin,约13%28%)、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及其糖苷等成分;槐角中除含有上述成分外,还含有异黄酮类(isoflavones)物质等。国槐入药部位功能与成分不仅具有清热泻火、止血、降血压、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炎、镇痛、抗骨质疏松、抗肿瘤、明目益气等药理作用,还是重要的观赏树种及蜜源树种,在药用种质收集与挖掘、现代林业与景观生态的发展等方面具有极为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其种质资源研究技术缺失、精准鉴定和系统评价不足。本论文旨在开发g SSR、EST-SSR和cp SSR标记的基础上,建立了国槐无性系分子鉴别技术及分子身份证数据库;对国槐古树及栽培群体进行STRUCTURE群体分析、分子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与亲缘关系分析。研究表明,国槐古树及现代栽培群体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基于等位基因位点数目最大化策略筛选了186个无性系,可作为将来构建国槐核心种质的组成部分,提出了国槐种质资源收集与分类规范保护管理策略,为国槐种质资源的保护评价与创新利用提供了依据和支撑。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SSR引物开发、验证与筛选。基于磁珠富集及测序法,获得30条核基因组序列,设计41对g SSR引物,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复选28对,终选9对;通过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国槐无性系叶片de novo测序,从7520个EST-SSR位点中综合筛选并设计EST-SSR引物100对,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初选59对,复选30对,终选12对;使用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堇花槐叶绿体基因组de novo测序,从全基因组171个cp SSR位点中筛选、设计引物51对,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初选10对,复选为6对,终选3对。不同来源的引物、同一来源不同引物在遗传参数评估、亲缘关系分析及STRUCTURE亚群体划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宜选用双亲遗传标记及单亲遗传标记开展国槐相关研究。终选的3对cp SSR、9对g SSR和12对EST-SSR引物在槐属和马鞍树属的平均通用率达66%以上,其在5个国槐栽培群体100个个体中的位点多态性水平较高;但是变异较小,且主要来源于个体间(74%)、其次为群体内(22%),群体间最少(4%);亲缘关系较近,其中北京市国槐栽培群体与辽宁省国槐栽培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山东省国槐栽培群体、河南省国槐栽培群体、山西省国槐栽培群体的亲缘关系依次渐远。NJ法聚类将100个个体划分为2组,Ⅰ组包含17个个体,Ⅱ组包含83个个体,STRUCTURE分析也建议划为2个亚群体,国槐古树栽培群体内的迁入个体较少。(2)依据特异等位基因及等位基因鉴别国槐无性系。64个国槐无性系通过特异等位基因片段信息进行鉴别。24对SSR引物扩增等位基因片段长度的小值、大值和大小双值信息的鉴别能力依次增高,535个国槐无性系中的2个可能为异名同物。采用其中14对SSR高效引物组合构建了534个国槐无性系的分子身份信息数据库,并将其每个无性系的分子身份信息与档案信息转化为可视化的二维码图形数据库。(3)开展国槐遗传多样性评价,制定保护利用策略。国槐古树存在明显的群体结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经度方向上的遗传多样性高于纬度方向上的遗传多样性。其中,经度方向上从西到东逐渐降低再稍微增高,遗传分化处于中低水平;纬度方向上自中部向南北方向降低,遗传分化水平总体较低,其变异来源于个体间(68%69%)、群体内(28%30%)和群体间(1%2%);国槐二级古树栽培群体与国槐一级古树栽培群体关系最近,与国槐的三级古树栽培群体、现代栽培无性系、栽培品种的亲缘关系依次渐远;分别加入白刺花和侧花槐2个同属外类群及来自美国和韩国的国槐种质资源之后,上述亲缘关系总体未变。其遗传距离较小、遗传一致度较大,其亲缘关系总体较近,可能来源于2个STRUCTURE亚群体。优树选择是其变异的主要利用途径,应采取原地保存与异地保存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国槐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4)基于等位基因位点数目最大化策略、逐步聚类法及随机取样法构建了当前国槐种质资源样本的核心种质。基于等位基因位点数目最大化策略及逐步聚类法可以更好的获得国槐的核心种质。其中,基于等位基因位点数目最大化策略筛选的核心种质(186个无性系),其等位基因数量最高(378个),保留率达97.4%;其次为基于逐步聚类法获得的核心种质(155个无性系),其等位基因保留率达到95.8%。筛选的186个无性系在国槐原有种质的主坐标分布图、三维分布图中分布较均匀,t检验结果虽然未达到显着水平,但是相关数据支持等位基因位点数目最大化策略筛选的种质为国槐的重要种质,可作为将来国槐核心种质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利娜[5](2019)在《宝巾花品种分子鉴定和苞片转录组分析》文中认为宝巾花是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用的园林绿化植物。目前国内外关于宝巾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研究、栽培繁殖和化学性质等方面,而遗传研究相对匮乏。国内宝巾花品种的来源模糊、种质资源遗传背景不明,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可有效鉴定的分子标记,给生产和科研带来不便,因此急需开发宝巾花的分子标记并进行品种鉴定。同时,苞片颜色是宝巾花的重要观赏性状,但对其形成机理却缺乏研究,近年发展起来的转录组测序技术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手段。本研究以水红宝巾花、云南紫宝巾花等131个宝巾花品种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和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SSR标记开发、苞片颜色相关基因挖掘和品种分子鉴定,为宝巾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基因挖掘提供分子标记资源,为宝巾花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本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利用转录组测序研究挖掘到60 293个SSR位点,SSR发生频率1 SSR/2.34 kb,SSR检出率达39.13%。SSR类型丰富,包含117种重复基序,其中数量最多的三种基序为A/T(71.67%)、AT/AT(6.65%)和C/G(2.83%)。单核苷酸重复类型数量最多,其次是三核苷酸重复类型,分别占总SSR位点数的74.55%和13.96%。SSR基序的重复次数为5~25次,重复10次的SSR位点最多(17.03%),重复序列总长为10~302bp、平均18.1bp。基于转录组测序开发了16个SSR多态性位点,利用这些位点扩增18个宝巾花品种的DNA样品,共检测到76个等位片段,平均等位片段数4.8,位点多态性信息量平均0.544。(2)基于ISSR标记分析了宝巾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建立了宝巾花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11条ISSR引物对131个宝巾花品种扩增出16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6条、多态率96.89%。观测等位基因数平均1.97,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1.5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分别为0.29和0.45。131个品种的遗传距离在0.00~0.60之间,平均0.365,遗传多样性较低。聚类分析表明同一种的品种大多数聚在一类,但同一个种仍有品种未聚在一类或亚类、也有多个种的品种聚在一类。引物UBC841的鉴别力最强、鉴别率达80.92%,与引物UBC876组合可将所有供试品种鉴别开,基于此建立了品种分子指纹。(3)利用SSR标记分析了宝巾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鉴定了131个品种并构建了品种指纹。15个SSR位点在131个品种中共扩增等位片段85个,平均每个位点扩增5.60个。有效等位片段数平均2.52。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1.04。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平均值分别为0.50和0.57。引物多态性信息量平均0.51。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0~0.60之间,平均0.33,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亲缘关系较近。聚类分析结果与基于ISSR的聚类结果相似。基于11个位点可有效鉴别131个品种,建立了各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4)对云南紫宝巾花苞片4个时期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每两个时期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每两个时期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生物过程的术语最多,注释到细胞组分的最少。经KEGG pathway富集分析,获得每两个时期之间富集最显着的前20个代谢通路,挑选出与云南紫苞片颜色相关的两条代谢通路:一是类黄酮化合物合成途径,参与该途径的酶有11个(CHS、CHI、TC4H、FLS、Caffeoyl-CoA、F3’H、F3H、柚皮素、KCS11、CCo AOMT、SAM MSPI1和CYP98A2),这些酶由26个基因编码;二是甜菜碱生物合成途径,参与该途径的酶是DOD酶,由4个基因编码。从差异表达基因中随机挑选10个基因进行qRT-PCR分析,其中5个基因与转录组结果完全一致,另外5个基因在大部分时期与转录组结果一致,qRT-PCR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次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
刘果[6](2017)在《桉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精准鉴定体系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桉树(Eucalyptus)种质资源材料主要来源于桉树原产地澳大利亚,作为世界上生长最快和经济价值极高的树种,桉树已成为我国南方造林的战略性树种。SSR分子标记技术能为桉树种群遗传多样性调查和种质资源鉴定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有效地促进桉树资源的良种选育与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研究利用Genbank数据库中桉树基因组序列和EST序列进行桉树SSR标记的开发,以42种159份桉树DNA种质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桉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探讨桉树种间亲缘关系,并通过选用种内扩增序列完全保守的SSR位点,初步构建桉树种间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Genbank检索桉树28,691条基因组序列和16,566条EST序列,经序列分析,确认1,785条有效序列,并发现2,292个SSR位点,含SSR位点的序列占序列总数的12.64%。通过分析桉树SSR位点信息,发现桉树SSR位点的重复单元长度与SSR位点的丰度呈负相关关系。桉树EST序列中以三碱基重复单元最为丰富,而桉树基因组序列中则是二碱基重复单元出现频率最高。对所有SSR位点进行引物设计及评估,共合成了395对SSR引物,经过优化PCR体系初步筛选出340对SSR引物,为桉树SSR分子标记在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等方面研究提供了引物资源和理论基础。(2)本研究以6个桉树DNA样品为对照组,1个基因组DNA混合池为试验组进行基因组DNA混合池在SSR引物筛选中的适用性分析。通过PCR扩增产物的重测序分析,6个桉树单一DNA样品的扩增结果与基因组DNA混合池的扩增结果差异不显着。利用基因组DNA混合池为模板进行SSR-PCR扩增序列重测序,经序列同源性和SSR位点的比对分析,得到可应用于桉树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桉树种质资源鉴定研究的283个SSR有效标记。并利用283对SSR引物在39种桉树中进行SSR-PCR扩增分析,得到268对扩增结果稳定,重复性较好的引物,且在桉属双蒴盖亚属内具有良好的通用性。(3)利用扩增稳定、条带特异的110对SSR有效引物对42种159份桉树种质材料进行PCR扩增结果统计,159份桉树种质材料中共检测到SSR位点的等位基因共200个,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1.818,变化范围为17个。纯合基因型数162个(81%)远远多于杂合基因型数38(19%)。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结果表明,47个多态SSR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72,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为0.181,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06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182。综合各指标分析得到,位点eSSR-GR018、位点eSSR-GR083和位点eSSR-GR109的多态性程度最高,反映的信息量更大,能够在桉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鉴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主坐标法分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状态基本一致,同时也证实了伞房属与桉属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表明,昆士兰桉和少花桉间具有更近的遗传距离,很有可能产生杂交种,这为桉树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桉树杂交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选种依据。(4)分析20对在同一桉树种内扩增片段大小基本一致的特异SSR引物在159份桉树种质材料中的扩增序列,Blast结果显示不同SSR位点对应不同的功能蛋白。通过对20个SSR位点微卫星序列在不同桉树种间和种内不同个体间的变化特征表明,不同种间的变异主要是由于SSR位点的重复次数和侧翼序列的碱基变异引起;种内不同个体间的变异主要是由于SSR位点的重复次数的变化引起。对24种103份桉树种质材料进行亲缘关系分析,提出几种可能产生杂交的桉树组合,为桉树杂交育种提供了理论资料和选种依据。(5)根据4个在种内扩增序列完全保守的SSR位点的扩增序列特征分析发现,4个SSR位点的微卫星序列在不同种间存在重复单元和重复次数的变化,侧翼序列在不同种间存在碱基的变异,证实了SSR等位基因长度变化机制的复杂性。利用4个位点的微卫星重复次数和侧翼序列特异碱基组合构建的桉树种间种质资源的鉴定条码,能够精准鉴定的桉树12种,为系统全面地建立桉树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体系奠定了基础并得到了初步成果。分析共享同一鉴定条码的桉树种间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为桉树杂交育种工作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许格希[7](2016)在《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功能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带雨林林冠的功能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及其维持机制是当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对所处生境生物作用和非生物作用适应性的直接体现,为开展热带雨林林冠功能生态学研究提供视角。结合热带雨林林冠组成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和植物功能性状特征有助于认识林冠的结构和动态,且能够用于预测热带雨林林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文以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生态学调查、环境因子测定、系统发育树构建、功能性状选择和测定,探讨了林冠物种水平和群落水平功能性状的耦合过程及其生存策略;分析了林冠主要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关联性及其演化模式;比较了径级结构和物种多度对热带山地雨林群落木本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的影响;揭示了林冠功能多样性格局及其形成原因,并评估了非生物过滤对林冠主要功能性状分布及其群落构建的具体作用。本研究对于深入阐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生物多样性格局、维持机制及其生态系统功能发挥奠定一定的科学基础,并可为其他森林植被类型林冠生态学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20 m×20 m样方尺度局域生境异质性差异较显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和全磷含量大体沿山体海拔的升高呈递增趋势,而土壤pH值、土壤密度和水分含量大致呈递减趋势。(2)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主要功能性状在物种水平除了叶碳含量(CV=6.32%)外种间变异均超过17.26%,而群落水平各功能性状群落间差异相对较小。物种和群落水平比叶面积均与叶片N、P、K含量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但均与叶脉密度无任何关联性。更为重要的是:群落尺度上比叶面积对其他大多数功能性状的的表征效果(0.263≤r2≤0.744,P<0.001)明显强于其在物种水平的表现;而叶脉密度在两个水平上均未能有效表征其他功能性状的变化。(3)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主要功能性状很有可能具有“模块”效应,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叶面积、叶氮含量、叶磷含量、叶钾含量等功能性状常在第一主成份轴上聚集,以调节林冠叶片结构性“投资”与光合产物“收益”的权衡(第一主成份解释率:31.9%);而与林冠蒸腾和防御作用紧密相关的叶厚度、叶含水量、叶脉密度和叶干物质含量表现为在第二主成份轴上聚集,以调节水分保持与蒸腾失水的权衡(第二主成份解释率:26.5%)。(4)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主要功能性状中除了叶面积、叶厚度和潜在最大树高外其他功能性状均表现出显着的的系统发育信号(P<0.05),近亲物种其功能性状相似性高于亲缘相疏的物种(系统发育保守性)。系统发育独立性比较表明这些功能性状彼此间在演化的过程中多呈趋同或趋异模式,且功能性状随时间变化的种间分化模式大致呈“漏斗”状。(5)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20 m×20 m样方尺度上群落的构建整体上表现为系统发育发散(NRI<0),群落组成物种整体上亲缘关系较远;但该地区群落系统发育树局部分支上则表现为系统发育聚集(NTI>0),群落组成物种局部亲缘关系较近。中小径级(5 cm≤DBH<15 cm和DBH<5 cm)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常受群落内物种多度的影响,仅考虑物种在群落中出现与否而不考虑其多度信息将会明显高估这些群落的系统发育多样性。(6)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20 m×20 m样方尺度群落水平的功能丰富度与群落物种丰富度呈指数相关关系(F=80.36,r2=0.524,P<0.001)。在相对肥沃生境中林冠功能性状空间更大,群落功能多样性更高,物种功能性状趋于离散分布。相反,在相对贫瘠生境中林冠功能性状空间相对狭窄,群落功能多样性更低,物种功能性状趋于聚集分布。此外,基于所有林冠主要功能性状对林冠功能多样性群落间差异的表征效果更好。(7)环境因子是影响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功能多样性群落间差异的主要因子,环境的单独效应对群落间功能多样性差异的解释率在多数功能性状上均超过30%。而且环境单独效应对基于所有维度功能性状的林冠功能多样性(标准化物种多度加权平均最近类群距离)群落间差异的解释率最高(74.0%)。(8)非生物过滤RLQ(R-mode linked to Q-mode)分析的第一轴能够解释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组成乔木的环境、空间、功能性状和系统发育结构共变性约98.24%。进化历史更长的系统发育基部樟科和木兰科植物倾向于分布在土壤相对肥沃(有机质和氮含量较高)的局域生境中,且具有更高的叶片碳含量和干物质含量;而大部分真双子叶植物(例如壳斗科和山矾科)倾向于分布在土壤pH值和微量元素相对较高的局域生境中,具有更高的比叶面积。
谢一青[8](2013)在《小果油茶种内类型划分、评价及亲缘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 Hu.)是我国栽培面积和年产量仅次于普通油茶的油料树种,但对其遗传改良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小果油茶为异花授粉植物,种内变异类型极为丰富。为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遗传变异,本文在前期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小果油茶种内自然变异类型进行了划分,同时针对小果油茶分类地位仍存在异议的问题,从孢粉学、表型、基因组DNA和基因转录水平上对典型小果油茶类型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小果油茶生物学特性及种群遗传特点,结合前期的调查资料,初步对小果油茶种内变异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小果油茶树体、果实、叶片、花等表型性状变异十分丰富,其中树体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大(平均CV=43.79%),其次是果实性状(平均CV为26.09%),叶和花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平均为16.84%和16.53%。综合R型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及成熟期等生态表现,提出以果实横径、果皮厚度和成熟期作为类型划分的指标,将小果油茶初步划分为10个类型。2.比较了部分典型小果油茶类型和普通油茶的花粉形态,并分析其与山茶属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小果油茶的花粉均具有山茶属植物花粉的种属特征,即:花粉粒为长形球、近球形,赤道面观长椭圆形,极面观三裂圆形,具三孔沟,但花粉粒的外观表面纹饰特征因不同类型而异。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小果油茶类型的单果质量、鲜出籽率与花粉粒极轴长(P值)呈显着负相关,与沟间距离呈显着正相关,因此可以通过花粉形态特征来鉴别小果油茶类型。通过比较小果油茶和36个山茶物种间的花粉形态特征,发现小果油茶花粉大小与油茶组、红山茶组的大部分种相似,而与连蕊茶组、短柱茶组、糙果茶组等大部分种相差甚远,初步说明,小果油茶与油茶组和红山茶组的大部分种有较近的亲缘关系。3.对部分典型小果油茶类型和42个山茶属油用类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6个物种(类型)的表型性状变异极为丰富,叶片、花、果实及其经济性状等39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达4.95%159.41%,尤其是单果质量和单果籽质量的变异系数更是高达159.41%和134.72%;通过聚类分析将46个物种(类型)分为2大类群,其中小果油茶大果薄皮立冬籽(龙眼茶)、中果薄皮霜降籽(羊屎茶)、小果薄皮寒露籽(珍珠茶)和中果薄皮寒露籽(宜春白皮中籽)先与钝叶短柱茶聚在一起,再与短柱茶、粉红短柱茶、小果短柱茶、普通油茶等12个物种聚为一个亚类,说明小果油茶的表型性状和这些物种的表型性状相似性较高。4、采用AFLP标记对部分典型小果油茶类型和42个山茶属油用类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8对AFLP引物组合共检测到642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占95.69%;小果油茶羊屎茶与珍珠茶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0.9539,越南油茶与滇北红山茶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5272)。通过聚类分析将46个物种(类型)划分为5个类群:越南油茶和小果短柱茶分别单独为一类;糙果茶组聚为一类;14个红山茶属物种和短柱茶组中果实性状较为类似的陕西短柱茶、攸县油茶和闽鄂山茶聚为一大类;小果油茶与除小果短柱茶外的油茶组、短柱茶组部分种聚为一类。与形态学标记相比较,发现两种标记的聚类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补。5.以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的嫩叶及种仁为材料,建立了适合油茶的cDNA-AFLP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总RNA中分离的mRNA经合成双链cDNA后,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MseⅠ在37℃下5h内完全酶切,经5U T4连接酶16℃连接的产物稀释10倍后直接用于预扩增;在20μL选择性扩增体系中,以预扩增产物稀释30倍为模版、dNTP (10mM)1.5μL、引物(10μM)1.0μL、Taq酶用量1.25U时的扩增效果较好。利用优化体系成功筛选出61对可以获得带型丰富且重复性好的引物组合。6.为进一步分析典型小果油茶类型间差异的遗传学基础,本文尝试用cDNA-AFLP技术对小果油茶基因表达差异进行分析。13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649条转录衍生片段(TDFs),其中差异显示的TDFs有3557个,多态率高达97.48%。研究发现在大果薄皮立冬籽龙眼茶和普通油茶中特异表达的TDFs占总差异带的4.27%,在龙眼茶和宜春白皮中籽中特异表达的TDFs占4.53%,在龙眼茶和羊屎茶中特异表达的TDFs有1.57%,在龙眼茶、羊屎茶和宜春白皮中籽中均特异表达的TDFs占1.88%,而在龙眼茶、宜春白皮中籽和普通油茶中均特异表达的TDFs占3.54%,说明龙眼茶与普通油茶和宜春白皮中籽的亲缘关系可能较近,而与羊屎茶的亲缘关系可能相对较远。基于TDFs表达模式差异的多态性将5个参试材料分为3类,其中龙眼茶和宜春白皮中籽聚为一类,羊屎茶和珍珠茶归为一类,普通油茶独立为一类,这与基因组DNA的AFLP分析结果一致。差异TDFs经回收及测序,获得了789个差异基因片段。经BlastX/N同源性比对,有716个在GeneBank中找到了同源序列,其功能主要涉及信号转导、转录因子、蛋白质合成、代谢、运输、细胞防御等方面。以上研究结果为小果油茶的分类、遗传改良、种质资源保护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兴[9](2012)在《部分榆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及白榆辐射诱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榆树为榆科(Ulmaceae)榆属(Ulmus L.)植物的总称。在我国平原、盐碱地及沙荒地一直是用材林、防护林的重要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可作为行道树、绿篱和庭院树种,如金叶榆和垂枝榆以其叶色鲜艳,树形优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全世界共有榆属资源30余种,我国有25种6个变种。目前,榆属植物的分布面积和种质资源正在逐年减少,原本属于榆树植被类型的丘陵地和沙地遭到严重的滥垦、过渡放牧等人为破坏。因此如何避免榆属植物资源进一步被破坏,更好的保护中国榆属植物,培育适合园林绿化的榆树新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我国黑龙江省、山东省、浙江省及气候较干旱的甘肃省分布的榆属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整理、分析和评价,采用形态学标记和(?)ISSR分子标记对我国榆属资源亲缘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应用60Co-γ对白榆种子进行辐射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期获得观赏性状优良、抗性强的植株,为榆属植物资源的保护,育种和园林应用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此次调查共搜集我国70%的榆属植物,属于3组2系。搜集资源包括黑龙江省全部榆属资源,其中包括2个特有品种;山东省、浙江省、甘肃省的榆属野生种和栽培变种。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榆属资源进行评价,园林应用范围中白榆、新疆大叶榆、旱榆、黄榆、榔榆、金叶榆和垂枝榆等为优良材料;经济应用中白榆、新疆大叶榆、春榆、太行榆、美国榆、多脉榆等为优良材料;抗干旱,耐盐碱的优良品种为圆冠榆、脱皮榆、旱榆。果实产油量大的品种为旱榆、黄榆、脱皮榆。抗虫性较好的品种为裂叶榆、太行榆和天优,其中裂叶榆叶部不感虫害,但易感天牛,在天牛可控区可作为优良树种;太行榆不仅生长季节幼叶颜色优美且不感病虫害,可作为优良城市绿化树种。2)对来源于黑龙江省和山东省的榆属资源进行形态学性状分类,选择28个表型性状作为分类信息进行编码,其中二元性状10个,有序多态性状10个,数值性状8个。Q聚类结果表明榆属栽培变种和半同胞家系聚为一组;榆属种间大部分聚类结果和传统分类吻合但白榆分类和传统不符。R型聚类结果表明各性状之间相对独立,28个形态学性状对品种的演化具有较独立的意义。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71.02%,果部性状和部分叶部性状是榆属的分类的主要性状.3)建立了榆属植物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从93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1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11条引物共扩增出97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6条,占总扩增带数的88.66%;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5490-0.9216之间,平均为0.7353。其中白榆半同胞家系白榆068、白榆0061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0.9216;白榆34、古6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0.6863。由ISSR聚类可知,榆属种间分类和传统分类相同;栽培变种红叶榆同其它各品种亲缘关系较远,单独聚为一类,钻天榆和榆组榆系亲缘关系较近,金叶榆同榔榆遗传相似性较高;半同胞家系和白榆聚为一组,且同各栽培变种垂枝榆、大叶垂榆、龙爪榆遗传关系紧密。由主坐标分析表明榆属资源分为三大组,组Ⅰ中栽培变种与白榆半同胞家系聚在一起;组Ⅱ中传统分类的榆属睫毛榆组中的美国榆和新疆大叶榆聚类,榆组榆系中的黄榆,裂叶榆聚类,并且睫毛榆组、榔榆组与榆组榆系的亲缘关系较近;组Ⅲ中传统分类榆组黑榆系中的东北黑榆、春榆、圆冠榆聚类。4)白榆种子60Co-γ射线辐射最佳半致死剂量为50Gy。60Co-γ辐射在幼苗生长前期起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在生长过程中,小剂量的辐射抑制作用减轻,在苗高、鲜重等方面还具有促进作用(30-70Gy);根系的生长量与辐射剂量成负相关,辐射能够抑制根系纵向伸长(顶端优势)促进侧根及须根的发育,扩大根系的分散度及营养面积。在30-90Gy范围内,能够促进地上部分生长;30-100Gy不同照射组别中均产生具有实用价值的观赏性状突变体。不同剂量的辐射,对榆树物候期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展叶期30Gy-50Gy的辐射剂量对植株展叶有所促进,高于50Gy时展叶受抑制;辐射剂量为30Gy时皮孔形状为椭圆形,辐射剂量大于30Gy时皮孔恢复近圆形。5)低辐射剂量可以使白榆柱头膨大,对柱头的发育有刺激作用,而高辐射剂量则使柱头发育不良,对发育有阻碍作用;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花粉极轴与赤道轴比例呈递减的趋势;未经过辐射的白榆花粉外壁纹饰为细拟网状,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花粉外壁纹饰逐渐变的稀疏,小颗粒大小及疏密情况逐渐减小。不同辐射剂量对白榆叶片超微结构有一定影响,70Gy-100Gy叶片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叶绿体肿胀,双层膜消失,类囊体融合;线粒体双层膜消失,出现空泡变性,嵴断裂;核膜消失。6)叶绿素含量同辐射与辐射剂量之间呈负相关性;叶绿素a/b在70Gy处出现了一个跳变,叶色上表现为黄白色;在辐射剂量为100Gy叶绿素a/b的值和对照有明显差距,差异极显着,表现在叶色上为叶色变红色;SOD、POD酶活性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CAT活性在30Gy剂量处升高到活性峰值后下降,50到100Gy稳步小幅上升。
刘秀丽[10](2012)在《中国玉兰种质资源调查及亲缘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玉兰亚属植物(Magnolia Subgenus of Yulania)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花卉。本研究重点对我国玉兰亚属及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的栽培品种资源开展了详细的整理与调查工作,获得了玉兰品种和玉兰亚属部分种的现状情况;建立了玉兰亚属部分种和玉兰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通过比较各品种间形态学上的差异,结合孢粉学和AFLP分子生物学手段,梳理了玉兰亚属种和玉兰品种的分类情况,探讨了其之间可能的亲缘关系和演化情况。结论如下:1、经调查和整理,目前有记载的玉兰亚属植物共52种,明确认定18种,近来文献提及的新种24个,尚存有争议的10种;我国作为玉兰亚属植物的起源中心与现代分布中心,共有48个本地种(包括文献提及及有争议种,另4个为国外种)。经调查整理,初步调查到我国白玉兰和二乔玉兰(M×soulangeana)品种40个,其中白玉兰类26个,二乔玉兰类14个。根据形态学比较分析,本研究提出将‘黄脉’和‘玉蝶’等12个具典型特征的玉兰类型暂作为新品种处理。运用形态学数量聚类分析将其中37个玉兰类型很清晰地划分为呈间隔分布的5个白玉兰和二乔玉兰品种群,在印证了二乔玉兰与白玉兰在许多外部性状上均存在着广泛交叉和逐渐过渡情况的同时,也表明形态学聚类分析是一种开展玉兰品种分类研究较好的方法。R型聚类显示,30个性状的量化处理较为合理,保证了最终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根据贡献率大小确定了小枝粗细、叶芽颜色、花被颜色等18个影响较大的性状因子,为以后开展更为系统、深入的中国玉兰品种分类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2、对37个样本35个玉兰品种的孢粉学研究显示,玉兰品种的花粉形态相似,均为左右对称,异极,具单沟,超长球形(P/E>2),大小(52.9-61.3μm)×(21.3-27.6μm),属于NPC花粉分类系统中的N1P3C3类型,与玉兰业属植物花粉共同的典型特征一致,但表面纹饰的细微形态结构(穿孔和孔穴的分布密度、纹饰类型等)存在差异,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的外壁纹饰可以作为区分玉兰品种的参考依据。孢粉学的数量聚类图中,供试玉兰品种可以较清晰的划分出白玉兰类群与二乔玉兰类群,说明孢粉学性状可以作为种一级的分类方法,但用于对玉兰品种一级的分类并不十分敏锐,可以作为品种分类辅助的参考标准。3、建立了玉兰业属16个种和玉兰39个样本37个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和聚类关系图,确定了DICE (Jaccard)和SM算法是分别适用于种和品种的高信度聚类途径。16个种的聚类结果支持将天目玉兰(M. amoena)和望春玉兰归为同一组;厚叶玉兰(M. crassifolius)和红花玉兰(M. wufengensis)亲缘关系相近,其可能的亲缘关系还需进一步验证;建议将景宁玉兰(M. sinostellata)单独作为种的分类处理,并建议将景宁玉兰、天目玉兰与望春玉兰同归于望春玉兰组;不支持将伏牛山玉兰(Mfuniushanensis)并入望春玉兰及作为宝华玉兰的变种处理;AFLP分子标记的研究结果还显示出以萼片状花被片、花被片颜色作为玉兰亚属分组依据存在欠缺和不足。39个样品大部分能被较为准确地聚类为白玉兰和二乔玉兰两大类,该结果支持了将种源作为玉兰品种的一级分类标准;聚类结果显示,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与花型的相关性较小。AFLP聚类结果还显示出同一地区的品种聚于一起,可能的原因是玉兰品种大多由当地习用的种或品种育成。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充分了解种或品种种质形成渊源的基础上,AFLP技术是开展玉兰亚属种或品种分类鉴定有效的辅助和参考手段。4、形态及孢粉数量分类法和AFLP技术均能将供试的玉兰品种较为清晰地区分为白玉兰和二乔玉兰两大品种群,因此,三种方法均是开展玉兰亚属种或品种分类、鉴定有效的辅助和参考手段。5、同花色玉兰品种在孢粉学及AFLP聚类图中大部分能聚于一处,而多瓣类玉兰品种在AFLP聚类图和孢粉学聚类图中则呈间隔分布,表明对于玉兰品种的分类实践来说,花色性状是居于花型(重瓣)性状更高一层次分类等级的位置,但花色、花型性状是否能作为玉兰品种二级分类标准,尚需要更多的品种参与及更深入的研究。6、玉兰最早在我国2500年前就已开始栽植,并在漫长的栽培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玉兰花文化,发展出了包括诗词、绘画和民俗等在内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花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以上研究为掌握我国玉兰植物资源现状,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以及之间的亲缘关系,完善玉兰业属种和玉兰品种分类系统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数据和理论依据,并为玉兰植物资源保护、收集和新种质创制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8种桦树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种桦树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和采伐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群落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
1.2.2 采伐及气候对森林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及数据采集 |
2.2.2 物种多样性指数 |
2.2.3 谱系结构 |
2.2.4 气候数据的获取 |
3 气候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结构的影响 |
3.1 大兴安岭北部、中部和南部物种多样性分析 |
3.1.1 大兴安岭北部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
3.1.2 大兴安岭中部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
3.1.3 大兴安岭南部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
3.1.4 物种多样性 |
3.2 大兴安岭森林群落构建机制 |
3.2.1 谱系树 |
3.2.2 谱系结构 |
3.3 气候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系统发育结构的影响 |
4 采伐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结构的影响 |
4.1 过伐林与原始林物种多样性分析 |
4.1.1 过伐林物种组成及灌草层植物重要值 |
4.1.2 原始林物种组成及灌草层植物重要值 |
4.1.3 物种多样性 |
4.2 大兴安岭过伐林与原始林的群落构建机制 |
4.2.1 谱系树 |
4.2.2 谱系结构 |
5 讨论 |
5.1 气候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结构的影响 |
5.1.1 大兴安岭北部、中部和南部物种多样性分析 |
5.1.2 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系统发育结构 |
5.1.3 环境因子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系统发育结构的影响 |
5.2 采伐对大兴安岭群落结构的影响 |
5.2.1 大兴安岭过伐林与原始林植物多样性 |
5.2.2 大兴安岭过伐林与原始林的群落系统发育结构 |
6 结论 |
6.1 气候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结构的影响 |
6.2 采伐对大兴安岭群落结构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山西南方红豆杉群落谱系结构及其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南方红豆杉的概述 |
1.1.1 南方红豆杉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
1.1.2 南方红豆杉形态特性及生活习性 |
1.1.3 南方红豆杉经济价值及保护现状 |
1.2 南方红豆杉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南方红豆杉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南方红豆杉国内研究现状 |
1.3 群落结构研究概况 |
1.3.1 植物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
1.3.2 群落谱系结构研究现状 |
1.3.3 南方红豆杉群落构建理论 |
1.3.4 海拔梯度变化对群落特征的影响 |
1.3.5 径级尺度变化对群落谱系结构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6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地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植被类型 |
2.3 南方红豆杉群落样地情况 |
3 南方红豆杉群落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样地设置 |
3.1.2 植物区系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植物区系组成 |
3.2.2 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植物种类组成 |
3.2.3 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植物物种多样性 |
3.3.2 科属种多样性 |
3.3.3 区系特征 |
4 南方红豆杉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
4.1 研究方法 |
4.1.1 取样调查 |
4.1.2 数量分类与排序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TWINSPAN分类树状图 |
4.2.2 物种DCA排序分析 |
4.2.3 样点DCA排序分析 |
4.2.4 物种CCA排序 |
4.2.5 样地CCA排序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TWINSPAN分类 |
4.3.2 DCA排序 |
4.3.3 CCA排序 |
5 南方红豆杉群落谱系结构特征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谱系指数的选择 |
5.1.2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南方红豆杉群落结构谱系树 |
5.2.2 南方红豆杉群落谱系结构特征 |
5.2.3 不同生活型物种的谱系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 |
5.2.4 不同径级南方红豆杉群落谱系结构 |
5.2.5 不同海拔梯度南方红豆杉群落谱系结构 |
5.3 结论与讨论 |
5.3.1 群落谱系结构特征分析 |
5.3.2 物种丰富度与谱系多样性的关系 |
5.3.3 不同径级群落谱系结构的变化 |
5.3.4 海拔梯度与群落谱系结构之间的关系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1. 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种子植物)植物名录 |
(3)湖南牡丹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耐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牡丹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1.1 野生牡丹种质资源 |
1.1.2 栽培牡丹种质资源 |
1.1.3 湖南牡丹研究现状 |
1.1.4 观赏植物资源的评价方法 |
1.1.5 存在的问题 |
1.2 牡丹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
1.2.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2.3 牡丹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牡丹耐热性研究现状 |
1.3.1 高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 牡丹耐热性研究进展 |
1.3.3 热害的鉴定指标及方法 |
1.3.4 提高植物耐热性的途径和方法 |
1.3.5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湖南牡丹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 |
2.1 湖南牡丹品种资源调查与收集 |
2.1.1 调查与引种地点 |
2.1.2 调查与收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湖南本土牡丹资源 |
2.2.2 湖南省引种其他地区牡丹品种资源 |
2.2.3 湖南牡丹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
2.3 讨论 |
2.3.1 湖南牡丹的品种类型及园林应用 |
2.3.2 湖南牡丹生长节律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
2.3.3 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及引种适宜区域分析 |
2.3.4 湖南牡丹引种栽培中的问题 |
2.3.5 湖南牡丹资源的利用 |
3 湖南牡丹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提取基因组DNA及检测 |
3.1.4 SSR标记引物及PCR扩增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3.2.2 引物筛选 |
3.2.3 湖南牡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4 湖南牡丹的遗传结构分析 |
3.3 讨论 |
3.3.1 湖南牡丹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评价 |
3.3.2 驯化对湖南牡丹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影响 |
3.3.3 湖南牡丹与不同来源品种(种)的遗传关系 |
3.3.4 湖南牡丹可能的起源 |
4 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2 评价系统指标框架的确定 |
4.2.3 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 |
4.2.4 湖南牡丹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 |
4.2.5 湖南牡丹的综合评价值 |
4.2.6 湖南牡丹品种等级的划分 |
4.3 讨论 |
4.3.1 评价指标的筛选 |
4.3.2 综合评价值的结果 |
4.3.3 评价方法 |
5 湖南牡丹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指标测定 |
5.1.4 数据分析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热害指数的影响 |
5.2.2 高温胁迫下牡丹幼苗干重的比较 |
5.2.3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2.4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电解质渗透率的影响 |
5.2.5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5.2.6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
5.2.7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5.2.8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5.2.9 高温胁迫对牡丹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5.2.10 各项指标的耐热系数及相关分析 |
5.2.11 高温胁迫下牡丹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5.3 讨论 |
5.3.1 牡丹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理 |
5.3.2 牡丹耐热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 |
6 喷施外源物质对提高牡丹耐热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指标测定 |
6.1.4 数据分析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浓度外源物质对牡丹幼苗耐热性的影响 |
6.2.2 外源物质最适浓度对高温胁迫下牡丹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
6.2.3 喷施最适浓度外源物质下牡丹幼苗耐热性的综合评价 |
6.3 讨论 |
6.3.1 喷施三种外源物质对牡丹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6.3.2 三种外源物质喷施对高温胁迫下牡丹耐热性的诱导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讨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致谢 |
(4)国槐遗传多样性评价及无性系分子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植物种质资源鉴别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种质资源鉴别研究进展 |
1.2.2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3 核心种质构建研究进展 |
1.3 国槐无性系鉴别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1 国槐的化石记录 |
1.3.2 国槐及其种下单元的分类地位 |
1.3.3 国槐SSR标记开发研究进展 |
1.3.4 国槐无性系鉴别研究进展 |
1.3.5 国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6 国槐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槐SSR分子标记开发及其多态性验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验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1.4 国槐SSR引物设计方法 |
2.1.5 不同类型国槐SSR引物筛选方法 |
2.1.6 不同类型国槐SSR引物多态性验证及有效性评价方法 |
2.1.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国槐gSSR特征及其引物开发 |
2.2.2 国槐叶片转录组测序及EST-SSR引物开发 |
2.2.3 基于堇花槐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的cpSSR引物开发 |
2.2.4 不同类型国槐SSR引物设计 |
2.2.5 国槐gSSR、EST-SSR和 cpSSR引物筛选 |
2.2.6 国槐gSSR、EST-SSR和 cpSSR引物多态性验证 |
2.2.7 国槐gSSR、EST-SSR和 cpSSR引物及其组合有效性评价 |
2.3 讨论 |
2.3.1 gSSR、EST-SSR和 cpSSR引物的开发与验证 |
2.3.2 gSSR、EST-SSR和 cpSSR引物的有效性评价及筛选 |
2.3.3 gSSR、EST-SSR和 cpSSR引物的通用性 |
2.3.4 堇花槐的系统发育位置 |
2.4 小结 |
第三章 国槐无性系鉴别及分子身份证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国槐gSSR、EST-SSR和 cpSSR引物等位基因分析 |
3.2.2 国槐无性系鉴别分析 |
3.2.3 国槐无性系分子身份证研建 |
3.2.4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国槐无性系分子身份证构建 |
3.3 讨论 |
3.3.1 国槐指纹图谱与分子身份证 |
3.3.2 基于SSR标记研制国槐分子身份证可行性及稳定性 |
3.3.3 作物分子身份证构建软件的适用性 |
3.3.4 分子身份证编制规则 |
3.3.5 分子身份证的应用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国槐遗传多样性及其核心种质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采集范围的确定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国槐不同区域栽培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2 国槐不同类别群体亲缘关系分析 |
4.2.3 基于SSR标记构建国槐核心种质 |
4.2.4 国槐186份核心种质的来源、亲缘关系及其分子身份证 |
4.3 讨论 |
4.3.1 国槐现代栽培遗传多样中心 |
4.3.2 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 |
4.3.3 亚群体的个体组成及其特征 |
4.3.4 国槐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展望 |
5.4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5)宝巾花品种分子鉴定和苞片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宝巾花研究现状 |
1.2.2 基于分子标记的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
1.2.3 转录组测序研究 |
1.2.4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SSR分子标记开发 |
1.2.5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宝巾花SSR标记开发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转录组测序、序列组装 |
2.2.2 基因功能注释及GO分类 |
2.2.3 SSR查找、SSR引物设计和多态性位点筛选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基因功能注释及GO分类 |
2.3.2 宝巾花转录组中SSR类型及其特征 |
2.3.3 SSR标记开发 |
2.3.4 品种间遗传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宝巾花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和品种鉴定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引物的合成与配置 |
3.2 试验方法 |
3.2.1 宝巾花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
3.2.2 宝巾花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3.2.3 ISSR-PCR反应体系验证 |
3.2.4 宝巾花种质资源ISSR扩增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
3.3.2 宝巾花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3.3.3 ISSR-PCR体系稳定性检测 |
3.3.4 ISSR引物筛选 |
3.3.5 宝巾花种质资源ISSR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SR的宝巾花亲缘关系分析和品种鉴定研究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2.1 SSR标记试验 |
4.2.2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SSR位点的多态性 |
4.3.2 聚类分析 |
4.3.3 指纹图谱构建与分子鉴定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宝巾花苞片4个时期的转录组分析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RNA样品提取与检测 |
5.2.2 文库构建与库检 |
5.2.3 测序 |
5.2.4 转录组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测序数据产出质量 |
5.3.2 样品间相关性检查 |
5.3.3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5.3.4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5.3.5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5.3.6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5.3.7 苞片中与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5.3.8 苞片中与甜菜碱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5.3.9 差异表达基因定量PCR验证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与讨论 |
6.1.1 基于宝巾花转录组测序的SSR标记开发 |
6.1.2 宝巾花ISSR扩增体系建立与优化 |
6.1.3 基于ISSR标记的宝巾花品种亲缘关系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 |
6.1.4 基于SSR标记的宝巾花品种亲缘关系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 |
6.1.5 种质资源的ISSR和 SSR比较分析 |
6.1.6 宝巾花苞片4个时期的转录组分析 |
6.2 本论文研究创新及应用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桉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精准鉴定体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RFLP标记技术 |
1.2.2 RAPD标记技术 |
1.2.3 AFLP标记技术 |
1.2.4 SSR标记技术 |
1.2.5 ISSR标记技术 |
1.2.6 SNP标记技术 |
1.2.7 分子标记技术在桉树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桉树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叶片总DNA提取 |
2.1.2 序列检索及SSR位点的统计分析 |
2.1.3 SSR引物设计 |
2.1.4 SSR引物筛选 |
2.1.5 6 种桉树亲缘关系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桉树基因组序列和EST序列的SSR位点相关特征分析 |
2.2.2 SSR引物设计与评估 |
2.2.3 桉树SSR引物的有效性筛选 |
2.2.4 SSR-PCR扩增序列的亲缘关系分析 |
2.3 讨论 |
2.3.1 桉树SSR位点的特征分析 |
2.3.2 Genomic-SSR引物和EST-SSR引物的比较分析 |
2.3.3 6 种桉树遗传关系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因组DNA混合池技术在SSR引物筛选中的可靠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桉树叶片总DNA的提取及基因组DNA混合池的构建 |
3.1.3 桉树EST-SSR和Genomic-SSR标记的序列可靠性分析 |
3.1.4 基因组DNA混合池为模板在SSR标记中重测序分析 |
3.1.5 39 种桉树样品SSR-PCR扩增反应 |
3.1.6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因组DNA混合池筛选SSR引物的序列可靠性分析 |
3.2.2 单一DNA样品与基因组DNA混合池为模板所得序列的多态性分析 |
3.2.3 桉树SSR引物在基因组DNA混合池中扩增序列的特征分析 |
3.2.4 39 种桉树SSR-PCR扩增结果 |
3.3 讨论 |
3.3.1 基因组DNA混合池在SSR引物筛选可靠性的确定 |
3.3.2 单一DNA样品与基因组DNA混合池在SSR标记中扩增序列的多态性分析 |
3.3.3 桉树Genomic-SSR和EST-SSR在基因组DNA混合池中扩增序列的特征分析 |
3.3.4 39 种桉树SSR-PCR扩增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桉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总DNA的提取 |
4.1.3 SSR-PCR扩增反应 |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SSR位点的多态性分析 |
4.2.2 主坐标分析 |
4.2.3 类平均法聚类分析 |
4.3 讨论 |
4.3.1 桉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2 聚类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42种桉树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总DNA提取 |
5.1.3 SSR-PCR扩增反应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SSR-PCR扩增结果 |
5.2.2 不同SS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
5.2.3 桉树种内微卫星序列的多态性分析 |
5.2.4 桉树种间亲缘关系分析 |
5.3 讨论 |
5.3.1 Blast检索结果分析 |
5.3.2 不同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5.3.3 不同个体间微卫星序列的多态性分析 |
5.3.4 桉树种间亲缘关系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桉树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体系的初步研究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数据统计和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SSR-PCR扩增结果 |
6.2.2 微卫星序列的特征分析 |
6.2.3 侧翼序列的特征分析 |
6.2.4 42种桉树种间种质资源鉴定分析 |
6.2.5 桉树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功能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3 项目来源及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系统发育群落生态学的发展 |
1.2.2 系统发育树在森林群落生态学中的应用 |
1.2.3 热带森林群落植物功能性状及功能多样性研究 |
1.2.4 功能性状及功能多样性格局的环境、空间和系统发育分解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样地概况 |
2.1 海南岛尖峰岭地区自然概况 |
2.2 研究样地概况 |
2.2.1 样地设置 |
2.2.2 植被调查 |
2.2.3 地形测量及环境因子测定 |
第三章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功能性状特征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研究样地概况 |
3.1.2 林冠主要功能性状选择及测定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林冠主要功能性状物种水平和群落水平特征比较 |
3.2.2 林冠物种水平功能性状耦合关系 |
3.2.3 林冠群落水平功能性状耦合分析及其生境响应 |
3.2.4 林冠乔木树种的生存策略 |
3.3 讨论 |
3.3.1 植物叶片主要功能性状正负反馈作用 |
3.3.2 尖峰岭林冠生存策略的“模块‖效应 |
第四章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功能性状系统发育信号、关联性和演化模式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乔木树种系统发育树构建 |
4.1.2 功能性状选择及测定 |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 |
4.2.1 林冠主要功能性状功能性状差异及其系统发育信号 |
4.2.2 林冠主要功能性状系统发育独立性比较及其关联性 |
4.2.3 林冠乔木树种功能性状分化模式及其时间动态 |
4.3 讨论 |
4.3.1 系统发育信号 |
4.3.2 系统发育背景下功能性状趋同或趋异进化的生物学意义 |
4.3.3 林冠主要功能性状的分化模式及其性状空间 |
第五章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系统发育结构的径级特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研究样地群落系统发育树构建 |
5.1.2 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选择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 |
5.2.1 不同径级群落植物学分类特征 |
5.2.2 物种多度加权对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5.2.3 不同径级尺度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对生境的响应 |
5.3 讨论 |
5.3.1 物种多度加权与否的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径级分布 |
5.3.2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系统发育结构 |
第六章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功能多样性特征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功能多样性指数选择 |
6.1.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6.2 结果 |
6.2.1 不同维度功能性状和物种多度加权对MPD和MNTD的影响 |
6.2.2 林冠功能丰富度与物种丰富度的关联性 |
6.2.3 林冠功能多样性格局及其生境异质性响应 |
6.3 讨论 |
6.3.1 功能性状维度和群落物种多度对林冠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6.3.2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功能丰富度与物种丰富度 |
6.3.3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功能多样性的局域生境异质性响应 |
第七章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功能多样性差异的形成原因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群落物种空间分布 |
7.1.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及地形因子 |
7.1.3 功能性状选择及测定 |
7.1.4 系统发育树构建 |
7.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功能多样性差异分解 |
7.2.2 非生物过滤在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构建中的作用 |
7.3 讨论 |
7.3.1 功能多样性差异分解 |
7.3.2 环境、空间、性状和系统发育的RLQ分析及其补充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和展望 |
8.2.1 主要创新点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小果油茶种内类型划分、评价及亲缘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小果油茶研究现状 |
1.2.2 其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经费来源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果油茶种质资源形态变异及类型划分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研究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小果油茶生物学特性 |
2.2.2 单性状分类 |
2.2.3 形态特征的变异 |
2.2.4 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2.5 小果油茶类型划分指标选择 |
2.2.6 小果油茶种内自然类型的划分 |
2.2.7 不同小果油茶类型的形态差异 |
2.2.8 小果油茶优良类型选择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小果油茶类型花粉形态及亲缘关系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类型小果油茶果实形态比较 |
3.2.2 不同类型小果油茶花粉形态比较 |
3.2.3 小果油茶果实性状与花粉粒特征指标的相关性 |
3.2.4 不同类型小果油茶与其近缘种间的亲缘关系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小果油茶类型亲缘关系的形态学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2 形态性状观察与测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表型性状及其赋值 |
4.2.2 果实性状差异 |
4.2.3 叶性状差异 |
4.2.4 花性状差异 |
4.2.5 基于形态学标记的聚类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不同小果油茶类型亲缘关系的 AFLP 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AFLP 多态性分析 |
5.2.2 遗传相似性分析 |
5.2.3 基于 AFLP 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 |
5.2.4 基于 AFLP 数据的主坐标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油茶 cDNA-AFLP 技术反应体系建立的研究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油茶总 RNA 的质量 |
6.2.2 cDNA 酶切及预扩增结果 |
6.2.3 选择性扩增结果 |
6.2.4 引物筛选结果 |
6.2.5 差异片段的回收及检测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小果油茶典型类型的 cDNA-AFLP 分析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RNA 提取结果 |
7.2.2 cDNA-AFLP 分析 |
7.2.3 差异片段的回收 |
7.2.4 差异片段的克隆与测序 |
7.2.5 差异片段的序列比对 |
7.2.6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类 |
7.2.7 半定量 RT-PCR 验证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8.2 论文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部分榆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及白榆辐射诱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榆树的栽培历史与分布 |
1.2.2 榆树的应用现状 |
1.2.3 榆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研究 |
1.2.4 榆属植物育种现状 |
1.2.5 辐射育种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榆属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榆属植物亲缘关系分析 |
2.2.1 植物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2.3 ~(60)Co-γ射线对白榆种子辐射效应及变异植株分析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榆属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 |
3.1.1 榆属种质资源调查 |
3.1.2 榆属种质资源评价 |
3.2 榆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 |
3.2.1 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3.2.2 榆属植物I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3 引物筛选及扩增结果 |
3.2.4 遗传相似性 |
3.2.5 ISSR亲缘关系聚类分析 |
3.3 ~(60)Co-γ射线对白榆种子辐射效应及变异植株分析 |
3.3.1 不同辐射剂量对白榆种子发芽及生长的影响 |
3.3.2 半致死剂量的确定 |
3.3.3 不同辐射剂量对白榆苗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
3.3.4 不同辐射剂量对白榆苗期生长形状的影响 |
3.3.5 不同辐射剂量对白榆生长性状的影响 |
3.3.6 不同辐射剂量对白榆观赏性状的影响 |
3.3.7 不同辐射剂量对白榆物候期的影响 |
3.3.8 不同辐射剂量对白榆皮孔形态的影响 |
3.3.9 不同辐射剂量对白榆花部微观形态的影响 |
3.3.10 不同辐射剂量对白榆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
3.3.11 不同辐照剂量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12 不同辐射剂量下叶片内酶活性变化 |
4 讨论 |
4.1 部分榆属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与分析 |
4.1.1 榆属资源现状分析 |
4.1.2 白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
4.1.3 工作展望 |
4.2 榆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 |
4.2.1 榆属植物DNA的提取 |
4.2.2 榆属植物的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 |
4.2.3 形态学性状聚类 |
4.2.4 形态学性状聚类与ISSR聚类比较 |
4.3 ~(60)Co-γ射线对白榆辐射效应及变异植株分析 |
4.3.1 辐射剂量的确定 |
4.3.2 不同辐射剂量对白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4.3.3 不同辐射剂量对白榆生理指标的影响 |
4.3.4 不同辐射剂量对白榆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中国玉兰种质资源调查及亲缘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进展 |
1.1.1 玉兰花文化与栽培历史的研究 |
1.1.2 木兰属及玉兰亚属植物资源与分类 |
1.1.2.1 木兰属及玉兰亚属植物资源及分类现状研究 |
1.1.2.2 木兰属及玉兰亚属植物系统分类的研究方法 |
1.1.3 玉兰亚属植物品种选育与繁殖栽培研究进展 |
1.1.3.1 品种选育 |
1.1.3.2 繁殖栽培 |
1.1.4 玉兰亚属植物的研究热点 |
1.1.4.1 分类系统的研究 |
1.1.4.2 种群生物学特性、致濒机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
1.1.4.3 新品种的选育与培育 |
1.1.4.4 玉兰亚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与鉴定 |
1.1.5 玉兰亚属及玉兰品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2 研究的内容 |
1.2.2.1 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收集 |
1.2.2.2 玉兰品种的形态学数量分类研究 |
1.2.2.3 玉兰品种的孢粉学研究 |
1.2.2.4 构建部分玉兰亚属种及玉兰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并开展亲源关系分析 |
1.2.2.5 基于形态学、孢粉学、数量分类学和AFLP分子标记手段的玉兰品种亲缘关系分析 |
1.2.2.6 玉兰花文化研究 |
1.2.3 重点解决的问题 |
1.3 技术路线 |
2 中国玉兰亚属种质资源与玉兰品种资源调查及数量分类研究 |
2.1 中国玉兰亚属种质资源调查与整理 |
2.1.1 调查范围与调查方法 |
2.1.1.1 调查范围及依据 |
2.1.1.2 调查方法 |
2.1.2 调查与整理结果 |
2.1.2.1 种类 |
2.1.2.2 中国原产玉兰亚属种质资源分布概况 |
2.1.3 讨论 |
2.2 我国玉兰品种资源调查及数量分类研究 |
2.2.1 调查范围与调查方法 |
2.2.1.1 调查范围 |
2.2.1.2 调查方法 |
2.2.2 调查结果 |
2.2.3 玉兰品种的数量分类研究 |
2.2.3.1 材料与方法 |
2.2.3.2 结果与分析 |
2.2.4 讨论 |
2.3 小结 |
3 玉兰品种的花粉形态及数量分类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玉兰品种的花粉大小与形状 |
3.2.2 玉兰品种的花粉萌发孔特点 |
3.2.3 玉兰品种的花粉外壁纹饰 |
3.2.4 玉兰品种的花粉形态数量分类分析 |
3.3 讨论 |
3.3.1 玉兰品种的花粉粒形状 |
3.3.2 玉兰品种花粉形态的可能演化趋势 |
3.3.3 玉兰品种花粉形态与形态学比较 |
3.3.4 玉兰品种的亲缘关系 |
3.4 小结 |
4 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玉兰亚属及玉兰品种系统分类学研究 |
4.1 AFLP分子标记技术简介及应用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玉兰亚属和玉兰品种植物材料 |
4.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2.2.1 主要仪器 |
4.2.2.2 主要试剂 |
4.2.3 AFLP的流程及方法 |
4.2.3.1 植物DNA的提取(CTAB法) |
4.2.3.2 模板DNA的电泳检测 |
4.2.3.3 模板DNA的酶切 |
4.2.3.4 DNA片段接头的连接 |
4.2.3.5 DNA片段的预扩增 |
4.2.3.6 AFLP的选择性扩增 |
4.2.3.7 聚丙烯酰胺变性胶的制备 |
4.2.3.8 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及拍照 |
4.2.3.9 AFLP数据整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植物DNA的电泳检测 |
4.3.2 基因组DNA的酶切及接头的连接 |
4.3.3 DNA片段的预扩增 |
4.3.4 选择性扩增的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及拍照 |
4.3.5 结果与分析 |
4.3.5.1 数据的校验与选择 |
4.3.5.2 玉兰亚属种的AFLP聚类结果 |
4.3.5.3 玉兰品种的AFLP聚类结果 |
4.4 讨论 |
4.4.1 玉兰亚属部分种的AFLP聚类分析 |
4.4.2 玉兰品种AFLP聚类分析 |
4.4.3 形态学、孢粉学和AFLP分子标记聚类结果讨论 |
4.5 小结 |
5 中国玉兰栽培历史及其文化研究 |
5.1 花文化的概念 |
5.1.1 文化的概念 |
5.1.2 花文化的概念 |
5.2 中国花文化的研究现状 |
5.3 玉兰的栽培历史及其文化研究 |
5.3.1 玉兰花文化渊源与表现形式 |
5.3.1.1 玉兰的栽培起源 |
5.3.1.2 玉兰的得名 |
5.3.1.3 玉兰花文化的表现形式 |
5.3.2 玉兰花文化的美学价值 |
5.3.2.1 玉兰自身的形态之美 |
5.3.2.2 意境之美 |
5.3.3 玉兰在园林中的应用 |
5.3.3.1 玉兰在古园林中的应用 |
5.3.3.2 现存玉兰古树名木 |
5.3.3.3 玉兰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6.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8种桦树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和采伐对大兴安岭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D]. 崔佳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山西南方红豆杉群落谱系结构及其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D]. 廉敏.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湖南牡丹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耐热性研究[D]. 张旻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4]国槐遗传多样性评价及无性系分子鉴别[D]. 鲁仪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5]宝巾花品种分子鉴定和苞片转录组分析[D]. 孙利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6]桉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精准鉴定体系的初步研究[D]. 刘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2)
- [7]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冠功能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研究[D]. 许格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1)
- [8]小果油茶种内类型划分、评价及亲缘关系研究[D]. 谢一青.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 [9]部分榆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及白榆辐射诱变的研究[D]. 张兴.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2)
- [10]中国玉兰种质资源调查及亲缘关系的研究[D]. 刘秀丽.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