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输电线路工程规模在不断扩大,必须非常重视。其中质量控制和工艺落实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最终效果,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执行。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不断提升施工水平,从而促进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艺落实
引言:
电力是一项基础性资源,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发展。在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由于受到不利因素影响,导致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直接对最终质量产生影响。为了有效改善这种情况,要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出有效措施,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一、基础施工
输电线路正式施工之前,要对路径进行复测和基础分坑,保证塔位中心桩之间距离在合理范围之内,满足建设的要求。如果出现复测不准确的情况,要将组立后的直线塔中心桩偏移,组塔架线会引发绝缘子串横向偏移的情况。导致导线对铁塔的空气间隙缩短,可能会出现一定安全隐患,对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另外横线路张力没有处于平衡状态,长此以往会出现杆塔倾斜的情况。由此可见,分坑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依据设计方案提供的数据复核杆塔位中心桩,以此作为测量的基准。施工过程中要保留方向桩和中心桩,如果没有办法保留,应该钉立可靠的辅助桩位置作为参考。
土石方工程与基础开挖施工之前应该仔细研读设计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这是重要的参考依据,要根据地质条件落实相关施工技术措施,确保发挥出有效作用。基础施工之前,要核对基础根开以及地脚螺栓之间的距离,与铁塔加工图中规定的尺寸进行确认,保证一切信息都正确之后就可以进行施工。如果缺乏准备工作,后期施工活动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要认真负责的对待。在基础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工程开挖和浇筑等环节的工艺标准,确保质量达到标准。对所有设计到的施工环节信息进行核对,不能放过任何细小方面,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继续进行。
在基础回填环节,应该控制好回填土的性质,不能使用冻土块和大石块,主要原因是可能会造成回填后基础坑内不实的情况,以及组塔架线后铁塔不稳定让基础表面棱角受到损坏,整体承受能力会大大降低。基础施工完成一定比例并达到转序标准之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组织人员对已经完成施工的基础部分进行质量验收检查,在完成三级自检以及监理初检并确保基础检查评级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业主和监管单位应该针对底板断面尺寸、基础中心位移。基础根开等基础施工环节中的关键要素进行检测评级、验收结果通过后开展杆塔组立阶段施工,这是一个完整的程序。
二、杆塔组立
输电线路中根据地形、跨越形势、杆塔作用等不同可以分为直线塔、耐张塔、跨越塔、分歧塔等,分别发挥出不同的作用。耐张塔承担着一个耐张段内的受力与分段,起着关键节点的承接作用。所以在组立耐张塔的时候,要根据方向桩、基础预测、标高等参数信息核对组立条件是否具备。转角塔、终端塔应该组立在倾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的反方向倾斜,架线挠曲后,塔顶端中心不应该超过铅垂线而偏向线路受力侧。由于耐张塔的特殊作用,当作为锚塔和紧线塔的时候,要注意施工中要设置临时拉线,角度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不宜过大或者过小。
对于铁塔的关联环节而言,连接螺栓在杆塔组立结束时必须全部紧固一次,架线完成之后还应该再复紧一遍,避免出现松落的情况,影响到塔的稳定性。杆塔组立完成之后,可能会出现铁塔缺料、螺栓紧固不到位以及安装不合格、塔主体与塔脚或者联板连接有缝隙,没有满足施工工艺标准等问题,要通过认真分析找到原因,采用有效手段进行解决,有利于提升水平。接地装置埋设后,要对电阻有全面了解,接地引线连接板要满足尺寸要求并保证和塔身接触紧密,同时按照设计标准和规范使用螺栓紧固,要注意不能使用防盗螺栓,防止影响工作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塔杆组立阶段达到施工转序标准之后,各个部门应该针对铁塔保护帽制作、接地体连接,铁塔预偏以及螺栓紧固、防腐等方面进行检查验收,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地方要及时做出整改,避免影响后期投入使用。工程建设是需要多个部门共同配合完成的,过程中要肩负起自身职责,将具体效果落实下去。同时相互之间要进行交流,保持信息传递、共享,为决策制定提供科学合理依据,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施工完成之后并不代表结束,还需要进行全面检查,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解决实现进一步优化。整个过程是非常繁杂的,但是要严格执行规定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三、架线施工
在架线施工阶段,为了施工活动顺利有序的开展,需要把握好放线、紧线、附件安装等环节。对施工工艺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起到更好效果,最好每一步工作。要对设备材料类型进行选择,市场上产品类型多种多样,如果只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质量很有可能达不到标准,所以要综合考虑。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要进行抽样检查,发现不合格情况要禁止使用,避免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架线施工时高空作业,所以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人员要具备强烈安全意识,工作时做好自我保护措施,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做好导地线展放与张力放线等环节,可以防止导线松股、损坏甚至断裂情况的发生,充分保证导线完整性。在紧线的时候要注意驰度,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要确保规范一致,避免因为间距不同出现缠绕摩擦或者相互放电现象。对于跨越公路、电力线、通信线和地面危险点等处的架线施工,要测量导线与被交叉物之间的最小距离,和断面图进行对照,做到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在附件安装完成之后,为了避免导线出现松动或者磨损,要做好动态风险预判和防范工作,一旦出现问题要采用有效措施解决,避免对整体产生不利影响,将危害范围尽可能缩小。
各施工环节要严格遵守工艺标准,执行施工技术方案措施,这对于完成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落实下去。质量控制要通过工艺落实来实现,建立考核评价标准,对施工完成的工程进行检测,便于过程中进行弥补,最大限度的完善。工序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要树立起全局意识,在一道工序完成之后要进行质量检定,确保达到标准之后再开展下一道工序。由于现场人员、设备、环境非常复杂,所以要做好管理工作,制定出合理计划,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保证稳定有序开展。对于不符合工艺标准情况要及时改善,防止降低工程整体质量。
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能源需求在不断增加,为了缓解这种紧张局面,要对资源结构进行优化,发挥出电力的作用。大数据与能源互联网战略的提出,让智能电网建设需求更加迫切,这些都离不开输电线路工程,有着直接联系。施工质量控制存在一定难度,主要原因是会受到各种条件限制,所以要进行科学预测,对于可能出现问题进行解决,制定出有效措施。例如山区、高原等地区,先天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给输电线路带来困难,所以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克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扩大电网建设范围,带动经济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工艺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大大改善实际效果。要树立起创新意识,不断引入先进技术,采用有效手段提升工艺水平,推动我国电力事业向前发展,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崔栋帅.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工艺落实[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4):45-46. DOI:10.13616/j.cnki.gcjsysj.2017.07.120.
[2]崔栋帅.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工艺落实[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4):45-46.
[3]谢嘉成.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6):154-155.
[4]杨玉明,夏双永,杨大威, 等.输电线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J].山东2018,(18):199.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8.179.
论文作者:崔永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基础论文; 杆塔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线路论文; 工艺论文; 标准论文; 铁塔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论文;